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运链式马铃薯播种器的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3653466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升运链式马铃薯播种器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升运链式马铃薯播种器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升运链式马铃薯播种器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升运链式马铃薯播种器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升运链式马铃薯播种器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升运链式马铃薯播种器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运链式马铃薯播种器的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由部分原因,说明书已删除部分,完整说明书,CAD 图纸,联系1 前言1.1 课题的意义马铃薯在我国得到广泛地栽种,是一种高蛋白农作物。2007 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 8000 万亩,总产量超过 6800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22%左右 1。单从总产量来说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单产量却远远低于欧美和澳洲的水平。例如,2003 年,我国马铃薯的单产量是每公顷 14842 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公顷 16448 公斤,还不到单产量最大的国家新西兰每公顷 44248 公斤的三分之一 2。我国马铃薯种植单产量很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国应该把提高马铃薯的单产作为目前提高马铃薯产量的首要任务

2、。提高马铃薯单产量的措施除了改进马铃薯的种植方式外,更应该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单产量,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当前,除少部分地区已经实现马铃薯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种植以外,我国大部分的马铃薯种植方式一直停留在传统种植的水平上,传统的种植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生产,从开沟到覆土镇压,整个过程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种植效果也远远低于机械化种植水平;而且我国地域广阔,拥有多种地型,因此需要的播种器的机型也相对不一,设计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播种器将成为未来播种器发展的必然趋势;播种器的通用性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提高播种器的通用性有助于提高播种器的使用性能,使得播种器得到充分的利用。

3、虽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播种器这块领域还不能一下子缩小同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正在将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3。1.2 国内外马铃薯播种器的发展1.2.1 国外马铃薯播种器的发展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的许多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度和转化,经过几十年不断地发展,其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相当完善,现在正朝着大型化、智能化、精量化以及多功能联合型方向发展 4。在欧美的发达国家中,马铃薯播种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应用,其技术水平应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无论是工作速度、生产效率、工作性能、播种质量以及播种器具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上都做得比较好。这对减少播种过程中的漏种率、种子损伤

4、率和提高单产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正把不断更新播种器的工作原理、尽量完善其结构、延长机具使用寿命、降低制造价格和维护费用的同时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提高播种器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作为未来更先进的播种器研制的方向 4。1.2.2 我国马铃薯播种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在我国的大量种植,研发并推广与马铃薯生产相适应机械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尤其是马铃薯种植机械,尽管我国机械研制和生产水平和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这个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各种先进的马铃薯播种器不断问世,并在全国进行大量地推广应用 5。排种装置仍然是播种器最为关键的部件,先进的排种器和排种原理对

5、播种器的效率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几乎涉猎了世界上所有的排种器:如外槽轮式排种器、离心式排种器、各种圆盘式排种器等,而具有我国独创特色的窝眼轮式排种器、纹盘式排种器、锥盘式精量排种器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马铃薯播种器上,先进的排种器和排种方式依然是制约播种器效率的瓶颈 6。因此在已经解决种子和播种方式的情况下研制相应的播种器显得是关重要。显然,在排种器方面,我国应该朝着气流输送式条播排种器、孔带式精密排种器、气力式精密排种器以及倾斜圆盘指夹式排种器的方向发展。新的排种原理包括气力式排种原理和机械式排种原理也应得到广泛的采用。2 总体设计2.1 主要技术参数(1) 外形尺

6、寸(长宽高):1450mm1100mm950mm(2) 配套动力:12kw(3) 生产效率:10acre/h(4) 工作幅宽:1100mm(5) 播种方式;平播(6) 播种深度:60150mm 3(7) 作业行数:2 行 (8) 作业行距:400mm(9) 地轮直径:500mm (10) 作业速度:1m/s(11)传动形式:链传动(12)土壤工作部件:锄铲式开沟器(13)排种器:外槽轮式(14)覆土器形式:拖环式(15)镇压轮:复合圆锥式(16)种箱容积:30L2.2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2.1 基本结构:该马铃薯播种器预计由机架、开沟器、输种管、输肥管、覆土器、种箱、肥箱、排种器以及镇压轮

