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生2010第九届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1-40篇翻译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51747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学生2010第九届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1-40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当代学生2010第九届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1-40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当代学生2010第九届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1-40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当代学生2010第九届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1-40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当代学生2010第九届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1-40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学生2010第九届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1-40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学生2010第九届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1-40篇翻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张敞枉法张敞任京兆尹九年,因为和光禄勋杨恽交情深厚,后来杨恽犯了叛逆的大罪被杀,公卿们上奏皇上说杨恽的朋党友人不应该还处在官位上,杨恽的朋友都一同被免职,只有弹劾张敞的奏章单独被皇上留下不交给下面去处理。张敞派贼捕掾絮舜查办案件,絮舜认为张敞正被人弹劾会被罢官,不愿意为张敞办完案件,私自回家了。有人劝絮舜,絮舜说:“我为这个人出的力很多啦!现在他只能做五天的京兆尹罢了,哪能再查办案件呢?”张敞听到絮舜的话,马上派遣属吏捉拿絮舜,把他关押在监狱里。这时冬月只剩几天了,查办案件的官吏日日夜夜审查办理絮舜的案子,最后判了他死刑。絮舜临当出狱处决时,张敞派主簿拿着教令对絮舜说:“五天的京兆尹,究

2、竟怎么样?冬天已经到头了,想活命吗?”然后在市上处絮舜以死刑。适逢立春,巡查冤狱的官员出来巡视,絮舜家载着絮舜的尸体,并且把张敞的教令写上,亲自向检查冤狱的官员上诉。检查冤狱的官员把张敞残害无辜的事上书奏报皇帝,皇帝减轻他的罪,想让他自己能够方便从事,便先下达了张敞先前因杨恽的关系不应该处于官位的奏章,把他贬为平民。张敞罢官的奏章下达后,他就到宫殿上交印绶,接着便从宫殿下逃命去了。几个月后,京城的吏民松懈,击鼓报警的事情多次发生,而且冀州下属地方又有大伙强盗。皇帝想起张敞治理京城一带的功效,派使者到张敞家所在的地方征召他。张敞本身受到了严厉的弹劾的,等到使者到了,妻子儿女都哭了,惊惶害怕。但张

3、敞却笑着说:“我已逃亡为老百姓,应该是郡里的属吏来捉拿我。现在朝廷使者来,这是皇帝想用我呀!”便整装跟随使者到了公车,并上书给皇帝说:“我从前侥幸能得到列卿的官位,在京兆待罪,犯了杀贼捕掾絮舜的罪。絮舜本是我一向所优待的属吏,曾多次受到我的恩惠宽待。而他认为我有奏章弹劾会被罢官,接受了公文审查案件不做,便回家去睡觉了,说我是五天的京兆尹,忘恩负义,伤害教化,败坏风气。我私下认为絮舜是目无法纪的,就违反法令把他杀了。我杀了无辜的人,审讯犯人故意不照直办,就是受到制裁,死了也没有遗恨。”皇帝召见了张敞,派他做冀州刺史32、望门投止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是赵主张耳的后代。父亲张成,任江夏太守,张俭

4、最初被荐举为茂才,因为刺史不是好官,便称病不去就职。 延熹八年,大守翟超请他出任东部督邮当时中常侍候览家在防东,残害百姓,所做所为不合法规。张俭检举弹劾侯览及其母亲的罪恶,请朝廷诛杀他们。侯览截留了了奏章,于是他的表章不能上达给皇帝,因为这事侯览与张俭结了仇。张俭的同乡朱并,向来品性奸佞邪恶,为张俭所不齿,朱并因此怀恨在心,于是上书告发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结为私党,朝廷删削掉奏章上朱并的名字发下,让逮捕张俭等人。张俭得以逃命,困顿窘迫地逃跑,看到人家就投宿,人们无不敬重他的名声品行,都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收留他。后来流转到东莱郡,停留在李笃家。外黄令毛钦率兵到李笃家搜捕,李笃把毛钦拉到一旁对他说:

5、“张俭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名字,虽然逃亡并不是他的罪。即使张俭可以被你抓到,难道你就忍心拘捕他吗?”毛钦起来拍拍李笃说:“蘧伯玉以独自当君子为可耻,足下怎能独自专享仁义的美名呢?”李笃说:“我虽然好道义,您今天也享有一半了。”毛钦叹息而去。李笃趁着机会将张俭送出塞外,张俭因此能够幸免。他所经过的地方,遭受极刑的有几十个人,宗族亲戚都被诛杀灭绝,郡县因此遭到严重破坏。中平元年,结党的事被解除,张俭回到家乡。大将军、王公都征召他,又荐举他为敦朴,公车府特地征召他,从家中请出,任少府之职,他都没有应召。献帝初年,百姓遭饥荒,而张俭家资产略能维持温饱,他却拿出所有的财产,与同乡人共同享用,靠张俭活下来的有

