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10县名的来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19983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市、10县名的来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桂林市、10县名的来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桂林市、10县名的来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桂林市、10县名的来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桂林市、10县名的来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市、10县名的来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市、10县名的来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处湘桂走廊的兴安,自古便是南北交通的要道。这里开发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 有文物留存至今。 兴安古属百越。公元前 221 年, 秦始皇在凿成灵渠后的第三年,即平定岭南, 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在今兴安县城以后的界首镇城东村湘江西岸设立了零陵县,由长沙郡管辖。当时,兴安境内东北部的湘江流域全属零陵县治。而西南的漓江流域则属桂林郡。公元前 206 年,刘邦建立汉朝。南海郡的龙川令赵佗却趁楚汉相争无法顾及岭南而夺下桂林与象郡,建立了南越国。赵佗势力延伸至越城岭地区,今兴安的西南部成为南越国的北方前线。赵佗不仅加固了位于溶江的古秦城,还在今兴安县城附近修建了越城。这就是后来古籍中提到的越城

2、峤。 公元前 112 年, 汉武帝平定了岭南, 次年南越灭亡。汉武帝将原来的南越国分为九郡,统归交趾刺使部。又在今临桂(包括桂林市) 、阳朔、永福、灵川和兴安西南部等地设立始安县,属零陵郡,归荆州刺使部管辖。三国时期, 始安县升格为郡,但仍归荆州刺使部。西晋, 始安划归广州郡管辖, 而兴安境内的湘江流域一带仍属零陵郡。 晋永嘉元年(370 年), 荆州郡将今属全州、灌阳等地分出来,成立湘州,始安郡亦随之划归湘州。 南北朝的梁武帝天监六年(507 年), 广州郡被分割,在桂林设置了桂州,始安郡划归桂州管辖。至陈朝,原来属零陵郡的今兴安湘江流域一带,被并入了始安县,兴安县的范围基本确定,并完全脱离

3、了零陵郡, 其地北至界首镇与全州相邻, 南至高尚、溶江与灵川为邻,西至越城岭深处,包括大、小溶江流域的金石、华江,与龙胜、灵川、资源为界,东至都庞岭深山,与全州、灌阳为邻。 隋朝统一中国后,始安县仍归始安郡管,兴安整个县境都归入了今日之广西。 隋亡,唐帝国撤郡建州, 增加了州县, 使行政区划范围缩小,以便管理。武德四年(621 年), 唐高祖李渊派大将李靖击溃后梁皇帝肖铣,收降岭南五十余城, 在始安县内划出了今日的兴安地区,设置了新的临源县( 因兴安县是湘江、漓江的发源地),隶属桂州,县城设在城台岭上( 今兴安中学、兴安二中校址)。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 年), 桂州将领朱济时与广州番禺的冯

4、崇道叛唐,朱攻下了周围 10 余座州县城池,而临源县内官民坚守,朱久攻不下。后朱济时被容管经略使王平定,唐代宗为表彰全县官民忠义,将县名改为“ 全义县”。所以, 柳宗元歌颂吏治改革的名文全义县复北门记,已没有临源之名。 唐末,湖南马殷趁农民起义之机, 攻占桂州、贺州、柳州等多个州县,908 年自称楚帝。此时后晋皇帝重贵虽已无法管理马殷占领的全义县,但他在开运三年(946 年)仍然将全义县升为溥州,把县名改为德昌。直到后汉高祖刘知远乾佑元年(948 年 ),马殷失败 ,德昌才归后汉管辖。 至宋,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963 年)撤消溥州,重将德昌恢复原名全义县,重归桂州管辖。976 年, 赵匡胤

5、死,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因为全义的“义”字犯了他的名讳,第二年(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他便下诏将全义县改为“兴安县”,取意为兴旺安宁平安,仍归桂州辖治。兴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而建在城台岭上的县城,后来因人口增加,狭窄的城台岭不适宜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明朝中叶, 迁至西边一里之外的岳王台和凤凰台上,一直保持到今天。这就是兴安县城的“三台”。“资源”县名的来历清道光二十年( 公元 1840),由州同程庆龄主修的西延轶志介绍,原来资源的名字叫西延, 也就是全县( 现今全州县)往西延伸的一部分,管辖的地方也仅是现今的中峰乡、资源镇、梅溪乡、瓜里乡。 但是,资源的历史却非常悠久, 专家认为, 晓

