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冷却器的设计 (2)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11847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苯冷却器的设计 (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甲苯冷却器的设计 (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甲苯冷却器的设计 (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甲苯冷却器的设计 (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甲苯冷却器的设计 (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苯冷却器的设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苯冷却器的设计 (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 工 原 理 课 程 设 计题目:甲苯冷却器的设计姓 名 张风平 学 号 201007120153 年 级 2010 级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系 (院) 化学 化工学院 指导教师 张杰 2013 年 6 月2设计任务(一)设计题目 甲苯冷却器的设计(二) 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 甲苯入口温度 95,出口温度 45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 20,出口温度自定; 3)允许压降不大于 50KPa; 4) 每年实际生产时间:7000 小时/年,处理量:95000 吨/年;(三) 设备类型管壳式换热器(四)厂址临沂地区(五)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换热器的型式进行简单论述。2

2、)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结构尺寸设计。3)管程和壳程压力降的核算。4)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5)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讨论。3目录1、设计概述52、确定设计方案62.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62.1.1 工作原理62.1.2 换热管布置和排列间距62.1.3 换热器设计的基本原则72.1.4 流体流速的选择73、确定物性数据73.1 定性温度 84、估算传热面积84.1 热流量84.2 平均传热温差84.2.1 计算平均温度差84.2.2 计算 R 和 P84.3 传热面积94.4 冷却水量95、工艺结构尺寸105.1 管径和管内流速105.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105.3 计算换热器的实

3、际换热面积和总传质105.4 壳体内径105.5 折流板115.6 折流板数1146. 换热器核算116.1 热流量核算116.1.1 管内表面传热系数116.1.2 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126.1.3 计算传热系数KC126.1.4 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126.2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136.2.1 管程流体阻力136.2.2 壳程阻力137、设计评述148、主要符号说明1519、参考文献1551.设计概述热量传递的概念与意义1.1 热量传递的概念热量传递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简称传热。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自然界中凡是有温差存在时,热就必然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因此传热是自然界和工

4、程技术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现象。1.2 化学工业与热传递的关系化学工业与传热的关系密切。这是因为化工生产中的很多过程和单元操作,多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却,例如:化学反应通常要在一定的温度进行,6为了达到并保持一定温度,就需要向反应器输入或输出热量;又如在蒸发、蒸馏、干燥等单元操作中,都要向这些设备输入或输出热量。此外,化工设备的保温,生产过程中热能的合理利用以及废热的回收利用等都涉及到传热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热过程普遍的存在于化工生产中,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无论是在能源,宇航,化工,动力,冶金,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还是在农业,环境等部门中都涉及到许多有关传热的问题。应予指出,热力学和传

5、热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热力学不研究引起传热的机理和传热的快慢,它仅研究物质的平衡状态,确定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变成另一个平衡状态所需的总能量;而传热学研究能量的传递速率,因此可以认为传热学士热力学的扩展。1.3 传热的基本方式根据载热介质的不同,热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1.3.1 热传导(又称导热)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热传导的条件是系统两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1.3.2 热对流(简称对流) 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递过程称为热对流。热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产生原因有二:一是因流体中各处温度不同而引起密度的差

6、别,使流体质点产生相对位移的自然对流;二是因泵或搅拌等外力所致的质点强制运动的强制对流。此外,流体流过固体表面时发生的对流和热传导联合作用的传热过程,即是热由流体传到固体表面(或反之)的过程,通常称为对流传热。1.3.3 热辐射 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称为热辐射。热辐射的特点是:不仅有能量的传递,而且还有能量的转移。72、确定设计方案2.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它包括: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 型管壳式换热器、带膨胀节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分段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等。管壳式换热器由管箱、壳体、管束等主要元件构成。管束是管壳式换热器的核心,其

7、中换热管作为导热元件,决定换热器的热力性能。另一个对换热器热力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基本元件是折流板(或折流杆)。管箱和壳体主要决定管壳式换热器的承压能力及操作运行的安全可靠性。2.1.1 工作原理:管壳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一样属于间壁式换热器,其换热管内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管程,换热管外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壳程。管程和壳程分别通过两不同温度的流体时,温度较高的流体通过换热管壁将热量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温度较高的流体被冷却,温度较低的流体被加热,进而实现两流体换热工艺目的。2.1.2 换热管布置和排列间距常用的换热管规格有 192 mm、252 mm(1Crl8Ni9Ti)、252.5

8、 mm(碳钢 10)。小直径的管子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且管壁较薄;同时,对于相同的壳径,可排列较多的管子,因此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更大,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耗量更少。换热管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正方形直列、正方形错列、三角形直列、三角形错列和同心圆排列。 (A) (B) (C) (D) 图 1 换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A) 正方形直列 (B)正方形错列 (C) 三角形直列 (D)三角形错列 82.1.3 换热器设计的基本原则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程,因为管程清洗比较方便。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子和壳体同时被腐蚀,且管程便于检修与更换。压力高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体金属消耗

9、量。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可利用壳体对外的散热作用,增强冷却效果。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汽较洁净,一般不需清洗。有毒易污染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减少泄漏量流量小或粘度大的流体宜走壳程,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中流动,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 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传热系数。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宜使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走壳程,因壁面温度与 大的流体接近,以减小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减小温差应力。2.1.4 流体流速的选择表 1 管壳式换热器中最常用的流速范围流体种类 一般液体 易结垢液体 气体流速 m/s 管程 0.53.0 1.0 5.030.02.2 流程

10、安排本 换 热 器 处 理 的 是 两 流 体 均 不 发 生 相 变 的 传热过程,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为便于水垢清洗,应使循环水走管程,甲苯走壳程。 3、确定物性数3.1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口温度的平均值。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28360T甲苯的定性温度为: ()7459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表 2甲苯在 7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 循环冷却水在 28下的物性数据9密度 =866kg/m30密度 =996.2kg/m3i定压比热容 Cpo=1.91 kJ/(kg)定压比热容 Cpi=4.174 kJ/(kg)导热系数 =0.123W/(m)o导热系数

11、i=0.614W/(m)粘度 =0.455mPas0粘度 =0.8417mPasi4.1 热负荷计算Qt= (T1-T2)= = Wcqphm )( 45-910.367015.9375106.34.2 平均传热温差4.2.1 计算平均温度差甲苯 9545冷却水 3620温差 59 25()6.3925ln)04()369(ln21 ttm4.2.2 计算 R 和 P1.320-64951tT 213.095361tTP图 210由上图可查得 故选用单壳程即可9.0t故 64.35.tm4.3 传热面积 假设 K=350W/(m2K),则估算面积为:S=Qt/(Ktm)= ( ) 86.24.

12、350162m取安全系数为 1.04S=28.861.04=30.01 ( )24.4 冷却水量(kg/s)39.5)206(1785.4.35tmcpQq5、工艺结构尺寸5.1 管径和管内流速选用标准 252.5mm,取管内流速 ui= 0.5m/sL=3m115.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126(根)12530.14629305.143NAs所以按双程设计即可,NT=126(根)5.3 计算换热器的实际换热面积和总传质 68.21.0325.143260 S4.8.60mtQK传热管排列和排列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 Pt=1.25d0,则 Pt=1.2525=32(mm)5.4 壳体内径管外径的确定 (1)2cDtndD 外壳直径,mt 管中心距 位于管束中心线上的管束cnd管束中心线上最外层的中心至壳体内壁的距离,一般取 b=(11.5)do,m。有下面公式估算;c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 126.1.ncd=1.5 =1.50.025=0.03750dt=0.0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