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第一章全部教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36798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第一章全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第一章全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第一章全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第一章全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第一章全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第一章全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第一章全部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备课大师 ! :、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

2、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三、教学用具(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2)实物模型、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 讨论:经典的建筑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奥秘为何?世间万物,为何千姿百态?2. 提问:小学与初中在平面上研究过哪些几何图形?在空间范围上研究过哪些?3. 导入:进入高中,在必修的第一、二章中,将继续深入研究一些空间几何图数学备课大师 ! ,即学习立体几何,注意学习方法: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维辩证、授新课:1. 教学棱柱、棱锥的结构特征: 提问: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实例给我们以两个面平行的形象? 讨论:给

3、一个长方体模型,经过上、下两个底面用刀垂直切,得到的几何体有哪些公共特征?把这些几何体用水平力推斜后,仍然有哪些公共特征?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柱. 列举生活中的棱柱实例(三棱镜、方砖、六角螺帽)面、侧面、侧棱、顶点、高、对角面、对角线.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柱 CDE 讨论:埃及金字塔具有什么几何特征?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面、侧面、侧棱、顶点、高. 讨论:棱锥如何分类及表示? 讨论:棱柱、棱锥分别具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有什么共

4、同的性质?棱柱: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棱锥: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教学圆柱、圆锥的结构特征: 讨论:圆柱、圆锥如何形成?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 列举生活中的棱柱实例 结合图形认识:底面、轴、侧面、母线、高. 表示方法 讨论:棱柱与圆柱、棱柱与棱锥的共同特征? 柱体、锥体. 观察书 干图形,找出相应几何体; 举例:生活中的柱体、难解惑,发展

5、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3课本 题 组第 1 题。数学备课大师 ! 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3. 小结:几何图形;相关概念;相关性质;生活实例四、巩固深化练习:课本 练习 1、2(1) (2)课本 习题 第 2、3、4 题五、归纳整理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六、布置作业课本 练习题 B 组第 1 题课外练习 课本 习题 B 组第 2 题七、锥、台、球

6、的结构特征(一)棱柱的结构特征 例 1棱锥的结构特征 练习棱台的结构特征 小结八、课后反思数学备课大师 ! 、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

7、力。(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台体、锥、台、学用具(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2)实物模型、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数学备课大师 ! 、棱锥、圆柱、圆锥的几何图形,说出:定义、分类、表示、2. 结合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几何图形,说出各几何体的一些几何性质?(二)讲授新课:1. 教学棱台与圆台的结构特征: 讨论: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体和锥体,所得几何体有何特征?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叫

8、做圆台.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图形认识:上下底面、侧面、侧棱(母线) 、顶点、台的分类及表示? 圆台的表示?圆台可如何旋转而得? 讨论:棱台、圆台分别具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棱台:两底面所在平面互相平行;两底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相似多边形;侧面是梯形;底面是两个半径不同的圆;轴截面是等腰梯形;任意两条母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母线长都相等. 讨论:棱、圆与柱、锥、台的组合得到 6 个几何体. 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有什么关系? (以台体的上底面变化为线索)2教学球体的结构特征: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球体.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图形认识:

9、球心、半径、直径. 球的表示. 讨论:球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 讨论:球与圆柱、圆锥、圆台有何关系?(旋转体)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共性?(多面体)3. 教学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讨论:矿泉水塑料瓶由哪些几何体构成?灯管呢? 定义:由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组合的几何体叫简单组合体.列举生活中的实例4. 练习:圆锥底面半径为为 中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内2接正方体的棱长. (补充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巩固练习:1. 练习:书 组 14 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之比为 4312,对角线长为 26则长、宽、高分别为多少?3. 棱台的上、下底面积分别是 25 和 81,高为 4,求截得这棱

10、台的原棱锥的高4. 若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叫正四面体,求棱长为 a 堂小结数学备课大师 ! 、锥、台、球的定义、表示;性质;业布置课本 题 2、3补充:观察身边有哪些事物具有柱、台、锥、球的结构特征?六、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棱柱的结构特征 例 1棱锥的结构特征 练习棱台的结构特征 小结七、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 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2)体会三视图的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

11、示的空间几何体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2教学用具:实物模型、三角板四、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数学备课大师 ! :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有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对于我们所学几何体,常用三视图和直观图来画在纸上.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什么叫三视图?你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三视图:

12、观察者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画出的空间几何体的图形;2. 讨论:能否熟练画出上节所学习的几何体?工程师如何制作工程设计图纸?我们这节课来进一步学习空间几何体特别是简易组合体的三视图。二、讲授新课:1. 教学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投影法的提出: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就会在地面或墙壁上产生影子。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加以科学的抽象,总结其中的规律,提出了投影的方法。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其投影的大小随物体与投影中心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投影不能反映物体的实形.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分正投影、斜投影. 讨论:点、线、教学柱、锥、台、球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

13、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 ;侧视图(从左向右) 、俯视图 讨论:三视图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画出长方体的三视图,并讨论所反应的长、宽、高 结合球、圆柱、圆锥的模型,从正面(自前而后) 、侧面(自左而右) 、上面(自上而下)三个角度,分别观察,画出观察得出的各种结果. 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试画出:棱柱、棱锥、棱台、圆台的三视图. 讨论:三视图,分别反应物体的哪些关系(上下、左右、前后)?哪些数量(长、宽、高)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讨论:根据以上的三视图,! (试变化以上的三视图,说出相应几何体的摆放)3. 教学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画出教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