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法答题试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53544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密法答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保密法答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保密法答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保密法答题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密法答题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密法答题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保密法知识答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1、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 )追究。A、党纪 B、法律 C、责任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 )公开。A、及时 B、准确 C、依法3、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 )。A、三年 B、五年 C、十年4、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 )。A、警告 B、处分 C、撤职5、机关、单位对承载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载体以及属于

2、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应当做出国家秘密( )。A、规定 B、登记 C、标志6、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 )。A、要求 B、规定 C、制度二、多项选择题(共 6 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1、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 )。A、同步规划 B、同步建设 C、同步运行2、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 )确定。A、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C、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3、在涉密岗位工作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 )A、核心涉密人员 2B、重要涉密人 员 C 一般涉密人员4

3、、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 )A、保密义务 B、不得违反规定就业C、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D、不得出境5、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 )A、保密教育培训 B、掌握保密知 识技能C、签订保密承诺书6、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 )国家秘密。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三、填空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1、一切国家机关、武装、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的义务。2、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只限一定的事项。3、机关、单位应当实行,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开展保密

4、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4、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三级。5、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范围。6、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工作。7、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以及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货物、服务进行采购时,应当遵守。8、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保密3措施,并对参加人员进行,提出具体保密要求。9、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10、机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明确涉密人员的,对涉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11、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

5、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12、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四、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不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2、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 ()3、保守国家秘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各项工作。 ()4、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5、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可以涉及国家秘密。 ()6、涉密信息系统未经批准,因工作需要可以投入使用。 ()7、存储、 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8、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9、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可根据情况免于收缴。 ()10、机关、单位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不依法给予处分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议纠正,对拒不纠正的,提请其上一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该机关、单位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理。()五、简答题(共 2 题,每题 16 分,共 32 分)41、计算机及网络管理方面,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主要有哪几种?2、在国家秘密载体管理方面,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主要有哪几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