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及展望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0218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及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及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及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及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及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及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及展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及展望范建高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脂肪肝诊治中心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 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疾病,为发达国家和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第一大病因,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病理上 FLD 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三大类型,临床上则有酒精性与非酒精性之分。当前国人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 患病率居高不下且呈女性化、少年化趋势,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发病率不断攀高且起病亦趋低龄化,两者及

2、其与慢性乙型肝炎并存者亦不少见。更为可怕的是,NAFLD 不但与 ALD 相似,可致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而且与 2 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为此,FLD 现已成为当代医学领域的新挑战,有关 FLD 的研究进展迅速。然而,迄今尚乏防治 FLD 的特效药物,现有对策主要为:“提高认识,综合防治,加强宣教,重在实施”。1 治疗目标ALD 至今仍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肝病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且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还可泱及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优生优育。为此,ALD 治疗的首要目标是终生戒酒或尽可能地减少饮酒量;其次为通过相关药物控制肝炎活动、阻止肝病进展;对于重症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3、患者则只能致力于防治并发症,旨在为挽救生命的肝移植赢得时间。此外,应将饮酒有害健康的普及教育和对戒酒治疗的依从性作为防治疾病的基本目标。与 ALD 相比,NAFLD 患者肝病通常呈良性经过,并发肝衰竭和肝硬化所需时间较长且发生概率较低。然而即使轻度脂肪蓄积亦可使肝脏对其他损肝因素更为敏感,且可影响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为重要的是对于超重和腹型肥胖者而言,脂肪肝的出现提示“恶性肥胖”。前瞻性研究显示,NAFLD 的主要死因为 2 型糖尿病、心脑血管事件以及代谢综合征相关肿瘤,而肝病残疾和死亡仅见于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

4、H)患者。为此,NAFLD 治疗的首要目标为控制代谢紊乱,防治 2 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事件;而逆转肝细胞脂肪变和防治症状性胆石症为其次要目标,附加要求为防治脂肪性肝炎、阻止肝病进展、减少肝硬化的发生。至于是否需严格禁酒或减饮(45 岁、内脏性肥胖、血糖增高、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多项指标并存者,即合并代谢综合征或 2 型糖尿病的中老年脂肪肝患者;酒精性脂肪肝已戒酒 3 月或非酒精性脂肪肝基础治疗 6 月仍无效,或所采用的基础治疗有可能导致肝胆系统损伤,或隐源性脂肪肝有慢性肝病相关症象者。一般选用多烯磷酯酰胆碱、水飞蓟素、维生素 E、熊去氧胆酸等 12 种保肝药物治疗半年至 1 年以上,或用至

5、肝酶复常和(或)影像学脂肪肝消退为止。原则上不用或不单独使用五味子类仅仅只能降低血清转氨酶的各种中西药物。终末期 FLD 需防治门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对于亚急性 NASH 并肝衰竭和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可能是挽救生命的唯一选择。但是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体重和坚持戒酒,则移植后 FLD 极易复发。因此,肝移植前应争取将患者体重指数减至 35kg/m2 以下并需严格禁酒 36 月以上,移植后仍需继续坚持基础治疗。3 治疗现状当前 FLD 的治疗主要致力于去除或减轻导致肝损的两大因素-酒精滥用和肥胖。戒酒对于各型 ALD 的治疗及其生存率改善均至关重要,戒酒后 12 周肝脂肪变可消退,肝脏

6、炎症损伤亦可在数月内缓慢恢复。然而部分中重度酒精性肝炎患者戒酒后肝脏损伤持续存在,其中 25%的患者 5 年内进展为肝硬化。同样地,减肥亦非 NAFLD 理想的治疗措施。不伴有体重增加的 NAFLD,节食和锻炼无助于脂肪肝的消退;而肥胖性脂肪肝减肥速度过快(成人每月体重下降大于 5kg)有可能会导致肝内炎症和纤维化加剧。事实上更多的情况是难以长期坚持戒酒和有效减肥,而对于肥胖患者,单纯依靠控制糖脂代谢紊乱很少能使脂肪肝逆转;至今亦无戒断酒瘾或阻止酒精性肝损伤发生的特效药物,有些患者甚至出现戒酒药成瘾。 下面就 2007 年亚太地区 NAFLD 最新治疗指南进行解读。31 改变生活方式鉴于肥胖(

