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653572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语文学科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在学习中,小学生的情感、品德、心理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他们将来的认识世界,服务社会打下好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与学费时费力效果差,主要原因就是少数民族学生受母语影响。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教育者应重视民族语文教学策略方面的探索与研究。一、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现状少数民族学生习惯使用的母语,与汉语差异极大,他们在汉文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是汉语(而并非母语),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把汉文口译成

2、学生熟悉的方言才能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负担。二、民族地区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年级越低,语文越难教,质量越差;教师教语文科难、烦;小学时语文学习不好,影响到中学以后的各科学习,使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信心。1、母语思维习惯影响语文学习。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大部分部是纳西族孩子,平时交流其本上用纳西语,纳西语与普通话有很大大的差别,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普通话是“吃饭”,而纳西语是“饭吃”。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障碍就是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带来的“ 转译” 问题,即把听到的普通话在大脑中“转换”成母语,并经过“过滤”“选择

3、”才能完全理解,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思维。他们的思维需要“转弯”多,费时也相对较多。纳西族学生用母语思维,在造句作文中常出现语序颠倒现象。所以,他们在学习汉语时有一个语序由逆到顺的调整过程,且单词还得“对译”。这样,他们听用普通话讲的课时需用较多的时间多次转译调整才能理解。这既影响了他们处理信息的速度,也造成他们语文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思维中转层次多,速度慢,甚至时有思维“卡壳”(不能将普通话译成母语)现象,影响了民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他们如果不改变用母语思维习惯,就很难适应现代科学思维的需要。因此,帮助少数民族小学生改变用母语思维的习惯是民族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

4、任务。2.教师多采用“ 以讲为主”的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 ,少数民族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主要还是以教师讲为主,讲读式的教学代替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教师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无法调动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并且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讲也是难上加难,学生的阅读量仅靠教师课堂传授的一点内容, 学生没有自主阅读的能力,渐渐地形成了恶性循环。3.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口语的训练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而语感是学习语言的根本。学生早已习惯了“以讲带读”的学习模式, 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朗读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到作者所

5、要表达的情感,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培养语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4、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知其特殊的魅力,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长期的实践证明,通过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前人积累下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

6、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及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智力开发比较滞后,在理解、接受等方面的能力比城镇学生要相对差一些。而且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内容多为汉语而不是其母语,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把汉文口译成学生熟悉的本地汉语方言才能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困难。 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的几个环节上加强阅读训练。三、我主要做法是: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很多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也不用工具书查证,只读不思,读完以后不知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这样的学习态度是不可取的。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7、”, 所以教师要慢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2、因地制宜,灵活教学。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性格特点差别明显,因为城市的学生每天所接触的和看到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繁华世界,而农村学生每天却与广阔的田野、葱郁的树木、山丘、河水、家禽相伴。因此,在教学中,者要因地制宜,灵活教学。3、激发兴趣,力求上进。平常,除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之外,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努力上进。课堂里,我采用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同学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又快又对,或看哪一组同学到黑板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多,我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批改作业时,完成作业较好的同学,字写得工整的同学,我都会在上面写鼓励的

8、话。由于坚持平时多多鼓励学生,班上的学生增加了学生的信心,后进生也跟上来了。这样,我的语文教学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4、听、说、读、写相结合。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 ”是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活动。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听课,专心听课,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 说”是学生能够用词语学一句话;“读” 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嘴巴讲出来,读出来,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课时我用生动的朗读来感化学生,还经常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朗读古诗;“写”是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9、加以运用与发挥。5、多与学生接触和交谈,在交谈中激发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兴趣。6、加强课外辅导,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薄弱环节(拼音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7、深入学生,进行家访,利用学校、社会、家庭进行教育。四、改进措施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显得很重要。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钻研教材,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1、课前准备应精心选择重点词语。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人们在理解句子时总是首先从词语的理解开始的,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重点词语,对于这些词语的选择与确定,老师必须做全盘的考虑,精心选择合理安排,而不可随意。所选的词语既应该涵盖课文中学生识记较难的词语,又要

10、涵盖关系本课主要内容的词语。紧扣重点词语导入阅读教学,针对重点词语所在的句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或是其它具有生发意义的地方,师生共同质疑,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深度阅读的欲望。教师更应该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让学生充分理解所精选的重点词语,并结合口语表达和作文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字的背后,去感受、还原那隐于文字层面背后鲜明的形象。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2、课内阅读要认真指导。“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变 “灌输者”为引导者。提高朗读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在读和

11、听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韵味,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之能够解答相关问题,进而教师再经过适当的点拨、总结,使之了然于心。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乐于学习,乐于思考。教师要努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故事”,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真正走进课文的世界,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被感染。在课文的阅读和分析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联系民族地区当地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联想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联想他们熟悉的山山水水,如此则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依托课内阅读来培养课外阅读兴趣。一方面,课内阅读的量总是有限的。整个小学阶段,

12、学生在课内只能阅读三百篇左右三四十万字的读物。而仅仅靠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肯定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课内阅读以精读指导为主,而日常阅读的主要方式是泛读,课外阅读正好可以弥补课内阅读量不足的缺憾。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外阅读可以成倍、成十倍地增加阅读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独立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独立读书的能力以及泛读速读的能力。让学生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对少数民族小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时,要结合课文的内容,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基础,提一些能总体把握课文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样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

13、后了然于心。教师不但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趣味性浓的课外书籍,而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有趣的问题或在阅读中运用形象的例子、恰当的比喻,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化为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在兴趣中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及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讲故事、猜谜语、手抄报、朗诵比赛、古诗背诵大赛、谈天说地、读书汇报会等各种生动有趣的读书活动,处处给学生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学生经过阅读的过程,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现象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4、结合实际,拓宽阅读渠道,布置明确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杜绝走马观花似的阅读,为此,语文教师应让每个学生明确阅读任务,并分层布置阅读目标,促使学生阅读更为有效。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了解外界的欲望也愈加强烈,语文教学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拓宽阅读渠道,扩大阅读量,并结合口语教学和作文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买书不方便而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要等情况,教师可在班级内或在校内开展“好书共享” 活动,实现资源的共享。总之,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既要多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教育教学经验,又要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整合优势资源,不断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