6、锦遗址可以与河姆渡遗址一样, 成为一个原始文化时空框架的坐标性文化遗址。晓锦遗址坐落在距资源县城 13 公里的晓锦村后龙山上。它的发现起源于当地群众蒋家祥提供的线索,1997 年冬引起广西区文物工作队的重视,确认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的重视下,广西区文物工作队先后三次发掘晓锦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陶片、炭化稻米和果核等,并发现墓葬和建筑遗迹。经有关专家对原始文化层与出土文物进行分析,晓锦古人类遗址至少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应是新石器时代晚期, 后期可能至商周时期, 出土的古文物在 3000 至 6000 年以前。晓锦文化遗址由于文化遗物丰富,有自己的特色, 可以确认为

7、桂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新型原始文化,这为建立广西原始文化的时空框架找到了一个新的坐标。从现在可以找到的记录来看,晓锦文化遗址之后,资源的历史肯定有过断裂,直到唐会昌年间(公元 841-846)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难民为了躲避兵匪的侵扰,大量迁徒来到西延,这里的人丁才开始兴旺起来。至宋端拱年间(公元13241327)正式纳入全县的版图 ,元泰定年间(公元)全县在这里设置了西延驿司, 管辖现今资源的地盘。明洪武七年(公元 1374 年) 于现今资源县城所在地大埠头设西延巡检司,建抚驿司衙署。资源正式从全州分离出来是民国 24 年(公元 1935年), 划兴安县越城区的浔源、车田两乡以及全县

8、的西延区建立资源县,县治大埠头。听老人们说, 当时为了取个好点的县名, 政府向社会贤达发起了征集县名的活动,收到的名字有上百个,但都没有被采用。后来, 当时在县府效力的一名秘书在翻阅地图时,发现从西延流向洞庭湖的这条河叫资江,而西延却正是资江的发源之地,于是就向县府建议说,把新成立的县称为资源县吧,县府竟同意了, 并报到了桂林公署, 于是,在中国的行政区划里便有了一个叫做资源县的称谓。解放后的 1952 年,新生的人民政府撤消了资源县的建制,1954 年又重新恢复资源县建制至今。平乐,三国建县,唐时始为昭州 ,距今已有 1700 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平乐最早的古县城,位于桂江的源头荔江、漓江

9、的交汇处糖榨村,建于三国吴甘露元年(265 年),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至唐武德八年(625 年), 共计300 多年历史。得三江汇流之利, 承桂江丰盈之水, 平乐极尽了桂北南部之繁华。在舟辑交通的年代,平乐县城商贾如云,经济勃兴,城市地位也一次次升格。至唐朝武德八年县城迁往今县城之地,行政级别也由过去的“ 县”先后升格为“ 州”、“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平乐仍然是“专署”所在地。据平乐县志记载:平乐县古名“ 平乐溪”, 后历经了乐州、昭州,最后又改为平乐。那么,“平乐”县名如何形成呢 ?追溯平乐历史沿革,秦属桂林郡, 东汉元年(公元前 111 年),苍梧郡置荔浦、富川两县,平乐县在

10、这两县内。吴国孙皓甘露元年(265 年) 由富川县分置平乐县(据清嘉庆 大清一统志),以平乐溪为名,南北朝时属始安郡( 今湖南零陵一带)在元和志、三国疆域志、宇记及中国地名大词典(广西平乐条)中都记载, 平乐县古名“ 平乐溪”。不仅如此,从县治到府治, 从县名“平乐 ”到府名“昭州”,二者均由江名或者江中深潭而起。又据元和志载:“乐水,源出富川上乡 ,越恭城县至郡城下,汇于漓水。”二水会处蓄而为潭 ,渊深莫测 ,谓之昭潭,亦名回龙潭。乐水即现在的茶江。至于为何“平乐”一词, 众说纷纭。一说漓水与乐水相汇,故称“平乐” 。茶江与漓江汇合处的“ 昭潭”即如今印山亭周围的深潭。“昭潭” 深而“ 平坦

11、”取“平”及“乐 ”字,将汇合之河称为平乐溪。相关人士曾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查阅到一则资料:“漓江之水入是地而平,汇乐水”,“ 平乐”极有可能因此而来。另一说法是:平乐之名出自汉初思想家、政治家南越王赵佗之手。汉初,南越王赵佗曾二度出使南越,说服尉佗接受汉朝赐予的南越王印,称臣奉汉, 去帝制, 归附汉朝。南越王赵佗沿着湘江进入灵渠,下漓水至桂江。桂江之滨的平乐县城,地处漓江、茶江、荔江三江汇合之处,为旧时中原进入岭南的主要水上咽喉要隘,并处于中原文化与南越军事、文化交汇与交锋的敏感地带。肩负“说服南越归汉”重任的南越王赵佗深感身上责任重大,非常祈望大汉与南越人民能“和平安乐”, 自己也能顺利说服

