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星轨摄影 (2)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93384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星轨摄影 (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星轨摄影 (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星轨摄影 (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星轨摄影 (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星轨摄影 (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星轨摄影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星轨摄影 (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星轨摄影Star Tracer: Star Trail Gap Filler and Path Generator S CachedOverview. Star Tracer is a Windows program that can be used to improve and enhance star-trail photographs. Its two main functions are: Filling in the gaps in star .下面开始介绍具体的拍摄及后期方法:1、地点选择:需要找远离市区的地方,避开光污染。找一个合适的前景,最好可以稍微仰拍,这样可以避免地平线

2、附近较强的光污染,拍到天顶更明显的星星。2、时间选择:要避开日光,差不多日落后两个小时开始拍,拍到日出前两个小时。还要避开月光,农历 15,满月附近那几天是没法拍摄的,初 1附近那几天几乎整晚都可以拍摄,其他时候可以上网查具体的月出月落时间,避开月亮即可。月光的照射下,月明星稀,星轨会很稀疏,但是地面景物会被照亮,也别具一格。传统的单次长曝法面对月光下的天空基本没什么办法,最多也只能曝光几分钟,而叠加法不受曝光时间限制,可以拍摄很长时间,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色弦月下的叠加法星轨地面景物被月光照亮:如果天气条件更好,光污染小,曝光上更容易控制,地面还可以更亮,理论上可以得到和白天差不多的效果3、天气

3、选择:必须是非常通透,万里无云的好天。注意晚上郊外天气非常冷,做好防寒措施。4、器材选择:最好有超广角,最好有大一点的光圈,机器的高感不要太差。还有一点很重要,定时快门线,用来设定间隔拍摄。最好是有线的,有遥控的也要用那根有线的连线,因为长时间曝光,用遥控容易出现信号中断。我用的型号是永诺的 MC36R5、寻找北极星:如果想拍摄星星转圈的效果,需要把北极星拍摄到构图范围内。北极星在正北方,通过北斗七星和仙后座都能够找到,如图所示:如果无法找到北极星,那么就用广角对着北方拍,就没问题。南半球的朋友们就正相反了,需要往正南方拍摄,而南半球也没有一颗北极星类似的可以指引位置的亮星,只要对准方向就好了

4、。6、拍摄小贴士a、对焦:漆黑夜空想获得星空的准确对焦不容易。而单纯的手动拧到无穷远的方法也未必就管用。中高端机身的中央对焦点是比较强大的,可以对着金星、天狼星等最亮的星星完成自动对焦。这个我用 D7000和 D700都尝试过成功了。一旦对上焦之后,就要在对焦标尺上记住位置,下次就可以手动拧到此处了。对于低端机身无法对星星完成聚焦的,可以提前长个心眼,在有月亮的时候对着月亮完成聚焦,然后记住位置。或者对着很远处的灯光完成一次聚焦,然后拍一张星空看看焦点准不准。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就只能手动拧到无穷远,然后稍微往回一点,然后试拍校正焦点。 b、测光、构图:可以先用最大光圈最高感光度短时间曝光(10

5、 秒)试拍一张,根据回放直方图确定需要的曝光量,再根据倒易率计算出实际需要的曝光参数。这样同样可以在漆黑的夜晚试验一下构图。且对单次长曝法和叠加法都适用。c、露水:潮湿的夜晚容易结露水,摘掉 uv,安上遮光罩都可以有效防止镜片结露水,不同的镜头,结露水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可以适当选用。如果天气比较潮湿,就要小心定期检查一下镜头是否结了露水。如果实在太潮湿,就不要拍摄,以免损伤相机和镜头7、叠加法星轨:传统的星轨拍摄方法是单次长曝法,由于夜晚光线很暗,可以进行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曝光,这段时间内,星星在天空已经划过了一段距离,因此会留下一道道轨迹。这种方法在数码时代由于热噪和电池电量等原因,不是

6、很好用了。单次长曝法星轨。曝光时间达到一定长度后,热噪明显,星轨也比叠加法显得稀疏:最近流行起来的叠加法星轨,原理是这样的:采用较高的感光度(iso800 甚至 1600) 、较大的光圈(f5.6 或者更大) 、较短的曝光时间(1 分钟),连续拍摄几十张甚至几百张星空的照片,再用后期方法将这几十上百张照片叠加在一起,达到连续曝光几个小时的效果。比起传统的单次长曝单次长曝法,主要有以下好处:a、曝光时间不受限制。除非是新疆西藏内蒙等真正没有光污染的野外,不然单次曝光法一般只能拍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而叠加法拍摄星轨,背景天空及地面前景的曝光度就是单张照片上的曝光度,不会随着张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

