诌议护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45546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诌议护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诌议护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诌议护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诌议护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诌议护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诌议护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诌议护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 摘要 目的:了解和分析护生心理压力的成因,提出护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方法:以分析文献为前提,从社会观念、入学动机、学生来源、社会环境等方面了解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压力的形成原因,阐述心理韧性的效用,提出心理韧性提升策略。结果:从强调学生个体的优点、引入导师制、调动社会支持等方面出发,逐步培养护生的心理韧性。结论:心理韧性作为护生心理压力应对机制,其提升策略应注重发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危险性因素的负面影响。?关键词 护生 压力 心理韧性?Key Words Nursing students stress psychological resili

2、ence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尚处于未完全成熟期,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在面对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时容易出现强烈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毕业分配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既要应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更要应对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对护理专业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的压力,这就使护生要比其它专业的大学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当生活变化对人们造成威胁时,这种自我保护的生物本能就会展现出来,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之间会相互作用而组成动力系统,共同抵抗环

3、境的不利影响1。加强护生的心理韧性的培养,对提高护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使护生能够从容面对繁复多变的社会,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综合分析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并将心理韧性作为护生心理压力应对机制,探讨心理韧性培养的重要性和途径。?1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压力的成因?1.1 “重医轻护”思想观念的影响 护生们受“重医轻护”的思想的束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几千年来,在人们心目中,只有医生才能救死扶伤;护士的工作繁琐、“肮脏”,充其量不过是医生的一名助手;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医院管理的不力,让护士干了许多本不该承担的工作,如:取、送物品,带病人做各种检查,

4、送洗被服等等2。护生们受这种社会观念的影响,认为护士就是为医生跑腿的角色,护士的工作只不过是打针、发药,干的活儿就是伺候人的活儿,从而导致护生心理失衡现象。有关研究也提示,社会上存在的对护理专业的偏见导致学生对护理专业的满意度较低,成为影响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3。?1.2 “不得已而为之”的入学动机的影响 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护生在进入高校时,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突出,没能够如愿考入自己所期望大学或专业。因此,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一定挫伤,心情比较忧郁,感到前途渺茫,失落感较强。学生报考高校的护理学专业,一方面是出自于家长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由于主观上存在着不

5、是很情愿的思想,因此,在学习期间,部分护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专业技术不够刻苦,没法安下心来学习,这直接影响着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1.3 “参差不齐”的学生来源的影响 我院是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的护理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生源复杂。有朝鲜族和汉族学生;有文科生和理科生;有本科统招生、对口生、专升本学生,学生学历层次较为复杂,基础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朝鲜族学生,由于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朝鲜族学校读书,除了汉语课之外的所有课程的学习都使用朝鲜语,进入大学以后这些学生难以适应汉语授课,尤其是医学护理相关术语更是让这些朝鲜族学生吃尽苦头。学生学历层次的复杂性,不仅给教学带来的

6、很大难度,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影响,尤其对文科生来讲学习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医用化学等课程,着实让学生头痛,这些问题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给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的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1.4 “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影响?1.4.1 就业环境 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就业由过去国家统分转为“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给护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由于就业市场行为不规范,大学生只得多方面联系单位,处于长时间的等待与观望,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而一旦与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落感和挫折感4。近几年来,由于求职人数多,各用人单位挑选录用时,条件相对要高,各大医院来我

7、院挑选护理专业毕业生时,除了要求学习成绩要达标之外,更看中应聘者的语言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外形条件。外形好、身材高的护生更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对于外形一般、身材不高的护生来说就形成了很大的压力5。?1.4.2 学校环境 主要表现在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社会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专业性、自主性、多元性、探索性和创新性。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也相应地出台了英语、计算机能力与学位挂钩的体制。就学生而言,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就必须时刻地充实自己,不仅要精于专业,而且又要通晓其他领域的知识。如果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拿不到学位,就将与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既对不起那些期望自己的人,也对不起自

8、己,故丝毫不敢放松自己紧绷的每一根神经4,这就使学生易山现气馁、迷茫、失落的情绪。?1.4.3 人际关系 踏入大学后,护生生活交际范围比以往扩大,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关系。护理学专业的学生以女性占多数,而女性感情细腻、敏感,加之目前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找不到正确的方法、途径极易产生种种忧虑。有关研究表明5,一方面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而另一方面自己则不愿意主动敞开心扉,总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掩盖起来,即存在戒备心理,搞自我封闭,或者在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其结果不但不能与他人真正沟通,反过来有抱怨人情冷淡,

