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上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02714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9分)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2分)(1)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 )区。(2)她不会匍匐( )前进,也不能快跑。(3)他戴着黑布小帽,蹒跚(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4)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 )的笑。2、下列每组短语中均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 (2分) A、天衣无缝 回肠荡气 拍案叫绝 消声匿迹( )B、精疲力竭 眼花撩乱 风雪载途 草长莺飞( )C、微不足道 荡然无存 张惶失措 月明风清( )D、转弯抹脚 气势磅礴 生死祸福 连声诺诺(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2分)A.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感情积聚在心里)B.“神舟”发射中心的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C.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 (饱经沧桑的旅途生活)D.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整体)4、下列作家、作品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A、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 背影-朱自清-学者、诗人C、 大自然的语言-谈家桢-气象学家D、 芦花荡-孙犁-小说家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句的一句是 ( ) (2 分)A、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班级 姓

3、名 学号 得分 B、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C、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D、我们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6、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2 分)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 B. C. D. 7、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

4、分是:标题、背景、主体。B、散文的特点是神散而形不散。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时间、环境。D、说明文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科学性、实用性、准确性。8、修改病句。 (4 分)(1) 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的新出土的文物。(2) 他幼小的心灵中早已立下了一定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9、将下面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 (2分)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5 分)(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5、 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1) 上面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其中括号部分是 ,交代了 , 和 。(2) “一千余华里的战线”的起止点是 。11、结合语境、按要求答题。 (2 分)老师问学生:“请你告诉我,什么时候摘苹果最好?”一学生马上回答:“下雨的时候最好。因为每当这时,园丁在屋里躲雨,狗也不在园子里。 ”(1)在这段话里,老师的意思: 。(2)学生的理解却是: 。12、计算年龄。(2 分)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一老翁正在做寿,只见门前有这样一副对联:“花甲二转半眼观七

6、代孙”,当时他就提笔而就:“今日良辰日金星陪寿星”,一时成为美谈。请你调动语文积累和数学知识算一算老翁的年龄是多少,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阅读理解。【一】(10 分)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都在内。这又使

7、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他却能够做成功。她却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13、以上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 。 (3 分)14、选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应为 ( ) (1 分) A、居然 B、竟然 C、果然 D、猛然15、当阿长向我询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的反应是什么?表明“我”对阿长怀着怎样的态度?(2 分)16、说说你对选文中“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一句话的理解。 (2 分)17、通过这段文字,能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二】尊严如山 (11 分)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流传着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德国法西斯溃退前夕,决定处死关押

8、的二百多名苏联公民。敌人心血来潮,竟灭绝人性地想出一个奇特的处死方式。他们弄来一个歪歪扭扭的篮球架,上面的球筐也锈得不那么圆了。盖世太保手拿一个篮球,狞笑着对那些苏联人说:“现在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谁能站在这里 10 次投篮 8 次命中,即当场释放,否则统统枪毙。 ”被关押的多为无辜百姓,谁会投篮啊?加之身体虚弱,许多人放弃了投篮的机会,毅然走向刑场。 轮到卡西莫夫投篮了。他曾经是个优秀的篮球队员,但是长时间的坐牢,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篮球架,心里没有把握,但他还是决定试试这决定生命的投篮。他接过盖世太保手中的篮球,沉静地站在篮球架前,望着篮筐,投出了手中的球。球在筐里滚动了几下,还是进了。有

9、了第一次进球,卡西莫夫增强了信心,又接连投中了 7 个球,敌人震惊了,宣布将他释放。他刚要转身离去,盖世太保冷笑着对他说:“再给你一次挽救别人的机会,如果你再投篮 5 次全部投中的话,你和其他人就全部释放。如果一次投篮不中,你和其他人就一齐处死。不过为了自己,你可以拒绝。 ”卡西莫夫望了一眼站在那里的一百多名同胞,没有一个人哀求他,也没有一个人用乞求的眼神望他。他十分痛恨敌人采用这种残忍的手段,以同胞们的生命做赌注。一股尊严的力量激励着他,他想宁可与同胞们死在一起,也不苟且偷生,只要有一分生的希望,也要留给自己的同胞姐妹。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卡西莫夫接受了这 5 次投篮。尊严的力量是无穷的,5

