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48054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119 号编辑 1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习题精选(一)1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 2H5SH)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则 X 的化学式为( )O6H24C9OS22点 燃A 42BSO 3CSO 2DCO 22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原子的数目C分子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3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凡是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

2、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分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4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将 2g 氢气在 20g 氧气中燃烧,生成 18g 水B将 20mL 酒精与 20mL 水混合,总体积小于 40mLC将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D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溶液质量减轻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一定改变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用心 爱心 专心 119 号编辑 2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5g 水受热变成 5g 水蒸气B5g 食盐溶解在 95g 水

3、中,成为 100g 食盐溶液C100mL 水加入 100mL 酒精,成为体积小于 200mL 的溶液D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7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物质的种类D元素的化合价8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镁带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_;_ 9最近,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 2Ba4Cu6O13)是以 YmOn、BaCO 3和 CuO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合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

4、不变) 。(1)高温超导物质(Y 2Ba4Cu6O13)由_种元素组成,其中 Y 呈_价,YmOn 的化学式是_。(2)在合成该高温超导物质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10早在 17 纪,质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2)由于波义尔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恒定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1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

5、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用心 爱心 专心 119 号编辑 3参考答案1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 X 为 SO22C 点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被破坏3C4B 点拨:B 是物理变化5C 点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6D 点拨:木炭燃烧生的 CO2扩散到空气中故其质量减轻了7A8 (1) (2)镁带燃烧时有一缕白烟(为生成的氧化镁)向空气2Mg+Og 点 燃中扩散,造成氧化镁的损失;镁带燃烧时夹镁带的坩埚钳上有层白色粉末,此粉末为氧化镁,也造成氧化镁的损失;9 (1)4;+3;

6、Y 2O3(2)CO 2 点拨: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灵活运用10 (1)金属燃烧是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金属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生成的金属灰是金属氧化物,所以金属灰的质量比原金属的质量增加了。 (2)分别称量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11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 CO2气体使气球内气压322Ca+HlaCl+O增大,气球膨胀,球所受向上的浮力增大,对天平左盘的压力减少,所以天平指针偏右。习题精选(二)1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119 号

7、编辑 42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 )3图是铜粉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时,参与反应的铜粉的质量和产物氧化铜的质量的关系图形。氧化铜中,铜和氧的质量比值约为( )A8B4C2D14a g 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 b g 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为( )A (a+b)gB (a-b)gC (b-a)gD无法判断5在 A+2B C+2D 的反应中,9.8gA 和 8gB 完全反应生成 14.2gC,同时得到_g。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原子的种类。ABCD用心 爱心 专

8、心 119 号编辑 57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 18 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中去了) ,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料时,做了大量定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 ,真正发现了氧气。请回答:(1)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拉瓦锡具有_的科学精神。(2)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

9、”的实验事实是_。(3)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_。(4)写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式_。(5)实验室可用_法来收集氧气。(6)用(4) (5)中的方法制备和收集氧气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编号)_。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导管e胶头滴管f集气瓶g量筒参考答案1B 点拨: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2C 点拨:铁片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 H2扩散到空气中去了,使其质量减轻了3B 点拨:在坐标任取一数如:Cu 的质量为 6,则氧的质量为 7.5g6g=1.5g,其质量比为 6g1.5g44C 点拨:O 2的质量为 bgag5生成 C 的质量为 9.8g+8g14.2g3.6g6B7 (1

10、)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2)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增加。(3)磷燃烧增重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用心 爱心 专心 119 号编辑 6(4)KClO 3 KCl+O2(或2MnO KMnO 4 K2MnO4+MnO2+O2H 2O2 H2O+O2) 2Mn (5)排水集气(或向上排空气) 。(6)若(4)中写反应或: 。若(4)中写反应:a、d、f。c习题精选(三)1某同学在科技活动课上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论证质量守恒定律,瓶内放了足量的盐酸,b 是未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 6.5g 锌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图 A) 。将图 A 的装置在托

11、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 W1g,然后将气球内锌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气体,气球逐渐胀大,锌粉全部反应(图 B) 。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质量为 W2g,结果 W2W1。试分析:(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填“符合”或“不符合” ) 。(2)天平显示 W2W1的原因是(装置不漏气)_。(3)在_条件下称量 W2W 1。(4)若生成的 H2为 0.2g,在标准状况下,气球体积最大不超过_L。 (标准状况氢气密度为 0.0899gL)2请你比较一下两个“守恒定律”的表述和应用,完成下面的填空和计算:(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

12、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 “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_。(2)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_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做能量守恒定律。(3)计算: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如果图中的那个小孩开始滑下时具有 1400J 机械能,而滑到中点时他只剩下 1150J 机械能,那么滑到滑梯底端时他的动能为多少(计算时设他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整个过程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用心 爱心 专心 119 号编辑 73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

13、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1)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 A 图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 B 图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2)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3)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4)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 18 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

14、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交流表达请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科学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不超过 30 字) (5)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 I2O5空气受 CO 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 2+5X,根据生成 X 的多少,可以判断 CO 的含量,X 的化学式是(6) 。参考答案1 (1)符合。 (2)氢气球有浮力。 (3)真空。 (4)2.23L。2 (1)等于,必须相等。 (2)能量的总量。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依题意,滑行一半路程所放出的热能为 Q11400J1150J=250J 由于摩擦阻力的大小不变,在另一半路程还将有同样多的热能放出,即 Q2=Q1=250J 故知:整个过程有 Q=Q1+Q2=500J 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所以滑到滑梯底端时,他还剩下的机械能为 1400J500J=900 了在底端,他的势能为零,所剩下的机械能即为他的动能。答:(略)3 (1)相等;(2)小洁;(3)小刚在操作过程中反应生成的 CO2气体逸出锥形瓶,所用心 爱心 专心 119 号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