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变式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0216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之变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复习之变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复习之变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复习之变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复习之变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之变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之变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之变式练习题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古龙镇第一中学 李英1、在相同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如果高为2米的标杆影长为4米,那么影长为30米的旗杆的高为 15 米变式一、如图,某同学想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 1 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 1.5 米,在同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因旗杆靠近一楼房,影子不全地面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地面上影长为 21 米,留在墙上的影高为 2 米,求旗杆的高度 (16 米)变式二、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量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得一根长为 1 米的竹竿的影长为 0.4 米,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教

2、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测得此影子长为 0.2 米,一级台阶高为 0.3 米,如图所示,若此时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 4.4 米,则树高为 米(11.8 米)变式三、 (2008大庆)在同一时刻的物高与水平地面上的影长成正比例如图,小莉发现垂直地面的电线杆 AB 的影子落在地面和土坡上,影长分别为 BC 和 CD,经测量得 BC=20m,CD=8m,CD 与地面成 30角,且此时测得垂直于地面的 1m 长标杆在地面上影长为2m,求电线杆 AB 的长度(14+2 3)变式四、在同一时刻的物高与水平地面上的影长成正比例。此时测得垂直于地面的 1m 长标杆在地面上影长为 0.8m。如图、小明和小芳同学发现一

3、棵垂直于地面的树 AB 的影子一部分落在地面,一部分落在斜坡下,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他们测得树地面上的影长 BC=2.4米,坡面上影长 CD=3.2 米身高是 1.6m 的小明站在坡面上,影子也都落坡面上,小芳测得他的影长为 2m求树 AB 的长度。(5.56 米)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线段 AB,在坐标轴上找到一点 C 使 ABC 为直角三角形,这样的 C 点有( D )A.、4 个 B、5 个 C、6 个 D、8 个变式 1、如图所示, ,已知 A(2,2) ,B(2,-3) 试问,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P,得ABP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

4、说明理由 )0,62(),0(),62(),10(),3(),20( 6541 PPP)56,18(2),4(3,0变式2、如图,直线 L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A(6,0) 、B(0,3)两点,点 C(4,0)为 x 轴上一点,点 P 在线段 AB(包括端点A、B)上运动(1)求直线 L 的解析式;(2)当点 P 的纵坐标为1时,按角的大小进行分类,请你确定PAC是哪一类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P,使POC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变式 3、 (2010牡丹江)如图,矩形 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OA、OC 的长满足

5、|OA-2|+(OC-2) 2 =0(1)求 B、C 两点的坐标;(2)把ABC 沿 AC 对折,点 B 落在点 B处,线段 AB与 x 轴交于点 D,求直线 BB的解析式;(3)在直线 BB上是否存在点 P,使ADP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 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35(),(21p3、如图,AB 和 CD 是同一地面上的两座相距 36 米的楼房,在楼 AB的楼顶 A 点测得楼 CD 的楼顶 C 的仰角为45,楼底 D 的俯角为 30 度求楼 CD 的高(结果保留根号) 变式一、甲、乙两楼相距 50 米,从乙楼底望甲楼顶仰角为 60,从甲楼顶望乙楼顶俯角为 30,求

6、两楼的高度变式二、如图 3如图,从山顶 A 望地面 C、D 两点,测得它们的俯角分别为 45和 30,已知 CD=100 米,点 C 在 BD 上,则山高AB=()变式三如图,从热气球 C 处测得地面 A、B 两点的俯角分别为 30、45,如果此时热气球 C 处的高度 CD 为 100 米,点 A、D、B 在同一直线上,则 AB 两点的距离是( )A200 米 B. 米 C. 米 D. 203203米10(3)变式四(2011无锡)如图,一架飞机由A 向 B 沿水平直线方向飞行,在航线 AB 的正下方有两个山头C、D飞机在 A 处时,测得山头 C、D 在飞机的前方,俯角分别为60和 30飞机飞