7、构成,在机架的前梁上有上、下悬挂架用于与拖拉机连接;种、肥箱侧板固定在机架中间横梁的上方,前边为肥箱,后边为种箱,下边固定排肥、排种装置 7。在肥箱前面有一根安装开沟器的梁,通过 U 型螺栓将开沟器的扁钢锁住,从而可以调节开沟深度,开沟器在横梁上可根据需要进行横向移动来调节行距;机架的后梁用来连接镇压轮。2.2.2 工作原理本机通过上、下悬挂与拖拉机相连,拖拉机前进时输出动力带动播种器工作,作业速度为 1m/s。机具工作的动力来源为:行走轮随拖拉机前进转动输出的动力。行走轮随拖拉机前进而转动,由行走轮传递动力,在行走轮轮轴的两端各装一个传动链轮, 通过链条将力矩传给中间传动链轮,再由中间链轮将

8、动力传给排种排肥装置,通常情况下地轮直径较大,工作时不易发生打滑等现象,并且传动可靠。播种器工作时,拖拉机通过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行走轮,行走轮上的主动轴将动力传递给中间轴,行走轮随拖拉机前进而转动,通过链条将动力传给施肥、播种器构,排出的化肥和种子经输肥管与输种管进入开沟器,先后进入开好的地沟中,为了避免烧坏种薯,化肥应位于种子下方 5 cm 处,覆土器进一步覆盖种沟,镇压轮的圆锥滚筒随即以均匀适当的压力压密种床 8。2.3 配套动力的选用4根据我国目前所拥有的拖拉机实际情况和对机组所消耗功率的初步估算,拟采用东风-200 拖拉机或功率相近的相关拖拉机。东风-200 拖拉机的主要参数如下:

9、外形尺寸(cm) 2850x1350x1990功率(KW) 12(14 马力)额定转速(r/min) 730驱动型式 前轮驱动离合器形式 干式、双片制动器 环状内胀式发动机与离合 V 带理论前进速度(Km/h)如表 1:表 1 东风-200 拖拉机理论前进速度Table1 The therical theoretical exercise speed of Dongfeng-200速度 前进: 1.25 1.67 3.07 5.38 6.47 8.65 15.91 27.86Km/h 后退: 1.46 7.593 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3.1 传动路线的确定传动路线要保证总体传动可靠,不影响拖拉机

10、工作。根据整机的结构以及拖拉机的位置来确定传动路线,使马铃薯在工作过程中能满足开沟、播种、施肥和镇压等工作的需要。借鉴相关机型,将传动路线分为两条路线。第一,行走轮随拖拉机的前进而转动,经过链传动将动力传递给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将动力分别传递给排种机构和排肥机构的转轴,驱动排种链轮和排肥槽轮转动3.2 传动比的计算行走轮的行驶速度取 3.6km/h,换算出来为 1m/s。行走轮的直径为 500mm,可以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行走轮轴的转速 n1dvn1(1) 式中:v行走轮的行驶速度5d行走轮的直径经计算得 min/381r按照设计要求,中间轴的转速与行走轮轴的转速应该相等,因此两轴之间的传动

11、比为 1,中间轴的转速为 38r/min,排种器的主动轮安装在中间轴上,因此转速也为38r/min。排种器的上、下链轮垂直安放,在工作过程中要求工作平稳,因此两者之间的转速相差不大,链勺的速度要求不超过 0.5m/s,最佳的速度为 0.5m/s,如果将速度降到 0.25m/s 左右,相应地应该将原本要求的株距缩小 2 倍才能不影响排种效率,再结合链轮的要求,最终选取排种器上、下两链轮之间的传动比为 1.12。4 排种器的选型设计4.1 种箱结构参数的设计4.1.1 种箱尺寸的确定种箱必需有足够的容量,从而减少加种次数,一般情况下要求播种到了地头才加种。但是种箱容量也不能太大,那样会增加机构的重

