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级摄影师理论单项选择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29595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高级摄影师理论单项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高级摄影师理论单项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高级摄影师理论单项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一、高级摄影师理论单项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一、高级摄影师理论单项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高级摄影师理论单项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高级摄影师理论单项选择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 论 知 识 复 习 题单 项 选 择 题 ( 一 )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 A )。A.行为规范 B.操作程序 C.劳动技能 D.思维习惯2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下列选项中的( B )不是职业道德功能的表现。A. 激励作用 B. 决策能力 C. 规范行为 D. 遵纪守法3( C )是摄影术的诞生日。A1842819 B1832819 C1839819 D18508194. ( D )是银版摄影术的发明者。A巴布洛夫 B欧文 C里查德 D L达盖尔5. ( B )的基本步骤可概括为被摄物体一照相机一感光材料一显影一照相底片。A摄影 B摄影成像 C冲洗成

2、像 D彩扩成像6光轴是( D ),或通过一个球面中心并垂直于透镜另一面的直线。A光束的中心轴线 B光源与透镜球面中心的连线C光源与被摄体间的假设轴线 D经过透镜两球面中心的直线7物距指:( C )。A折射点至透镜的距离 B像点至透镜的距离C物点至透镜的距离 D像点至照相机的直线距离8焦点至透镜的距离是:( B )。A物距 B焦距 C像距 D物体至照相机的距离9在乳剂中添加增感剂可以大幅度提高胶片的( C )和感色范围。A颗粒性 B宽容度 C感光度 D解像力10以下几种药品中,( A )是常用的黑白显影剂。A对苯二酚 B硼砂 C溴化钾 D碳酸钠11显影液中若忘了添加保护剂将会使显影液容易氧化,导

3、致( D )。A药水马上变质失效 B胶片在冲洗过程中容易刮伤C高温冲洗时胶卷出现脱膜现象 D显影能力下降12显影液中若忘了添加抑制剂将会( B )。A使药水马上变质失效 B使冲洗出的胶片灰雾度变大C使冲洗出的胶片反差变大 D使药水显影能力下降13定影液的主要作用是( B )。A把胶卷上已曝光的那部分卤化银溶解掉B把胶卷上未曝光的那部分卤化银溶解掉C延长底片的保存期D把潜影变成可视的影像14快门的作用是配合光圈,控制胶片( D )。A光照度 B光亮度 C反光率 D曝光时间15正确存放照相机的方法:( C )。A放于阴凉、干燥、冷藏的地方B放于阴凉、冷藏、通风的地方C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D放

4、于强光、干燥、通风的地方16画幅尺寸规格为 24mm36mm 的照相机是( C )。A座机 B数码照相机 C135 照相机 D810 照相机17防震、防晒、防热、防潮、( D )是照相机维护保养的要求。A防盗 B防借他人使用 C防频繁使用 D防尘18鱼眼镜头的焦距很短,( D )。A.抽象畸变 B.口径很长 C.像场弯曲 D.视场角18019镜头焦距长,被摄物在胶片上成像( C )。A亮 B暗 C大 D小20( D )的焦距近似或等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A鱼眼镜头 B微距镜头 C变焦镜头 D标准镜头21视场角为( D )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A80 以上 B7095 C90 D406022某个照

5、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为 80mm,这个照相机属于( D )A单反照相机 B大型照相机C 135 照相机 D120 照相机23视场角与镜头的焦距成( A )。A反比 B正比 C等比 D无任何关系24控制镜头透光多少是( D )的主要作用。A照相机机身 B测距离 C摄影镜头 D光圈25常用照相机光圈系数的排列顺序:( D )。Af/2 、f/2.8、f/4、f/5.6、f/8、f/16、f/20B f/1.4、f/1.8、f/2.8、f/4.8、f/6、f/8C f/1、f/2、f/3、f/4 、 f/8Df/1.4 、f/2 、f/2.8、 f/4、f/5.6、f/826相邻两级光圈系数,后一级

6、的通光量是前一级的( C )。A15 B4 倍 C12 D8 倍27光圈系数大小与快门速度快慢的关系是:( D )。Af/1.4 的像亮度与 f/2 的像亮度一样B光圈系数大,快门速度快;光圈系数小,快门速度慢C没关系D光圈系数大,快门速度慢;光圈系数小,快门速度快28在同等条件下,F/5.6 的景深( D )F/11 的景深。A B C D29一只 7 片 6 组的标准镜头,不加膜透光率为 59,单层加膜为( C )A39 B45 C81 D1130感光乳剂层和它的( C )是感光材料的主体结构。A防光景层 B结合层 C载体 D保护层31黑白感光胶片按感光性能可分为 X 光片、紫外片、( D

7、 )红外片。A全色片、反转片 B中间片、分色片C反转片、全色片、色温片 D色盲片、分色片、全色片32彩色感光胶片按照用途划分,一般可分为:( D )。A彩色正片、X 光片、全色片B抛光片、彩色反转片、紫外片C彩色一步成像片、分光片D彩色正片、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彩色中间片、彩色一步成像片33负性感光材料经曝光和冲洗后,得到的影像( D )。A为全黑 B为黑白效果C为红外效果 D其明暗正好与被摄景物相反34色盲片能把被摄体中呈现( A )颜色部位的明暗层次真实再现。A. 蓝、紫 B. 黄、绿 C. 红、橙 D. 红、橙、黄、绿、青35( B )不适合使用色盲片。A制作电影拷贝片 B印刷制版C翻

