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94089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一. 基本要求1熟悉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组织胺 H1 受体结抗剂和局部麻醉药的发展和结构类型。2掌握代表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3熟悉各类药物的结构改造方法、构效关系、化学合成方法和药物作用的靶点。二. 教学内容1掌握代表药物氯贝胆碱、溴新斯的明、硫酸阿托品氢溴酸山莨菪碱溴丙胺太林、右旋氯筒箭毒碱、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沙丁胺醇、盐酸曲吡那敏、盐酸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赛庚啶、盐酸西替利嗪、阿司咪唑、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达克罗宁的化学结构、命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2熟悉上述代表药物的结构类型、构效关系和结构改造方法

2、和化学合成方法。三. 教学学时:3 学时四. 重点、难点和要点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共同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影响传出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依其药理作用的不同,传统上被分为四大类,即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目前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所以抗肾上腺素药将在循环系统用药中介绍。组织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化学递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几乎所有组织中,发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功能。迄今为止至少发现了 3 类组胺受体,并分别命名为 H1 受体、H 2 受体和 H3 受体。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变态反应药主要为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而抗溃疡药物主要为 H2 受体拮抗剂。由于本书将

3、抗溃疡药归入消化系统用药,所以本章将介绍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局部麻醉药是一类重要的外周神经系统用药,本章将在第五章中介绍。拟胆碱药 Cholinergic Drugs躯体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全部副交感神经的化学递质均为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神经冲动使之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产生效应。之后,乙酰胆碱分子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而失活。胆碱经主动再摄取返回突触前神经末梢,再为乙酰胆碱合成所用。所以理论上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经药物的影响达到增强或减弱乙酰胆碱作用的结果。但事实上,迄今成功应用于临床的胆碱能神经系统用药,包括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都是

4、作用于胆碱受体和乙酰胆碱酯酶 2 个环节之一。笼统地讲,拟胆碱药是一类具有和乙酰胆碱相似作用的药物,按其作用环节和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胆碱受体激动剂和阿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2 种类型。一胆碱受体激动剂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受体,分 M胆碱受体和 N胆碱受体。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 M胆碱受体和 N胆碱受体,分别产生 M 样作用及 N样作用,是胆碱受体激动剂。氯贝胆碱 Bethanechol ChlorideN NH2O+ .Cl-乙酰胆碱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在胃部极易被酸水解,在血液中也极易经化学水解或胆碱酯酶水解。并且乙酰胆碱的作用选择性不高,无临床实用价值。为了寻找性质较稳定,同时具有

5、较高选择性的拟胆碱药物,以乙酰胆碱作为结构改造的先导物。Bethanechol 是人们对乙酰胆碱进行结构改造获得成功的一个例子。乙酰胆碱分子可分为如下 3 部分,通过对各个部分的结构改造,总结出如下构效关系。O NO1 2 3 4位置 1 被乙基或苯基取代活性下降。位置 2 若有甲基取代,N 样作用大为减弱,M 样作用与乙酰胆碱相似。位置 3 若有甲基取代可阻止胆碱酯酶的作用,延长作用时间,且 N 样作用大于 M 样作用。位置 4 带正电荷的氮是活性必须的,氮上以甲基取代为最好,若以氢或大基团如乙基取代则活性降低,若 3 个乙基则为抗胆碱活性。对亚乙基桥部分,当改变主链长度时,活性随链长度增加

6、而迅速下降。据此有人提出了“ 五原子规则 ”,即在季铵氮原子和乙酰基末端氢原子之间以不超过 5 个原子的距离(H-C-C-O-C-C-N ),才能获得最大拟胆碱活性。亚乙基桥上的氢原子若被乙基或含碳更多的烷基取代则导致活性下降。若 1 个甲基取代时,由于空间位阻,在体内不易被胆碱酯酶所破坏,因此作用时间可延长。若甲基取代在 位,则 M 样作用与乙酰胆碱相同,氮 N 样作用大大减弱,成为选择性 M 受体激动剂。对乙酰氧基部分,当乙酰基位丙酰基或丁酰基等高级同系物取代时,活性下降。这与“ 五原子规则”时符合的。当乙酰基上的氢原子被芳环或较大分子量的基团取代后,则转变位抗胆碱作用。乙酰胆碱作用时间短

