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防治手册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11682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型肝炎防治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乙型肝炎防治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乙型肝炎防治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乙型肝炎防治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乙型肝炎防治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型肝炎防治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型肝炎防治手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乙型肝炎防治手册主编:王守兵编者:倪福林 丁春凤 赵泽伟 姚业军 张沙沙 张丽娟泗阳县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前 言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众多,由于该病病程迁延,且目前尚无彻底根治该病的特效疗法,使很多患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 实际上经过正规的治 疗,大多数患者都能 获得满意的疗效,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然而,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不一,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错误的看法与认识,许多病人病急乱投医,结果是贻误了治疗的最佳 时机,不仅使疾病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也浪费了钱财,再想进行正规治疗,经济上已经是捉襟见肘了。本手册编写的目的,就是为了普及乙型肝炎防治的基本知 识, 纠正大家一些 错误的看法,使大家建

2、立科学的防治观念,为全民健康作出 贡献。王守兵2014 年 5 月目 录1、发现哪些情况提示可能患了肝炎?2、乙型肝炎是怎样传播的?3、为什么一个家庭会有几个成员患病?4、同样感染乙肝病毒后为什么有人发病,有人不发病?5、乙型肝炎发病有哪些诱因?6、乙型肝炎为何会反复发作?7、哪些因素促使急性肝炎转向慢性?8、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有什么意义?9、为什么要检查 HBVDNA?1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何选择用药?11、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12、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时机怎样选择?1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有什么条件?14、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什么?15、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

3、疗有哪些药物?16、乙型肝炎的预后如何?17、什么叫重型肝炎?预后如何?18、怎样预防乙型肝炎?19、哪些人需要注射乙肝疫苗?20、注射乙肝疫苗前为何要抽血化验?21、为何少数携带乙肝病毒的产妇所生婴儿注射乙肝疫苗会失败?22、乙型肝炎表抗持续阳性对身体是否有害?23、表抗阳性的人是否要休息?对工作与学习有无影响?24、表抗阳性的人是否能结婚?25、表抗阳性的妇女能否怀孕生育?26、吃“发物”对肝炎康复有影响吗?27、患者肝炎后何时可以恢复正常工作?出现哪些情况就不宜上班?28、肝炎病人如何掌握休息及活动量?29、肝炎患者为何禁止饮酒?30、乙型肝炎患者的亲友如何对待病人?1、发现哪些情况提示

4、可能患了肝炎?虽然肝炎病人的表现可有多种多样,但主要症状归纳如下:1、感冒样症状:病人可以出现发热、全身乏力、四肢酸痛等,一般无咳嗽、流涕现象。2、消化道症状:食欲锐减、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顽固性恶心、呕吐,常是病情严重的表现。3、肝区胀满感或疼痛,检查时可见肝脏肿大,叩击痛。4、可见皮肤巩膜发黄,小便如浓茶水色。发现上述的部分症状,就需进行肝功能检查,切不可大意,以免贻误诊断,影响治疗。2、乙型肝炎是怎样传播的?(1)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指乙肝病毒经已感染的母亲传播给其婴儿。这一传播方式是形成我国表面抗原无症状携带人群的主要成因之一,母婴传播包括母婴间垂直传播和母婴间水平传播。

5、(2)医源性传播其实质是经血液、血制品及其他体液的传播。1、经血液传播。未经科学方法处理和严格筛查的冻干血浆、血浆之品(如 VIII 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和成分输血(如血小板、白细胞、压积红细胞等)均可能造成乙肝病毒传播。2、经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在采血、注射、预防接种及针刺时如消毒不严格或共用针头或针筒均可传播乙肝病毒。(3)性传播(4)密切接触传播可经显性或非显性的皮肤黏膜破损而感染乙肝病毒。家庭成员共用牙刷是一高危因素。3、为什么一个家庭会有几个成员患病?一个家庭里有几个成员患肝炎,称为家族聚集,母婴传播起主要作用。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的婴儿,长大成人后,可因某种诱因引起发病。遗传因素

