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第四章习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3490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第四章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分子生物学第四章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分子生物学第四章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分子生物学第四章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分子生物学第四章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第四章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第四章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 章 DNA 复制一、填空题1在 DNA 合成中负责复制和修复的酶是 。2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呈 Y 开结构,称为 。3在 DNA 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 DNA 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 4在 DNA 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 ,另一条非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 。5如果 DNA 聚合酶把一个不正确的核苷酸加到 3端,一个含 35活性的独立催化区会将这个错配碱基切去。这个催化区称为 酶。6DNA 后随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 ,它是由 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合成的。7复制叉上 DNA 双螺旋的解旋作用由 催化的,它利用来源于 ATP 水解产生的能量沿 DNA 链单向移动。8帮助 DNA 解旋的

2、 与单链 DNA 结合,使碱基仍可参与模板反应。9DNA 引发酶分子与 DNA 解旋酶直接结合形成一个 单位,它可在复制叉上沿后随链下移,随着后随链的延伸合成 RNA 引物。10如果 DNA 聚合酶出现错误,会产生一对错配碱基,这种错误可以被一个通过甲基化作用来区别新链和旧链的判别的 系统进行校正。11对酵母、细菌以及几种生活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病毒来说,都可以在 DNA 独特序列的 处观察到复制泡的形成。12 可被看成一种可形成暂时单链缺口(I 型)或暂时双链缺口(II 型)的可逆核酸酶。13拓扑异构酶通过在 DNA 上形成缺口 超螺旋结构。14真核生物中有五种 DNA 聚合酶,它们是 A.

3、;B. ;C. ;D. ;E. ;15 有真核 DNA 聚合酶 和 显示 35 外切核酸酶活性。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DNA 的复制( )。A包括一个双螺旋中两条子链的合成 B遵循新的子链与其亲本链相配对的原则C依赖于物种特异的遗传密码 D是碱基错配最主要的来源E是一个描述基因表达的过程2一个复制子是( )。A细胞分裂期间复制产物被分离之后的 DNA 片段 B复制的 DNA 片段和在此过程中所需的酶和蛋白质C任何自发复制的 DNA 序列(它与复制起点相连)D任何给定的复制机制的产物(如单环) E复制起点和复制叉之间的 DNA 片段3真核生物复制子有下列特征,它们( )。A比原核生物复制子短

4、得多,因为有末端序列的存在 B比原核生物复制子长得多,因为有较大的基因组C通常是双向复制且能融合D全部立即启动,以确保染色体的 S 期完成复制E不是全部立即启动,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只有大约 15%具有活性4下述特征是所有(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复制起始位点都共有的是( )。A起始位点是包括多个短重复序列的独特 DNA 片段B起始位点是形成稳定二级结构的回文序列C多聚体 DNA 结合蛋白专一性识别这些短的重复序列D起始位点旁侧序列是 A-T 丰富的,能使 DNA 螺旋解开E起始位点旁侧序是 G-C 丰富的,能稳定起始复合物5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按全保留机制进行B按 3

5、5方向进行C需要 4 种 dNMP 的参与D需要 DNA 连接酶的作用E涉及 RNA 引物的形成 F需要 DNA 聚合酶 I6标出下列所有正确的答案。( )A转录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获得两条相同的 DNA 链的过程BDNA 依赖的 DNA 聚合酶是负责 DNA 复制的多亚基酶C细菌转录物(mRNA )是多基因的D 因子指导真核生物的 hnRNA 到 mRNA 的转录后修饰E促旋酶(拓扑异构酶 II)决定靠切开模板链而进行的复制的起始和终止7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以下哪种酶除去 RNA 引发体并加入脱氧核糖核苷酸?( )ADNA 聚合酶 III BDNA 聚合酶 II CDNA 聚合酶 I D外切核酸酶

6、 MFI EDNA 连接酶8使 DNA 超螺旋结构松驰的酶是( )。A引发酶 B解旋酶 C拓扑异构酶 D端粒酶 E连接酶9从一个复制起点可分出几个复制叉?( )A1 B2 C 3 D 4 E4 个以上三、判断题1大肠杆菌中,复制叉以每秒 500bp 的速度向前移动,复制叉前的 DNA 以大约定 3000r/min 的速度旋转。( ) (如果复制叉以每秒 500 个核苷酸的速度向前移动,那么它前面的 DNA 必须以 500/10.5=48 周/ 秒的速度旋转,即2880r/min)2所谓半保留复制就是以 DNA 亲本链作为合成新子链 DNA 的模板,这样产生的新的双链 DNA 分子由一条旧链和一

7、条新链组成。( )3“模板”或“反义” DNA 链可定义为:模板链是被 RNA 聚合酶识别并合成一个互补的 mRNA,这一 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4DNA 复制中,假定都从 53同样方向读序时,新合成 DNA 链中的核苷酸序列同模板链一样。 ( ) (尽管子链与亲本链因为碱基互补配对联系起来,但子链核苷酸序列与亲链又很大不同)5DNA 的 53合成意味着当在裸露 3OH 的基团中添加 dNTP 时,除去无机焦磷酸 DNA 链就会伸长。( )6在先导链上 DNA 沿 53方向合成,在后随链上则沿 35方向合成。( )7如果 DNA 沿 35合成,那它则需以 5三磷酸或 3脱氧核苷三