9、交往不易。不少护理专业的学生常常会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产生种种困惑,从而给自己带来压力。?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的多发期。综上所述,诸多因素成为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心理韧性干预作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将日益突出。?2 心理韧性的效用?2.1 心理韧性的界定 韧性(resilience)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物体受到外力挤压时回弹。现代汉语词典对韧性一词的解释是“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易折断的性质:指顽强持久的精神”。学者们对 resilience 一词的翻译有不同意见,有的学者译

10、为心理弹性6,有的学者译为恢复力7,心理韧性8等。心理韧性概念作为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机制,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人们在生活变化中维持精神和谐的根本,甚至是良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前提2,近年来在心理学、精神医学、教育学、护理学等各学科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韧性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包括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所谓保护性因素,指的是那些能够促使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事件,减少消极发展结果出现可能性的个人的或环境的因素,危险性因素则是指那些会增加一些人出现消极发展结果的可能性和生物的或社会心理的事件7。?2.2 心理韧性的效用 根据 Rutter 1990 年的论述,心理韧性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起作用:一

11、是减少危险的影响,或者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机会来调节危险因素,使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减低:二是减少不幸经历后的负性连锁反应;二是提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四是为个体指出正面的机会,这能帮助他们产生希望和获取成功的资源。心理韧性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9。?韧性是一种心理特质,是对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中其他复杂影响的能动反应。韧性是一种心理能力,通过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有韧性的个体在面临压力和逆境时能够很好地应对,而不会被击跨。心理韧性干预从过去只强调人的缺点和脆弱性的病理模式转变为关注个人的优点和资源的健康模式。关于韧性的研究,一直就是为了服务于实践,是为了帮助那些处于高危环境中的个体更好地适

12、应环境7。韧性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在教育、医疗、社区和企业中开展的韧性干预训练已经显示出良好效果2。?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在心理承受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韧性心理素质太差。如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这种心理的脆弱将直接妨碍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护理教育实践中,必须探索提高护生心理韧性的方法和途径,不仅要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更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结构调整,是我们培养的护理人才能够具备完整人格和健康心态,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自如应对各种压力。?3 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3.1 发现并强化个体优势点,帮助护生扩张挫折承受能力 心理韧性培养的首要问题就是发现

13、个体的优势和强势。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升华教育,邀请国内外护理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及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介绍护理学专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提高对专业的认识,让学生了解作为新兴学科之一的护理学尤其自身的优势和强势。我院 06 届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达 9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相当高,通过实际数据让学生认识到专业优势,正确认识护理学专业的崇高,从而激发护生的爱国、爱专业的上进心,从根本上消除由社会偏见引发的心理失衡的诱因。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恢复护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明白她们同所有的成功者一样优秀,只是她们还没有发现并利用自身的优势。我

14、们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鼓励她们找到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思考和生存方式,培养她们种无论处于何种情况下都充满乐观而自信的心态,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努力进取。最终,她们也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事业上的成功10。?3.2 积极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帮助护生拥有成功的大学生活经验 对于青少年期的心理韧性培养,关键的问题之一是让他们拥有成功的学校生活经验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帮助护生成功渡过大学生活的有效机制。?“导师制”是指在高校本科生教育管理中,让每位导师指导 3 至 5 名学生,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师徒”关系,由导师负责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业余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指导,以优化学

15、生素质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11。导师的引导,有利于促进护理专业本科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导师因人而宜地施教,有利于本科生学术个性的发展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导师的悉心指点,有利于本科生心理健康和生活能力的提高,能够学会与人处事、共事的技巧,能够更好地直面现实,融入集体,做人成才。?3.3 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帮助护生克服心理问题 已有研究一致地证明,社会支持水平与个体的入学适应和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12。许多研究者认为,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支持性因素,通称社会支持,青少年阶段心理韧性的最重要的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

16、的总和,本质上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不仅指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质量,还包含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大多数护生社会、学校为他服务,自己却不怎么努力,便抱怨社会、抱怨教育体系的设计不够人性化。一方面学生应该花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和了解能够获得帮助的各种校园资源,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教师、学长、社区力量等),发挥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到自己被关怀、被关注、被服务。学生提供服务,共同帮助本科生培养心理韧性。?4 结论 在培养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心理韧性时,应注重发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危险性因素的负面影响,逐步培养护生良好的适应能力和不被逆境打败的韧性。?参考文献?1潘伟增,钟佩娴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3):19481949?2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