6、几百人。 建安初年,朝廷征召他做卫尉,不得已而就职。张俭看到曹氏的德运已经显现,就闭门谢客,不参与政事。一年多后。张俭在许县去世,时年八十四岁 33、辛毗刚亮公直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翟人。魏文帝登基,想迁移冀州的十万户人家去充实河南。当时连年蝗灾,百姓饥饿,各部门都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可是文帝决心很大。辛毗与朝中大臣一起求见皇上,皇上知道他们想进谏,便表情严肃地接见他们,他们都不敢说话。辛毗说:“陛下想迁移人家,这个主意是怎么提出的呢?”文帝说:“你认为我不对么?”辛毗说:“确实认为不对。”文帝说:“我不跟你一起讨论。”辛毗说:“陛下不以为我没有才能,把我安置在身边,让我杂在谋议之官里,怎么能不和

7、我讨论呢?我所说的不是私事,而是对国家的忧虑,怎么能对我发怒呢?”文帝不回答,起身往宫里走;辛毗跟着他拉住他的衣襟,文帝就用力甩动衣服不回来。过了很久才出来,说:“佐治,你控制我为什么那么急迫呢?”辛毗说:“如果迁移百姓,既失去了民心,又没有粮食给他们吃。”文帝就迁移了原计划的一半。明帝登基,进封辛毗为颖乡侯,食邑三百户。当时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为明帝所信任,掌管决定政务,大臣们没有谁不与他们往来友好,可是辛毗不与他们交往。冗从仆射毕轨上表说:“尚书仆射王思是专心勤奋的老吏,但是忠直谋略不如辛毗,辛毗应该代替王思。”明帝就拿这件事咨询刘放、孙资,刘放、孙资回答说:“陛下任用王思,实在是取他能

8、尽力效劳,不是看重他的虚名。辛毗确实忠诚耿直,然而性情刚愎专断,这是圣上考虑时应当深入考察的。”于是不任用他,让他出京做卫尉。明帝正在修建殿舍,百姓为之服劳役,辛毗就上奏说:“我听说诸葛亮讲习军事训练兵马,而孙权到辽东购买马匹,估计他们的意向,似乎是想彼此左右呼应。防备不测事件,这是古代的善政,可是现在大建宫室,加上连年谷麦不收。希望陛下为国家考虑。”明帝回答说:“两个敌人没有消灭却兴建宫室,这是直言进谏的人树立名声的机会。王者的都城,应当趁着百姓劳苦的时候同时建造,使后代的人不能有所增建,这是萧何为汉代谋划的策略。现在你是魏国大臣,也应该懂得这个大道理。”青龙二年,诸葛亮出兵渭南。明帝于是用

9、辛毗做大将军军师、让他手持节杖,全军都很整肃,以辛毗的节制调度为准,没有人敢违犯。诸葛亮死了以后,他又回去担任卫尉。死后,赐谥号叫肃侯。 34、国渊断案国渊字子尼,乐安国盖县人。被太祖征召任司空的下属;每每在曹公府朝堂上议论政事,常常直言不讳神色庄重,退朝后再无私议。太祖想要广泛地置办屯田,让国渊主管这项事务。明确目标和考核的办法,五年的时间里,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竟相勉励,乐于从事这项事业。太祖征讨关中,让国渊任居府长史,总管留守事宜。田银、苏伯在河间谋反,田银等人被打败,其后他的余党都应该伏法。国渊认为这些人不是首恶分子,请求不对他们执行死刑。太祖听从了他的意见,依赖国渊这个建议得到活命的有

10、一千多人。战胜贼兵的文书,过去是以一为十,到了国渊上报斩杀首级数量,照着实数上报。太祖询问这样做的原因,国渊说:“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首捕获士兵数量的,是想要夸大战绩,并且显示给百姓让他们知道。而河间在本国境之内,田银等人叛逆,虽然制胜有功,但我私下里仍为这事感到耻辱。”太祖很高兴,提升国渊为魏郡太守。当时有人写信批评朝政,太祖痛恨这种举动,想一定要查知写信人是谁。国渊请示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公开泄露出去。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国渊敕令功曹说:“这个郡本来就很大,现在又作为首都,却少有有学问的人。要挑选聪明的年轻人,我想要派他们去求师学习。”功曹选派了三个,国渊在派遣前先召见了他

11、们,教导他们说:“你们学习的东西还不广泛,二京赋是博学多识的书,世上人忽略了它,很少有能讲解它的老师,你们可以去找寻能读懂它的人接受他的指教。”又秘密地说明自己的真实意图。这三人花了十来天时间就找到了能读二京赋的人,就前去让他教导自己。官吏趁机请那个人写了一封书笺,比较一下这封信和那寄信的人同了一人之手。随即把那人拘捕审问,完全理清了事实真相。后来国渊又升为太仆。位居列卿,穿布衣吃素食,把俸禄赏赐都分给朋友和亲戚,谦恭节俭自我克制,最后死在官任上。 35、义田记范文正公是苏州人,平时喜欢施舍钱财,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给予他们帮助。当他地位显贵时,购置挨着城郭常年丰收的田