7、特别是腹型肥胖)及其相关糖脂代谢紊乱与 NAFLD 关系密切1,2,通过节制饮食和增加运动等措施改变生活方式旨在达到一定程度的体重下降,以及治疗并存的肥胖症、血脂紊乱和糖尿病,现已被公认为是治疗 NAFLD 的一线措施和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5 311 饮食治疗:尽管通常推荐 NAFLD 患者接受低热量及低饱和脂肪酸饮食,但是至今尚不清楚膳食脂肪组成的改变对 NAFLD 患者肝组织学损伤有何影响。目前亦很少有实验研究涉及此领域,为此现有NAFLD 患者的饮食方案亦不是来自动物实验结果。在缺乏相关证据情况下,推荐 NAFLD 患者接受糖尿病饮食或“健康心脏食谱”似应谨慎。现有的饮食干预措施包括控

8、制总的热量摄入,膳食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并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碳水化合物以慢吸收的复合糖类和纤维素为主但需限制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高糖指数)的摄入。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饮食指导确实可使肥胖症患者的体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 3-12 月的饮食干预试验中,体重指数(BMI)平均每月下降 0.1 单位(kg/m2)。然而在停止饮食干预后,患者体重往往逐渐反弹。一项 74 例重度肥胖患者接受了详细的饮食评估和肝活检,结果显示: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与肝组织学炎症程度严重呈正相关,而高脂肪摄入与肝组织学炎症程度轻微密切相关;并且未发现膳食总热量或蛋白摄入量与肝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果真如此

9、的话,给 NAFLD 患者推荐低脂饮食实际上可能会加剧其肝组织学炎症损伤。另一项饮食调查显示,与性别、年龄相配的慢性丙型肝炎或健康对照者相比,男性 NASH 患者有更高的能量摄入。进一步给这些 NASH 患者实施旨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饮食指导,建议热量摄入 40%45% 来自碳水化合物(强调富含纤维的复合糖类),35%40%来自脂肪(以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为主),15%20%来自蛋白质。12 月后再次肝活检显示,在 15 例 NASH 患者中有 9 例肝脂肪变和 NASH 积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另一项研究给 10 例 NAFLD 患者进行为期 6 月的节食疗法(每日减少热量摄入 500 千

10、卡),结果显示血脂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尽管平均体重只减少 4%。与低脂饮食相比,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富含低糖指数饮食)在短期内降低 BMI 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更好,然而该研究未评估饮食干预对 NAFLD 的治疗效果。最近开始有研究探讨单项饮食组分改变对 NAFLD 的影响。Oligofructans 是含有 D-葡萄糖和 D-果糖的短链低聚糖,存在于小麦、洋葱、大蒜和香蕉中,不容易被消化吸收。有研究报道 7 例 NASH 患者服用oligofructans 8 周后,血清转氨酶和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效果优于安慰剂对照组,但其对血脂紊乱改善作用不显著。一系列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富含

11、棕榈油、鱼油、高纤维素的饮食均有助于NAFLD 的治疗,而富含果糖饮食则无此效果。在复制 NAFLD 动物模型时,先高脂饮食数周再改为正常脂肪饮食的大鼠与持续高脂饮食大鼠的肝细胞脂肪变程度并无差异。提示肝脂含量增加似乎出现在高脂饮食早期,并且肝脏脂肪增加与饮食脂肪摄入的关系可能比体重增加更为紧密,人类结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312 运动治疗:体育锻炼(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组分(肥胖、血脂紊乱、糖尿病)均大有益处,而所有这些均是 NAFLD 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在避免肌肉萎缩的前提下,通过选择性减少内脏脂肪而降低体重。锻炼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独立于 BMI 的下降,进而

