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导论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01304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导论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界经济导论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界经济导论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世界经济导论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世界经济导论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导论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导论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一轮世界经济衰退的可能摘要:经济学家与国家领导人预示,新一轮的世界经济衰退即将或已经来临。关键词:世界经济衰退;经济学家的担心据 Businessinsider 网站报道,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如今已经开始担心全球会爆发下一场经济衰退。史蒂芬-金在本周三一份告客户通知书中警告称:“如今,全球经济就好比一艘没有救生船的远洋游轮。如果下一场经济衰退如期而至,那么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大抗争。 ”史蒂芬-金在通知书中表示:“尽管前一次经济复苏已经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制定者补充弹药,此次经济复苏无论是美国还是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显示出支持力度不足。

2、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所有经济衰退中,美联储货币基金利率最低都下降了 5 个百分点。在此次经济复苏中,这种传统且常规的政策似乎已经被彻底的排除在外。花旗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威廉布伊特也提出了全球经济衰退是否即将,或者已经到来的问题。布伊特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定义和对美国这样一个单一国家的经济衰退的定义不同。虽然他觉得全球经济增速并未下降,但他确实认为,经济增长率已经低于其潜在增速,而且问题正在变得越发严重。上周,他在写给客户的报告中指出:“尽管全球实际产出呈正增长态势,但已经低于其潜在增速。我们对后者的估算值为3%,这就是说产出缺口正在扩大。因此,如果产出增长率低于潜在

3、增速的情况再持续一年,就意味着按我们的这两项标准衡量,全球经济可能会重新陷入衰退。 ”裕信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尼尔森说,尽管面临许多选项,但 2016 年的世界不必选择一条极端道路。 “我们经济学家喜欢预测未来道路是一片坦途,而一惊一乍者和危言耸听者喜欢预测崩溃即将来临, ”他说。 “也许保险的预测介于两者之间:未来道路崎岖不平,但情况在合理可控范围内。 ”FT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过去美国一打喷嚏,全球经济就感冒;现在中国一打喷嚏,全球经济也感冒。今天的世界经济已经失去最后一个重要的需求引擎。未来几年,全球需求将更加疲软。政策和思维都必须适应这一现实,从现在开始。今天早上,传媒大亨、新闻

4、集团总裁鲁珀特默多克仅用两条 Twitter 消息就对目前市场和经济的危险程度做了一个归纳总结。鲁珀特发出警告称,不仅是股票价格正在下跌,而且新一轮全球危机可能也已迫在眉睫。他还说道,如果全球经济正在走向衰退,那么各大央行的宝贵“弹药”已所剩无几。又是衰退,又是危机,很明显他很是担心。以下就是他发表的两条 Twitter 消息: “所有价格都在下跌,不仅是股票。是适时的回调,还是近期内将会爆发重大的全球危机的征兆?” “如果新的衰退到来,最大的一些国家将几乎没什么工具能用来予以抵抗。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现金,但没人拿来投资。 ”但大多数经济学家仍认为,至少一年内美国不会陷入衰退。上个月,彭博采访

5、了 31 位经济学家,其中只有八人预计美国将在 2018 年以前出现经济衰退。国家领导人的预警2015 年 6 月 29 日,史上第一次世界信用评级论坛在京召开,多国的政府、经济界、评级界和金融界的嘉宾齐聚一堂,就重构全球信用评级格局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推动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改革进程。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演讲中表示:“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 而这种威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2008 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债务危机。多年以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已经丧失了其国际公信力和信誉,尤其是在亚洲。世界信用评级集团董事长关建中认为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其实是信用危机,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正是引发信用危机的

6、关键。与会的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朱光耀表示,早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国际评级机构的名誉已经受损了。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将韩国外汇债券和票据的评级从原来的 A1 急速调降到 B2,导致韩元对美元汇率以及股市暴跌,中型企业接二连三倒闭,从而引发韩国全面金融危机。而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则更将这种不信任的情绪扩大。但是危机后,国际社会并没有认真系统地总结西方错误评级的教训。关建中表示,2014 年统计数字显示,世界排名前十五位的最大债务国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它们用占全球债务总量的 81%来支撑本国的高消费,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不足 30 %。而缺少国际信用资源支

7、持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达到 70%,成为支撑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主体。因此,改革现行评级体系成为当代国际社会最具共识的主流思潮。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也认为今后全球经济将遇到更多麻烦。上周四,萨默斯在一篇题为全球经济着实危险的专栏文章中指出,经济越发失衡,人口增长缓慢,需要加强金融监管,而且眼下的创新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征,这些都表明经济增速将放慢。萨默斯认为,出现令人担心的经济数据只是经济陷入困境的开始,因为引发他所说的“长期经济停滞”的因素都不会很快消失。他指出,2008 年以来, “新兴市场的强劲表现”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然而,目前投资正在迅速向发达债券市场回流

8、,从而进一步压低利率。萨默斯写道:“没时间洋洋得意了。有人认为经济增长缓慢只是 2008 年金融危机的短暂后遗症,这种想法实在荒谬。最新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速正在下降,欧洲和日本已经开始减速。全球经济濒临停滞时的最主要危险就是衰退。 ”萨默斯在文章中称,富裕国家需要率先采取防范措施。第一步就是将利率保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直到出现明显的通胀迹象。但更重要的是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或者说像美国、德国和英国政府那样,借助全球经济形成的低利率环境来筹措资金,并将其投入基础设施领域。可惜的是,对萨默斯的拥趸来说,政府支出看来不会在短期内上升。多年来,德国政府一直不同意提高支出水平,美国和英国的保守党