7、行了 6 千米到 B 处时,往后测得山头 C 的俯角为 30,而山头 D 恰好在飞机的正下方求山头 C、D 之间的距离4、x 2 +16x+ =(x+4)2变式一、 (2012南通)已知关于 x 的多项式 x2+16x+k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 k 等于()A64 B48 C32 D16变式二、已知关于 x 的多项式 4x2+4mx+36 是完全平方式,则 m 的值为()A2 B2 C-6 D6变式三、若关于 x 的多项式 x2+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 m 的值是( )A-1B7C7或-1D5或1变式四、已知关于 x 的多项式 x2+16x+k2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 k 等于()

8、5、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向张村、李庄铺设管道送水,若张村、李庄到河边的垂直距离分别为 1Km 和 3Km,张村与李庄的水平距离为 3Km,则所用水管最短长度为 。变式一、如图,在ABC 中,ACBC2,ACB90,D 是 BC 边的中点,E 是 AB 边上一动点,则 ECED 的最小值为_ _。变式二、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8,M 在 DC 上,且 DM2,N 是 AC 上的一动点,DNMN 的最小值为 。张村李庄变式三、在菱形 ABCD 中,AB=2, BAD=60,点 E 是 AB 的中点,P 是对角线 AC 上的一个动点,则 PE+PB 的最小值为 。变式四、如图,A 点是半圆

9、上一个三等分点,B 点是弧 AN 的中点,P 点是直径 MN 上一动点,O 的半径为 1,则 AP+BP 的最小值为( )A1 B C D变式五、已知:如图所示,M(3,2) ,N(1,-1) 点 P 在 y 轴上PMPN,求 P 点坐 标变式六、如图,已知AOB 内有一点 P,试分别在边 OA 和 OB 上各找图 (2)E BDA CP一点 E、F,使得PEF 的周长最小。试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变式七、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与 x、y 轴分别交于点 A(2,0) ,B(0,4) (1)求该函数的解析式;(2)O 为坐标原点,设 OA、AB 的中点分别为C、D,P 为 OB 上一动点

10、,求 PCPD 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 P 点坐标6、 23 2)3(变式一、 14.(变式二、如图所示数轴上 a、b 两点化简 ab2)(变式三、若若.90 A45 化简 Acosin1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 250 000=变式一:125.02=变式二:125 亿=a 0 bxmy3变式三:-29 700 000= (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8、计算(2a-3)(2a+3)=变式一、 (-3+2a)(3+2a)变式二、 (-3x-2y)(-3x+2y)变式三、 (a+b-c-d)(-a+b+c+d)9、变式一、不解方程,判断方程 x2-x+2=0 根的情况是 。变式一、若二次函数

11、 y=-2x2-3x+c 的图象与 x 轴无交点,则 c = 变式二、若函数y=(2m-1)x 与 的图象无交点无交点,则 m 的范围是 变式三、若无论 x 为何实数,分式 mx21总有意义,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10、如图 A、B 是 45 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 1,请在图中清晰标出使以 A、B、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 C的位置变式一、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是(1,0) ,点 B的坐标是(0,2) ,点 P 在坐标轴上、若以 A、B、P 为顶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 P 有个变式二、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

12、OABC是矩形,点 B 的坐标为(5,4) ,点 P 为 BC 上动点,当POA 为等腰三角形时,点 P 坐标为变式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等腰梯形 ABCD 的三个顶点A(-2,0) ,B(6,0) ,C(4,6) ,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E(1)求 E 的坐标;(2)若 M 是 x 轴上一动点,求 MC+MD 的最小值;(3)在 y 轴正半轴上求点 P,使以 P、B、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变式四、 (2012临沂)如图,点A 在 x 轴上,OA=4,将线段 OA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120至 OB 的位置(1)求点 B 的坐标;(2)求经过点 A、O、B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以点 P、O、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