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金融化现象浅析(上)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39422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金融化现象浅析(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保险金融化现象浅析(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保险金融化现象浅析(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保险金融化现象浅析(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保险金融化现象浅析(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险金融化现象浅析(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金融化现象浅析(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险金融化现象浅析(上)摘要 保险金融化是 21 世纪保险和再保 险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核心是结构性风险融资。保险金融化的表现特征有:从保险机制向金融机制转变;从保险市场向资本市场扩展;从风险仓储向风险媒介转变。从金融中介理论角度来讲,保险金融化发展有其必然性:保险功能和金融功能相互渗透,保险金融化是金融一体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险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关 键词 保险金融化,金融功能, 结 构性风险融资,风险仓储保险金融化是 21 世纪保险和再保险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保险业波涛汹涌的创新潮流大多以金融化形式体现,银行保险、保险风险证券化、应急资本、有限风险再保险

2、等保险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屡见不鲜,成为保险业和传统金融行业不断融合的鲜活实例。一、21 世纪的全球金融革命过去 20 年,世界金融业经历了一场金融革命。金融服务业中的银行、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的角色发生了动态转变,这些金融机构不再只从事其传统业务。目前人们习惯于在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中“储蓄” ,银行和保险 公司则开始提供一系列的投资产品;保险公司也扩展了业务范围,如人寿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可变年金和变额寿险,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而获得不同的投资回报,而过去的保险公司一般只提供定额寿险产品。不仅如此,伴随着金融机构和个人金融行为变化所产生的另一种现象,金融工具的本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几年前,金融产品被

3、简单地分为股票和债券两类,并且可以根据风险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现在新的独特的金融产品正在被不断地创造出来,这些产品是由普通证券重新组合发展而来的,按风险对它们进行分类已经不太容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金融衍生工具了。这种金融工具的价值由合约标的物的供给需求关系确定,其最安全的用途是用来为购买者防范投资品价格如利率和汇率等的反向变动风险,最具风险的用途是用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另一种新的金融工具资产支持证券也被广泛使用。资产支持证券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预收款等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进行证券化。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作为资产支持证券的稳定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这些金

4、融产品的市场。证券化的存在和发展能弥补银行业和保险业的不足,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体系下,一国国民经济常常陷入两难选择,要么多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要么资金不足,甚至发生资金不足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矛盾现象,证券化可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金融证券化还使其他金融机构有机会更多参与证券化进程,有更多机会寻求自身可以选择的金融资产,打破了旧的金融模式,并赋予市场参与者更多的自由,使得其能够选择自己未来的商业定位。二、保险金融化的核心内涵戈登史密斯根据金融结构的主要特征,将金融结构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从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看出,保险金融化发展方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0 世纪以前的金融发展初

5、级阶段,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保险公司的市场力量还很薄弱;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的发展阶段,金融中介率提高,保险证券机构地位开始上升;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地位明显上升,直接金融发展速度超过间接金融,成为主要融资方式;21 世纪以来金融结构的高级阶段表现为各种金融机构的相互交叉,金融业务呈综合化发展态势,金融结构差异逐渐缩小、趋同,保险和资本市场间建立通畅的资金流通渠道,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界限日益模糊,保险向金融本业靠近的保险金融化以及金融一体化发展趋势已成时代潮流。(一 )保 险金融化概念保险金融化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保险逐步回归金融中介

6、本质特征的动态演化进程。金融中介是从消费者(储蓄人)手中获得资金并将它借给需要资金的投资者,是储蓄投资转化过程的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保险的传统理论注重风险分散和保障功能的发挥,虽然在保险基金的运动规律以及保险资产投资领域体现出保险经营必然的、强烈的金融属性,但长期以来,保险为人们熟知和接受的观念更多是作为一类风险保障机制而非融资机制的制度安排。事实并非如此,保险具有金融索取权特征,金融是社会财富的索取权,任何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国家,只要拥有了金融资源开发配置权,就获得了支配相同比例的社会财富的权力。保险即是这样一种资源,无论在财产险还是人身险领域,保险开发商通过开展风险承保和风险融资业务,都可以

7、聚集巨额的保险基金并加以有效利用,获取保险单的发行收益。近年来,由于金融市场上大量保险证券化和保险衍生工具的使用,保险产品的金融属性更加凸现,保险业深藏在风险承保职能背后的风险融资功能逐步显露出来。保险金融化正是在保险产品金融化的基础上出现的保险企业全面向金融中介逼近的发展趋势,其标志之一就是金融市场上的保险产品投资保证及选择权的估价评估认定更加关注风险回报原理,从而促使保险业更加注重资本管理。保险作为风险融资中介的本质被人们逐步接受和认可,保险业本质上的风险分散功能得到加强和巩固。金融化是保险范畴和金融范畴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结果,金融化使保险业不再成为金融体系内相对独立的金融部门,保险业与

8、其他金融行业间的信息交流和资金融通得到加强,使保险在资本结构、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社会融资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保险在整体金融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逐步上升,保险和金融越来越密不可分。保险金融化的外在表现是大量与银行、基金、证券公司相关的产品创新不断涌现,保险业不再局限于封闭狭小的保险市场空间,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融通渠道变得更加畅通,保险业与银行业、基金业、投资银行等其他金融中介构成一个更加完整的、互通有无的金融体系。(二 )保 险金融化的核心 结构性 风险融资近年来一个显著的金融发展标志是各个相对独立的金融服务机构的集中整合,尤其是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融合程度更高。银行和保险的融合