6、在家族聚集性的发生中,也起一定作用。4、同样感染乙肝病毒后为什么有人发病,有人不发病?机体的免疫力是发病与否的关键。乙肝病毒进入人体与人体的免疫系统作用后,一方面表现为免疫,另一方面又可表现为免疫病理反应。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因侵入机体的乙肝病毒数量、持续时间及毒力的不同,可表现为无症状、急性黄疸型或暴发性肝损害。而机体免疫缺损和功能不足时,则可表现为慢性肝炎或无症状的病毒携带。承认其乙肝病毒感染多可完全康复,仅少数成为慢性乙型肝炎,而婴幼儿则大多数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是因为婴幼儿免疫系统不健全所致。5、乙型肝炎发病有哪些诱因?临床实践证明,诱因在乙肝的发病上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

7、角色。常见的诱因有:1、长期劳累:长期劳累,超过了机体的负荷能力,则机体抵抗力下降。当然,劳累不单指体力方面,也包括脑力方面。2、受寒:由于受寒,体内各种化学反应迟缓,抵抗力下降,使入侵的肝炎病毒得到了复制机会。3、酗酒、偏食、吸烟,使抵抗力降低,其中究竟对肝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据统计:各型肝炎有确切的诱因引起发病者占 33.96%。诱因出现的频率依次为:体力过劳 38.58%,睡眠不足 17.31%,精神负担 8.69%,感染 8.15%,受寒 7.61%,饮酒4.89%。其他尚有饮食不节、房事不节、孕产、受潮、服伤肝药。有多重诱因者占 15.7%。6、乙型肝炎为何会反复发作?有部分病人由于

8、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经过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临床已经“痊愈” ,但体内病毒并未完全清除,可以长时间持续存在,过了数月与数年,因为过劳、受寒等诱因,机体的抵抗力降低,病毒又进行复制,此时很像第二次发病,实际上是旧病复发。总之,现在一般认为影响复发的因素,主要是机体免疫力下降和乙肝病毒的复制,而发病的诱因可促使上述两种因素起作用。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抗病毒治疗。7、哪些因素促使急性肝炎转向慢性?促使急性肝炎演变成慢性肝炎的因素较多,但至今尚未能完全阐明。但下列因素对促使这种转化有肯定作用。如体力过劳、睡眠不足、精神负担、受寒、房事不节、饮酒等。另外,不正规的治疗、用药过多过杂,

9、加重肝脏负担,有时甚至混杂有损肝药,更是导致肝炎慢性化的原因,因此强调正规治疗的重要性。对于系母婴传播的乙肝患者,均为慢性乙型肝炎。8、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有什么意义?HBsAg:表面抗原本身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而是乙肝病毒的外壳,它本身没有传染性,只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之一。它可以表示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目前正在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一般在乙肝表面抗原小时后 15 月出现,可持续一年或更长时间。它的出现标志着乙肝感染的恢复和已产生免疫力。另外,注射乙肝疫苗后,也表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表示身体已产生抵抗力。HBeAg:乙肝 e 抗原近年被证实是乙肝病毒核心部分

10、的可溶性蛋白,为乙肝传染的重要因子。如乙肝 e 抗原持续阳性,提醒乙肝病毒持续复制,除反映有高度传染性外并表示预后不良,易进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它是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一个标志。HBsAg:从乙肝 e 抗原转变为乙肝 e 抗体,意味着乙肝病毒大部分被清除,但并不意味着慢性肝炎的痊愈。HBcAb:乙肝核心抗体滴度的检出多反映乙肝病毒在感染,它无保护作用。在乙肝感染急性期,逐渐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如乙肝核心抗体 IgM 长期高滴度,则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上述各项指标要进行综合判断,单项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情况,必须向专职肝病科医生咨询,以便使您对病情有更充分的认识。9、为什么要检查 HBVDD

11、NA?乙肝病毒脱氧核苷核酸(HBVDNA )为乙肝病毒的核心成分,它的检出可认为有乙肝病毒感染,病毒在复制,是乙肝病毒复制的直接证据,且肯定有传染性。已出现肝功能异常的阳性者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否则可致慢性乙型肝炎长期反复发作。1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何选择用药?慢性乙型肝炎主要由于乙肝病毒在体内产生免疫反应以及免疫调节失常所引起的肝细胞损害而发病的。因此想用单一治疗方法解决所有患者的复杂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现时的治疗为:1、抗病毒治疗:当前主要为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 ,前者有直接抑制病毒复制、调整机体免疫作用,后者可直接感染病毒脱氧核糖

