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金融学》复习题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26470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金融学》复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金融学》复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金融学》复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金融学》复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金融学》复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金融学》复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金融学》复习题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厦门大学网络教育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金融学(本科)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在(C)是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A、支付工资 B、交纳税款 C、商品买卖 D、表现商品价值2、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D ) 。A、调节宏观和微观经济 B、价格发现 C、支持规模经济 D、融通资金3、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的一项是( D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C、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 D、降低再贴现率4、一般地说,如果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则( A ) 。A、有利于出口 B、有利于进口 C、不能确定 D、以上都不正确4、金融创

2、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A ) 。A、内生性 B、外生性 C、可测性 D、可控性5、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D)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B、迫使企业增加存款C、迫使企业增加贷款 D、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6、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所具有的(C )效应,以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控制名义数额远远超过自身的金融交易数量。A、羊群 B、冲击 C、杠杆 D、一体化7、按交易对象的不同,金融市场可分为 (C)。A、债券市场和股权市场 B、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C、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D、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8、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目标是(D)A、组织和吸收存款 B、资金运用出去 C、通

3、过利差获取经营利润D、组织和吸收存款,再把这些资金运用出去,通过利差获取经营利润9、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的一项是( D ) 。第 2 页 共 9 页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C、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 D、降低再贴现率10、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为( D )而相互融通的市场。A、减少风险 B、提高流动性 C、增加收入 D、调剂短期资金余缺10、某国今年的 1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 5%,该国当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8%,该国当年的实际利率为( C ) A、3% B、5% C、-3% D、8%11、金融监管最基本的出发点是( B ) 。A、维护国家和阶级利益 B、维

4、护社会公众利益C、控制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D、维护金融秩序12、下列属于非系统风险的是(C) 。A、政策风险 B、市场风险 C、购买力风险 D、信用风险13、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要素是( A ) 。A、国际收支状况 B、经济增长 C、人们的预期 D、货币政策14、2004 年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类和其他风险。其中最主要的风险是( C ) 。A、市场风险 B、操作风险C、信用风险 D、其他风险15、货币学派论证的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为( A ) 。A、MEIY B、 MIEY C、MYIE D、MEYI二、多项选择题1、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

5、为(ABC) 。A、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B、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C、两者相互促进D、银行信用大大超过商业信用,可以取代商业信用E、在一定条件下,商业信用可以转化为银行信用2、国际储备资产主要包括(ABCD ) 。A、货币当局持有的黄金 B、特别提款权第 3 页 共 9 页C、在 IMF 的储备头寸 D、外汇储备3、在下列各因素中,能够对利息率产生决定或影响作用的有(BCDE) 。A、最高利润水平 B、平均利润水平 C、物价水平D、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E、国际利率水平4、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增加或减少(CD) 。A、商业银行资本金 B、商业银行借款成本 C、商业银行准备金 D、流通

6、中现金 E、流通中商业票据5、在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中,承诺性业务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下列所列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承诺性业务的是(ACE) 。A、回购协议 B、债券承销 C、信贷承诺 D、承兑业务 E、票据发行便利6、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主要项目包括( ACD ) 。A、政府债券 B、流通中货币 C、贴现及放款 D、外汇、黄金储备 7、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AB) 。A、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B、要保证美元信用就会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C、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D、无法满足各国对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8、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ABCD )A 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B

7、 依法监管原则 C 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D 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原则三、判断题1、在凯恩斯看来,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减的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 )2、看涨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某一确定的时间以确定的价格买进相关资产。 ( ) 3、在凯恩斯看来,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减的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 )4、直接标价法下,银行买入汇率大于卖出汇率。间接标价法下,银行卖出汇率大于买入汇率。 ( X )5、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 第 4 页 共 9 页 )6、对任何国家来说,国际储备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X )7、本币汇率

8、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 X ) 8、黄金是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外汇是货币发行的准备。 ( X )四、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 time lag of monetary policy 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2、再贴现: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商业汇票是购货单位为购买销货单位的产品,不及时进行货款支付,而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签发的、在约定期限内予以偿还的债务凭据。在一般情况下

9、,为保证购货方到期确能偿还债务,这种债务凭据须经购货方的开户银行予以承兑,即由其开户银行承诺,若票据到期但该客户因故无力偿还该债务,则由该银行出资予以代偿。3、三角套汇: 三角套汇(Three Point Arbitrage)又称间接套汇(Indirection Arbitrage),也叫 Triangular arbitrage,即利用三个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同时在三个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以套取汇率差价。4、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段时间内即使利率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货币政策失效。5、利率互换:利率互换是指交

10、易双方以一定的名义本金为基础,将该本金产生的以一种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支出)流与对方的以另一种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支出)流相交换,交换的只是不同特征的利息,没有实质本金的互换。利率互换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进行转换。6、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 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 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7、公开市场业务:第 5 页 共 9 页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

11、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8、货币赤字化货币当局购买财政部为其赤字融资而售出的部分债务,就称作货币赤字化。五、简答题1、简述一国货币实行自由兑换的条件。答:(1)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自由兑换后,商品与资本的跨国流动会对宏观经济形成各种形式的冲击,这就要求政府必

12、须能娴熟地运用各种宏观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调控,有效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2)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宏观经济状况是以微观经济主体的状况为前提的。在一国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后,企业将面临非常激烈的来自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它们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货币自由兑换的可行性。(3)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可维持的国际收支结构。合理的经济结构主要体现为国际收支的结构可维持性。在货币自由兑换后,政府很难以直接管制的方式强有力地控制各种国际间的经济交易,因此,国际收支的可维持性问题格外突出。这要求:消除外汇短缺;政府具有充足的国际融资能力或国际储备。(4)适当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汇率水平恰当不仅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前提,

13、也是货币自由兑换后保持汇率稳定的重要条件。在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下,汇率的高估和低估极易引起投机,从而破坏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而汇率水平能否经常保持恰当则是与汇率制度分不开的。一般来说,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时,选择具有更多浮动汇率特征的汇率制度更为合适。2、简述金融创新的内涵、特征与成因金融创新的内涵是指在金融领域内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特征一是金融制度创新,包括各种货币制度创新,信用制度创新。金融管理制度创新等与制度安排相关的金融创 新;二是金融业务创新,包括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技术创新。金融交易方式、业务种类或服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等与业务活第 6 页 共

14、 9 页动相关的创新;三是金融组织结构创 新,包括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业结构创新、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管理创新等与金融业组织机构相关的创新。当代金融创新的成因是:(1)经济思潮的变迁;(2)需求刺激和供给推动;(3)对不合理金融管制的回避;(4)新科技革命的推动。3、简述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尽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在不断发展,各种学派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不同看法,但归纳起来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变量主要是通过以下四种途径: (一)利率传递途径 利率传导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但从早期休谟的短期分析、费雪的过渡期理论、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中所涉及的利率传导理论均未得到关注。直到凯恩斯的通论问世及 IS-LM 模型的建立才正式引起学术界对利率传导机制的研究。利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 M实际利率水平 i投资 I总产出 Y。 (二)信用传递途径 威廉斯提出的贷款人信用可能性学说是最早有关货币政策信用传导途径的理论,伯南克则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银行借贷渠道和资产负债渠道两种理论,并得出货币政策传递过程中即使利率没发生变化也会通过信用途径来影响国民经济总量。信用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 M贷款供给 L投资 I总产出 Y (三)非货币资产价格传递途径 托宾的 Q 理论与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