9、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方案的需求上,对新风险管理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传统从事批发性风险管理产品的再保险业而言,两者的融合提供了更多创新机会,结构性风险融资就是其中一项很有生命力的创新业务险种,资本市场上的结构性风险融资也已成为现代国际大型保险企业业务拓展的重要领域。结构性融资是指通过改变公司的股本结构、债权结构甚至资产结构达到融资的目的。结构性风险融资又称作风险证券化,风险证券化可以作为保险人管理资产负债表的工具,提高内部资金运用效率,增进资本效益。保险金融化的核心是结构性风险融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Doherty & Schlesinger(2002)认为,近年来自然

10、灾害与人为风险高度相关,风险日益集中,大量风险无法通过传统再保险方式转嫁。证券化作为风险转移工具,能有效转嫁传统保险市场所无法转嫁的剩余风险。保险人通过核保技术可筛选系统风险,而证券化则可以辅助再保险合约分离出非系统风险,并通过资本市场转换为具有流动性的可供投资的有价证券。近年来国际保险证券化商品的发行,充分支持资本市场与传统保险市场的整合趋势,保险证券化商品成为保险人和再保险人更具弹性的资本管理工具。证券化过程形成了保险合约的二级市场。保险合约由于涉及条款内容以及各具特色的被保险人的承保条件,大多数国家只存在保险合约的初级市场,保单所有人只能通过保单贴现的方式获得保险资金,不能在更大范围内实

11、现保单的价值。随着资本市场的扩大,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互动频繁,传统的保险价值链可以拆分(见图 1)。通过专业分工,将创造出具有经济效益的风险中介结构,同时转移保险人承受的剩余风险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承保风险、管理风险和风险融资,开发风险转移工具,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投资银行则擅长证券承销,熟悉交易结构化的过程,协助股权证券顺利发行上市,因此保险公司尤其是再保险公司借助风险证券化过程分离出非系统风险,运用批发式风险管理工具转移非核心业务风险,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的价值。三、保险金融化的表现特征(一 )从保 险机制 (insurance mechanism)向金融机制(financia

12、l mechanism)转变保险作为专业的风险保障机制,在三足鼎立的金融体系中扮演着相对独立的金融角色。和银行业及证券业的融资功能不同的是,保险业的主要功能是风险分散和保障。所谓保险机制,就是三个环环相扣的企业行动:准确评估风险的或然率;对投保者提出合理的行为约束;分摊个别投保者遭遇的损失。凡是同时具有上述三项行动的社会机制,都是有形或无形的保险机制,而商业保险制度是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经济保障制度。保险机制的实质是一种“株连” ,一旦出现无人能事前准确预测的意外,意外的直接承受人可以得到预先约定的全额补偿,而意外造成的损失,将漫延到所有参加同种保险的投保人是他们共同承担了某一个别人本来要独立承

13、担的损失。由于保险风险是一类独特的自然风险和人身保险,因此保险机制是建立在风险的自我消化和吸收基础上。保险市场内的风险交易很难与其他金融市场建立资金通道以实现市场间资本的流动和交易的升级。金融机制的核心是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基础上更好地提高资本效率,促进资金合理配置。以风险换取收益是金融机制的基本特征,金融市场上资产定价依赖于无套利方法。金融机制下,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力图寻找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愿意承担与其投资回报比实际回报(产出)低的可能性,在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内运用市场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调动市场各种要素,并最终实现资金增值和风险规避的目的。(二 )从保 险市

14、场 (insurance market)向 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扩展承保业务是保险公司的基本业务。传统风险承保业务的各个环节一般都存在于保险市场范围内,无论是保险营销还是风险控制,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保险中介组织,都是在特定投保人群体和保险机构之间开展的经济交易活动。保险发展到后期,投资业务比重不断攀升,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日益强化,保险在集聚资金、金融中介和高效营运资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社会储蓄形成一定的分流作用,且在国债、证券投资基金和同业拆借等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上逐渐占有一席之地,日益成为各个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2007 年 111 月,我国保费总收入达到 64

15、43 亿元。保险资产规模接近 3 万亿元,保险业可运用资金余额 1.83 万亿元,保险市场总体规模达到新的历史高度。一项交易活动的本质通过从事该交易的企业组织的负债业务得到表现。负债业务特征较好定义和刻画了经济企业的行业特征,而资产及资本业务则更多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而不是行业特征的要求,众多跨国企业在资产达到一定规模后往往从事高风险金融投资即是一例。保险企业的负债业务主要是各类保险产品的销售以及保险服务的提供,传统负债类的保险业务与其它金融机构及市场的依赖度不高,而创新的保险产品,不论是投资连结保险还是巨灾保险债券,都离不开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介入,金融商品化倾向已十分明显。保险企业发行类似

16、金融产品可以在面临偿付能力不足危机的前提下迅速筹集资金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承担日后资金偿还的义务。以往保险市场上的可承保风险和不可承保风险可以通过证券化技术转移到资本市场上,资本市场成为保险企业经营获利的重要舞台。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是保险金融化发展的主要舞台。资本市场的市场结构和传统保险市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首先,资本市场上卖方和买方均为势均力敌、地位相当的交易商;其次,资本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比保险市场的交易价格更加灵活;最后,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复杂。资本市场的透明性和公开性从根本上把资本市场交易这一直接金融方式和银行、保险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媒介金融方式区分开来。保险企业作为普通市场交易者可直接在资本市场上运用债券、期权等金融市场工具转嫁风险,实现风险保障和融资收益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