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养生堂---2014071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52627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卫视养生堂---2014071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卫视养生堂---2014071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卫视养生堂---2014071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卫视养生堂---2014071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卫视养生堂---2014071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卫视养生堂---201407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卫视养生堂---201407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年 6 月 21 日自我战胜糖尿病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主食、蔬菜、水果、肉专家:杨金奎 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有一种这样的说法,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饮食习惯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无道理,因为大多数的糖尿病都是“吃”出来的,所以治疗方案也应从“吃”上入手。有些患者以为,自从患了糖尿病后,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真是百般痛苦。然而,这样想就错了,如果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饮食的话,照样可以选择丰富而美味的食物。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问题不是在于“吃什么” ,而是在于“怎么吃” ,在于建立符合自己需要的营养饮食方式和习惯。有一些患者认为,吃得太多才得了糖尿病,所以为了控制病情

2、就严格限制饮食,甚至采用绝食或者断食等过于激烈的方法。这时,由于人体没有足够的热量摄入,就会动用储存的脂肪来产生能量,而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会导致酮症酸中毒,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进而继发各种感染。如果吃太少,甚至还会动用蛋白质,这就加剧了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的状况。过分地限制饮食还会造成营养元素的摄入不足,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每天吃进去的食物,正是餐后血糖的主要来源。这些食物进入胃肠道,经过消化后变成葡萄糖,一部分进入肝脏成为肝糖原储存起来,一部分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除去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外,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也可以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所以,要使血糖达到正常值,就必须控制

3、饮食。每日只吃粗粮不吃细粮,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粗、细粮含碳水化合物差不多,粗粮含植物纤维丰富,植物纤维可以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蛋白质的吸收率,阻碍部分微量元素的吸收。粗粮和细粮每天摄入的合适比例大概是 1:4。 6 月 22 日高血脂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斑块、胆固醇、植物固醇专家:李建军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 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主任党爱民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郭远林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朱成刚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巨大的如蚯蚓一般的斑块,全长达到 11 厘米。这么恐怖的斑块,居然是从人的血管当中取出的!这条斑块的形成,究其

4、原因,竟然是普通的高血脂引起的!那么,是不是每一个有高血脂的人,血管当中都有这么一条斑块呢?判断自己是否有高血脂并不容易,高血脂是个隐形杀手。网上以及民间流传一些判断方法,比如说如果出现眼睛干涩,或者身上出现黄色瘤,或者容易犯困,或者腿肚子抽筋等症状,就证明你有高血脂了。专家团详细解读这些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并给出建议,在哪些情况下,就需要去做检查了。很多人认为胖人容易得高血脂,瘦人以及平时身体显得很结实的人就不会得,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专家团选出 5 个不同类型的人,其中就有 2 个并不是胖人。不是胖人为什么会也是高危人群呢?专家团为您详细解读:您是不是那个容易得高血脂的人。巨大斑块的形成与身体

5、内的胆固醇是分不开的,而胆固醇又有好坏之分。那么如何升高好的胆固醇,降低坏的胆固醇呢?动物脑该不该吃?是不是多吃水果蔬菜就好呢?专家团为您指出不当吃法的危害,详细解读食物当中的奥秘,并从食物以及平时的生活习惯上,给出高血脂的解决之道。2健康生活方式的评价 1、是否进食过多的升高 LDL-C 的食物 2、是否肥胖 3、是否缺少体力活动 6 月 23 日自我战胜糖尿病2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主食、蔬菜、水果、肉专家:杨金奎 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控制好血糖,功夫在日常。也就是说,医生给予的治疗建议要遵循,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成良好习惯。今天的节目中,要介绍常见的 5 个误区,讲解正确做

6、法。夏季气温较高,许多糖尿病患者食欲下降,食量减少,觉得正好可以趁机控制饮食。其实,夏季本身血糖值会降低,而大多数患者降糖药还维持在以前的药量,再加上人为减少食量的话,很容易造成低血糖的发生。同时,夏季能量消耗大,进餐时间也不规律,更要适量而规律进餐,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运动不规律或者仅在周末进行锻炼,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害无利。不规律的运动仅有助于运动前一餐餐后血糖的控制,而对其他时间的血糖毫无作用,血糖控制也就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而规律运动则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同时规律运动还能够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运动能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降低及维持体

7、重。必要的运动量是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前提,除非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糖尿病患者每天都感觉很累,说明血糖可能控制得很差,更需要加强运动。只有血糖控制良好,这种“累”才会减轻。运动也应该像饮食一样,有详细的计划,包括每天运动多长时间、运动强度为多大等等。否则,想起来就运动,想不起来就不运动,这会使得运动治疗失去意义。6 月 24 日自我战胜糖尿病 3 关键词:糖尿病、三高、减肥、胰岛素“我有一颗减肥的心和一个吃货的胃,可它俩每天打架,我掐指一算,今天胃又赢了。 ”这可能是很多受到肥胖困扰的朋友每天都会面临的问题。肥胖,是诸多疾病的源头,比如说糖尿病。有没有既能减肥,又能满足胃口的好办法呢?说到肥胖,

8、最极端的病例之一就是26 岁的艾伦玛塔,艾伦的体重高达一千磅,几乎等于半吨。他被迫卧床超过七年,有太多想做的事情无法达成。被肥胖困扰的人不止他一位,甚至有人因为肥胖导致的糖尿病,不3得不接受一台胃部的手术。人为什么会越吃越多,无法自控呢?控制食欲等欲望的中枢,位于大脑基底核,获得食物的快感,以电子信号的形式,通过神经细胞到达基底核。此时神经细胞释放出一种称为多巴胺的物质与其受体结合,大脑基底核如果收到, “已吃饱”的信号,食欲即受到抑制。如果过多的快感长时间持续,多巴胺受体麻痹,数量减少。因此,到达基底核的快感信号减弱。为了得到满足感,人会越发拼命地继续进食,从而陷入“食物依赖症”状态。说到减

