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社会实践报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647670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基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基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基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基社会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基社会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基社会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基社会实践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马基社会实践报告篇一:马基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有人说进去大学不恋爱就是白活在这个世上了,到底大学生的恋爱观是怎样的呢?所以就有了我们的这个以大学的恋爱观为主题来进行的调查。因为大学中的人员比较复杂,每个年级对待爱情的心境都不相同,所以就对在校的三个年级的人都进行了调查。相对来说刚进大学的大一新生恋爱的人很少,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少数人表示反对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

2、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对于大二的来说呢,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

3、成熟的心态。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第 2 页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

4、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而大三呢,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多数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

5、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由上不难第 3 页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

6、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同时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受到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有下: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

7、快乐。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第 4 页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

8、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5爱情与事业

9、定位不当。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7物质至上。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

10、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第 5 页有关系。大学恋爱的普遍,是什么使得恋爱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园呢我认为是因为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太多,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慰藉,引发了爱情。我记得大一上学期时,我们的空余时间比上课的时间还多,那就使得很多同学感觉没事做,无聊,所以就想找个人来一起玩,从而就想到了恋爱。并且我认为同时与虚荣心也有一定的关系。谈恋爱、有朋友,或被异性追求是有本领、有能耐,反之则是无能、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如一个寝室的大部分人多已经谈恋爱了,那剩下的人就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即使不怎么想找,也会随便找一个来满足

11、自己。或看到他人的甜蜜想到自己的孤单,就会萌生恋爱的想法到底大学生该怎样来对待恋爱呢?这个问题没有一定的答案,这完全看个人的心里,所以就你恋爱时多想想自身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篇二:马基实践报告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学院名称:人文院专业:公管姓名:翁诗月学号:20*311955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

12、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第 6 页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

13、,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

14、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

15、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第 7 页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

16、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调查结果分析: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