7、只要单张照片不过曝,最终叠加好的星轨就不会过曝。这样可以拍摄更长的星轨,效果更壮丽。 b、电池电量更宽裕。传统单次长曝法,也会受到电池电量的限制。如果在长曝过程中电池电量耗尽,片子就会丢失,那么长时间的等待和辛苦就白费了。而叠加法下,即使电量耗尽,也只是丢了其中最后一张照片,不会有什么损失。更方便的是,在过程中花几秒钟更换一块新电池的话,还可以继续进行拍摄,而不会有什么影响。c、噪点。叠加法由于不需要太长的曝光时间,热噪的控制效果非常好,哪怕采用了 1600的高感,最终照片效果也不会很差,因为叠加过程也会抹平噪点。本帖第一张照片我曾经放过 18寸大照片,第二张照片曾经在杂志上出过大跨页,效果都

8、非常好。这还只是截幅相机和狗头。如果是牛机牛头的话,效果会更棒。d、星轨效果更好。由于可以放心的采用高感和大光圈,拍到的星星数量会更多更密,星轨也会更亮更明显,对照前面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出来。e、曝光效果更容易控制。叠加法可以在某一单张照片上对前景进行补光。而如果某一张上出现了光线干扰,也很容易在后期抹去,或者剔除这一张就好了。传统的单次长曝法,很难进行这些操作。比如第三张照片飞来石星轨,前景的飞来石就是我用一把暖光手电做的,只在第一张上进行了一次补光。而中间过程中有人经过的杂光,已经分别在单张上抹去了。有了这些优势,叠加法星轨的效果甚至可以超过胶片,成为拍星轨最好的方法!startrails

9、软件只能处理 jpg格式的照片,如果只采用 startrails进行后期的话,前期拍摄的时候,采用 jpg格式就可以了。但是 jpg格式的后期空间有限,画质不够理想,无法拍摄出彩色效果的星轨。如果想拍出更绚烂的星轨效果,就需要采用 RAW格式拍摄,在后期解 raw的时候,进行一定的后期处理,再进行叠加。下面以首贴的前两张照片为例,介绍叠加法星轨的拍摄及后期:这是我拍摄的彩色星轨的第一张,前景是七星台武圣门。拍摄参数为iso1250,F4.5, 50秒。曝光参数的设置以拍的天空微微亮为宜。曝光时间尽量不要少于 60s,不然张数过多,后期太麻烦。在此前提下,可以适当的使用高感和大光圈,获得更好的星

10、空效果。按照一般的习惯,拍星空白平衡设置在了白炽灯,这样拍出来的天空是蓝色的。但是在这个白平衡设置上,星星的颜色是出不来的经过 ACR解 raw之后,星星的色彩就出来了,白平衡可以设置在日光,适当的压暗一下天空。由于除了星星之外,画面其他的地方都是很黑暗的,所以可以放心的多加一些饱和度,让星星的色彩更明显一些上图的 ACR参数是这样的按照同一参数将 raw批处理成 jpg之后,就可以进入 startrails软件进行星轨叠加了。这是其中约 40张的效果。如果电脑不卡,可以一次将所有的片子全部导入。我这组拍摄了共约 230张,时间超过 3小时.然后可以找一张前景稍微补过光的,二次曝光叠加到星轨图

11、上,用以提亮前景,同时恢复蓝色的天空二次曝光的操作方法:http:/ 个小时的星轨最终效果如图。如果不喜欢这么夸张的效果,可以适当的减小光圈和感光度,延长单张的曝光时间,或者后期下手轻一些。第二组片子的单张原片如下,这组片子的参数是 iso1600,F4.5, 60 秒城市的光污染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后期的时候不免缚手缚脚,不敢加很多饱和度,不然的话,彩色效果还可以更明显这一组共 150张,两个半小时这是 startrails软件合成后的效果。注意到前景的马路有车开过。由于是高感大光圈,所以有些过曝了。可以单挑出这几张的 raw来将车线压暗一下,就好了。三脚架一直没动,等到日出前约一个多小