9、也在竭尽全力地削减预算,而不是提高开支水平。萨默斯的观点还面临着另外一个不利因素,那就是美国并没有像世界其他地区那样出现经济放缓迹象。当然,9 月份就业数据没有达到预期,一年来标普 500 指数也跌跌不休。但在 2015 年,美国平均每个月能创造差不多 20 万个就业机会,房地产交易和新开工面积均保持上升势头,汽车销量也刚刚刷新 10 年来的最高纪录。预示经济衰退的数据设在威斯巴登的德国联邦统计局 10 月 8 日公布,作为欧洲实力最强的经济体,8 月份德国出口额环比下降 5.2%。英国经济增速一直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但近期数据表明,英国 8 月份建筑业产值下降 4.3%,创 2012 年以来

10、最大单月跌幅。日本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夏季日本工业产值大幅下降,有些人据此认为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已经重新陷入衰退。国家统计局 19 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48777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9%。这是 6 年来 GDP 增速首度“破 7”。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结论与其说是悲观,不如说是谨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全球经济今年增长3.1%,2016 年增长 3.6%。高收入经济体今年增长 2%,即使欧元区也将增长 1.5%。新兴经济体今年预计增长 4%,低

11、于 2013 年的 5%和 2014 年的 4.6%。中国经济将增长 6.8%,印度经济增长 7.3%,拉丁美洲预计收缩 0.3%,巴西将收缩 3%。继上周人民币贬值后,全球货币掀起贬值大战。截至目前为止,以美元计价新兴市场股市已经下跌了 15%,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美元汇率都已经触及多年新低。越南、哈萨克斯坦货币纷纷贬值,加剧了新兴市场货币的崩溃。马来西亚林吉特跌至 17 年低位,为俄罗斯卢布以外全球表现最差的货币。而恐慌情绪使投资者撤离新兴市场的趋势也有所加强。据统计,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资金流出量达到了 60 亿美元,连续第七个星期出现外流,这一金额则创下五周以来的单周最高水平。继亚洲股

12、市遭遇重挫后,周五欧美股市再遭抛售,道指和标普指数双双创下 2011年 11 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其中标普还跌破了 2000 点大关。全球股市和油价暴跌引发市场恐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波动性指数(VIX ,俗称恐慌指数)收涨 46.4%,至 28.03,并创 2011 年 12 月份以来收盘新高。经济衰退的原因1.工资增长会伤及企业盈利水平,并降低企业盈利对美国 GDP 的贡献水平。反过来,美国民众和企业将对经济丧失信 心,随着股价的下滑,股市泡沫终将破灭。2.诸如保险公司以及养老基金等非银行金融体系将越发的难以偿付未来债务。这势必会催生其对流动性资产更高的需求,在这种压力下,人们

13、将急于出售,而不管是否与需求匹配,这会引发经济衰退。3.超出美联储掌控的力量包括中国经济以及人民币汇率的下滑。疲软的商品价格可能会使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下行。4.美联储过快加息会引发下一轮经济衰退,相当于重蹈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在 2011 年和 2000 年的覆辙5. 缺乏传统的政策支持,远远不能支持经济复苏。例如,目前美国国债收益率并未上升,预算赤字水平并未下降,福利性支出却依然在增加。6. 多年以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已经丧失了其国际公信力和信誉,尤其是在亚洲。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其实是信用危机,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正是引发信用危机的关键。7. 全球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全球已由国

14、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缓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最新预测,2014 年和 2015 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为 3.1%和 4%,远远低于 2008 年金融危机前 10 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 6.7%的水平。8. 大宗商品繁荣周期结束引发价格危机。今年以来,由于供过于求拖累价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5%左右,这也是 2011 年大宗商品价格达到峰值后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特别是随着美国页岩油产出超过 OPEC 的闲置产能,原油市场的定价机制将主要由美国页岩油的边际成本所决定。美国页

15、岩油生产增加正在给全球能源流动产生越发深远的影响,并削弱 OPEC 的定价能力,国际油价更是油价自由落体式的下落,较 6 月高位跌幅 48%。9. 各国经济复苏格局分化加剧多重风险。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两大板块经济复苏态势不平衡。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通过三轮 QE 释放流动性,压低国债收益率,推升房市股市价格、并通过财富效应促进经济增长。页岩油技术革新带来的原油生产放量也导致其能源进口依赖度下降,贸易逆差收窄使美国经济走上稳健复苏的轨道。今年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大幅上调至 5.0%,创下了过去 11 年以来之最,10 月份失业率回落至 5.8%,为六年来新低。欧元区和欧盟三季度

16、 GDP 环比增长 0.2%和 0.3%,虽然比二季度稍有改善,但仍处于衰退边缘,欧洲经济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到货币周期驱动,内生增长动力严重不足。日本经济 4 至 6 月的按年化计算,季度环比大幅萎缩了 7.1%, “安倍经济学”几乎宣布破产。新兴经济体增长日趋分化。各国走势分化、结构分化、周期分化导致政策进一步分化。美联储退出量宽、美元步入升值周期,以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意味着资金在各个经济体中出现“大进大出”的压力将增大,将会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加剧导致市场波动率以及多重经济金融风险。10. 全球经济失衡状况逐步有所减弱。近两年,发达国家要减少经常项目赤字,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要通过提高国内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来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将经济增长的源泉从出口转移到国内需求上,以国际收支账户为主要特征的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失衡已由 2006 年的峰值缩小了三分之一以上。由于发达经济体仍旧在全球需求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所以外部需求疲软会影响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那些以出口为经济增长动力的经济体。11. 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