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16春在线作业2 题目与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45259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16春在线作业2 题目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学16春在线作业2 题目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学16春在线作业2 题目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学16春在线作业2 题目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学16春在线作业2 题目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16春在线作业2 题目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16春在线作业2 题目与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 16 春在线作业 2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 C) A.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 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C.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 相互对立相互割裂的关系满分:3 分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A )。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 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C. 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 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满分:3 分3. “教师是太阳底下做光辉的职业”这句话出自 (C)A. 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夸美纽斯D. 亚里士多德满分:3 分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是属于 CA.

2、原始社会的教育B. 古代社会的教育C.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D.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满分:3 分5.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 A. 发展学生的智力B.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 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D. 形成学生的品行满分:3 分6. 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的决定性因素 DA. 教育B. 环境C. 实践活动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满分:3 分7. 历史上流传的 “狼孩”的故事说明 BA. 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 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C. 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D. 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满分:3 分8.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

3、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A. 十五大B. 十四大C. 十三大D. 十二大满分:3 分9. 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A A. 生产力水平B. 社会制度C. 文化背景D. 科技水平 满分:3 分10. 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 D)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A. 小组教学B. 道尔顿制C. 个别教学D. 课堂教学满分:3 分11.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A. 身体和心理的发展B. 个性的品德的形成C. 体重和身高的增加D. 技能和技巧的提高满分:3 分12. 学校体育能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这是指体育的 ( D)。 A. 健体功能B. 育智功

4、能C. 育德功能D. 娱乐功能满分:3 分13. 教育过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B A.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状B.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可能性C. 教育要求D. 教育影响满分:3 分14. 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有的( D)乃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条件。 A. 生物性和社会性B. 生物性和阶级性C. 历史性和阶级性D. 受教性和可教性满分:3 分15. 20 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BA.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 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满分:3 分16. 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 A

5、A. 社会性B. 历史性C. 阶级性D. 民族性满分:3 分17. 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 ”描述的是(D) A. 学生具有自觉性B. 学生具有独立性C. 学生具有创造性D. 学生具有可塑性满分:3 分18.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B )的特点所决定的。 A. 劳动内容B. 劳动对象C. 劳动手段D. 劳动方式满分:3 分19. 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 )。 A. 课程设置B. 学科顺序C. 课时分配D. 学年编制满分:3 分20. 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 C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 10 道

6、试题,共 20 分。)V 1.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ABCD)。 A. 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B. 德智体等全面发展C. 为社会培养劳动者D.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满分:2 分2. 教育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价值追求和具体目标是 ABCDA. 教育的普及化B. 教育的国际化C. 教育的民主化D. 教育的法制化满分:2 分3. 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 ABCDA. 教育者、受教育者B. 教育内容C. 教育手段、途径D. 教育环境满分:2 分4.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ABCD)。 A. 目的性原则B. 基础性原则C. 适应学生需要及兴趣D. 贴近社会生活满分:2 分5. 我国古代社会教育具有下

7、列特点 ABCDA. 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B. 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C.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D. 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满分:2 分6. 确立教学原则的依据( ACD)。 A. 教学实践经验B. 教师主观思想C. 教学规律D. 教育目的满分:2 分7.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AD )。 A.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满分:2 分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 BD)。 A. 学会生存B. 培养完人C. 学会认知D. 学会学习满分:2 分9. 实

8、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我国的基础教育真正变成(AD )。 A. 发展性教育B. 预备性教育C. 选择性教育D. 普及性教育满分:2 分10.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 (ABCD )。 A. 中小学教育B. 社会教育C. 成人教育D. 家庭教育满分:2 分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B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B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 BA.

9、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可以分离,不必相互联系和沟通。 A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 教育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 ,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无关。 A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有了各种网络教育、远程教学等新的教育和教学组织形式,学校教育可以取消了。 A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 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就是同体力劳动相结合。 A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就是说明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A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 。 B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教学只是完成智育任务的基本途径。 A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