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的提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01414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的提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的提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的提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的提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的提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的提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的提高摘要 本文从实验式教学的角度探讨化学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要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 通过设计和组织不同的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和分析能力、科学素养及劳动技能及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素质,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关键词 素质教育;实验式教学方式;化学实验;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时代主题。不论是教育理论界,还是教育学的实践领域,都涌动着研究素质教育的热潮。而素质教育的内涵: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

2、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有三个任务: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第三,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事业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化学实验在课程标准及教材中的地位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

3、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2而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在内容标准中要求达到的目标是:“能积极参与做化学实验;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二、化学实验的开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创设

4、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在这动力的驱使下,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习的热情才被充分的激发。而化学教学最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是实验。我们应该坚持以实验为中心的化学教学,并且从初三化学的第一节课开始,就要突出这个中心。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开学的第一节课绪言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烧不烂的手帕” 、 “魔棒点灯” , “雨落花开绿叶出” 、 “空瓶生烟

5、”等奇景,学生第一次看见这样奇妙的实验表演,必然会对化学这门新学科产生强力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2、强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观察,是一切真知灼见的来源。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通过清新地感知化学现象,才能透彻地理解和牢固的掌握化学知识。因此,我们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而加强实验教学就是一种绝好的培养途径。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们可以先不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自己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碳酸钙而不是用碳酸钠,是用稀盐酸而不是用稀硫酸的原因时,增加这样一

6、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颗粒大小相同,等质量的碳酸钙和碳酸钠固体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分别取等质量的碳酸钙与等质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碳酸钠而用碳酸钙,为何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的原因。这样,不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达到印象深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了记忆,甚至使学生学会利用比较分析的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的实验探究的好习惯。3、改进和优化实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造就了大批缺乏创新意识的学生,也使教师惰于创造。因此,我在教学中从自我做起,潜心挖掘教材,对教材中实验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如白

7、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白磷属于剧毒品,取用时不太方便,有时将白磷置于锥形瓶内,还未称量好整个装置的质量,白磷就自燃了。因此,我这样改进:取一小粒火柴头(将火柴折断后得到)置于试管内,用橡皮塞塞紧,并用试管夹夹住,一同置于天平上称量,然后加热试管,让火柴头燃烧完再称量,可以观察到天平仍平衡,同时还清晰看到试管内生成的白烟且白烟不断下沉,进一步说明五氧化二磷密度比空气大。 通过实验改进,不仅减少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激发了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活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4、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分组实验是

8、学生对知识的验证和应用,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多种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还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行之有效手段。教师要教育学生严肃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做好每一个实验,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切实做到:、规范实验操作,指导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

9、、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 例如,学生在做“ 酸的性质” 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都要留出 35 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组织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设法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

10、分发展。为此,我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编排,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即每一小组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深刻,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时,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装置。要求组内各同学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积极转变角色,以促进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由于老师提供给各组的仪器不尽相同:有的有试管、广口瓶,有的有锥形瓶、平底烧瓶,有的有单孔橡

11、皮塞,有的有双孔橡皮塞等等,故各组同学设计的装置多种多样,并由组内表达能力好的“推销员”介绍装置的优点,由全班同学评价。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心里由衷感到高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热情。 1、适 合 用 作 反 应 容 器 的 有 ;2、适 合 用 作 添 加 盐 酸 的 有 ;3、适 合 用 来 收 集 二 氧 化 碳 的 有 ;4、适 合 用 来 连 接 的 导 管 有 。2、3 、51、768、9实 验 室 制 取 二 氧 化 碳 学 生 通 过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出 的 实 验 装 置、将资源、能源、环保教育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环保意识化学学

12、习与社会的发展、能源、资源、环保教育问题紧密相联,如果在课堂上的这类教育,学生们不免感到远离它们。那么实验中的切身体验,则是对学生进行资源、能源、环保教育的好机会。因此,还应作好以下几点: 、节约能源从点滴做起。化学实验中的能源就是酒精,避免不必要的燃烧造成酒精的浪费和对实验室空气的污染。要告诉学生,酒精燃烧后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当它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空气体积的 1,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达到 10时能使人不醒人事,甚至死亡。所以需要加热时就点燃,不需加热时就熄灭。这样做,既是他们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又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 、节约资源是每个人的职责。我们拥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资源又

13、是有限的。浪费资源,最终会毁灭人类。这种观点对学生而言,未免有点能够接受但又觉得遥远。要教育他们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学会精打细算。例如要制取 0.224 升氢气,只需要 0.65 克锌就够了。只需要在制取氢气后,及时将酸锌过滤分离 ,并将它们回收再利用。以学生的实际行动来培养自己的节约意识。 、环保教育应在分组实验中得到体验例如: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余物,制取氢气、二氧化碳后的废酸,及反应中排放到空气中的酸的蒸汽、二氧化硫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实验室中的空气污染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同时要教育学生把废物倒在指定的容器中,然后经回收、分类集中处理的必要性。

14、 5、重视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 13 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如第一次向学生布置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并与课本第17 页习题 1 配合作为家庭作业时,学生感到很新奇。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

15、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我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 13 个家庭小实验外,同时补充了一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这些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总之, 化学实验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应更新观念,善于发掘化学实验所蕴藏的教育教学功能,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最优教学方案,广泛开展实验,切实加强训练,力争达到知识、方法、能力、素质等多方位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效果。参考文献和网站:1百度文库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