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品工程作业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40646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产品工程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工产品工程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工产品工程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工产品工程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工产品工程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产品工程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产品工程作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化学产品工程结课论文题目:洗衣粉的成分姓名:谢军舰班级: 化 10-1班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学校代码: 10128学 号: 2010205080571第 1章 产品提出.21.1 洗衣粉.21.2 市场前景.2第 2章 方案.32.1 洗衣粉合成配方.32.2 手工生产洗衣粉配方.42.3 其他型号配方.52.4 原料.62.5 手工生产洗衣粉原料性能及作用.62.6 膨化粉性能与作用.7第 3章 选择方案.83.1 方案选择.83.2 原料供给.93.3 前配料方式.93.4 料浆充气.93.5 双层喷枪.93.6 干燥热源.93.7 后配料.93.8 除尘.103.9 产品包装.103.10

2、 自控仪表.103.11 节能减排.11第 4章 产品生产.124.1 概述.124.2 小高塔喷雾干燥生产装置.124.3 大塔喷雾干燥生产装置.122第 1章 产品提出1.1 洗衣粉洗衣粉的英文 Washing powder,合成洗涤剂是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份,并配有适量不同作用的助洗剂。洗衣粉是指粉状(粒状)的合成洗涤剂。20世纪 40年代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利用石油中提炼出的化学物质四聚丙烯苯磺酸钠,制造出了比肥皂性能更好的洗涤剂。后来人们又把具有软化硬水、提高洗涤剂去污效果的磷酸盐配入到洗涤剂中,这样洗涤剂的性能就更完美了。人们为了使用、携带、存储、运输等的方便,就把洗涤剂

3、制造成了洗衣粉。由于洗衣粉能在井水、河水、自来水、泉水、甚至是海水等各类水质都表现出良好的去污效果,并广泛使用于各类织物,所以其生产和使用就迅速发展起来了。现在,洗衣粉几乎是每一个家庭必需的洗涤用品了。1.2 市场前景从近年来中国洗涤用品行业看,就洗衣粉市场,原来市场份额不足三成的洗衣粉行业,国产品牌已三分天下占其二。当前国内洗衣粉市场的格局为:立白销售量份额第一,汰渍销售额第二,雕牌第三位,前三强占据了市场六成份额。2012年 1-12月全国合成洗衣粉累计总产量 4,209,623吨,同比增长2.6%。目前中国人均洗衣粉年消耗量为 3千克,世界人均洗衣粉年消耗为 7.4千克,显示中国洗衣粉市

4、场具有很大潜力,而拥有十亿人口的农村市场平均家庭拥有洗衣机的比例比城市低 50个百分点,只有 30%左右,因此,随着农村洗衣机市场的逐步扩大,洗衣粉产品在农村市场的销售将会有大幅的增长。在产品已是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产品推出必然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不同品级洗衣粉,这种专业的产品粉墨登场已是必然。如杀菌功能洗衣粉,增白功能的洗衣粉、或者专为满足某一人群某一特殊需求的洗衣粉等等。机会点的空白,需要洗衣粉企业将其转化为在一个领域内的精耕细作,另辟蹊径,才能实现市场利益最大化。有效的实行市场细分策略,满足不同要求消费者的需求,专业进取,纵向开拓的模式,也将为“惨淡经营”的洗衣粉行

5、业开创一个新的格局。3第 2章 方 案2.1 洗衣粉合成配方 1、三种常用洗衣粉的配方及生产,这三组配方,任选一组按重量百分比配好混合,用塑料袋分别包装好,即为简易配制的合成洗衣粉,可以销售了。其各组的配比如下: 配方一:烷基芳基磺酸钠 11%,磷酸三钠 40%,硅酸钠 5%,硫酸钠 35%,羧基甲纤维素 1%,牛油脂肪酸硫酸钠 8%,荧光剂 0.03%。 配方二:烷基芳基磺酸钠 19%,磷酸三钠 40%,硅酸钠 5%,硫酸钠 35%,羧基甲基纤维素 1%, 荧光剂 0.03%。 配方三:烷基芳基磺酸钠 30%,硅酸钠 25%,硫酸钠 20%,六偏磷酸钠 25%。 2、从以上三种常用洗衣粉的配

6、方可以看出,合成洗衣粉的主要原料是表面活性剂,加入不同的助剂后,即可生产出性能不同的各种洗衣粉。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生产洗衣粉所用的各种原料的性能,以便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例,生产具备所要求的性能和质量标准的不同类型的洗衣粉。 洗衣粉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等;助洗剂有三聚磷酸钠、硅酸钠、纯碱、硫酸钠、硼砂、羧基甲基纤维素、泡沫促进剂,泡沫稳定剂、荧光增白剂、酶制剂、香料与色素等。 (1)烷基苯磺酸钠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性能比较全面,用它制成的洗衣粉,成品色泽、流动性及在水中的泡沫、乳化、润湿、去污能力都比较好。目前生产的有精烷基苯,质量较好;粗烷基苯,质量较