12、量,对播种器的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影响机组的纵向移动性;种箱必须保证箱壁的倾斜角大于种子的自然休止角,以保证种子能顺利滑落排种器,一般情况下种薯块的自然休止角 =2434,这里选择 =30。除此以外,种箱还应该坚固耐用,重量轻巧,具有一定的刚性,并具备防水和防潮的能力;种箱要便于加种、卸种和清种,因此该机所选的种箱形状为锥台型(上口直径大,下口直径小) ,而且上端有防护盖加以保护。4.1.2 种箱容积的计算种箱的容量由播种的行距、株距,播种量和播种距离共同确定。根据以往实验结论:播种器在工作时不宜播完种子箱内的全部种薯,应该保留至少 10%的种子余量,避免箱内种子太少而影响播种的质量。

13、预先设定该地块的长度 D=1000m,播种器往返一次加一次种子。其种箱容积 V 可用公式(2)确定:V=1.1 LBNmax/667 (2) L装满一箱种子所能播种的最远距离。最少应等于一个往返行程,即地块长度的两倍(m),取L=2000mB工作幅宽(m),此处取B=1100mmNmax单位面积最大播种量 (kghm 2),种薯的株距为120mm,则在100m内需要播种略为833个,每个种子大约重50g,算出Nmax41.65kg6种子的单位容积质量(kg/L),1L=cm 3 因此单位容积内能容纳尺寸规格为20mm20mm20mm的种薯125个,每个种薯平均重50g,算出来的值大约为7.25

14、kg/L取L2000;B1.1;N max41.65; r7.25。代入公式(2)得:V =20.8433(L)实际中种箱的容积往往要比设计数值稍微大一些,因此本次设计取种箱的容积为 30 升。4.2 排种器的选型与计算对马铃薯播种器来说,排种器是其最核心的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播种器的播种质量,因此,对排种器的要求是很高的。4.2.1 马铃薯播种器对排种器的性能要求(1)排种器应该具备较大的排种均匀性和稳定性,能均匀连续地排种,并且能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作业,其播量要保持稳定,排种要均匀;(2)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播量调节范围大;(3)对种子的损伤率较小,一般要求不超过 3%;(4)

15、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制造和维护,调整方便;(5)漏种率和重播率低,皆要求不超过 3%。4.2.2 现有排种器的类型和特点排种器种类很多,通常按播种方式分为撒播器、条播排种器和点播排种器三大类。其中应用得最广泛的是外槽轮式排种器,其由排种器盒、排种轴、外槽轮、阻塞轮、花型挡环及清种舌等组成。排种器盒装在种子箱下面,种子通过箱底开口流入盒内。排种轴转动时,外槽轮及花型挡环可防止种子从槽轮两侧流出。虽然这种排种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用性好、适应性能广,而且国际上已经标准化,但是它也存在不可忽略的局限性,对于马铃薯块茎这样的种子,外槽轮是排种器并不能降低其漏种率和对种子的损伤率,也不能够提高播种的稳定性,因此需要选择一种结构更简单,效率和播种质量更好的排种器,经过对所有可能的排种器(如夹持式,外槽轮是,带轮式等)的比较,最终决定选取升运链式排种器,这种排种器的前身是 70年代后期美日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舀上杯链式排种器 10。4.2.3 排种器的选型7(1)升运连式排种器的选型及结构:根据马铃薯种块的特性,该马铃薯播种器决定选用单排式升运链式排种器。其结构如图 1:图 1 升运链式排种器Fig1 The labechain dispenser(2)工作原理:行走轮随着播种器的前进而转动,行走轮上的轴作为动力传递轴并通过中间轴将动力传递到排种器的小链轮上,小链轮转动从而带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