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卷(试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46883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卷(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卷(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卷(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卷(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卷(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卷(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卷(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1 页)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测试卷(测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班级: 姓名: 学号: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1.5 分3857 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B、烧碱、碳酸钠、Na 2CO3C、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 D、食盐、氯化钠、NaCl2、可以用 CaCO3 表示的一组物质是( )A、大理石、石灰石 B、石灰石、熟石灰 C、大理石、生石灰 D、熟石灰、生石灰3、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

2、,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A、CuCl 2 B、BaCl 2 C、MgCl 2 D、FeCl 34、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食盐 B、纯碱 C、消石灰 D、氯化钾5、下列没有用到熟石灰的是( )A、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 B、建筑工业上制三合土C、干燥 CO2、 SO2 气体 D、处理工厂的酸性废水6、下列关于酸、碱、盐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一定含有氢,盐一定不含氢 B、酸、碱、盐可能都不含金属元素C、碱、盐可能含氧,酸一定含氧 D、盐、碱一定含有金属元素7、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H 2SO4 B、CaCO 3 C、NaOH D、HgO 8

3、、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A、显酸性 B、显碱性 C、显中性 D、无法确定9、质量相同的 K2SO4 和 Na2SO4 分别溶于足量的相同质量的水中配成稀溶液,这两种溶液中相等的是( )A、阳离子的质量 B、阴离子的质量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阳离子数目10、在 pH10 的溶液加水稀释,其 pH 的变化图象是( )A、 B、 C、 D、11、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番茄 4.04.4,苹果 2.93.3,牛奶 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70707070第 2 页(共 11 页)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B、番茄汁属酸性食品C

4、、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食品 D、苹果汁酸性比牛奶强12、化学肥料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取少量下列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其中能嗅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氯化钾 B、尿素 C、硫酸铵 D、磷矿粉1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稀盐酸 D、稀硫酸14、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洗去铁材表面的致密氧化层,但冬天应该反应变缓而影响生产,为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温度以加快反应,保证生产,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A、食盐 B、生石灰 C、浓硫酸 D、固体氢氧化钠15、若要鉴定某无色溶液是否是稀硫酸,应选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钡溶液 B、氯化钡

5、溶液和稀硝酸C、氯化钡溶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D、紫 色 石 蕊 试 液 、 氯 化 钡 溶 液 和 稀 硝 酸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氧气的验满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 D、收集二氧化碳17、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难容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使鱼肉变苦。下列物质中最适宜用来冲洗鱼肉,以消除这种苦味的是( )A、食盐水 B、醋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纯碱溶液1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 2 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 CO2 是酸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碱性溶液

6、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19、下列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硝酸具有氧化性 烧碱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A、 B、 C、 D、20、酸雨对下列建筑设施腐蚀较弱的是( )A、铝合金 B、水泥路面 C、大理石雕像 D、铁栏杆21、不用其他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H 2SO4 FeCl 3 Ba (OH)2 KCl BaCl 2A、 B、 C、 D、浓硫酸水第 3 页(共 11 页)22、下列物

7、质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浓硫酸 B、酒精 C、烧碱溶液 D、浓盐酸23、为验证 A、B、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它们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 C 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 A 投入 B 的硝酸盐溶液中,在 A 的表面有 B 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BAC B、ABC C、BC A D、CAB2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x 溶液至过量(图 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 x 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 2 的是( )25、做镘头的面团发酵过度会变酸,要除去酸味,可在面团中加入( )A、NaOH B、CaO C、NaCl D、Na 2CO326、久置石灰水

8、的试剂瓶壁上的白色物质,最好用下列哪种物质洗涤?( )A、小苏打 B、洗衣粉 C、水 D、盐 酸27、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姜宇同学在家中建立了小小化学实验室,他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纯碱;生石灰;醋酸;熟石灰;酒精;铜;石墨;氧化铁;蔗糖;尿素。对上述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的有 B、属于单质的有C、属于碱的有 D、属于氧化物的有28、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放入锌片,一段时间后把锌片取出,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A、硝酸银溶液 B、盐酸 C、硫酸亚铁溶液 D、氯化镁溶液29、右图所示,小试管中盛有水和石蕊试液, U 型管两侧

9、内水面持平。向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石蕊试液变红,且 U 型管两侧水面左低右高,则加入的物质为( ) A、CaO B、NaOH 固体 C、浓 H2SO4 D、NH 4NO330、为了鉴别室温下饱和石灰水和蒸馏水,现提供下列方法:用 pH 试纸测试溶液的 pH;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用嘴尝;滴加 FeCl3 溶液;加热观察。其中可行的是 ( )A、 B、 C、 D、31、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硝酸钾 B、尿素 C、磷酸二氢钙 D、硫酸钾32、利用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够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氯化亚铁溶液、铜、银 B、氯化亚

10、铁溶液、氯化铜溶液、银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A、 HCl和FeCl 3溶液 NaOH溶液B、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 稀HClC、 镁铝合金 稀HClD、 稀盐酸和稀硫酸 BaCl2溶液第 4 页(共 11 页)C、铁、氯化铜溶液、银 D、氯化铁溶液、铜、硝酸银溶液33、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水蒸气,其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A、二氧化硫 B、氯化氢 C、氨气 D、氢气34、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上述过程包含三个化学反应,其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

11、型是(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3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 2 K NO3 CO3 2 H+ B、Fe 3 SO42 OH Na Cu2 C、Ag Ba2 K NO3 Cl D、K H NO3 Mg2 Cl36、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括号内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A、纯碱和食盐(稀盐酸)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C、羊毛与涤纶(灼烧) D、氧化铜与木炭粉(观察颜色)37、在学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后,小明同学结合常见的酸(HCl、H 2SO4)的性质与变化绘制了右图。图中“ ”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反应,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

12、盐和水,则其他连线的产物也都是盐和水的是( )38、下面是王小莉同学用连线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1 分,其余每空 0.5 分,共 17 分)39、 在 pH1 pH4 pH7 pH9 pH14 的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OH 浓度最大的是 ;可能是食盐水的是 (都填序号 )。 由 H、C 、S 、O、Na、Cu 几种元素中的若干种组成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式(每空写一种物质即可):氧化物 ,酸 ,可溶性碱 ,不溶性碱 ,碳酸盐 ,钠盐 (最后两空不得重复)。 有 食盐 纯碱 大理石 胆矾 干冰等几种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可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的是 ,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用作制冷剂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