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26539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 准 与 要 求 分值 检查方法 扣分标准检查记 录得分标 准 与 要 求 分值 检查方法 扣分标准检查记 录得分(一)诊室环境1诊室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清新,窗明桌净。2墙壁:无乱张贴,无乱悬挂,无蜘蛛网、无污渍污垢。3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定期消毒。4物品放置:各个工作间物品分类放置,管理有序。5护士办公室:整齐、清洁、无杂物,洗手池清洁,有洗手方法说明。6治疗室、换药室: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定期空气消毒,治疗车无污垢。20现场查看。 1 处不符合要求扣 1 分。(二)服务质量1、就诊前(1)诊室整洁,桌面无杂物,办公用品齐全。(2)保持诊床清洁、整齐,每日更换。(3)开诊前 15

2、 分钟,为候诊病人进行开诊仪式,介绍就诊流程、门诊布局及相关健康宣教。2、就诊中(1)护理人员实行“首迎首问负责制” 。(2)护士微笑迎接,主动询问病人需要,及时、准确分诊,引导病人至就诊科室并维持就诊秩序。(3)简要询问病史,根据病人需求指导病人选择专家。(4)分诊护士及时巡视,认真观察就医病人病情变化,对危重、急症病人及时通知医生,安排就诊。(5)诊疗中有实施保护病人隐私的设施。每诊室病陪人不超过 3 人。(6)主动为病人提供帮助,老、弱、危重、特殊检查及治疗时至少一名人员护送。(7)根据病人需求,提供相关健康教育指导。(8)发现传染病,按规定要求进行隔离、上报及诊室消毒。3、就诊后(1)

3、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2)做好病员特殊检查前准备及用药相关指导。(3)保管好病人的各项检查报告单。(4)专家、病人离开后,开窗通风,空气消毒。(5)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更换诊床床套。(6)准备次日开诊用物。501现场查看。2满意度调查。3实地询问病人。1.开诊前准备工作不到位 1处扣 1 分。2.无开诊仪式扣 2 分。3.健康教育指导不到位 1处扣 1 分,无健康教育指导 1 处扣 2 分。4.诊疗中不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扣 5 分。5.病情观察不及时扣 5 分。6.日志填写不及时扣 1 分,不填写扣 5 分。7.漏报传染病 1 例扣 10分,发现传染病后消毒隔离不合格扣 5 分。8.其余 1

4、 处不合格扣 1 分。(三)安全管理1有科室安全管理制度。2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意外。3有差错事故防范及报告制度。4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301查看安全制度。2查看各项制度落实情况。1.无安全制度扣 5 分。2.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1处扣 1 分。5重点安全环节做好警示说明,如防滑、安全用电、安全用氧等各种安全警示提示及措施。6一旦发现病情危重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7诊室内禁止吸烟及任何个人用电。8掌握消防知识及操作规程,消防钥匙定点放置,有消防栓及灭火器使用说明。 9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灯功能完好。10各班下班前,仔细查看,保证门、窗、水、电关闭

5、。二、急诊科 100标 准 与 要 求 分值 检查方法 扣分标准检查记 录得分(一)环境管理1布局合理、标识清楚,有绿色通道示意图。2分诊大厅、走廊做到门窗明亮,家具、墙壁清洁无污迹,地面无痰迹、无垃圾。洗刷间、厕所无异味。3各室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清新,窗明桌净。4物品放置整齐有序,不放置私人用品。5清创室(1)整洁明亮,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有标记。(2)物品摆放规范,无菌、清洁物品分别放置。(3)各种外用药标签清晰醒目。(4)清创完毕后做好终末处理。6抢救室(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人所用,其它情况不得使用。(2)室内光线明亮,物品摆放有序。(3)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齐全,定点放

6、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用、外借,保证抢救仪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定时检修,专人管理。(4)药品、敷料、器械用后及时清理、消毒补充后放回原处。严格交接班。(5)抢救完毕后整理环境卫生,保持抢救室整齐、清洁。7观察室(1)室内整洁、安静、通风良好,加强防护管理。(2)专人负责,随时主动观察病情,观察输液、氧气吸入及各种仪器使用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3)病人出观察室后,做好终末消毒,避免交叉感染。20现场查看。 1 处不符合要求扣 1 分。(二)急救质量1分诊护士听到急救车铃声后,立即推担架车到门口迎接病人并护送至抢救室配合抢救。2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并能积极主动配合

7、医生抢救。3急救措施及时、到位,执行医嘱准确无误。4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体现爱伤观点。5抢救记录详实,能准确反映抢救过程及病情变化。6维护抢救室工作秩序,非工作人员不得逗留,发现后及时劝阻。7病情稳定后,协助医生妥善安置病人。30现场查看。 1.迎接病人不及时扣 5 分。2.抢救措施不到位扣 10 分。3.抢救记录不准确 1 处扣 2分。4.抢救室管理不符合要求扣5 分5.其它 1 处不合格扣 1 分。(三)服务质量1、就诊前(1)诊室整洁、桌面无杂物,办公用品齐全。(2)保持诊床整洁,每日更换床罩。(3)对一般急诊病员简明扼要询问病史,为病人做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并记录于门诊病历,根据

