市政道路工程技术交底(含各工序、各阶段)(业主汇编2017.6.26)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0279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工程技术交底(含各工序、各阶段)(业主汇编2017.6.2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政道路工程技术交底(含各工序、各阶段)(业主汇编2017.6.2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政道路工程技术交底(含各工序、各阶段)(业主汇编2017.6.2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政道路工程技术交底(含各工序、各阶段)(业主汇编2017.6.26)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政道路工程技术交底(含各工序、各阶段)(业主汇编2017.6.26)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工程技术交底(含各工序、各阶段)(业主汇编2017.6.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工程技术交底(含各工序、各阶段)(业主汇编2017.6.2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业 主 方 技 术 交 底本 技 术 交 底 底 主 要 针 对 项 目 实 施 过 程 中 对 道 路 施 工 容 易出 现 质 量 的 问 题 进 行 规 范 。 按 照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及相关法律法规点出 施 工 前 准 备 、 路基、沟槽开挖及回填、基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人行道砖铺装施工工艺重 点 进 行 交 底 , 要 求 按 规 定 严格各工序的检测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项工序。要 求 监 理 单 位 按 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范监理见证行为,并切实履行监理职责。要求施工企业做好内部人员监督管理,从事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

2、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并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严格实行下列技 术 交 底 记 录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会议地点 会议时间交底内容:1、要求监理单位严格监理,并切实履行监理职责、做好项目中进度、质量、安全控制。严格进行项目隐蔽工程验收。2、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详尽、深入的调查;熟悉现场地形、地貌、环境条件;掌握水、电、劳动力、设备等资源供应条件;核对施工范围,核实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管线、建(构)筑物等情况。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测量方案,建立测量控制网、线、点。3、施工单位开工前应

3、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认真审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联系进行变更,并形成文件。4、施工单位开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合同、标书、设计文件和有关施工的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及现场实际条件编制。内容应包括:施工部署、施工方案、保证质量和安全的保障体系与技术措施、必要的专项施工设计、以及环境保护、交通疏导等。5、施 工 单 位 开工前应结合工程特点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对特殊工种进行资格培训。6、 施 工 单 位 施 工 前 , 应 根 据 现 场 与 周 边 环 境 条 件 、 交 通 状 况 与 道 路 交 通 管 理 部 门 , 研 究 制定 交 通 疏

4、 导 或 导 行 方 案 , 并 实 施 完 毕 。 施 工 中 影 响 或 阻 断 既 有 人 行 交 通 时 , 应 在 施 工 前 采取 措 施 , 保 障 人 行 交 通 畅 通 、 安 全 。7、施工单位施工前要施工方认真阅读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并对线路中线标高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才能施工。8、施工单位应对进场材料现场检查合格、质量证明文件核查符合要求并经抽样复验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填写“材料、构配件进场验收记录表” ,报监理审批。监理人员经现场对实物进行抽查、确认,在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上签字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9、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和市政施工规范进行施工。10、施工

5、单位施工过程中,按市政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进行施工和自检自验。11、施工单位施工中要采用先进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效率。12、施工单位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设计,如发现与设计不符或需要改变设计,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13、施工单位合理组织调配人力和机械,完善施工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同时把控工程成本。14、施工单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思想,在布置生产任务对必要讲安全注意事项,严格纪律,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15、施工单位坚持文明生产,施工生产场所要干净卫生,材料及机具设备堆放整齐,公司要关心职工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让职工吃

6、好休息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保证高质量、高速度,低消耗的完成施工任务。建设单位交底人 施工单位接收人 监理单位接收人 设计单位接收人技 术 交 底 记 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 路基、沟槽开挖及回填施工交底内容:1、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坟坑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地面大致整平。2、机械开挖作业时,必须避开建(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 1m 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 2m 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且宜在管理单位监护下进行。3、弃土、暂存土均不得妨碍各类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正常使用与维护,且避开建筑物、围墙、架空线等。严禁占压、损坏、掩