7、差;脱油烷基苯,质量居中。一般洗衣粉都选用精烷基苯。 (2)烷基磺酸钠在碱性、中性、弱酸性能均能使用,在硬水中有良好的润湿、乳化、分散、起泡和去污能力,缺点是制成的洗衣粉去污力的携污力较肥皂差一些。 (3)三聚磷酸钠也称为“五钠” ,是洗衣粉中的最重要的助洗剂,用量有时比表面活性剂还大;它具有惊人的分散、胶溶作用,能提高污垢的悬浮能力,防止污泊再沉积到织物上;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利于除去衣物上的酸性污垢;它的吸湿性较小,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与颗粒度,对防止洗衣粉吸潮、结块有很大作用。 (4)硅酸钠俗称泡花碱或水玻璃,在洗衣粉助剂中配合能起互相调谐的作用,对洗衣粉的悬浮、胶溶、泡沫稳定有良好

8、作用,且利于配料操作。 (5)纯碱能与脂肪污垢皂化而将污垢除去并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促进泡沫生成作用,不过纯碱用量过大容易刺激皮肤及损伤丝、毛类蛋白纤维织物,对棉麻纺织物损伤不大。若与泡花碱共用就可减少对织物的损害。 (6)洗衣粉中使用的硫酸钠有无水硫酸钠(元明粉或称精制芒硝)和结晶芒硝两种,在洗衣粉中作为填料和辅助洗衣剂,有去污、降低料浆稠度便于搅匀、输送和防止结块的作用,在洗衣粉中的含量随洗衣粉品种不同而不同。 (7)抗再沉淀是为了防止污垢再沉淀于织物上,主要品种有羧基甲基纤维素、羧基甲基淀粉、树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其中以羧基甲纤维素用量最广。在洗衣粉中,它除防止污垢再沉积外,还能保持织物

9、的柔软性及起润湿织物和泡沫等作用。 (8)常用的泡沫促进剂、泡沫稳定剂是烷基醇酰胺(尼偌尔) ,它能稳定泡沫,4促进泡沫稠厚、细致丰富及提高洗衣粉的去污能力,且浮化能力极强。 (9)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带有荧光染料,能在水中被织物的纤维吸附,洗衣粉中常用的有上海产的“挺进 31号” 、 “挺进 4号”等增白剂。 (10)料浆调理剂用来调整浆料的粘度,增加浆料的可溶性、流动性和总固体含量,便于输送、喷粉,对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产量的提高都有作用。常用的料浆调理剂是甲苯磺酸钠、二甲苯磺酸钠一般是在制粉过程中加入。 (11)在洗衣粉中加入酶制剂可以除净织物上的各种血渍、奶渍及由肉汁、牛奶、酱料等

10、所造成的污垢,但所使用的酶必须耐碱性,活力要高,颜色要浅,并耐贮存,能与洗涤剂活性物相混合。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碱性蛋白酶不能直接加入洗涤粉剂料浆中,而是单独加一些非离子活性物保护,干燥成粒后再与洗衣粉混合制成产品。 (12)洗衣粉中增加少量香料,能使洗涤时具有香味,并使织物留香。香料大都采用人工合成的香精。用酒精稀释后,喷入已干燥的粉品中,一般用量为粉重的 0.050.1%。 (13)色素是使洗衣粉带有各种悦目的色泽,但所使用的应为耐碱、热稳定性能好、不污染织物、不与洗衣粉中其它原料发生化学反应的色素为好。常用的是能与洗衣粉本色有互助作用的蓝色,如靓蓝、直接耐晒翠蓝等,也有用翠蓝、红、皂黄的,用

11、料一般每吨 24g。 除以上原料外,在洗衣粉中还可根据用途不同,适当加入皮肤保护剂、防锈剂、织物柔软剂、抗氧剂、乳化稳定剂等。 3、我国生产的民用洗衣粉,一般是用烷基苯磺钠作为主体活性物,配上其它助洗剂;国外洗衣粉的配合,则以三聚磷酸钠的用量较多。 我国生产的民用洗衣粉的配方范围一般为(重量百分比):烷基苯磺钠1530,烷基碘酸钠 010,三聚磷酸钠 830,纯碱 012,硅酸钠(干)58,甲苯磺酸钠 03,羧基甲基纤维素 11.5,硫酸钠 18.552,荧光增白剂 0.220.1,所谓水份一般为 3.929.6,配制 100%。 4、我国目前暂行的洗衣粉质量标准为:感观指标要求颗粒度呈均匀颗

12、粒,不大于 20目不小于 80目者应占 75%以上;色泽白或微黄,除洗涤剂固有气味外无味。理化指标要求活性物不少于 1929%,不皂化物按 100%活性物计不大于 23%(脂肪醇类产品可为 5%) ,PH 值在 6.610.5 以下;沉淀杂质小于 0.1%;泡沫度在当时为 180190mm,3 分钟为 170180mm;磷酸盐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不小于 110%(聚磷酸盐一物质财富含量 1630%) ;去污力用瓶式去污测定低度测定去污值在 3240%范围内;搞再沉淀值约在 7090%;润湿力在 610秒或 1540 秒,视用途而定。2.2、手工生产洗衣粉配方:1、调节范围原料 重量% 原料 重量%磺酸 4-10 粉子 20-40AES 0-6 CMC 0-0.56501 0-3 双氧水 0-5三聚磷酸钠 0-20 增白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