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库存控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76747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正确理解库存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正确理解库存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正确理解库存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正确理解库存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正确理解库存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理解库存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正确理解库存控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正确理解 库存控制在谈到所谓库存控制的时候,很多人将其理解为仓储管理 ,这实际上是个很大的曲解。传统的狭义观点认为,库存控制主要是针对仓库的物料进行盘点、数据处理、保管、发放等,通过执行防腐、温湿度控制等手段,达到使保管的实物库存保持最佳状态的目的。这只是库存控制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可以定义为实物库存控制。那么,如何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库存控制呢?库存控制应该是为了达到公司的财务运营目标,特别是现金流运作,通过优化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DSCM),合理设置 ERP 控制策略,并辅之以相应的信息处理手段、工具,从而实现在保证及时交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与报废、贬值的风

2、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物库存控制仅仅是实现公司财务目标的一种手段,或者仅仅是整个库存控制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从组织功能的角度讲,实物库存控制主要是仓储管理部门的责任,而广义的库存控制应该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部门,乃至整个公司的责任。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对库存控制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实物库存控制呢?以下两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忽视的:第一、我们的企业不重视库存控制。特别是那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只要有钱赚,就很少有人去考虑库存周转的问题。库存控制被简单地理解为仓储管理,除非到了没钱花的时候,才可能有人去看库存问题,而看的结果也往往是很简单,采购买多了,或者是仓储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第二、ERP 的误导,

3、特别是一些国产所谓 ERP 的误导。一些简单的进销存软件被大言不惭地称之为 ERP,企业上了他们的所谓 ERP 就可以降低多少库存,似乎库存控制就靠他们的小软件就可以搞定了。即使像 SAP、BAAN 这些世界 ERP 领域的老大们,也在他们的功能模块里面把简单的仓储管理功能定义为库存管理或者库存控制 。这样就使得本来就不太明白什么叫库存控制的我们,更搞不清楚什么叫库存控制了。其实,从广义地角度理解库存控制,应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库存控制的根本目的。我们知道,所谓世界级制造的两个关键考核指标(KPI)就是,客户满意度以及库存周转率,而这个库存周转率实际上就是库存控制的根本目的所在。第二、库存控

4、制的手段。库存周转率的提高,单单靠所谓的实物库存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它应该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这个大流程流程的输出,而这个大流程除了包括仓储管理这个环节之外,更重要的部分还包括:预测与订单处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料计划与采购控制,库存计划与预测本身,以及成品、原材料的配送与发货的策略,甚至包括海关管理流程。而伴随着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整个过程,则是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管理。也就是说,库存本身是贯穿于整个需求与供应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要想达到库存控制的根本目的,就必须控制好各个环节上的库存,而不是仅仅管理好已经到手的实物库存。第三、库存控制的组织结构与考核。既然库存控制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

5、输出,要实现库存控制的根本目的就必须要有一个与这个流程相适应的合理的组织结构。直到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只有一个采购部,采购部下面管仓库。这是远不能适应库存控制要求的。从需求与供应链的管理流程分析,我们知道,采购与仓储管理都是典型的执行部门,而库存的控制应该预防为主,执行部门是很难去预防库存 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考核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证供应(生产、客户 )。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从而设置与之相应的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值得我们很多企业探讨的问题。2012 年物流师考试复习:库存管理库存周转率要点一.库存的概念和分类企业生产四大要素:人员、设备、资

6、金、物料库存管理就是对物料在确定和不确定的环境中解决存货不足和存货过剩的矛盾。某段时间内持有的存货(可看见、可称量和可计算的有形资产 ),即库存。按作用和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1、储备仓库(单纯以贮存保管为目的的库存);2、转运仓库(在运输中为缓冲不同运输工具、不同运输路段,为社会集散物资服务的仓储);3、周转仓库(以供应或销售为目的,靠物资周转来体现其经济效益 )二.库存管理的内容通过库存管理不但能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而且主要目标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率。库存管理的使命就是:保证库存物资的质量、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采取适当的措施,节约管理费用,以便降低成本。三.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基

7、本方法和基本计算商品的寿命周期可分五个阶段:幼年期(导入期) 、青年期 (成长期)、壮年期( 成熟期)、老年期(饱和期)、衰退期( 枯竭期)1、经济订货量(EOQ)和经济生产量(EPQ);2、保险存货与服务水准;3、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4、关联需求系统与 MRP;5、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A、质量及价格方面来研讨;针对商品的特性,配合商品的成长周期和季节性对库存结构进行及时调整,才能牢牢把握商机、创造商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配合季节变动必须准备安全库存。应该了解商品的特性和季节性的销售动向,再来调整库存,B、销售目标为依据来研讨;为了制定适当的库存决策,首先必须制定销售计划,设定一年的销售目标,

8、根据标准周转率的概念来计算期中库存量,库存额也要顺应销售额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必须估计季节性变动以便计算和计划库存额。C 、资金周转的立场来研讨;企业经营难免资金问题的关联,只要能改善商品周转率,资金方面的问题就比较从容应付。必须研究总资产和商品库存额之间的比例、商品周转率、销售额、毛利率的关系,库存周转率对企业的库存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能认为周转率高了就必然好,低了就不好,具体情况具体判断。库存周转率=使用金额/库存金额假定库存数量是 1000 个,月使用量是 5000 个,库存周转率为 5,库存量在一个月周转了 5 次。库存周转率的不同表示方法:用售价来计算(便于采用售价盘存法的单位

