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50243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一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一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一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一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一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研究和了解铁碳合金(碳钢及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3、分析成分(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从而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二、 概述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是研究和分析钢铁材料性能的基础,所谓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如退火状态,即接近平衡状态)所得到的组织。我们可根据 Fe-Fe3C 相图来分析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如图 1所示)。图 1 按组织分区的 Fe-Fe3C 相图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主要是指碳钢和白口铸铁组织,其中碳钢是工业上应

2、用最广的金属材料,它们的性能与其显微组织密切有关。此外,对碳钢和白口铸铁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 Fe-Fe3C 相图的理解。从 Fe-Fe3C 相图上可以看出,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 Fe3C)这两个基本相所组成。但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析出条件以及分布情况均有所不同,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用浸蚀剂显露的碳钢和白口铸铁,在金相显微镜下具有下面几种基本组织组成物。(1)铁素体(F )是碳在 -Fe 中的固溶体。铁素体为体心立方晶体,具有磁性及良好塑性,硬度较低。用 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等轴晶粒;亚共

3、析钢中铁素体呈块状分布;当含碳量接近于共析成分,铁素体呈断的网状分布于珠光体周围。(2) 渗碳体( Fe3C)是铁与碳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碳含量为 6.69%,质硬而脆,耐腐蚀性强,经 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渗碳体呈亮白色,若用苦酸钠溶液浸蚀,则渗碳体能被染成暗黑色或棕红色,而铁素体乃为白色,由此可区别铁素体与渗碳体。按照成分和形成条件的不同,渗碳体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初生相)是直接由液体中析出的,故在白口铸铁中呈粗大的条片状;二次渗碳体(次生相)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往往呈网络状沿奥氏体晶界分布;三次渗碳体是由铁素体中析出的,通常呈不连续薄片状存在于铁素体晶界处,数量极微,可忽

4、略不计。(3)珠光体(P )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是一般退火处理情况下是由铁素体与渗碳体互混交替排列形成的层片状组织。经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具有不同特征的珠光体组织。在高倍放大时能清楚地看到珠光体中平行相间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体;当放大倍数较低时,由于显微镜的鉴别能力小于渗碳体片厚度,这时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就只能看到是一条黑线,当组织较细而放大倍数较低时,珠光体的片层就不能分辨,而呈黑色。高碳工具钢(过共析钢)经球化退火处理后还可获得球状珠光体。(4) 莱氏体(Ld/)是在室温时珠光体及二次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含碳量为 4.3%的共晶白口铸铁在 11

5、48C 时形成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共晶体,其中奥氏体冷却时析出二次渗碳体,并在 727C 以下分解为珠光体。莱氏体的显微组织特征是在亮白色的渗碳体基底上相同地分布着暗黑色斑点及细条状的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连在一起,从形态上难以区分。根据组织特点及碳含量的不同,铁碳合金可分为工业纯铁、碳素钢和铸铁三大类。三、工业纯铁纯铁在室温下具有单相铁素体组织。含碳量0.02%的铁碳合金通常称为工业纯铁,它为两相组织,即由铁素体和少量三次渗碳体组成。图 2 所示工业纯铁的显微组织,其中黑色线条是铁素体的晶界,而亮白色基底则是铁素体的不规则等轴晶粒,在某些晶界体可以看到不连续的薄片状三次渗碳体。图

6、2 工业纯铁四、碳素钢(一)亚共析钢亚共析钢的含碳量在 0.0218%0.77%范围内,其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所组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素体的数量逐渐减少,而珠光体的数量则相应地增多,两者的相对量可由杠杆定律求得。例如:含碳量为 0.45%的钢(45 钢)珠光体的相对量为 P(%)=0.45/0.77100%=56%,铁素体的相对量为 F(%)=(0.77-0.45)/0.77100%=44%。另外,也可通过直接在显微镜观察下珠光体和铁素体各自所占面积的百分数,近似地计算出钢的碳含量,即碳含量P0.77%,其中 P 为珠光体所占面积百分数。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 50%的面积为珠光体,50

7、%的面积为铁素体,则此钢的含碳量 C%=500.77/100=0.4%(室温下铁素体含碳量极微,约为 0.008%,可忽略不计),即相当于 40 钢。 图 3 亚共析钢图 3 所示为亚共析钢(45 钢)的显微组织,其中亮白色为铁素体,暗黑色为珠光体。(二)共析钢含碳量为 0.77%的碳钢称为共析钢,它由单一的珠光体组成,组织如图 4 所示。图 4 共析钢(三)过共析钢含碳量超过 0.77%的碳钢称为过共析钢,它在室温下的组织由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组成.钢中含碳量越多,二次渗碳体数量就越多。图 5 表示含碳量为 1.2%的过共析钢的显微组织。组织形态为层片相间的珠光体和细小的网络状渗碳体,经硝酸酒

8、精溶液浸蚀后珠光体呈暗黑色,而二次渗碳体呈白色细网状,如图 5a 所示;若采用苦味酸钠溶液浸蚀,渗碳体就被染成黑色,而铁素体仍保留白色,如图 5b 所示。(a)侵蚀剂:4% 硝酸酒精溶液 (b) 侵蚀剂:碱性苦味酸钠溶液图 5 过共析钢五、铸铁(一)亚共晶白口铸铁含碳量小于 4.3%的白口铸铁称为亚共晶白口铸铁。在室温下亚共晶白口铸铁的组织为珠光、二次渗碳体和莱氏体。用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黑色枝晶状的珠光体和斑点状莱氏体,如图 6 所示。(二)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 4.3%,它在室温下的组织由单一的共晶莱氏体组成。经浸蚀后,在显微镜下珠光体呈暗黑色细条及斑点状,渗碳体呈亮

9、白色,如图 7 所示。(三)过共晶白口铸铁含碳量大于 4.3%的白口铸铁称为过共晶白口铸铁,在室温时的组织由一次渗碳体和莱氏体组成.用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在暗色斑点状的莱氏体基底上分布着亮白色粗大条片状的一次渗碳体,如图 8 所示。图 6 亚共晶白口铸铁显微组织 图 7 共晶白口铸铁显微组织图 8 过共晶白口铸铁显微组织 六、实验方法(一) 实验内容及步聚1. 本实验中,学生应根据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各类成分合金的组织形成过程,并通过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和分析,熟悉碳钢和铸铁在金相显微镜下的组织特征,以进一步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2. 实验前学生应复习讲课中的有关

10、部分并阅读实验指导书,为实验做好理论方面的准备。3. 在显微镜下对各种试样进行对比观察和分析,在观察显微组织时,可先用低的放大倍数较全面地进行观察,找出典型组织,然后再用高倍数放大,对典型组织部分区域进行详细的观察。并确定其所属类型。4. 绘出所观察到的显微组织特征图。画图时应抓组织形态的特征,并在图中表示出来。5. 根据显微组织近似地确定亚共析钢(20 钢或 45 钢)中的平均含碳量。(二) 实验设备及材料1 金相显微镜;2 金相图谱;3 各种铁碳合金的显微样品。七、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实验目的。2.画出所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示意图,注明合金成分、状态、放大倍数及各组织组成物的名称,说明其特征及形成过程。3.用箭头标明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的名称于组织图外。4.根据显微组织测定结果,计算亚共析钢样品之含碳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