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宣贯材料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93490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宣贯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宣贯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宣贯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宣贯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宣贯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宣贯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宣贯材料(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 -目录一、 规范的重要性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石油化工工程的安全保证二、 规范编制的基本思路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立足点 防火规范的总体思路3. 防火间距三、 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分类四、 区域规划与工厂总体布置本章包括如下内容:区域规划、工厂总平面布置、厂内道路、厂内管线综合。五、 工艺装置本章包括如下内容:一般规定、装置内布置、工艺管道、泄压排放、耐火保护和其他要求。本次着重介绍装置内布置及耐火保护两部分。六、 储运设施(重要条文解释)本章包括:一般规定可燃液体地上储罐,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设施,灌装站,火

2、炬系统,泵和压缩机,全厂性工艺及热力管道,厂内仓库。七、消防 - 2 -八、执行防火规范实际案例.一、规范的重要性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石油化工厂加工处理、储存、运输的物料多是易燃、易爆物质,这就决定了石油化工厂生产过程实际存在着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据 1954 年至 1984 年统计,我国炼厂较大的火灾实例中炼厂各主要部分所占比例如下:工艺装置占 69%、储罐占 10%、装卸栈台占 5%、隔油池占 3%、其他占 13%。工艺装置所占比例最多。1992 年在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休斯敦工艺装置安全论坛上曾有人介绍,1970 年以来烃加工火灾的频率和损失一直呈增长趋势,其原

3、因如下:1 强调经济规模,工厂(装置)日趋大型化。 减少建设用地,设备布置变得拥挤,资产密度加大。 消除瓶颈扩能增效、节能,改善环境在现有装置内增加设备或设施。 增加生产工日,长周期运转,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和更新。 采用计算机控制人员减少,操作管理人员流动性大。 技术、装备、培训是否及时跟进。为减少石油化工厂火灾爆炸危险,降低灾害所造成的资产损失和生产工日损失,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采用先进可靠的过程控制手段,强化对灾害的监控能力,实现科学管理之外,从根本上讲, - 3 -首先必须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设计本质安全。其次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即为正确的防火设计。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是石油化工工程

4、项目防火设计的依据。 石油化工工程的安全保证防火规范所规定的内容都是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性,是成熟的经验总结,它来源于以往的实践,是在以往的技术基础上总结而成的。对于某项的工程设计,符合了防火规范的要求,并不一定表明该项工程设计的防火设计是完善的,做得是好的。因为工程项目设计中会存在许多个性问题,更需注意该项设计所运用的新技术问题,这是规范所未包括的部分。搞好防火设计就存在着如何提高运用规范的水平问题,不是简单的照搬规范条文。因为项目设计中总会有其自己的特点,规范条文中不可能规定的很全,所以有人说很多决策不是简单照搬规范条款,而是取决于逻辑分析和经验判断,将多专业的防火技术按系统科学分析方法有机

5、的组合使用才能使项目设计中防火设计质量得到保证。安全设计是国外设计公司常用的术语,其内容远超过防火设计的内容,涉及各专业及每个设计人员,贯穿于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在工程设计中要求的是安全设计,而防火设计只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就安全设计内容讲,大体分为三大控制点:1 工程设计本身努力做到本质安全型不出、少出事故,涉及各设计专业。因为每个专业自身的设计技术都存在自身的安全技术,如工艺过程有安全控制手段,工艺系统的仪表控制,连锁控制 - 4 -等能够在脱离设计点的一定的范围内自己纠偏,保证正常运行。 (防事故)2 出了事故后设法不使其生成灾害或减少灾害的规模,如紧急泄压火炬系统、紧急停车系统、防火堤、耐

6、火保护、防火距离等。(防灾)3 救灾、控灾设施系统,即经常所说的消防保护系统,只是被动防火,减少灾害损失。 (救灾)从搞好安全设计,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着眼三个控制点的重要性为;而就防火规范内容讲,基本是、控制点中安全技术防火的基本要求。二、规范编制的基本思路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立足点:该规范仅考虑局部设备着火的影响,不考虑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影响。可燃液体储罐着火,散发的热辐射较大,也只考虑一个罐着火对周围的影响。如某厂的一个可燃液体储罐组,由于一个储罐拉裂罐底,泄漏液体包围相邻储罐,而引燃相邻四个储罐。这类特殊事例不能考虑。或由于某些不可抗力(战争状态导弹袭击) ,致使某套或几套装置

7、发生大爆炸,这些特殊情况不考虑。因此防火规范仅着眼于高频率、小规模、低损失的火灾事故。而不考虑低频率、大规模、高损失的特殊事故。防火规范之所以立足于此,首先是因为我们的防火规范来源于生产实践,总结了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高频率、小规模、低损失的火灾事故。其次防火规范的编制依然要考虑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 5 - 防火规范的总体思路:预防隔离控制扑救避难。十个字贯穿了防火规范的前后。首先是预防,这是防火设计中最重要的措施。本规范很多条文是属于该方面的。众所周知,燃烧必需具备三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中,可燃物的生产、储存、运输,大部分是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的,只要在设计中油气不泄