9、,销售额 /平均库存额)、用成本来计算(便于观察销售额库存额和销售成本的比率 )、用销售量来计算(用于订立有关商品的变动、置放商品的场所及销售作业人员计划时,实行单位库存管理)、用销售金额来计算(便于周转资金的安排 )、用利益和成本来计算 (以总销售额为分子,平均库存额则用成本计算)四.库存管理的基本计算假设不缺货TC=RP+RC/Q+QH/2 (年总成本)=生产成本+生产准备成本+储存成本R 年需求量,以单位计P 单位物品的购入成本,元 /个C 每次订货的订购成本,元 /次H=PF 每单位物品每年的储存成本,元/ 年Q批量或订货量,以单位计F以单位成本系数表示的年储存成本 Q0=2CR/H=

10、2CR/PF (经济订货量)期望年订货次数 n=R/Q=RH/2C 平均订货间隔 T=1/n订货点 B=RL/12 (前置时间 L 以月表示)B=RL/52(前置时间 L 以周表示)最低年总成本 TC0=RP+HQ0EOQ 导致单价高的物品通常按较小的数量订购(用节约的库存投资补偿增加的费用);单价低的物品按较大的数量订货(库存投资较小,并可避免多次重复订购的费用) 该公式基于下述假设,即整批货物于同一时刻加入库存,且存货将按固定速率出货。若前置时间小于平均订货间隔期 L 小于 T,就决不会有大于一次订货的未到量;若前置时间大于平均订货间隔期 L 大于 T,则至少会经常有一次订货的未到量;(年

11、总成本)=生产成本+ 生产准备成本 +储存成本+延期付货成本TC= RP+RC/Q+HV2/2Q+K(Q-V)2/2QR 年需求量,以单位计P 单位物品的购入成本C 一次订货的订购成本Q批量或订货量H 每单位每年的存储成本V 最大库存水准,以单位计K每单位每年的延期付货成本 n=R/Q每年订购次数Q0=2CR/H(H+K)/KV0=2CR/HK/(H+K)订货点=前置时间需求量 延期付货量B=RL/N(Q V)N 每年的作业日数L前置时间,以日计五.已知缺货成本下最优缺货概率的应用缺货成本包括: 单位延期付货成本、每次断供的延期付货成本、单位失销成本和每次失销成本。保险存货年成本= 储存成本+

12、 缺货成本P(MB)= P(S)= HQ/AR (最优缺货概率)M B 缺货量B 订货点,以单位计B=S+MS 保险存货量M 前置时间需求量,以单位计H 每年每单位存货的储存成本Q 批量或订货量A 每单位延期付货成本R 年平均需求量,以单位计例 4:下列资料和列表中所表述的库存问题的最优订货点为多少?R=1800 单位/年C=每次 30 美元F=15%P=2 美元/单位A=每单位延期付货 1 美元为求解上述问题,需确定经济订货量,然后确定最优缺货概率:Q0=2CR/PF=(2*30*1800)/(2*0.15)=600 单位P(M B)=HQ/AR=(0.3*600)/(1*1800)=0.1

13、0参阅表得知计算所得值介于 0.050.11 之间,选择较小的值(0.05),则订货点为 56 单位,该固定订货量系统将按 Q=600 单位和 B=56 单位运行。六.库存策略主要解决的问题库存管理就是对物料在确定和不确定的环境中解决存货不足和存货过剩的矛盾。通过库存管理不但能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而且主要目标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率。库存管理的意义:它能保证物畅其流,促使企业经营活动繁荣兴旺。有如下优点1、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2、促使生产管理更为合理;3、有利于顺利进行运输管理,也有助于有效地开展仓库管理工作。库存管理的目标:安全目标、效益目标七.产品的 MRP 计划表的填制 MRP

14、 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同时做到:1、有计划的生产和向用户供货所需的各种材料、零件和产品、2、可能最低的库存水平、3、规划制造活动、交货日程和采购活动。例 11:假定准备在第八期生产 100 件 A 产品,假如没有现存的或已订未到的存货,确定发出每一订单的时间和每项订货的数量。A LT=4B(1) LT=3C(2)LT=2D(1)LT=1 E(2)根据 A 的需求量、A 的制造时间和获得每一零件所需的时间编制物料需求计划。通过位移前置时间将需求量划分为时间阶段,表明了需要哪些物品,需要多少和什么时间需要。A 产品的 MRP 计划表前置时间 1 2 3 4 5 6 7 84 A 总需求量计划订货发出时

15、间 100前置时间 1 2 3 4 5 6 7 83 B 总需求量 100计划订货发出时间 100前置时间 1 2 3 4 5 6 7 82 C 总需求量 200计划订货发出时间 200前置时间 1 2 3 4 5 6 7 81 D 总需求量 200计划订货发出时间 200前置时间 1 2 3 4 5 6 7 81 E 总需求量 400计划订货发出时间 400为了在第八期完成 100 件 A 产品,需要在第一期发出 100 件 B 的订单,第二期 200 件C,第一期 200 件 D 和 400 件 E.八.ERP 的定义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叫企业资源计划,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这种计划是对企业拥有的人力、资金、材料、设备、方法(指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信息、时间等等资源进行综合平衡,优化管理。并协调企业各方面围绕市场开展业务活动,以便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能力,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