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0853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一“文化中国”一、文化中国1,文化的含义“文”: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化”:变化,改变,教化。合起来作为文化学意义上的一个词语,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如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它们的物质形式。有人将文化定义为“被一个群体的人共享的价值观念系统”。有人认为文化是某一群体解决问题和缓和困境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现在一般意义上人们往往把文化理解为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2,中国的由来中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

2、”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2建立的国家。从古代的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国”作为“中

3、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3,中国的别称中华。“华”者“花”也,即居于中央的如花之国。朱元璋曾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3华夏。华夏初指中原地区,后来才变为包举全域的称谓。“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朝代,古音“华”“夏”相近,故又合称“华夏”。中原。晋书-石勒传:“脱遇光武(注刘秀),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赤县神州。毛泽东有诗句“长夜难明赤县天”即此也。支那。China 的译音。一说是秦的译音;一说是昌南的译音(昌南是中国瓷都景德镇的旧称)。睡狮。晚清以来,国势日蹙,外国人贬称为“东亚睡狮”。国人视来似乎贬中有褒,颇不以

4、为忤。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二“天文历法”4二、天文历法1,天文星象先秦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天是由东西南北四根大柱子支撑的,天像一个半球形的罩,罩住了大地,所以女娲补天中才有“四极废”、“天不兼覆”这样的描写,赤勒川则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古人常用天象来预测人事,把天象与人间的吉凶祸福联系起来。如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拖有长长的尾巴,它的出现就被古人认为是预兆兵灾的凶象。唐雎不辱使命中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因为月亮是诸侯的象征,所以这种天象是诸侯有灾的凶兆。僚是诸侯(吴王),他将被刺,所以上天才显示出这样的天象。通过对月亮的观测,人们又将月亮的盈亏圆缺比附于人事之聚散离合。无

5、数文人墨客望月抒怀,借月寄情,请看“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诗句里包含了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之情啊。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还将天上星空5区域与地上的州国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的分野。这样,天地联为一体,天上某一区域的某些天象变化,就直接预示着地上相应区域的吉凶祸福了。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

6、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就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三国演义中更是随处可见观测天象的描写。古诗文中常见的天象描写还有: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6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

7、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比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天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星丛中有 36 个天罡星,72 个地煞星。小说水浒传受此影响,将梁山泊 108 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2,历法中国古历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

8、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又分成 24 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种由太阳运动而确立的 24 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又叫农历。在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完整7的 24 节气名称,与现今通行的名称一致。二十四节气歌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正月)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二月)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三月)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四月)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五月)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犁田(六月)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七月)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八月)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8(九月)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十月)立冬起完菜,小雪犁耙开(冬

9、月)大雪天已冷,冬至换长天(腊月)小寒快买办,大寒过新年3,纪时纪年纪年“年”的本义指谷物成熟、丰收,后来才由谷物成熟的周期引申指寒来暑往的周期,即今天意义上的“年”。古人纪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先秦时主要采取帝王称号加年次的纪年方法,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赵惠文王十六年”就是,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就是鲁庄公十年。到了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来纪年。例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庆历”是宋朝皇帝的年号。9干支纪年法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两两相配的一种纪年方法。天干与地支可以有六十种搭配,因而六十一循环,周而复始。

10、因为天干与地支是插花相配的,所以称为“花甲子”,简称“花甲”。今天称年过六十为“年过花甲”就来源于此。如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纪月古代纪月,通常和今天一样,也用序数,但是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称呼。例如,一年分为纯夏秋冬四季,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来分别称呼,如孟春、仲夏、仲秋等。农历一月叫正月,十一月叫冬月,十二月叫腊月。纪日古人常用干支纪日,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除此之外,每个月中有几天还有特殊的称呼:农历初一称“朔”,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月末的一天称“晦”。例如五人墓碑记“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登泰山记“戊申晦”。10纪时古人纪

11、时常用日晷、刻漏、更鼓等方法计量一天的时刻。例如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子时即相当于今天的 23 点到次日 1 点,丑时相当于 1 点至 3 点,寅时即 3 点至 5 点,依次类推。如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中的“戌时”就是晚上 7 点至 9 点。古人还把一夜分成五段,这就是流传至今五更。因为打更时击鼓报更次,所以几更又称为几鼓,如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此外,古人还给一天十二个时辰起了专门的名称,参见下表: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11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仄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时辰子12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3现代时间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

12、17191419212123夜间纪时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黄昏一更一鼓15甲夜1921 点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 点夜半三更三鼓丙夜16231 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三“地理山川”三、地理山川人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其实“中国”的含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扩大的。在春秋时期,“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这一意义后代有时仍沿用,如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下文还有“中国士众”“中国人”等,这里的“中国”都指中原地区。后来,“中国”的所指范围又扩大到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甚至还包括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范围。到了清代,凡是清政府所辖范围内,均称“中国”。相传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划分

13、为九个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所以又有称全国为“九州”的,17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下面大致分几个小标题,略说一下我国古代地理山川方面的一些常识性问题。1,古代政区我国古代的政区划分随时代不同而不同,大体上是以下集中情况:秦汉时期是郡县二级制。秦将全国分为 36 郡,共辖大约一千个县;汉代出现了分封的王国,可辖数郡或一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州、郡、县三级制。唐宋时为道州县三级区划。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2,南江北河在古诗文中,“江”与“河”常常专指长江与黄河。中国北方以黄河流域为主,南方以长江流域为主。受这两大

14、水系的影响,南方的水流便都称江,如珠江、澜沧江、闽江等;北方的水流也多称河,如海河、淮河、运河等,连由南向北流入长江的大渡河也受此影响而称河。我国古代以黄河为中心,“河”的地位很高,所以有“天河、银河”,而不叫“天江、银江”。后来南方开发很快,南方富18于北方,长江比黄河水好,“江”的地位上升了,这时开发的东北地区便取了“松花江、嫩江、黑龙江”等名称。3,特殊地名在古地名中,还要注意古代特有的方位概念。如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就是汉水北边。现在仍有许多这样的地名,如:洛阳、江阴等等。另外,古人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为中心,由此确定东西表里等方位,如江东、

15、江左、江表等均指长江以南地区。再如:山东:古代可泛指山的东面;也常常专指崤山以东。与今之山东不同。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194,古称别称南京:古称建康、建业(邺)、金陵、江宁、白下。扬州:维扬、广陵。杭州:临安、钱塘、武林镇江:京口。北京:大都、燕京、北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四“姓名字号”四、姓名字号1,姓与氏姓本来是族号,是整个氏族的称号,氏是后起的族号。到了秦汉以后,姓与氏合而为一,从汉代起就通称为姓了。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

16、“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姓别婚姻,氏别贵贱。”上古贵族有姓氏,平民无姓亦无氏。202,名古人“三月剃发取名”。命名之道,各代不同。商朝常用天干地支取名,如盘庚。春秋战国时,或以动物为名,如触龙、项燕、西门豹;或以贱以丑为名;或以职业为名,如庖丁、师旷、轮扁、优孟。魏晋时好用“之”,如王羲之、王献之。3,字古人除了有名外,还要有字,名是声下来时或不久以后就取的,而字则是举行冠礼取的。名与字在意思上经常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所以字又叫“表字”。例如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明的意思,基本与“亮”同意;苏轼字子瞻,取“凭轼而瞻”的意思;辛弃疾字幼安,“弃疾”(抛弃疾病)与“幼安”(幼年安康)也有一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