12、南越,不负王命, 遂把县城取名为“ 平乐”。不管如何,对于“ 平乐”一词,穷其词义 ,无非“平和快乐”或“和平安乐” 。追求“和平安乐 ”、“平和快乐” 既是统治者的治国需要,也是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需求。这便是“平乐”之县名自东汉之后直到如今,长久不变的缘故。“平乐” 因水而名,“平乐”因水而起。自唐以来 ,平乐成为桂北地区最大的水上运输港口。“东之商民连舻而至”是当时的水上运输的真实写照。恭城 据历史记载 ,公元 618 年恭城置县的时候不叫“恭城”, 而叫“茶城”,所以恭城的母亲河不叫“恭江”,而叫“茶江”。恭城可以说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崇山峻岭之中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山岭中生长着许

13、多野山茶树。就是有着众多的野生茶树,才有了今天的恭城油茶。恭城油茶起源于何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 但恭城人喝油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历代县志均有描述,其中光绪十五年( 公元 1889 年)重刊的恭城县志就有“打油茶”的详细描述,现在恭城民间家家户户天天打油茶,并流行“ 恭城油茶喷喷香, 又有茶叶又有姜;天天喝它三大碗,身子骨头硬邦邦” 、“油茶泡粥, 吃了舒服”等顺口溜,县以“茶” 而名倒不足为怪。关于县名“茶城”改“ 恭城”, 恭城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 ,我且叫它“减税说” 。“ 减税说”认为,恭城盛产茶叶 ,并且在古时候就非常有名了,以致于皇帝都要喝“ 恭城油茶”, 每年都要恭城人以茶代税

14、向朝廷进贡,而且连年加重,百姓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与包拯齐名、出生于恭城的侍御史周渭看到父老乡亲因繁重的茶税而聊生,将“ 茶”字稍作变化,“ 茶城”便成了“恭城”。这样一来,既然不是茶城 ,朝廷也就不认为恭城是茶叶出产地了,从而免去了恭城的茶税。周渭奏请朝廷减免恭城百姓的赋税史书有记载,但若说是周渭将“茶城” 改为“ 恭城”, 却值得商榷。据光绪十五年重刊的恭城县志所载:“隋末梁肖铣起兵巴陵, 据粤境,始分平乐地置县,曰茶城。唐武德四年肖铣置平乐州治,改茶城为恭城。”也就是说恭城县名为“茶城” 应在隋末, 而周渭为北宋官员,在时间上就早了几百年。另外,“恭城油茶 ”是刀耕火种的恭城古瑶人的食疗“

15、秘方”,其主要制作原料恭城野生茶树之叶硬而有腊质,不太可能制作成朝廷官员喜好的诸如“铁观音”、“龙井”、“ 碧螺春”之类的茶叶,恭城以茶代税向朝廷进贡的说法本身就有问题。因此民间流传县名改名“减税说”,很可能是出于恭城人怀念周渭这个古代最大的官员恩惠桑梓的原因。那到底为什么恭城的县名要由“茶城”改为“恭城”呢? 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查阅史料, 得出了一种新说法, 即“避讳说”。古人对名讳看得很重,往往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为其他字。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 国”代替“ 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 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避讳说” 就是讲恭城地原来应叫“恭”

16、, 但出了个了不起的人也名“恭”, 为了避这个人的名讳,就把“恭”地改“茶”地,置县后自然就叫“茶城”了。这个人是谁呢? 他叫萧恭,六朝梁太祖的孙子。据梁书记载,萧恭曾任湘州刺史,而恭城时属湘州,也就是说恭城是萧恭的管辖之地,为避其讳, 将“恭”地改“茶” 地也就自然而然了。那为什么后来又改为“恭城”?其实萧恭虽贵为皇族,但搞经济很有一套, 所管的子民对他都很是爱戴,梁书中就写道:“( 萧)恭至州,治果有声绩,百姓陈奏, 乞于城南立碑颂德”,想是萧恭死后 ,梁也灭了 ,也就没有什么名讳可避了,恭城人为了纪念萧恭, 又把“茶城 ”改成了“恭城”。灵川 ,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为历代楚粤往来之要冲。北连兴安县,南环桂林市, 漓江流经县境。古属百越之地, 战国时期属楚,秦为桂林郡所辖, 汉至隋时地属南越王国、零陵郡、始安侯国、始安郡、始安县。 据后晋司空、同中书门平章事刘主修的旧唐书四十一地理志载及:“灵川 ,武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