8、磷酸为末端的链作为前体。( )8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缺失 35校正外切核酸酶活性时会降低 DNA 合成的速率但不影响它的可靠性。( )9DNA 的复制需要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 )10复制叉上的单链结合蛋白通过覆盖碱基使 DNA 的两条单链分开,这样就避免了碱基配对。( ) (单链结合蛋白与磷酸骨架结合,离开暴露碱基)11拓扑异构酶 I 和 II 可以使 DNA 产生正向超螺旋。( )12拓扑异构酶 I 解旋需要 ATP 酶。( )13RNA 聚合酶 I 合成 DNA 复制的 RNA 引物。( )14当 DNA 两条链的复制同时发生时,它是由一个酶复合物,即 DNA 聚合酶

9、III 负责的。真核生物的复制利用三个独立作用的 DNA 聚合酶,Pol 的一个拷贝(为了起始)和 Pol的两个拷贝(DNA 多聚体化,当 MF1 将 RNA 引发体移去之后填入)。( )四、简答题1在 DNA 聚合酶 III 催化新链合成以前发生了什么反应?2DNA 复制起始过程如何受 DNA 甲基化状态影响?3DNA 连接酶对于 DNA 的复制是很重要的,但 RNA 的合成一般却不需要连接酶。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4曾经认为 DNA 的复制是全保留复制,每个双螺旋分子都作为新的子代双螺旋分子的模板。如果真是这样,在 Meselson 和 Stahl 的实验中他们将得到什么结果?5描述 Mat

10、thew 和 Franklin 所做的证明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6解释在 DNA 复制过程中,后随链是怎样合成的。答案一、 填空1. DNA 聚合酶 2. DNA 复制叉 3. DNA 连接酶 4. 先导链 后随链 5. 校正核酸外切 6. RNA 引物 DNA 引发酶 7. DNA 解旋酶 8. 单链结合蛋白(SSB ) 9. 引发体 10. 错配校正(错配修复) 11. 复制起点 12. DNA 拓扑酶 13. 松弛 14. 15. 二、选择1.BD 2.C 3.C 4.ACD 5.DEF 6. BC 7. C 8.C 9.B三、判断XXXX XXX四、简答1在 DNA 聚合酶 II

11、I 催化新链合成以前发生了什么反应?答:DnaA(与每 9 个碱基重复结合,然后使 13 个碱基解链)、 DnaB(解旋酶)和 DnaC(先于聚合酶 III 与原核复制起点相互作用。后随链复制需要引发体完成的多重复制起始,引发体由 DnaG 引发酶与多种蛋白质因子组成。2DNA 复制起始过程如何受 DNA 甲基化状态影响?答:亲本 DNA 通常发生种属特异的甲基化。在复制之后,两模板-复制体双链DNA 是半甲基化的。半甲基化 DNA 对膜受体比对 DnaA 有更高的亲和力,半甲基化 DNA 不能复制,从而防止了成熟前复制。3DNA 连接酶对于 DNA 的复制是很重要的,但 RNA 的合成一般却

12、不需要连接酶。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答:DNA 复制时,后随链的合成需要连接酶将一个冈崎片段的 5端与另一冈崎片段的 3端连接起来。而 RNA 合成时,是从转录起点开始原 53一直合成的,因此不需 DNA 连接酶。4曾经认为 DNA 的复制是全保留复制,每个双螺旋分子都作为新的子代双螺旋分子的模板。如果真是这样,在 Meselson 和 Stahl 的实验中他们将得到什么结果?答:复制一代后,一半为重链,一半为轻链;复制两代后,1/4 为重链,3/4 为轻链。5描述 Matthew 和 Franklin 所做的证明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答:(1)将大肠杆菌在 15N 培养基中培养多代,得到

13、的 DNA 两条链都被标记,形成重链。(2)细胞移到 14N 培养基中培养,提取 DNA;(3)将 DNA 进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4)经过一定时间后,DNA 在离心管聚集成带,每个带的密度均与该点的氯化铯溶液的密度相同;(5)照相决定每条带的位置和所含的 DNA 量。1)经 15N 培养基,所有 DNA 都聚集在一条重密度带;2)经 14N 培养基一代后,所有的 DNA 形成一条中间密度带;3)经 14N 继续培养基一代,DNA 一半是中间密度带,另一半是轻密度带;4)最后,他们证明第一代的分子是双链,且为半保留复制。6解释在 DNA 复制过程中,后随链是怎样合成的。答:DNA 聚合酶只能朝 53方向合成 DNA,后随链不能像前导链一样一直进行合成。后随链是以大量独立片段(冈崎片段)合成的,每个片段都以 53方向合成,这些片段最后由连接酶连接在一起。每个片段独立引发、聚合、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