7、埋各种检查井、消火栓等设施。4、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预沉量应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商定确认。5、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6、沟槽回填土施工应符合相关规定,回填土应保证涵洞(管) 、地下建(构)筑物结构安全和外部防水层及保护层不受破坏。管道施工时管道两侧应同时回填,两侧填土高差不得大于 30cm。7、回填压实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8、路基完成施工后应检验合格后及时进行上层施工。检验标准主控项目1、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数量:每 1000m2 、每压实层抽检 1 组(3 点) 。检

8、验方法:查检验报告(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2、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车道、每 20m 测 1 点。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一般项目1、土路基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质量验收相关规定。2、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等。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年 月 日交底人: 接底人:技 术 交 底 记 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 基层施工交底内容:1、原材料应符合相关规定: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应使用厂拌。2、搅拌厂应向现场提供产品合格证及各材料用量、粒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及 R7 强度标准值的资料。3、

9、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活。4、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基层,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得超过 20%,碎石中不得有粘土块、植物根叶、腐殖质等有害物质。5、养护应符合相关规定。6、基层及底基层质量检验应符合验收检验标准规定,合格方可进行上层工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1、原材料质量检验及级配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厂批次,每批检查 1 次。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复验。2、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大于等于 97、底基层大于等于 95。2)其他等级道路基层大于等于 95、底基层大于等于 93。检查数量:每 1000m2,每压实层抽检

10、1 组(1 点)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灌砂法或灌水法) 。3、基层、底基层试件作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 2000m21 组(6 块) 。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年 月 日交底人: 接底人:技 术 交 底 记 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交底内容:1、施工中应根据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组成、施工季节,确定铺筑层次及各分层厚度。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 5时施工。2、当采用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符合相关规定:3、填补旧沥青路面,凹坑应按高程控制、分层铺筑,每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 1

11、0cm。4、透层、粘层、封层及拌制冷拌沥青混合料的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5、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温度,并附带载有出厂时间的运料单。不合格品不得出厂,不得用于施工现场。6、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符合相关规定。摊铺机应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初步振动压实装置、摊铺宽度可调整等功能,且受料斗斗容应能保证更换运料车时连续摊铺。采用自动调平摊铺机摊铺最下层沥青混合料时,应使用钢丝或路缘石、平石控制高程与摊铺厚度,经摊铺机初步压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的要求。7、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结果

12、。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形)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相关规定。检验标准主控项目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小于 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小于 95。检查数量:每 1000m2 测 1 点。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 mm 。检查数量:每 1000m2 测 1 点。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车道、每 20m,测 1 点。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一般项目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得有明

13、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它构筑物。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年 月 日交底人: 接底人:技 术 交 底 记 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分 项 工 程 名 称 水泥混凝土面层交底内容 :1、面层用混凝土宜通过比对,优选具备资质、混凝土质量稳定的集中搅拌站供应。2、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错位。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模板安装完毕,应进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3、钢筋安装前应检查其原材料品种、规格与加工质量,确认符合设计规定。钢筋网、角隅钢筋等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钢

14、筋安装后应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4、混凝土铺筑前应检查基层或砂垫层表面、模板位置、高程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支撑接缝严密、模内洁净、隔离剂涂刷均匀。5、振实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6、 水 泥 混 凝 土 面 层 成 活 后 , 应 及 时 按 规 范 养 护 。检验标准 主控项目1、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要求:1)水泥品种、级别、质量、包装、贮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 200t 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 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 1 次。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复验合格

15、后方可使用。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2)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 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每批不少于 1 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3)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和下料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用钢尺量,检查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4)钢纤维的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抽检 1 次。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5)粗骨料、细骨料应符合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16、。检查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骨料,每 400m3或 600t为一批,不足 400m3或 600t 按一批计,每批抽检 1 次。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抽检报告。6)水应符合本规范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数量:同水源检查 1 次。检验方法:检查水质分析报告。2、混凝土面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1)混凝土弯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 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 1 次;不足 100 m时按1 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 1 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2)混凝土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为5mm。检查数量;每 1000m21 组(1 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报告、复测。3)抗滑构造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 1000m21 点。检验方法:铺砂法。一般项目1、水泥混凝土面层应板面平整、密实,边角应整齐、无裂缝,并不得有石子外露和浮浆、脱皮、踏痕、积水等现象,蜂窝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