10、次投篮全部命中,卡西莫夫用尊严挽救了一百多名同胞的生命。尊严是神圣的,也是沉重的。维护尊严需要付出把山扛起的力量,一旦维护了尊严,人也就如山一样高大,不可战胜。国家尊严,民族尊严,人格尊严,重如山,不可侵犯。18、从选文中摘录出三个成语。 (3 分)成语: 19、选文第 1 段写“盖世太保手拿一个篮球,狞笑着对那些苏联人说” ,第 2 段让卡西莫夫再投 5 次篮时是“冷笑着对他说” ,试推测一下这两种神态下盖世太保的想法各是什么。 (2 分)20、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2 分)21、文中画线处使用了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了卡西莫夫的什么精神?(2 分)22、请你对卡西莫夫的做法发

11、表点看法。 (2 分)【三】 风能(15 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成都的秋风竟卷去了杜甫草屋上的茅草,足见风的威力。参考蒲福风力等级表,估计袭击杜甫茅屋的秋风仅七、八级左右,实际上才刚刚跃入“大风”的行列。1949 年 11 月,大西洋的一次风暴便使 600 多艘轮船惨遭覆灭之灾;古代新疆罗布泊附近有个楼兰城即为暴风夹带的大量黄沙所掩埋;陕西榆林城曾因风沙袭击而三迁其城池;巍巍古代天山亦为风所削平风力之大,真可谓“力拔山兮气盖世”了!风之所以成灾,是其蕴藏的能量起了破坏性的作用。成灾之深说明能量之大。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风能”竟相当于 65 万亿度电能,比全世界人工发电总量还

12、大若干倍。若与烧煤所产生的能量相比,全世界每年烧煤所拥有的能量只是“风能”的三千分之一,所以人们又奖给风以“蓝煤”的褒称。对于如此巨大的能量,人们岂能视而不见?古代有些商船便专门扬帆迎风,凭借风力的吹送,往来于海洋之上。风车的使用则说明人们利用风能更为积极主动了。现在人们设计的一种风动泵,只要有三级风,便可带动水泵抽水;还有一种简易风力磨,磨上装有变速轮,不论风力大小,均棵转动,一小时可磨面 10 多公斤,在天寒地冻或缺水的地方,或对某些不适于湿选的矿物(如石棉)等,锋利选矿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风能的利用,虽然历史悠久,进展却甚迟缓。因为风力变化多端,反复无常,有时竟能拔树毁屋,有时却又无影无

13、踪。就以我国大风地区之一的雷州半岛来说,年平均风速也只有 3.54 米秒(约三级风)左右。因此怎样改进风轮发电机,提高效率,对于风力的利用是颇为重要的。目前,人们已能用改变叶片螺距的方法来保持风轮恒速运转。美国卡孟航空公司已经设计了一种在四级风到八级风中速度恒定的风轮发电机。“树欲静而风不止”,自然界向我们提供的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风也来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出力吧!23、本文的中心是( )(1 分)A说明了风力巨大,以致成灾。 B说明了利用风能,为人类造福。C说明了风蕴藏了巨大的能量。24、结尾一节文字的作用是( )(1 分)A突出事物的特征。B使文章结构严谨。C揭示文章的主题。25、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1 分)A风的能量巨大。B风的破坏性大。C风力变化多端。26、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如果把第 2 段中的“据估计”删去,看起来准确了,但实际上并不准确,这是因为 。(1 分)第 1 段中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 _。第 2 段中运用了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_ 第 3 段中运用了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人类_(8 分)第 3 段的第 1 句话的作用是_ 。(1分)第 4 段中能概括本段内容的一句话是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