7、和不稳定是由于其分子中酯基的快速水解。于是以相对不易水解得 基团取代乙酰氧基就成为一条合理途径。氨甲酰基由于氮上孤电子对的参与,其羰基碳的亲电性较乙酰胆碱低,因此不易被化学和酶促水解。综合上述构效关系,让 3 部分的最佳结构组合起来就得到了 Bethanechol Chloride,选择性的作用于 M 受体,口服有效。目前对 M 胆碱受体激动剂的设计和合成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Alzheimers Disease,AD)和其他认知障碍疾病的药物。AD 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原因。AD 患者的认知减退归因于大脑皮层胆碱能神经元的变性,变性是中枢乙酰胆碱的释放明显降低,结果使 M1 受体

8、处于刺激不足的状态。由于 M1 受体的活化对学习和记忆非常重要,刺激不足会导致认知减退。因此选择性中枢拟胆碱药目前被认为使较有前途的抗痴呆药物的主要类型之一。虽然迄今还没有正式药物上市,但研究中的大量化合物的疗效已经预示出令人鼓舞的前景。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进入神经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AChE)迅速催化水解,终结神经冲动的传递。抑制 AChE 将导致乙酰胆碱的积累,从而延长并增强乙酰胆碱的作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 inhibitors) ,又称为抗胆碱酯酶药因不与胆碱能受体直接相互作用,属于间接拟胆碱药。溴新斯的明 Neostigmine BromideON NO+

9、.Br-Neostigmine 的化学结构由 3 部分组成,即季铵碱阳离子部分、芳香环部分及氨基甲酸酯部分。分子中引入季铵离子一方面增强与胆碱酯酶的结合,另一方面降低中枢作用。引入 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后不易水解。Neostigmine Bromide 及其类似物溴吡斯的明和苄吡溴铵为疗效较好的抗胆碱酯酶药。如果酰化酶水解乙酰胆碱过程非常缓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造成 AChE的全部抑制,如有机磷毒剂,使体内乙酰胆碱浓度长时间异常增高,引起支气管收缩,继之惊厥,最终导致死亡。所以这种不可逆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人体使非常有害的。抗胆碱药 Anticholinergic Drugs对于因胆碱能神经系统

10、过渡兴奋造成的病理状态,可用抗胆碱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胆碱药主要是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受体的相互作用,即胆碱受体拮抗剂。按照药物的作用部位及对胆碱受体亚型选择性的不同,抗胆碱药通常分为 3 类:M 胆碱受体拮抗剂,可逆性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的 M 受体,呈现抑制腺体(唾液腺、汗腺、胃液)分泌,散大瞳孔,加速心律,松弛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等作用。神经节阻断剂,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选择性拮抗 N1 胆碱受体,稳定突触后膜,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节中的传递,主要呈现降低血压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重症高血压。神经肌肉阻断剂,与骨骼肌运动终板膜上的 N2 受体结合,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

11、处的传递,表现为骨骼肌松弛作用,临床用作辅助麻醉药。一茄科生物碱类 M 胆碱受体拮抗剂硫酸阿托品 Atropine SulphiteH2SO4.H2O2N CH3OOHOAtropine 化学结构中具有莨菪烷(Tropane)骨架,莨菪烷 3 位带有羟基即为莨菪醇。 羟甲基苯乙酸简称莨菪酸。由()莨菪酸与莨菪醇形成的酯称为()莨菪碱。由于莨菪酸在提取分离过程中极易发生消旋化,所以Atropine 是莨菪碱的外消旋体,其抗胆碱活性主要来自 S(-)-莨菪碱,虽然S()莨菪碱抗 M 胆碱作用比消旋的 Atropine 强 2 倍,但左旋体的中枢作用比右旋体强 850 倍,毒性更大。临床应用 Atr