12、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活救济本家族的众人。他的族人每天有吃的,每年有衣穿,嫁女、娶妻、丧葬,都有资助。他选择家族中年长而且贤德的人主管帐簿,经常计算义田的收入和支出。族人聚居的九十口,义田每年收入的稻子有八百斛,用义田的收入,来供应在这里的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而不会枯竭。做官而退居在家的人供给他生活所需,出仕为官的人就停止供给。这就是它的大致情况。 当初,范公还未地位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实力不足以实现此心愿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以致入朝参与重要的政务,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至今还维持着他的事业,继承他的

13、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清贫。逝世的时候,尸身没有钱财来装殓,子孙们没有钱财来为他办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了儿子而已。 唉!当今世上那些身居三公之高位,享受万钟禄米的人,他们宅第的雄伟,车驾的豪华,歌妓的众多,妻儿的富有,都仅仅是自己一人享受而已。但他们本族的亲人没有办法进他们的门的,难道还少吗?何况说帮助疏远的贤者呢?地位在他们以下的做卿、大夫、做士的,禄米的充足,化费的丰厚,也仅是满足自己一个人而已。而他们本族的亲人,拿着破碗讨饭,成为沟中的饿殍的,难道少吗?何况对于其它的人呢?这些人都是范文正公的罪人啊!范公的忠义遍布朝廷,事业遍布边境,功

14、名遍布天下,后世一定有好的史官来写他的事,我没什么可写的。只写下他的道义,通过这个来警戒世人。36、田单复国之战燕军已经使齐国其他城邑全都投降了,只有莒城和即墨没有攻下。燕率军向东围困即墨。城中共同推举田单,立他为将军。 不久,燕昭王死了。惠王即位,与乐毅有隔阂。田单听说这种情况,就对燕国施用反间计,扬言说:“乐毅害怕被杀而不敢回去,以攻打齐国为名,实际是想联合南面的守军来做齐王。齐人没有归附,所以暂且放缓攻打即墨来等待称王之事。齐人所害怕的只是担心怕别的将领来了,那样即墨城就毁灭了。燕王以为很对,使骑劫代替乐毅。 于是田单命令城里百姓每家吃饭的时候必须在庭院中祭祀他们的祖先,飞鸟都在城内上空

15、盘旋并飞下来啄食。燕人对此感到奇怪,田单因此扬言说:“这是有神人下来教导我。”每次发布法规,必定说是神仙所教。然后扬言说:“我只害怕燕军将所俘虏的齐国士兵割掉鼻子,并把他们放在燕军前列来同齐军作战,那即墨就会被攻下了。 ”燕人听说这话,照他说的做了。城中人见齐国被俘虏的人都被割了鼻子,都很愤怒,坚守城池,惟恐城池被燕所得。田单又施用反间计说:“我害怕燕军挖掘我们城外的坟墓,侮辱我们的祖先,当会令我们为此感到痛心。 ”燕军把坟墓全都挖了,焚烧死尸。即墨人从城墙上望见,都流泪哭泣,都想出战,怒气自然比原来大了十倍。 田单知道士兵现在可以用于作战了,令披甲的士兵都埋伏好,让老弱妇幼登上城墙,派遣使者

16、向燕约定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田单又收集百姓的黄金得到千镒,让即墨的富豪赠给燕国将领,说:“即墨立刻投降,希望不要掳掠我同族的妻妾,令他们安居。 ”燕将非常高兴,答应了他。燕军因此更加松懈。 田单于是在城内收集到一千多头牛,做了深红色绸衣给牛穿上,上面画著五颜六色的龙形花纹,把尖刀绑在牛角上,把淋了油脂的芦苇绑在牛尾上,烧芦苇梢。在城墙上挖几十个洞,夜晚放开牛,壮士五千人跟随在牛的后面。牛尾灼热,愤怒地冲向燕军。燕军非常吃惊。牛尾上的火把明亮耀眼,燕军看见牛身上都是龙纹,被它冲撞的都死得死伤得伤。五千人趁机口含著枚攻击燕军,而城中擂鼓呐喊追击燕军,老弱都击打家中各种铜制器具制造声响,声音震天动地。燕军非常惊恐,失败逃走。齐人于是诛杀他们的将领骑劫。燕军混乱奔逃,齐人追杀逃跑败北的人,所经过的城邑都背叛了燕国而归附了田单。37、戆子记梅庄主人在翰林院供职。有三个奴仆:一个聪明,一个老实,一个憨直。一天,同在翰林院的官员们小聚,酒喝得正畅快时,主人说:“大家这会儿兴尽了,从哪儿找个歌伎来给我们助酒呢?”聪明的仆人马上回答说:“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