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0207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育 心 理 学期 末 论 文论文题目: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姓 名 姚婧琦 学 号 152116162011 院 系 初等教育学院 专 业 小学教育 (专升本)年 级 Z15 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赏识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我们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都应掌握更多的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随着赏识教育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推行,也越来越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其特点是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引导其积极向上地进取,但赏识教育也存在着误区,赏识并不是拒绝批评。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实践赏识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赞赏和批评,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取得进步,让

2、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赏识教育 小学教学 激励随着教育的创新发展,赏识教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所认可,并实践之。而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教师坚持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指导着教学。在运用得当的前提下,收效甚好,学生也获得相当的进步。本文探讨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启示。一 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何为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百度百科)赏识教育的首倡者周弘

3、说:“赏识教育是一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然而,与之相对地,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一直存在着“不打不成才” “棍棒出孝子”等教育思想,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父母。现实生活中,不仅是家长,一些小学老师动不动也会对学生大声呵斥、挖苦,甚至暴风骤般雨地批评,吓得学生战战兢兢,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稚嫩的心,也收不到所谓“严肃教育”的效果,反而使学生手足无措,心灰意冷。许多孩子就是成长在这样的打压环境中,头顶着“你真笨” “你怎么都做不好”等等伤害自尊与自信的帽子。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对“看样子你很笨” 、“你怎么这么差”这样的评价印象深刻。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可能会从小学伴随并影响孩子

4、的一生。这样成长的孩子往往都是消极的,缺乏自信,面对世界和社会容易不知所措。在小学教学中推行赏识教育,一方面能使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学生能在被肯定的积极心态中不断取得进步;另一方能使教学更顺利地进行,学生的正确行为被肯定和鼓励,让整个课堂互动性更强,更能促进课程的进行,并收到相当效果;再者,学生被鼓励的同时,让学习气氛更融洽,更利于学校的管理。教师对学生赏识,这本身也是一种负责和爱的体现。因为真的是爱了,才会对学生负责。爱因斯坦说过:“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孩子去实际行动。”这句话对我们今天的教师同样适用。 那么赏识激励则是一种善意和温和地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和发扬优点的更好方法。通过赏识教育可以

5、克服自卑和怯懦,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也可以通过赏识教育挖掘学生的潜力。所以,据上所述,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推行赏识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改变的是人们的教育观念,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能有自信地追求成功,让孩子能更好地跟随社会的不断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二 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误区很多人都曲解了赏识教育的本质,认为赏识就是鼓励赞扬,不批评孩子。当看到孩子做了一点点的事就动不动就说:“孩子你真棒!”到底棒在哪里?久而久之,孩子被养成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什么都要争最好的,不然决不依。周弘有说:“赞赏其实不是夸,最重要的是态

6、度,要看得起孩子。”所带的学生当中有一名学生,长得漂亮,有聪明。人人都夸她长得可爱,聪明。久了,孩子便养成任性,固执的性格,认为自己很聪明可以随自己心意做任何事,包括应当做的和不应当做的。妈妈很是担心,就希望老师给她一些挫折教育,帮助她纠正骄傲任性的性格。其实如果大人的赞扬中加上在哪些方面,做得很棒,这样做真的很不错!相信这样的赞扬能够给孩子多一些内省,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在小学教学中正确地使用赏识教育。应当侧重孩子正确行为的引导,而并非表象。而在教学更不是为了一味地兼顾孩子的好胜自尊心,而屈从,给他不真实的表扬。这只能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的赏识,是建立在客观事

7、实,并加上老师本身对于学生真切的爱。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不管学生做了什么事,都要进行夸奖,能够有指向性的告诉他哪些方面做得很棒,更有利于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也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质。三 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激励方法赏识教育着重孩子的努力体现。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推行的赏识教育便是要建立在这个前提下。小学教学中激励学生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体现在有以下几方面:(一) 眼神:当赞赏孩子的行为时,眼里一定要有孩子,眼神也是赞赏的。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最能体现内心的想法。如果赞扬没有了眼神的赞赏,是不真诚的。同样地,受赞扬者也没能感受到。自然效果就没有达到。(二) 语言:语言是最

8、直接的方式。语气要肯定,有力。通常都有:“你真棒!” “你做得很好!”等等。但如果是这样:“哦,刚才你帮助老师拿卡片了,我刚 好就需要帮助呢。谢谢你帮助了我!”很显然地,较于前者流于表面的表扬,后 者更能体现赏识的本质,当然效果也不言而喻。因此,赞赏要抓重点,有的放矢。(三) 动作:翘起大拇指是最直观的,鼓掌的作用一般,还有击掌的动作,有时会伴以拥抱。更夸张一些,因为学生的成功,会激动地跳起来,情绪激动。最真情的流露,让学生真正地相信是自己的能力达到了这样的结果。(四) 其他: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课堂中要经常辅以各类激发方式,如较常用的加分,加星星,爬梯等等。在学生完成相应任务之后会获得相应的

9、奖励。实践证明,学生不但能较快地完成,而且还勇于挑战高难度的任务。无疑地,这样的激励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其在积极向上的态度中领悟学习的快乐。激励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但只要能够遵行其本质,正确地使用,便能最大地发挥其作用。赏识教育的首倡者周弘在教育其双耳失聪的女儿走向成功的实例便是最好的佐证。四 启示将赏识教育贯彻在小学教学中,不仅是鼓励学生,更是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爱。但也不能因为学生喜欢表扬,就一味地赞扬学生,这样反而收效甚微,甚至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赏识应当强调努力,而非努力的对比。根据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B.Weiner,1994,2000)的核心假设:

10、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所以当活动较成功时,个体就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当活动失败时,个体就会认为失败是由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尤其是那些经历了失败的学生会试图寻找一个理由,以使自己在同伴面前能够挽回面子(Robert.Slavin,Educational Psychology)。比如,看重分数和名次的老师会让学习好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力很强,自己很聪明。而分数低的学生则感到自己永远也学不好。相反地,淡化分数和名次的老师会给学生传达一个信息:班上的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学好.这使学生产生这样的期待:如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来就一定会成功。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应当强调努力,而非能力的对比。这样的赏识才能使学生付出最大的努力,效果才能达到预期。 赏识教育需要更清晰的认识,适当地运用,使其真正能成为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这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尝试,并在正确的时机下,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参考文献】1罗伯特.斯莱文(美)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姚梅林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安德里亚.比朔夫(德)教育者谬误手册段建明译,知识出版社,20073.百度百科网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