12、通过减少外周脂肪分解而影响脂肪肝的形成,抑制肝脏脂质合成和剌激脂肪酸氧化。众多研究显示,多数 NAFLD 患者只要有一定程度的体重下降往往就伴有肝脏生化指标和超声影像学改善,然而体重下降对肝组织学改变的影响鲜见报道,尽管节制饮食、增加运动以及纠正不良行为似乎可改善 NAFLD 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肝脏病变。来自日本的一项 25 例肥胖成人的对照研究显示,接受为期 3 月的改变生活方式治疗的 15 例患者 BMI、转氨酶以及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均显著下降,而不作任何治疗的 10 例患者这些指标在观察期间无显著改变。 NAFLD 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 BMI 呈正相关,而与其心肺适应性呈负相关。有研究显

13、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肺适应性,并有助于促进 NASH 患者血清 ALT 恢复正常,而另 15 例未能坚持运动者则未观察到此种效果。为此,尽管至今尚无对照试验比较单纯体育锻炼与节食基础上的体育锻炼在减肥和改善NAFLD 方面的治疗效果,但是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止体重反弹和促进血清 ALT 改善。32 药物治疗根据 NASH 的发病机制筛选有效防治 NASH 的药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胰岛素增敏剂、抗氧化剂和抗炎治疗以及有可能减少肝脏脂质含量的药物在 NASH 防治中的作用及安全性引人关注。 5NAFLD 的发病机制321 胰岛素增敏剂:包括二甲双胍(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噻唑烷二酮(改

14、善外周胰岛素抵抗)以及 -糖苷酶抑制剂(改善餐后血糖,用之治疗 NAFLD 的研究相对较少)。多项非对照的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 NAFLD 患者血清 ALT 水平。然而,很少有研究观察其对肝组织学的改善作用。最近的一项开放的有前后肝活检资料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与基线水平相比,二甲双胍组部分病例肝脂肪变、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显著改善;但是二甲双胍组与维生素 E 组、安慰剂组在肝组织学改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另有研究报道,24 例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 NASH 患者肝组织学改善率接近 50%,所有肝组织学改善者均伴有体重下降,提示二甲双胍对 NASH 的治疗效果至少部分来自其副作用(胃肠道

15、反应)和辅助减肥。噻唑烷二酮(皮格列酮和罗格列酮)是过氧化酶增殖物激活受体 的激动剂,主要通过作用于前脂细胞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现有的多项小型开放试验表明,噻唑烷二酮改善 NASH 患者血清转氨酶和肝组织学的结果令人鼓舞。最近一项为期 6 月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皮格列酮能改善 55 例合并糖耐量异常的 NAFLD 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糖水平;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更多的出现肝脂肪变(65%对 38%)和炎症坏死(85%对 38%)的改善,但是两组之间肝纤维化的改善(46%对 33%)没有显著差异。延长疗程能否观察到抗肝纤维化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以摘要形式报道,罗

16、格列酮治疗NASH 的有效率接近 50%,作用机制为改善胰岛素抵抗。该类药物的缺点主要为增加体重(治疗一年体重可增加 4%)和潜在的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性,以及治疗费用贵。为此,在推荐噻唑烷二酮用于 NASH 常规治疗之前,需认真考虑治疗费用、长期治疗的效果以及其他不良事件。322 抗氧化及抗炎治疗:包括抗氧化剂(维生素 E 和/或维生素 C,谷胱甘肽前体 -甜菜碱,静脉放血疗法以去除铁的不良影响),针对肿瘤坏死因子 的抗炎药物(已酮可可碱、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反应停、misoprostil),以及益生元和益生菌(预防肠道细菌过度生长,从而减少肠道内源性乙醇和内毒素的产生及其相关肝脏氧应激和炎症损伤)。此外,亦有研究探讨非特异性保肝药物(熊去氧胆酸)和 Pancaspase 抑制剂(预防凋亡)等对 NASH 的治疗效果。尽管许多小型开放试验显示这些药物可使血清 ALT 水平下降,甚至使肝组织学损伤减轻,然而至今尚无大样本长疗程的有安慰剂对照的随机试验证实某药对有 NASH 有肯定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