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4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611843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4读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心得体会近段时间,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真是受益非浅。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解开了我心中的疑团。今天,我就来谈谈我读“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条建议的一点读书体会。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引用本书中的一段话)的确是这样。回想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每当讲到一个知识点,特别是有难度的知识时,自己的目光始终是先关注

2、那些优等生,生怕他们不会,而对于能力差一些的学生或上课不会听讲的学生,心里抱着反正不会,能听懂算你白拣,不会就算了。根本没有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想法。长久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对自我的要求等等方面就逐日下降。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我就不断地反思自己,总结原因就是对学生缺少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决心以后在自己的工作中,尽力做到因材施教。作为老师,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点燃学生心灵中“想成为一个好学生”的火花,爱护好这点火花,使他能熊熊燃烧起来。这就是我的一点浅显的认识与体会。读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天昼夜24小时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

3、书,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令我深思、考虑的是本书中的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也经第 2 页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从早忙到晚,时间真的是不够用。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解决了这个时间问题,“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书中还让我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

4、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学生来?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当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知识,因为只有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才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但是,想要做好这些,我们一定要安排好时间的问题,让自己每天都要与书接下不解之缘,不导致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情形。相信只要处理好这个时间问题,自己在教学中一定会如鱼得水,教学的质量也会又很大的提升。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作为教师,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

5、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来。篇二: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新教师,读完此书,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虽然教育形式变了,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书中每第 3 页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感受也颇多。比如“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是啊,经常听到老师们“我忙,啊。”平时我也经常地抱怨。一昼夜24小时,每天在单

6、位工作的8小时,而且这8小时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后进生,学生常规管理;有时还要接待家长,布置班级环境,等等,是有点应接不暇。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当我读到“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章节中,似乎找到学生学业落后的根源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作业的正确率不高,考试成绩不理想。有些作业中的错误,甚至纠正的四、五遍就是上课不听讲或者做作业粗心的结果。每个班级都会有学习不用功、成绩比较落后的差生,

7、如何对付这些学生?往往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难题。我们应该尝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所谓的差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我们要从课堂中努力去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都要去赞扬、鼓励他,试着让他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勇于和善于对的教育教学的第 4 页反省和内省,既要正视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总结同

8、行的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打牢根基。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篇三: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让爱成为一种智慧古人早就说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有潺潺流淌的一汪清泉活水,就得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一本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本专著,但丝毫看不出理论的成份,每句话皆让人感觉都是出自实践的经验之谈。虽然时间离我们已有几十年了,虽然这本书的背

9、景是在前苏联,但对于我们中国现在教育,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的意义。我们的教师首先得从“爱”开始,心中要有爱,但不能是肤浅的爱,要明白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能力和智慧。要把爱融入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去加以实践。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懂得和教学的规律合作,努力将他的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得“简单”;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懂得和学生合作,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幸福的趣味”,让学生在个性化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更加个性化地活动,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再做教师设计的王国里的顺民;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把他的学生引向大量的阅读或直接的生活里去,使他们的心

10、智活跃在一个“真实丰富而广阔的生活背景”中,不再让他们的大脑第 5 页变成一具堆积抽象概念而易碎的容器。我把以上对充满爱的教育的愿望归结为“简单有趣丰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追求这样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再结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分别加以阐述。一.追求教学的“简单”。教学显得繁难的根源在于教师没有把握住所教学科的规律。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让学生拥有让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血肉能够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即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共五种;他认为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为严重的缺点之一。

11、我认为在这五种技能中,最首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使学生的阅读达到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培养这种达到自动化程度的阅读能力的关键就是培养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就是概括的能力,概括的能力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是从“具体的概括”到“抽象的概括”;有了概括能力以后再培养反咀细节的能力。这个规律可以简单归纳为“具体概括抽象概括反咀细节”。教师应该牢记这种规则,通过足够数量的事实材料的演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也牢记了这种规则,从而能够自动化地运用这种规则。关于教会学生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

12、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联起来的那些线索。二.追求教学的“有趣”。这里所说的“有趣”,不是一般的低级趣味,而是一种来自于创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一个第 6 页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大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学生养成从事紧张而又快乐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在那些各种思想相互交叉、纠缠、碰撞的“交集点”上,启发并监视学生的脑力劳动,使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劳动中由于激动和自豪而快乐地战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成立各种的活动小组,力求每一个小组

13、都能够显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并且能够在活动中,设法使理论知识成为组员进行创造、解决各种智力任务和劳动任务的主要刺激。努力追求教学的“有趣”,是追求真知识的必然途径。关于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解释的相当透彻,他认为,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所以,教学没有学生的绝对参与,没有学生的自主活动,没有触动学生精神、思想和兴趣的创造,就不是真正的教学。只要在教学的第一线工作了一些时日的老师都应该知道,如果只是让学生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采取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这样哪里还会有真正的教学存在呢?三追求教学的“丰富

14、”。追求教学的丰富,就是使学生从阅读和生活之路走向真理,从而使学习的过程真正地丰富多彩起来。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鼓励优秀的学生超大纲”的教学理念到了今天依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所谓“两套教学大纲”,就是要求学生必须重视的两套材料,第一种就是来自于教材中的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种就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他认为第二种材料就是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第 7 页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的一个智力背景。所谓“超大纲”,就是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他们有能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教学大纲的界限,因为在这种丰富的智力生活的气氛中,

15、那些最有才能的学生了解、听到和想到的东西很多,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去从事深入的研究,而且使他们理解和学会必须识记的材料变得更加的容易。而这些超越大纲的富有创造性的智力生活必然使集体的智力生活变得丰富多样,对学习较差或比较平庸的学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教学理念关键就是要靠把课堂教学与以阅读和小组活动为中心的整(转载于:.zaIdian.在点网)套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力求通过组织并激励学生阅读和组织小组的活动,使他的学生在最喜爱的学科或创造性活动方面知道的东西,比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多好几倍。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避免学生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很可能以优异

16、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但是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是智力生活,完全没有体验个阅读和思考这种人类的巨大喜悦”的人。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真正做到了“简单、有趣、丰富”,那么我们的爱就能真正地得到了体现,这种爱才成为了真正有价值的爱。书上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第 8 页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