12、核酸链的合成,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2、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如胸腺素制剂、辅酶 Q10、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黄芪等,能增强免疫功能。3、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在慢性肝炎较长的治疗期中,切忌滥用过多药物及应用伤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损害。11、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由于现有治疗手段难以在此类病人中取得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另一方面根据调查资料说明绝大多数携带者预后良好,因此主张对这类病人只进行密切临床观察,定期体检,不给予积极治疗。许多病人相信偏方及许多不科学的治疗手段,希望能消除体内病毒,反而会导致出现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异常。但是,由于此类病人体内有完整的病毒,作为乙

13、型肝炎的传染源意义重大,在不歧视这类病人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控制病毒传播有关知识的教育很有必要。12、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时机怎样选择?根据乙肝病毒感染自然是的研究资料,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免疫耐受阶期,此期病人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但无肝炎活动的表现,这一阶段可持续十几年至数十年(一般在 20 年左右) 。第二阶段为免疫清除期,此期病人有明显肝功能酸还,而 HBVDNA 水平则有下降趋势, HBeAg 转阴,HBeAb 转阳。这一阶段通常持续数年至十几年(平均 10 年左右) 。第三阶段为病毒免疫控制期,此期病人 HBVDNA阴性,HBeAg 阴性,HBeAb 阳

14、性,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第四阶段为免疫逃逸期,此期病人 HBsAg(+ ) ,HBVDNA 阴性或阳性(PCR 法) ,肝功能异常,炎症反复活动,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从治疗时机来看,在第一阶段由于病人处于免疫耐受期,第三阶段处于免疫控制期,因此抗病毒治疗难以奏效。在第二阶段,由于患者免疫功能增强,若在此时抗病毒治疗则效果最佳,此阶段的治疗,加速了体内乙肝病毒的清楚,也遏制了 HBVDNA的整合,可以达到治愈肝炎,防治肝细胞癌的双重目的。如果患者已经处于第四阶段,则抗病毒治疗刻不容缓,不然极有可能进展到肝硬化阶段。1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有什么条件?(1)肝功能生化指标 ALT 明显升高大

15、正常值 2 倍以上;(2)HBVDNA 阳性;(3)肝组织学显示活动性炎性病变的病人。该三条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条件。其中,以病程较短,女性病人,年龄小于 30 岁,非母婴传播者疗效更好。14、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什么?1、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乙肝病毒复制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反复、难以治愈的始动因素,因此,一直乙肝病毒复制就成为抗病毒治疗的首要目标。其具体指标是 HBeAg 阴转,HBVDNA 阴性,HBeAb阳性。2、减轻肝脏炎症由于乙肝病毒复制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抗病毒药物抑制了乙肝病毒复制,就能起到减轻炎症的作用。但实际上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一

16、个过程。3、减轻肝脏纤维化肝纤维化的持续发展将导致肝硬化,因此减轻乃至阻断肝脏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又一重要目标。抗病毒药物能够通过抗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来间接发挥轻肝纤维化的作用,甚至逆转了肝纤维化。4、减少肝癌的发生乙肝病毒持续感染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 HBVDNA 越高,肝癌发生率越高,因此抗病毒治疗可减少肝癌的发生。15、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有哪些药物?(1)以直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为主的药物1、拉米夫定2、阿德福韦酯3、替比夫定4、恩替卡韦5、替诺福韦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不能盲目应用,以免疗效不佳甚至造成不良后果。(2)兼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这类药物以 干扰素为代表,尤其是长效干扰素(派罗欣)是国际上工人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按目前 干扰素治疗的通行方案进行治疗,约 40%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可获得完全应答。 干扰素的常见不良反应比较多,必须在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指导下使用。(3)以免疫调节作用为主的抗病毒药物这里主要是指胸腺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