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思品学业调研卷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5221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成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思品学业调研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成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思品学业调研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成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思品学业调研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成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思品学业调研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成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思品学业调研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成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思品学业调研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成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思品学业调研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成县实验中学 2011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学业调研温馨提示:1.全卷有 26小题,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全卷实行开卷考试。2.全卷分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卷上作答。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第卷(选择题 共 4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 2分,共 40分)1、孟子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我们不应批评,指责他人的错误B我们要多说一些他人爱听的话C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应该自我尊重D我们要有自尊心,不允许他人超越自己2、小明是八年级学生,他的妈妈发现小明自新学期开始

2、很注重自己的仪表和举止,上学前总要对着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穿整齐,对周围的亲朋好友们说话做事也变得谦虚礼貌起来。这些举动表明小明A洁身自好,孤芳自赏B爱慕虚荣,注重外表C已经有了自尊心,懂得尊重自己,爱护自己D希望得到别人的奉承,而不专心学习3、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里的“自知”包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也要认识自己的的内在素质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也要认识他人的内在素质A B C D4、我们青少年要铸就心中的标尺,并且使标尺不会弯曲变形,就应该以长辈作为我们思想和良知的导向 追逐时尚

3、,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 懂得法律、法规A B C D5、小刚参加“有奖调查” ,填写了父亲的姓名、电话等基本信息。不久,他的父亲在外地接到电话,听说小刚正在医院紧急抢救需要两万元,急忙向对方账户汇款,最后发现被骗了,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要接受任何形式的问卷调查 轻易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信息轻易相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 向陌生的银行账户汇款A B C D6、看到周围的朋友都在玩 QQ农场,好奇之下,丽丽也为自己注册了一账号。结果每天一有空,丽丽就惦记着“种菜” “偷菜” “施肥” “除草” ,有时还半夜起来偷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流行的东西对青少年都有害 B这是追求个性的表现,无可

4、厚非C好奇心要不得 D盲目从众,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之中文成县实验中学姓名班级座号-装-订-线-27、中学生小 A,迷恋网络游戏,还经常趁父母不在家,上网浏览不健康信息。后来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手段,持刀抢劫,将一妇女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这警示我们要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 要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要远离网络,避免受其伤害 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A B C D8、张正祥是农民,他不惜牺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碎身残的代价。26 年义务保护滇池环境,荣获 2009年度“感动中国”荣誉称号。张正祥的事迹说明了A.只有保护环境才能感动中国 B.他模范地履行了法律规定的义务C

5、.他是一个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 D.只有农民才能保护滇池,保护环境9、陶行知说:“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有责任感就是A、要处处为自己着想,对自己负责B、能做到诚实守信C、要一切为他人,而自己毫无所求D、对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有清醒认识,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10、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三名大学生为了抢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他们的救人义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议论,对他们行为的正确评价是没有正确评估救人的风险,不应提倡和鼓励 没有正确掌握必备的救生知识,不应肯定和表扬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唤醒了社会公德 体现了生命的崇高和尊严,延伸了生命的价值A. B. C.

6、D. 11、钱学森在上海交大读书时,有一次考试,教授给他判了满分,他却主动“交代”自己试卷上的错误,被扣了 4分,这体现了钱学森具有 的良好品质。A.自立自强 B.诚实守信 C.大公无私 D.勤劳勇敢12、诚实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但现实生活中诚实的表现是复杂的,有时在特定条件下,我们要说一些“善意的谎言” ,对此,你的理解是A.“善意的谎言”违背了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B.“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因为久而久之,人们会养成说谎的习惯,就会失去诚信C.“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因为它是“利他”并且“利社会”的D.“善意的谎言”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理想的结果,或者是比较好的效果,不得已而制造的

7、谎言13、小松就读七年级时曾因患肝炎休学一年,小旺知道后将小松的这一秘密告诉了大家,引起一些同学的议论,有些同学还因此疏远小松;一些同学认为小旺“随意泄露别人的隐私,做人不诚实” 。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讲诚实就没有隐私,要隐私就做不到诚实B.坚持诚信待人的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隐私C.坚持诚信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D.待人诚信就应该把所有私事都公之于众14、 “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锻造的”。法国思想家蒙田的这句话说明了A.人的地位是一样的 B. 皇帝和鞋匠是一样的C.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15、造成人们歧视态度的根源是3A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 B现实生

