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复习大纲题库-第四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78302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复习大纲题库-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思修复习大纲题库-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思修复习大纲题库-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思修复习大纲题库-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思修复习大纲题库-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修复习大纲题库-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复习大纲题库-第四章(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P102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社会公德 2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P104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共产主义3下列哪个层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P103A先人后己,先集体后个人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为人民服务 4现阶段我国的主要道德类型和对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是( )P105A人民群众道德 B社会主义道德C共产主义道德 D资本主义5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 )P90A政治措施B历史传统

2、C上层建筑 D习惯势力6道德的核心问题是( )的问题。 P94A人 B物 C自然 D法律7为人民服务包含着的高层次的社会主义道德是( ) P103A奉公守法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先人后己8集体主义中的集体的本质意义表现为以( )为核心的利益集团。P05 A中产阶级B农民阶级 C无产阶级 D多数群众9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P105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利益 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10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调整( )P96A政治关系B利益关系 C思想关系D社会关系 11社会主义社会确立的价值目标是(

3、) P100A国家本位B个人本位 C社会本位 D民族本位12集体是公共的自我,是由全体个人结合而成的( )P105A实体人格B虚拟人格 C个体人格 D公共人格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冲突集中表现为( )P105A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B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 C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D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 14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 )P107A社会共同原则 B法律准则 C行为规范D必须的礼仪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P105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C在现实中

4、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二、多选题1为人民服务道德观的要求表现在()P100A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 B放弃个人利益C以人民的利益为言行的宗旨 D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2下面关于“集体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P105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C顾全大局,必要时牺牲自己的利益和生命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3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在于道德具有( ) P92A他律性 B渗透性 C强制性 D自律性 4共产主义道德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除同一般公民的要求外,还特别要求

5、( )P115-116A大公无私 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C热爱祖国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因为 ( )P105A集体主义是多数人容易接受的原则 B集体主义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必然选择 C集体主义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D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6个人主义是( ) P105A封建主义制度的产物B私有制经济基础的产物C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D资产阶级生活的基本态度 7西方思想家所认为的个人主义的主要内容有( )P105A作为一种财产制度,强调维护个人财产的私有制B作为价值观,强调个人本身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

6、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C作为价值观,强调社会本身是目的,个人是达到社会目的的途径 D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强调个人的 “自由”、 “民主”、 “平等”,反对任何人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8个人主义的思想体系是( )A以个人为核心 B一切以他人为目的 C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D一切以个人为目的 9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有( )P101 A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B爱人民 C爱劳动 D爱科学 10. 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相比,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有()P101A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B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C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D通过社会舆论和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11集

7、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意思是()P105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不一致的 B顾全大局C集体利益代表着全体成员的利益D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12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通过()方式起作用P91A劝诫 B说服 C示范 D国家强制力13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P95A提高道德认识 B陶冶道德情感 C锻炼道德意志 D养成良好行为习惯14.“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P105A. 没有集体利益,就不可能有个人利益B. 集体主义坚决排斥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C. 广大人民只有靠集

8、体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D. 集体主义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15道德是()P90A. 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B. 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C. 规定人们行为“必须怎样做”、“不准怎样做” D.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三、判断题1“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时提出的()P102-1032道德的核心问题是“为谁服务”的问题()P1003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P102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只强调集体利益,不强调个人利益( )P1055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代表全体成员利益的()P1056“顾

9、全大局”是集体主义原则的一个重要要求()P1057“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P105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五爱”( )9“为人民服务”是分层次的,既有先进性,又有广泛性()P102_10310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运作秩序是:社会先为我,我再为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P105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一、选择题(单选1-24题 多选25-26题)。1、道德是以( B )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p90)A对错 B.善恶 C.是非 D.美丑2、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

10、 C )的。(p90)A社会关系 B. 人类自我意识 C.生产实践 D.社会经济活动3、( A )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p91)A社会关系 B. 人类自我意识 C.生产实践 D.社会经济活动4、道德的功能是( A )。(p91)A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B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指引功能C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结构功能 D指引功能、认识功能、导向功能5、孔子以( B )作为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p98)A.爱人 B.仁 C.义 D.德6、在对待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C )(p99)A文化复古思潮、空想主义思潮 B. 文化复古思潮、经济基础决定论 C.文化复古思潮、历史虚

11、无主义思潮 D. 文化复古思潮、唯意识形态思潮7、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 A )(P99)A.道德传统 B.文化传统 C.伦理传统 D.民族传统 8、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 A )(P100)A.社会主义道德 B.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道德 C.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D.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道德9、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C )(P105)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B.只有集体利益,没有个人利益 C.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 D.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10、在与人

12、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这是( B )(P103)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 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C.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要求 D.社会各阶级普遍要求11、( C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P102)A.爱国主义 B.以人为本 C.为人民服务 D.集体主义1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 C )的辨证和统一。(P105)A.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D.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13、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C )(P108)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公

13、私兼并、不损公肥私 D.需要的时候可以损人利己14、( B )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P111)A.为人民服务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诚信原则 D.集体主义原则15、( A )是人们判别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判断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样做的基本标准。(P108)A道德规范 B.法律条例 C.约定俗成 D.风俗习惯16、孔子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B )(P109)A.不仁 B.无信 C.不立 D.无义17、道德的( D )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P91)A.调节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认识功能18、下列选项中,科学说明了道德起源的是( D )。(P91)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B.道德起源于“天” 的意志C.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D.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19、两千多年前的诗经(B )话中已经提出了公义胜于私欲的道德要求。 (P95)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 夙夜在公 C.以公灭私、民允 其怀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