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技术操作指南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43389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技术操作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口腔科技术操作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口腔科技术操作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口腔科技术操作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口腔科技术操作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腔科技术操作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技术操作指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 适应证 】1. 因拔牙等原因造成上颌窦穿孔;2. 慢性上颌窦瘘炎症消退后。【 操作步骤 】1. 局部麻醉;2. 切开瘘口边缘粘膜并向内翻转,相对缝合;3. 同侧上腭设计一蒂在后粘骨膜瓣,覆盖创口;4. 粘膜瓣前缘与瘘口边缘相缝合;5. 术后 10 日拆线;6. 术后医嘱。舌系带矫正术【 适应证 】1. 舌系带过短影响发音或影响舌运动者。2. 无牙牙合患者的舌系带相对附丽过高,妨碍义齿的就位和固位者。【 操作步骤 】1. 局部浸润麻醉;2. 缝线或用鱼尾叉将舌体抬高致舌系带紧张;3. 将舌系带剪开与口底平行,至舌尖上抬时能接触到上前牙的舌侧面为止;4. 保护避免损伤颌下腺

2、导管开口;5. 纵形缝合创口;6. 术后医嘱;7. 7 天后拆线。唇系带矫正术【 适应证 】成人无牙颌者,由于牙槽骨吸收,系带接近牙槽嵴顶,影响义齿的稳定。儿童的上唇系带附着过低,造成上中切牙间隙过大者,亦是手术适应证。【 操作步骤 】1. 局部浸润麻醉;2. 拉开唇部,使系带绷紧,以小剪刀或刀片沿骨面切断系带;3. 创面拉拢缝合,7 日后拆线;4. 术后医嘱。牙槽骨修整术【 适应证 】 1. 拔牙后牙槽骨吸收不全,有尖锐的骨缘或隆起;2. 义齿下方牙槽骨严重突出;3. 即刻义齿修复;4. 上下颌间隙过小。【 操作步骤 】1. 局部麻醉同拔牙术;2. 做粘膜弧形或“L”形切口;3. 翻起粘骨膜

3、瓣,除骨尖区外尽显少量暴露正常骨面;4. 去除过锐骨尖或骨突起;5. 锉平骨面;6. 冲洗伤口,缝合,术后 7 天折线。自体牙移植术【 适应证 】1. 牙根发育 1/22/3 为最佳;2. 应选择 18 岁以下的缺牙病员;3. 病员全身健康,口腔卫生良好,邻牙应无急性尖周炎或牙周炎。【 操作步骤 】1. 受植区准备:拔除病牙,尽量减少创伤,刮净肉芽组织,除去牙槽中隔,修整牙槽窝,使移植牙牙合面低于邻牙牙合面。2. 摘出供牙:防止断根,保护牙囊及牙乳头,牙周膜;3. 移植:注意使牙根尖乳头不受压;4. 固定:用不锈钢丝结扎邻牙,交叉横过邻面,外加牙周敷料保护,也可用夹板固定,术后 2 周去除敷料

4、,4 周拆除钢丝。牙再植术【 适应证 】1. 外伤脱位的牙应即刻再植;2. 位置不正的扭转牙;3. 误拔的健康牙,应立即再植;4. 再植牙一般以年龄小,牙根尚未发育完全,根尖孔呈喇叭状者效果良好。【 禁忌证 】如有明显缺损或广泛龋坏、牙周或根尖周有病损者,不宜再植。【 操作步骤 】1. 牙的处理: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自抗生素液中取出牙,根尖如已发育完成,则需行牙髓切除及充填根管。2. 受植区的处理:清理牙槽窝,去尽异物凝血块、复位牙槽骨、消毒。3. 植牙:将准备好的牙按一定方向植入。4. 固定与调牙合,防止咬合创伤和牙合力负担过大。【 预后判断标准 】1. 疼痛消失,没有感染,不松动,牙功能正常

5、,牙龈附着正常,X 片示牙根无异常透射影,行使功能 5 年以上。2. X 线评价:再植后 1 年内看不到牙根的吸收。阻生牙拔除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 适应证 】1. 阻生智牙反复引起冠周炎症者;2. 阻生智牙本身有龋坏,引起第二磨牙龋坏、食物嵌塞或因压迫引起第二磨牙远中骨质吸收;3. 因正畸需要时,可考虑拔除;4. 可能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诱因的阻生智牙;5. 因完全骨阻生被疑为某些原因不明的神经痛病因者,或可疑为病灶牙者,也应拔除。【 操作步骤 】1. 术前检查:除同普通牙拔除检查外,需拍 X 片进行阻力分析;2. 切开并掀起软组织瓣以显露手术野;3. 去除足够骨质,或劈开,或二者综合