8、病情指导就诊。(4)为候诊病人介绍就诊流程、急诊布局及相关健康宣教。2、就诊中(1)引导病人到相关诊室就诊。(2)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及重危病人优先安排就诊。(3)重危病人必须由护士亲自护送到抢救室,并及时通知相关医生。 (4)诊疗中有实施保护病人隐私的设施。(5)保持诊室内每诊位 1 病员,每位病员陪人不超过 2 人。(6)巡视候诊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7)根据病人需求,提供相关健康教育指导。(8)认真填写门诊日志,符合规定要求。(9)发现传染病,按规定要求进行隔离、上报及诊室消毒。3、就诊后(1)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2)做好病员特殊检查前准备及用药相关指导。(3)保管

9、好病人的各项检查报告单。(4)值班医生、病人离开后,开窗通风,空气消毒。(5)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更换诊床床罩。(6)及时补充各诊室接诊所需用物(包括各种表格、压舌板、血压计及其办公用品) 。30现场查看 1.就诊前准备工作不到位 1处扣 1 分。2.对就诊患者不指导、不宣教扣 2 分,指导及宣教不到位扣 1 分。3.对就诊患者观察、处理不到位扣 3 分。4.病人对服务不满意,有投诉每起扣 5 分。5.其余 1 处不符合标准扣 1分。三、手术室标 准 与 要 求 分值 检查方法 扣分标准 检 查记 录 得分(一)环境管理 3、安静1、清洁 (1)说话轻、动作轻。(1)手术间物品按平面图放置。

10、(2)手术间不准谈笑、嬉闹干私活,不使用手机。(2)敷料间、药品间、器械间符合标准要求。 (3)更衣室清洁、地面无积水、无杂物,(3)抢救器材固定位置放置,标志醒目。 洗手衣及时清理(4)仓库物品放置有序。 (4)休息室床铺整洁、无杂物。(5)无菌物品存放室整洁、无尘。 (5)护士办公室整洁、安静,各类物品归类放置。(6)灭菌室地面、墙壁、设备整洁、无杂物, (6)手术区域清洁、明亮。无菌物品分类、有序放置。 (7)污物处理室无积水、污物,垃圾分类放置,及时处理。(7)冰箱及时清理、除霜,不放不需低温保存的药品或物品,禁放私人物品或食物。10 现场查看 1 处不符合要求扣 1 分。(二)消毒隔

11、离1、布局(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要求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显。(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3)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4)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2、一般要求(1)医务人员必须自觉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2)严格执行卫生清洁、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有固定的卫生日。(3)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4)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接送隔离病人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12、5)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6)手术废弃物应置黄色垃圾袋内严密封装,标识明显,封闭运送至固定地点无害化处理。3、用后医疗器械及物品的处理 (1)用后的医疗器械应加酶浸泡去污、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2)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和物品,应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再加酶清洗,再消毒或灭菌。(3)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必须先消毒或灭菌处理。(4)清除污染前后的器械盛器和运送工具,必须严格区分使用,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混用,同时应每日清洗,意外污染应立即清洗消毒。301现场查看环境和布局。2检查洗手设施。13.检查消

13、毒隔离等制度。24.提问有关理论知识。35.现场查看手术室内人员数。46.检查感染病人术后处理情况。17.现场查看器械处理情况。28.测试消毒剂浓度。39.查看盛器和运送工具有无标志。1.布局不符合要求扣 2 分。2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扣 5分。13.制度不全一项扣 2 分。2 4.回答问题不完善 1 人次扣 1 分。35.感染病人术后处理不符合要求扣 5 分。16.器械处理不符合要求扣10 分。27.消毒剂浓度不符合要求扣 5 分。38.器械盛器混用扣 2 分。4、手术器具及物品的消毒灭菌要求(1)手术器械包的体积不超过 30CM30CM50CM,捆扎不宜过紧,用化学指示胶带封口,包外有明显标

14、记,注明名称,打包人、打包日期,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好后应立即进行灭菌,因故不能立即灭菌时,存放在洁净干燥的柜橱中。(2)手术器具及物品须一用一灭菌,油、粉、膏等必须干热灭菌。 (3)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一次性或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或等离子灭菌。(4)各无菌容器内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和监测,已经打开的无菌敷料包或容器应每日更换及灭菌,使用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1. 10.现场查看手术包体积、标记、打包人名称、日期等。2. 11.检查消毒设施和消毒方法。3. 12.查看麻醉设施的使用和消毒。4.提问相关知识。1. 9.手术包不符合要求扣 5分。2. 10.消毒方法不符合要求扣10

15、分。3. 11.回答问题不完全一人次扣 1 分。5、手术室监测(1)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指示卡(管)放入每一待灭菌的物品包中央。指示胶带粘贴每一待灭菌的物品包外。生物监测:每月进行,有阳性对照。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维修、改造或更换主要设备部件的灭菌器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BD 试验:每天灭菌前进行,并有结果和记录。(3)干热灭菌监测:日常监测每锅进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月进行。(4)紫外线监测:包括日常监测和强度监测。 (1)日常监测:包括使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2)强度监测:半年一次。新灯管的照射强度90uw/cm 2,使用中的灯管70uw/cm 2。(5)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包括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 (1)生物监测:灭菌剂每月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剂每季一次,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2)化学监测:根据消毒、灭菌剂的1. 13.查看各项监测结果。2. 14.提问相关知识。1. 12.无监测资料不得分。2. 13.结果不符合要求一项扣2 分。3. 14.回答问题不完善一人次扣 1 分。性能定期监测。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有效浓度监测每日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