9、肥,热量和脂肪这两个词不知被提及了多少次。是不是减肥只能依靠低热或者低脂呢?专家表示,除了热量和脂肪外,确实还有我们不曾注意的东西,在背后默默把我们变成一个“胖子” 。它究竟是什么呢?6 月 25 日保护血管的“双刃剑” 关键词:血栓、出血、阿司匹林、危险因素 专家:马长生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 冀连梅 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 近期一则新闻,引发了医生们的大讨论,也让很多把阿司匹林当保健品吃的老百姓开始不安起来:是否应当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当今世界,可能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像阿司匹林这样应用广泛。这种廉价的药物在曾经帮助发生过心梗

10、和脑梗的患者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但是在健康人群和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吃与不吃,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一个药物的好与坏,是要与吃这个药物的人,获得的收益与风险密切相关的。阿司匹林在曾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的病人当中,预防再次发病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如果健康人就不得不考虑到它所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出血。常见的胃出血、脑出血,都会和服用阿司匹林相关。而这种异常出血往往前期都毫无症状表现,一旦发生,情况就会相当危急!您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男性大于 45 岁,女性大于 55 岁,又同时伴有危险因素中的两条,就需要咨询医生了。当然,药物是不能解决所有健康问题的,专家建议:健康要从调整生活方式做起。相关

11、危险因素 1.高血压 2.糖尿病 3.血脂异常 4.肥胖 5.吸烟 6.冠心病家族史一旦经医生建议,开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切不可自行停止服用!针对阿司匹林的不同剂型和剂量,医生建议,每日一片,75-100 毫克为宜。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等请收看本期节目。6 月 29 日餐桌上的胃癌攻防战 关键词:三气周瑜、早餐、隐形盐、胃肠镜、早检专家:赵东兵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金 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周爱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张 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张 蕾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腔镜科副主任医师同样是胃癌高发国家,可是日本

12、和韩国的患者,在发现胃癌的时候,大多都是早期,很容易就能治愈,但是到了我国却不是。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如何改变?每个专家会诊团成员各自带来一样“神秘礼物”。 简简单单的一顿早餐,却暗藏杀机。专家团首先通过三气周瑜的故事,告诉大家胃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器官,情绪变化对胃有巨大的伤害;然后给刘婧的早餐做了一下含盐量的计算,结果大出意料,仅仅一顿早餐的含盐量,就超过了一个人一天摄入的标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专家会诊团提醒大家:关注隐形盐的危害!高盐饮食真的危害那么大吗?专家利用动物的胃,现场做实验,展示盐对胃的伤害4到底在哪里。同时专家提示:胃癌发生分为四期,早发现早诊治的话,五年生存率达到

13、90%以上,但到了四期,五年生存率基本没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专家会诊团专家带来胃镜,告诉大家胃肠镜检查并不可怕。到底哪些人容易得胃癌?什么样的人应该去做胃镜检查呢?专家团利用一个个小故事,可以让观众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马上就去做检查了。同时会诊团专家每个人都带来了一样“神秘礼物”,每一个都有各自的抗癌作用。6 月 30 日人过 40 需谨“肾”1 关键词:肾、蛋白尿、肌酐、肿专家:周福德 北大医院肾内科副主任、教授肾脏从 40 岁以后,每年缩小 1%。这是器官的生理性衰老,就跟头发变白,皮肤变皱,眼睛发生白内障是一样的。但是肾脏在缩小的同时,肾功能也下降了。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呢?因

14、为人老后肾功能下降,所以老年人用药也需要减量,根据肾功能的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比如说,年轻人用青霉素,出问题发生的几率是 1%,而老年人用霉素不调整剂量,就可能会出现抽搐,甚至昏迷。1.40 岁以后用药要谨慎 2.40 岁以后肾功能逐渐减退更容易出现肾脏病 3.更容易得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反过来对肾脏造成损害哪里肿跟肾脏病相关?1,眼睑。2,会阴部。3,双腿。4 ,后背,等等。如果仅仅是一条腿肿,那就不是肾脏问题,可能跟别的疾病相关。后背肿常见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肿”是一个信号。一侧肢体肿跟肾脏没关系。 7 月 1 日人过 40 需谨“肾” 2 关键词:慢性肾病、肾脏、电解质、高血压、糖尿病、

15、痛风肾脏虽然不大,但其功能很多,不仅能清除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毒素,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还能分泌激素,调节血压。然而,如果没有呵护好肾脏,患上肾脏疾病,不仅会饱受疾病折磨,还可能要承受高额的治疗费用。如何发现肾脏病 1.看“长相”2.闻气味 3.看化验 4.量血压肾病的发病并不是突然的,只是我们没有在意而已。以下情况可能是早期肾病的信号,应及时就医: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尿量过多或过少;夜尿增多,正常人在 60 岁以下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

16、表现;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严重水肿可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双脚踝内侧、双下肢等;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胃口和睡眠不好等。健康人最好每年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应密切关注血压、血糖、5血脂、血尿酸等指标,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害。病人怎么自知肾脏病?1.每年做体检 体检一定查尿和血压 2.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定期做尿化验 3.有浮肿 泡沫尿 尿颜色深 尿少慢性肾病的原因-高血压 糖尿病 痛风 慢性肾炎 药物等 7 月 2 日人过 40 需谨“肾” 3 关键词:米、油、盐、酱、醋、茶、“不死的癌症” 我们常常用不死的癌症形容一类疾病,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这种疾病也被大家说成是不死的癌症。到底是什么病呢?下图中给大家列出了两个提示(1.它不是癌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