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620320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概论复习提纲绪论重点与难点:(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1. 经济社会根源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创立提供了日趋

3、完善的科学基础。2. 思想渊源科学学说的创立和发展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是在前人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了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而又未能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3. 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并实现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由于他们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亲自参加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实践,并积极从事了创造性的科学研究。2(3)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1.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

4、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2.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决定的,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能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者与假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水

5、岭,这是由于a) 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决定的;b) 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性决定的;c) 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严格的科学性决定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就是要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4)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1. 世纪之交的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因为:a) 产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没有根本改变,它仍是当今时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来自实践,并反过来为实践服务,能够

6、与时俱进;c) 马克思主义有彻底的唯物辩证法和革命批判精神,勇于批判和自我批判,这是它发展的内在机制;d) 实践证明其正确,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2. 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总体上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无3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

7、政党,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3.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4.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终生受益的行动指南5.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思想体系:a) 要密切联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b)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c)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d)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e)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复习与巩固1

8、.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3.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5.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6.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是:亚当斯密。7. 马克思、恩格

9、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劳动价值论。8.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9.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这个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1. 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2. 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1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14.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15.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

10、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16.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 世纪 40 年代。417.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18.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 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十月革命。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伟大理论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3.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24.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一切理

11、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的根本利益。25.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激变论。26.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7.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 1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1831 年和 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1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宪章运动;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8.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29.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30.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是:阶级性;实践性。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2.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恩格斯。33.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34.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35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发展规律重点与难点(1) 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1.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存在性”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 “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划清了界限;3. 物质范畴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对立统一,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划清了界限。(2)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回答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14、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2.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实践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3.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存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社会历史现象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三点:a) 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 人们

15、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1. 事物联系发展的规律性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唯物法的总特征。a) 事物逗得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b)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事物发展的三大普遍规律) 。1)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理解时,主要弄清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2) 质量互变规律;

16、3) 否定之否定规律。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唯物法的根本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a)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性质和趋势。b)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分离、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既包括了事物的内部矛盾,也包括事物的外部矛盾。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a)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b)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c)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4)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1.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全部物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改变世界。a)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b)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文化生产经验等c) 实践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