6、;4. 挺出牙并以钳拔除之;5. 处理拔牙创面;6. 缝合切口并压迫止血;7. 术后医嘱;牙拔除术【 适应证 】1. 牙体病:牙体严重广泛龋坏,无法或无条件修复者。2. 根尖病:根尖周围病变,不能用根管治疗及根尖切除等方法保留者。3. 牙周病:晚期牙周病,牙周围骨组织大部分破坏。4. 创伤:因创伤折裂至龈下、或同时有根折。5. 移位或错位牙:影响功能与美观的牙。6. 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的阻生牙。7. 多生牙:形状异常,影响美观,位置不正,妨碍功能。8. 治疗需要:治疗需要减数正畸牙、放疗前为预防严重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9. 滞留乳牙:影响恒牙正常萌出牙。10. 病灶牙:引起

7、颌面部软组织或骨组织炎症或疑为某些疾病的病灶牙。【 禁忌证 】1. 血液病:(1)血友病(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白血病;(4)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中度以上贫血应视为绝对禁忌。2. 心脏病:心功能级者,应视为拔牙禁忌证,心肌梗死和拔牙手术间隔时间应大于6 个月,术前应使用抗生素。3. 高血压: 应根据有无自觉症状,血压是否稳定及精神是否紧张来决定;血压如高于24/13.3Kpa 时应接受内科治疗。4. 肝脏病:急性肝炎、迁肝活动期以及肝功能严重损害者应暂缓拔牙。5. 肾脏病:肾功能衰竭期或严重肾病者均不应拔牙。6. 糖尿病:未控制的糖尿病是拔牙的禁忌证,如血糖控制 160mg%以内,

8、应在术前后予以抗生素。7. 口腔恶性肿瘤:对恶性肿瘤范围内的病牙不应单独拔除。8. 妊娠:有习惯性流产或早产史者,最好不在妊娠期拔牙,一般妊娠 36 个月时拔牙较为安全。9. 月经期: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一般应缓期手术。10. 急性炎症期:11. 甲状腺功能亢进:基础代谢率低于+20%,脉搏每分钟少于 100 次,方可进行拔牙术。【 操作步骤 】1. 术前检查:(1)询问病史;(2)询问病员的全身情况;(3)详细的局部检查,肯定所要拔除牙符合拔牙适应证。2. 调整病员位置:3. 手术区处理,进行消毒、隔离;4. 器械准备;5. 局部麻醉;6. 分离牙龈;7. 挺松病牙;8. 安放拔牙钳;9.

9、拔除病牙;10. 拔除牙的检查及拔牙创面的处理;11. 拔牙术后医嘱:(1)口头医嘱,预防出血,避免用患侧咀嚼;(2)消炎止痛药物的正确应用。【 术中并发症及其防治和处理 】1. 牙折断:对于因技术问题而引起的牙折断,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一般是可以避免的。2. 牙槽骨折断:去除碎骨片,充分止血,去除过锐边缘。3. 上颌结节折断:应将骨片取出,拉拢缝合。4. 邻牙或对颌牙折断或损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5. 下颌骨骨折:多发生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手术中应注意力的恰当使用,劈开时应托好下颌骨,以防万一。6. 颞下颌关节脱位。7. 牙根进入上颌窦。8. 出血:软组织有较大血管出血时应结扎止血,牙槽窝内出血,可用明胶海绵或骨蜡填塞。9. 牙龈损伤。10. 下唇损伤。11. 下牙槽神经损伤,应给予预防水肿以及减压的药物。12. 颏神经损伤,在 5445 区手术时必须保护。13. 舌神经损伤:在拔除 88 时应保护。14. 舌及口底损伤:如有发生应进行缝合止血。15. 上颌窦损伤。【 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1. 拔牙出血:原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偶有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可用缝合伤口,加用止血药物止血。2. 拔牙后疼痛。3. 术后感染。4. 干槽症:治疗原则为清创,消除感染,促进肉芽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