12、时的时候,拍摄了这张,用来和星轨的片子二次曝光,实现蓝紫色的迷人天空。还有另一张,曝光量更大一些,用来找回地面细节,就不列出了第二组的最终效果如图所示:另有一用单纯使用 ps的后期方法:首先在 ACR中设置好调整项目,然后存储为默认值,这样每张 raw打开到 ps里之后都是调整过的了。然后在 ps中将 raw文件载入堆栈,考虑到电脑性能,一次载入几十张为宜记住要勾选“创建智能对象” ,然后点确定,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等待,直到所有片子都载入完毕,成为一个智能对象图层载入完毕后,执行“堆栈模式”-“最大值”就可以完成星轨的叠加了。这个过程也很慢,需要等一会儿加入了彗星和星芒效果的更花哨的星轨:这种星

13、轨长度不宜过长,大约 20分钟就够了,方法是将这 20张照片在 ps中叠加图层,图层混合选项选择“变亮” ,然后逐个均匀修改图层的不透明度就可以了。比如是 20张图片,不透明度就分别是100%、95%、90%这样的感觉就是星轨逐渐变暗变细,出现了拖尾的类似彗星的效果。而其中打头的那张 100%不透明度的照片,可以先用 StarSpikes Pro 2插件制作星芒效果,再进行进行叠加,这样就会出现星芒彗星的花哨星轨效果了了以下拍摄经验: 1.拍星星轨迹光圈越大越好,光圈越大星星越亮,被 CMOS感受到的星星越多,一般 F2.8-5.6比较理想; 2.ISO设置在不影响画质的前提下越大越好,高 I

14、SO对星空中的暗星感光更好!一般设置为 ISO200-400,好的机器比如 5D2可以设置到 800. 3.焦距越长,相同曝光时间下星星轨迹越长越粗,但太粗也不好看,我觉得全副 CMOS下焦距别超过 50毫米,最好是 16-24毫米左右,这样北极星也能容纳进画面 4.月亮对拍摄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农历三十和初一,整个晚上几乎看不见月亮,前景就算曝光 2小时以上也是曝光不足,别说数码相机的电池很难坚持拍摄 2小时以上,所以无月亮的晚上尽量不要拍摄;农历十五为圆月,亮度很大,太阳落山同时月亮升起(以后每过 1天,月亮晚升起 50分钟左右),月亮升起 1小时左右天空基本黑了,此时可以开始拍摄了!但由于

15、月亮很亮,就算 ISO调节到 100,前景在圆月的照耀下基本 5-10分钟也曝光正常了,这样拍出的星星轨迹就很短,显得不是很好看,所以拍摄星轨最好在上玄月或者下玄月期间. 具体来说:例如农历二十二到二十四,为照度合适的下玄月,按照前面我们所说的月亮升起时间和农历关系,此期间月亮为下半夜也就是零点后出来;农历初六到初八为照度合适的上玄月,此期间上半夜有月亮,零点后月亮下山.所以尽量选择在这几天的晚上上山拍摄星轨! 把相机固定在三角架上,相机设置 M档,调节速度为 B门档,锁定快门线,在上弦月或者下玄月照明下,ISO100,光圈 F4,快门开启 30-40分钟基本曝光正常,要是用 ISO200拍摄

16、,同样光圈设置 F4,曝光需要 15-20分钟.还有就是开启机内降噪功能,机器曝光 30分钟就处理 30分钟,一张片子花 1小时拍摄,若不开启机内降噪,后期处理降噪会丢失很多细节,所以别为了省电而不开启机内降噪功能 5.纬度不同北极星的高度也不同,用相机对着正北,所有星星轨迹都会围绕北极星做圆周旋转运动,星星轨迹也就成为一个个同心圆,在低纬度地区北极星的高度较低,用小广角 24就可以很好地把前景和北极星都纳入画面,而在高纬度地区例如东北三省,北极星几乎在头顶位置,则需要用 12-16这样的超广甚至鱼眼镜头才能同时将北极星和地面前景全部拍摄到 6.用鱼眼镜头对准正东(或者正东偏北)或者正西(或者正西偏北)方位取景拍摄星轨,可以拍摄出两种不同方向的同心圆弧,赤道方位的星轨为直线,赤道两边的星星各自往不同方向画同心圆弧,非常好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