8、活中存在着不平等现象C人们习惯把人划分尊卑等级 D不能正确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16、小冬是初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从不愿意帮助别人,还常常给同学起绰号,因此同学们都疏远他。小冬之所以没有朋友,原因是 ( ) A.成绩好,不需要朋友 B.同学们都很忌妒他 C.他不是以欣赏的眼光看人,而是以挑剔的眼光看人 D.别人都对他有所求 1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 ( ) 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与他人发生摩擦时,能站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自己喜欢的事,就让别人一定喜欢 与人相处,既不丧失自我,又能为他人着想 A. B. C. D. 18、善良要付诸行动,表现在 对

9、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关怀和体贴别人,为别人的需要作出贡献体验生命的快乐与情趣 为了得到某种回报,去做一些看上去善良的事A、 B、 C、 D、 19、一个懂得欣赏他人的人,就能够 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获得友善和感激 被别人接纳和理解 得到所有的关爱,成就任何一件事 A. B. C. D. 20、据河南日报 2010年 10月 2日报道,月工资只有 600元的打工者朱萍,独自面对别人丢失的近 20万元巨款,她选择的是:毫不犹豫地归还失主。面对记者的提问,她说:我也丢过钱,我只想到失主丢这么多钱,不知有多着急呢!朱萍的做和说是( )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行为 懂得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

10、行为 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行为 关爱他人,值得称赞的行为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分)21、在心理咨询门诊部,一位女学生说:“我总觉得同学们都瞧不起我,仿佛都在有意孤立我。我觉得我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更害怕抛头露面。我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1)这位女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2 分)这种心理会对她造成哪些的影响?(4 分)(2)如果你是她的同学,请你为她出出主意,帮助她走出这种心理困境。 (4 分)22、近期,某校八年级(5)班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日、韩文化的校园影响非常大。许多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发型、服饰、劲舞,形成了一股日韩潮流。(1)你

11、赞成学生们的这种行为吗?为什么?(6 分)(2)面对“社会流行” ,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4 分)23、学会承担责任马鹏飞- 沈阳市的一名学生。自幼家庭不幸,奶奶是他唯一的亲人。5 岁那年,奶奶因患糖尿病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他六年如一日,坚持照顾奶奶,帮助奶奶穿衣洗漱,打针吃药,同时坚持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治好奶奶的病,4还要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冯思广-空军驻某航空兵师的一名飞行员。在驾驶飞机时遭遇发动机骤停,为避免飞机坠落在人口密集地区,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果断选择改变飞行轨道,最后自己却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壮烈牺牲。(1)结合材料谈谈马鹏飞都履行了哪些责任?

12、(4 分)(2)有人说,冯思广的选择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说说你的理由。 (6 分)24、出于对寒门学子的敬佩和赞赏,商人李富华先后捐款 4万元,供北京某高校一名研究生读书。但后来李富华偶然得知该学生已经不在校读书。李富华无法忍受善良之心受欺骗,将该名学生告上法庭。(1)从道德的角度看,这名学生错在哪里?(4 分)(2)结合材料谈谈这一故事对你有何启发。 (6 分)25、某市当地的一些同学对老师和他们的本地的同学都很有礼貌,可是每当与外地民工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总会骂“乡巴佬” “外地人”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生而平等”这句话的理解。 (4 分)(2)你

13、还知道哪些不平等待人的现象?请你为改变这种现象想想点子?(6 分)26、 材料一:有个老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好奇地问:“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老人笑着答道:“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这既方便了别人,也保护了自己。 ”(1)你从老盲人的话语中懂得了什么道理?(2 分)(2)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能够做些什么?(4 分)材料二:有位智者说过这样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3) 请从“与人为善”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四句话的理解?(4 分)5文成县实验中学 2011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学业调研社 会 思 想 品 德 答 题 卷( 月 日)命题 虞剑光 审题 张 良 得分 第卷(选择题 共 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