12、opine 更安全,而且外消旋体更易制备。Atropine 具有外周及中枢 M 胆碱受体拮抗作用,但对 M1 和 M2 受体缺乏选择性。将 Atropine 做成季铵盐,因难以通过血脑屏障,而不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不呈现中枢作用。如溴甲阿托品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症、胃炎、慢性下痢、痉挛性大肠炎等。氢溴酸山莨菪碱 Anisodamine HydrobromideHBr.OHON CH3OHOAnisodamine 是上世纪 60 年代我国学者从我国特有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根中提取的生物碱,其氢溴酸盐又称“654” ,天然品称 “6541”,人工合成品胃消旋体,称“654 2” 。与

13、 Atropine 的结构比较 6 位多了 1 个羟基。氢溴酸东莨菪碱 Scopolamine HydrobromideHBr.OHON CH3OO与 Atropine 的结构比较 Scopolamine 6,7 位多了 1 个氧桥。对比上述 Atropine、Scopolamine 和 Anisodamine 等茄科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很容易看出他们的区别只是 6,7 位氧桥和 6 位羟基的有无。氧桥和羟基的存在与否,对药物的中枢作用有很大影响。氧桥使分子的亲脂性增大,中枢作用增强。而羟基使分子极性增强,中枢作用减弱。Scopolamine 有氧桥,中枢作用最强,对大脑皮层明显抑制,临床作为镇

14、静药,是中药麻醉的主要成分,并且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Atropine 无氧桥,无羟基,仅有兴奋呼吸中枢作用。Anisodamine 有 6 位羟基,中枢作用最弱。二合成 M 胆碱受体拮抗剂溴丙胺太林 Propantheline BromideOONO.BrPropantheline 是从 Atropine 的结构改造中发展出的合成抗胆碱药之一。Atropine 等茄科生物碱类由于药理作用广泛,临床应用中常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对 Atropine 进行结构改造,寻找选择性高,作用强,毒性低及具有新适应症的新型合成抗胆碱药,就成为胆碱能药物的发展方向之一。分析 Atropine 的结构可以发现,虚

15、线框中的部分位氨基醇酯,与乙酰胆碱很相似,只是醇氧原子与氨基氮原子之间相距 3 个碳原子,但其构象的空间距离与乙酰胆碱的 2 个碳的距离相当,托品烷的双环结构对维持活性构象意义重大。因此氨基乙醇酯被认为是“药效基本结构” 。Atropine 的酰基部分带有苯基,这是与乙酰胆碱不同的关键所在,显然酰基上的大基团对阻断 M 受体功能十分重要。根据这一思路,通过基团变换,设计合成了多种季铵类和叔胺类抗胆碱药。这些 M 受体拮抗剂的化学结构有共同点,可用下式代表他们的基本结构。这一结构与胆碱受体激动剂有相似之处,这是因为 M 受体拮抗剂与激动剂共同竞争 M 受体,均通过含氮的正离子部分与受体的负离子位

16、点结合,而分子中其他部分与受体的附加部分结合,则产生拮抗剂与激动剂的区别。 NCH3OCH2OAtropine下面对 M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加以讨论。 NCH2nXCR213M1在 M 受体上乙酰胆碱结合位点周围是一个疏水区,拮抗剂上相应与此的 R1 和 R2 部分的较大基团,通过疏水性力或范德华力与 M 受体疏水区结合,阻碍乙酰胆碱与受体的接近和结合。当 R1 和 R2 为碳环或杂环时可产生强烈的拮抗活性,尤其 2 个环不一样时活性更好,如格隆溴铵和奥芬溴铵,R 1 和 R2 分别为苯环、环戊基和苯环、环己基。两药均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及痉挛等。2R 3 可以是 H,OH,CH 2OH 或 CONH2。由于 R3 为 OH 或 CH2OH 时,可通过形成氢键使之与受体结合增强,比 R3 为 H 时抗胆碱作用强,所以大多数 M 受体拮抗剂的 R3 为 OH。3大多数强效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