8、拍、复制图书资料 D翻拍、复制黑白文字36( D )是全色片感受色光的范围。A红外光 B激光 C灰色光 D全部可见光37彩色感光胶片按光源色温要求,可分为( C )。A色盲片、分色片、全色片 B彩色正片、彩色负片C日光型彩色片、灯光型彩色片、日光灯光通用型彩色片D彩色反转片、彩色中间片、一次成像片38用彩色反转片拍摄的红花绿叶在底片上分别被记录为( D )。A粉色花、青色叶 B青色花、品红色叶C蓝色花、白色叶 D红色花、绿色叶39日光型彩色胶片适用于色温在( C )时拍摄。A3200K 一 3400K B4500K 一 5000KC 5500K 一 5600K D6500K40色温为 3200

9、K 适应于( D )彩色胶片的拍摄。A所有的彩色负片 B所有的彩色反转片C所有的日光型 D所有的灯光型41灯光型彩色胶片在日光下拍摄,必须加用( B )。A雷登 80 系列滤光镜 B雷登 85 系列滤光镜C雷登 8l 系列滤光镜 D雷登 82 系列滤光镜42黑白相纸按反差性能分为( D )。A光面、绸面、绒面B中性感光纸、特别硬性C绒面感光纸、中性感光纸、光泽感光纸D特别软性、软性、中性、硬性、特别硬性43胶片或照相纸的感光乳剂中使用的银盐种类( D )。A主要是溴化银B主要是溴化银、氯化银、氟化银C溴化银、碘化银、氯化银、氟化银或它们的混合体D一般是溴化银、碘化银、氯化银或它们的混合体44低

10、于 O 一 8为( D )的保存温度。A黑白相纸B彩色相纸、光面相纸C彩色相纸D一般彩色感光材料45照相纸号数越大,它的( D )。A清晰度越高 B清晰度越低 C反差越小 D反差越大46相纸的纸基抗水性较强,表现为( D ),晾干或烘干后不易收缩和变形。A纸基耐酸碱B浸水后比一般纸不容易破损C水和药液不容易渗入纸基中D在水和药液中浸泡后纸基膨胀和收缩率小47保护层、感光乳剂层、片基和背面层是( D )的基本组成部分。A感光材料 B彩色负片 C照相纸 D黑白负片48感光材料的保护层具有( D )或产生摩擦灰雾的作用。A有良好的耐光、耐寒、耐热等性能B膨胀和收缩率小,不易变形C防止胶卷在冲洗中产生

11、过度卷曲D防止乳剂层被划伤49( D )是片基上背面层的基本功能。A防光晕、防静电和耐酸碱等B防光晕C防光晕、防静电和防止乳剂层被划伤等D防光晕、防静电和防卷曲等50( D )胶片一般应保存在 O以下。A一般彩色感光材料 B黑白正片和照相纸C中速黑白负片 D专业型彩色负片或反转片51一般( D )黑白负片的保存温度为 13以下。A慢速 B低速 C高速 D中速52低于 20为( D )的保存温度。A黑白相纸、彩色相纸 B彩色相纸、光面相纸C彩色相纸 D黑白相纸53一般彩色感光材料必须保存在( C )的温度。A0 B高于 20 C低于 0一 8 D低于 1054光源投射在被摄景物上的光线( D )

12、即为光源的光照度。A衍射性质 B温度和角度 C反射方向 D强弱55( D )表示物体反射光线的能力。A散射度 B光线位移 C衍射率 D反光率56大部分被摄体的平均反光率都接近( A )。A18中灰 B28中灰 C25中灰 D8灰57形成物体亮度的基本因素:( B )。A照度 B. 照度、反射率C闪光灯的功率 D. 镜头反射的光线的能力58摄影曝光指按动照相机( D )使胶片感光。A光圈、快门 B闪光灯 C闪光灯、光圈 D快门59影响曝光的因素有:光源、景物、( A )以及胶片的性质。A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 B照相机的光圈C照相机的快门 D照相机的镜头60感光材料的密度,也可简单地理解为( D )

13、。A明亮度 B对比度 C灰度 D黑度61根据底片密度的情况把曝光状况归纳为:( D )。A厚、薄、正常B快、慢、正常C软、硬、正常D曝光正常、曝光不足、曝光过度、曝光过度或不足同时出现在一张底片上62下列现象中,( C )是曝光不足底片的主要表现。A底片密度较厚B影像没有层次C底片看上去完全透明,失去层次D对应于景物亮部的密度往往很大63曝光过度底片的主要表现:底片的( D )较厚,影像没有层次。A上光 B过塑 C照度 D密度64影像( D )反映了原景物的亮度关系,称为正常曝光。A象征性 B艺术性 C夸张性 D正常性65底片上所得的密度与拍摄者的要求一致或近似时称为:( D )。A正常焦距 B正常景深 C正常光圈 D正确曝光66控制曝光指以摄影师的创作意图为目的,改变原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