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_北师大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4701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_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_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_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_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_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_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_北师大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第 1 节 人类的食物一、 教学目标1、能记叙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2、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3、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的方法。4、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2、难点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 C。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三、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课型 探究课四、课时安排 1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

2、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 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能是营养问题。(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营养方面的病?一是营养不良,一是营养过剩。 (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总结并引出课题: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

3、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小组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熟悉的食物名称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安排、统计自己小组总共列举出多少种食物及其成分。在列举中要求能够简单地分出类别。交流 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营养成分。讨论 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2、演示实验:“蛋白质的检测” , “维生素 C 的检测”老师介绍双缩脲试剂和吲哚酚试剂

4、的配制方法。小结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吲哚酚与维生素 C 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通过以上演示实验,同学们知道了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 C 的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里有一些食物,你能猜一猜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吗?(1)作出假设小组讨论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即将检测的食品作出假设,填入下表。水 无机盐 蛋白质 淀粉 脂肪 维生素 C(2)设计实验方案我们已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要检测的食品的营养成分作出了假设,那么供检测的食品中是不是含有2这些营养成分呢?请同学们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小组讨论 :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

5、,实验材料的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预期的实验结果等。小结: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老师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探究方法。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 5、6 页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讲解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来源和主要功能水:约占人的体重 60%-70%,是细胞达到重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无机盐:无机盐占量 4%,作用十分重要,如,含铁 、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6、常见有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B6、维生素 B12、维生素 D。它们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见 p6 表。(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体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缺乏症状。(四)课堂巩固和作业1、课堂练习2、作业:P8 第 1、2、3 题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类的食物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1、蛋白质和维生素 C 的检测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 (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1、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2、无机盐:含

7、铁 、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3、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4、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5、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6、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3第 2 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教学目标1、能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种种消化酶的作用。2、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口腔中的消化过程。3、能够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能说明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5、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活动中,学习探究实验的研究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概述食物中消

8、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解释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特点。2、难点举例说出消化系统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认识酶在消化过程的重要作用。描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主要变化。 ;描述小肠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三、教学方法:探究活动四、课时安排:4 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我们见到美味可口的食物,总是又想吃又怕胖,这可怎么办呢?你有没有同样的烦恼?难道食物中所有营养物质都会被身体吸收?有的人吃得再多仍然很瘦,有的人吃得很少也发胖,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观看小品:(课件演示) 胖生: 饭菜不好吃,我坚决不吃;饭菜好吃,我

9、就狼吞虎咽。过了一阵,糟了!胃胀得受不了。哦,肚子又疼起来了。老师,我要上厕所。胖生:唉!我走路好累哦,跑也跑不动,穿衣服又难看,真羡慕你们那么苗条。哼!平时我还没有他们吃得多,真是喝水都要长胖哦!小结:看来,人体的消化吸收与体态的胖瘦有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吸收的?(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消化系统的组成演示 用挂图或课件演示消化系统的整体形态和各部分的模型,辨护消化管各部分和消化腺各部分。小组合作学习 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尝试说出消化管各部分的形态和位置。尝试描述消化腺的形态和位置。游戏 把消化系统组成的各器官名称卡片,打乱顺

10、序分发给参加排序游戏的同学,看看大家对它们的结构位置掌握的如何?2、消化道(1) 、口腔讨论并小结:牙:人体中的牙齿是最坚硬的器官,可分为门齿、犬齿的臼齿。舌:肌肉质的舌,主要的功能是辨别食物的味道、搅伴食物、辅助发音等。(2) 、食管 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3) 、胃小结: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4) 、小肠3、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能分泌消化液)4演示:用挂图或课件演示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结构。小结:唾液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小肠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三) 、本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白了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

11、腔、咽、食管、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它们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促进消化管中的食物分解。(四) 、巩固练习(五) 、作业布置第 2 课时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复习提问:进化消化系统是由什么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导入新课:进入消化系统的食物为什么必须经过消化呢?食物又是怎样被消化的呢?演示实验 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讨论 淀粉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哪种能透过透析袋?如果细胞膜具有和透析膜相似的功能,请推测食物中的确良淀粉能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呢?小结:淀粉不能透过透析袋,因为淀粉分子较大;而葡萄糖分子较小,能穿过透析袋进入烧杯内水

12、中。因此,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消化管壁上皮细胞吸收。这一过程叫食物的消化。那么,在消化管内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哪些条件呢?(一)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创设实验情景: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小块馒头让他们细嚼馒头时,有什么感觉?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由学生根据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由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得出结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1、在唾液的作用下,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讨论:“细嚼慢咽”的道理。(二)总结实验的过程情况导入新的内容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

13、是通过细胞完成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食物中的有些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加工后才能被人体利用。对,是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各种消化酶的怎样将大分子物质“拆”成小分子物质的。(三)合作交流,学习新知识1、口腔内的消化讨论 食物入口,口腔中的器官会对食物进行怎样的处理?小结 食物入口,首先要经牙齿咀嚼、切断、撕裂、磨碎,使食物和消化液接触。口腔口舌的味觉可避免吃下有害的物质,在咀嚼食物时,又可借助舌的运动,将食物与唾液拌和在食团,以便吞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食物经咽吞下,食道受到食团的刺激,管壁的肌肉自上而下地扩张和收缩,交替活动,称为

14、蠕动。2、胃内的消化食物进入胃内,唾液淀粉酶是否还能继续消化淀粉?不行,因为胃液是酸性的,唾液淀粉酶在酸性的胃液中失去活性。那么食物在胃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食团进入胃内,胃的肌肉收缩、蠕动,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与胃蛋白酶结合,在酸性条件下,胃蛋白酶活动,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多肽。3小肠的消化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食物进入小肠后,进行最完全的消化和吸收。食物消化的过程。5(四) 、本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白了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它们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

15、酶,能促进消化管中的食物分解。(五) 、巩固练习第 3 课时 营养物质的吸收导入新课出示下列情境:医院里医生给一位病人诊断时说:“你尽管吃得多,吃得香,胃口好,但你还是营养不良。因为,你吃进去的东西不仅消化不好,而且吸收也不好。(一)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活动:观察鸡小肠的结构实验 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的一段鸡小肠。讨论 在用放大镜观察小肠绒毛,用手指在肠膜表面左右抚摸,会有什么感觉?小肠内表面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结构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义呢?多媒体展示 展示出一段小肠,先展示小肠内表面皱襞,然后展现皱襞上一个小肠绒毛,和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结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

16、了三十倍。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做微绒毛。2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引,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引。讨论(1)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如何进入人体内的细胞呢?(2)人体的哪些部位吸收呢?(3)你认为吸收营养物质是多的是什么结构?为什么?营养物质吸收途径的动态过程:分别用各种符号表示水、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通过动态过程展示这些营养物质分别被胃、小肠、大肠吸收的过程。 (胃吸收少量水和酒精,小肠吸收大量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 、维生素)吸收的概念: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