8、漏,即可达到安全防火的目的。因此预防就是要解决可燃物的跑、冒、滴、漏。其次是隔离,尽管在设计中采取了防止可燃物泄漏的措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种种原因跑、冒、滴、漏现象依然在所难免。因此要防止泄漏的可燃物与明火接触,避免火灾的发生。如拉开油气释放源与明火的间距、在油气源与明火之间设置水幕或蒸汽幕、有明火或产生火花的建筑物内正压通风等措施。第三是控制,实际情况是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仍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火灾损失,防止小灾酿成大灾,因此设计中要有控制火灾的措施。如设备、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喷淋冷却等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火灾的蔓延。第四是扑救,一旦发生了火灾,无论其大小,都是要造成

9、损失的。因此必须设计足够的消防措施,使其具备足够的消防能力,对火灾进行扑救。第五是避难,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能迅速离开着火现场减少人员伤亡。由此可以看出防火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工程设计中,不仅要重视防火间距,工厂的总体布局依然是最为重要的。3. 防火间距目的是防止、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书面文字上讲很容易理 - 6 -解,但执行使用就觉得很空、不够具体。为能更具体表达,引用API 有关标准使用的语言有助于理解。“间距是使潜在的小泄漏火灾蔓延邻近设备、设施的着火减少至最少,间距不打算为大的火灾事故提供保护,而是可能防止一次较小的事故逐布升级为一次大的事故。 ”防火是一个系统工程,间距还要与其他防

10、护设施结合使用才能达到目的,但间距是永恒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制定防火间距考虑的因素: 将火源与燃烧物相遇机率降至最低,即将着火的机率降至最低。我们常遇到的油气源与火源的关系引进爆炸危险区的概念,此区内不要有火源,进而规定了火源与燃烧物的间距要求。不着火。 将火源蔓延的机率降到最小,即着火后设法控制火灾不蔓延、减少蔓延,因而对两相邻设施规定了间距要求,同时辅以其他防护设施如消防冷却等,防止一次较小事故逐步升级为一次大事故。不蔓延。 考虑救火的需要。着了火想方设法去扑救,这就需要有扑救人员活动场所有活动场地能扑救,如装置内设备区内设备间的距离考虑操作、检修、救火等。 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如人员多

11、、贵重或出事故影响面大等,间距制定要加大。 - 7 -具体对象物个体间距的制定:根据个体对象的性质不同,在制定间距时所考虑的因素可能为上述因素的全部或部分;另外两对象物视为一体与分别按两个独立防护体考虑,间距显然是不同的。三、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分类 适用范围规范适用于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的石油化工新建或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石油化工企业是指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的工厂如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化纤厂等或由上述工厂联合组成的企业。 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分类 可燃气体的分类与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分类方法协调一致,可燃气体采用爆炸下限作为分类指标,将其分为甲、乙两类。

12、 规定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的最直接指标是蒸汽压。蒸汽压越高,危险性越大。但是低蒸汽压很难测量,所以世界各国都是根据可燃液体的闪点确定其危险性,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液化烃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是主要的加工和储存的物料之一,因其蒸汽压大于“闪点28的可燃液体” ,故其火灾危险性大于“闪点28”的其他可燃液体。因液化烃泄漏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在我国石油化工工业中所占比例也较大。 - 8 - 乙、丙类液体的操作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气体挥发量增加,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因此本规范作了有关操作温度对乙、丙类液体的火灾危险性的影响规定。四、区域规划与工厂总体布置本章包括如下内容:区域规划、工厂总平面布置、厂内道路

13、、厂内管线综合。 区域规划与总体布置中考虑的因素 风向、地形标高、平面布置与安全防火的关系。石油化工企业的原料、成品或半成品大多是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它们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散发出大量油气,散发油气的单元面积占工厂总面积的 70%左右。风对油气的扩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总平面布置中合理地利用风向减少或阻止油气与明火的接触,能够防止并减少火灾的发生。石油化工厂内散发的油气大多比空气重,容易积聚,不易扩散,合理利用风向,防止可燃气体积聚产生爆炸的危险。地形标高对安全防火也有很大影响,工厂内泄露的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总是由较高的区域流向较低的区域,若标高较低的街区布置有明火或人员集中场所有可能造成

14、严重事故。本章中的第 3.1.1 条、第 3.1.2 条、第 3.1.3 条、第 3.2.1 条、第 3.2.2 条、第 3.2.3 条、第3.2.4 条、第 3.2.6 条、第 3.2.7 条、第 3.4.1 条、第 3.4.2 条、第 3.4.3条、第 3.5.4 条的制定就是考虑这个因素。 明火与油气源的关系。石油化工厂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当散发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即发生爆炸。因此本 - 9 -章的部分条文的制定和部分防火间距的确定,应考虑这些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距离,使达到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与火源相遇机率降至最低。即将着火的机率降至最低。本章中第 3.1.4 条、第 3.1.6 条、第 3.2.7 条、第 3.2.8 条、第 3.4.4 条、第 3.4.6 条的制定就是考虑这个因素。 减少火灾蔓延。尽管我们在设计中采用了很多预防性措施,但是仍然会有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了火灾,应尽量阻止火灾的蔓延,将火灾蔓延的机率降至最低以避免一个小的灾害逐步升级为一个大的灾害。本章中部分条文和部分防火间距的制定就是考虑了这个因素。见第 3.2.10 条、第 3.2.11 条、第 3.2.11A 条、第 3.4.5条、第 3.4.8 条。 重要设施重点保护。所谓重点设施有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