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全素质人人过关教材(变电基建)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360572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安全素质人人过关教材(变电基建)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11年安全素质人人过关教材(变电基建)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11年安全素质人人过关教材(变电基建)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11年安全素质人人过关教材(变电基建)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11年安全素质人人过关教材(变电基建)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安全素质人人过关教材(变电基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安全素质人人过关教材(变电基建)(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安全基础知识 .1第一节 电气安全知识 .1第二节 消防安全知识 .8第三节 高处作业安全知识 .11第四节 起重搬运安全知识 .15第五节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知识 .18第六节 安全工器具知识 .23第二章 现场应急处置 .31第一节 触电急救 .31第二节 创伤急救 .36第三节 事故现场处置方法 .41第三章 变电基建专业安全基本要求 .45第一节 变电基建工作的一般安全要求 .45第二节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59第三节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60第四节 变电基建作业危险点及防范措施 .641第一章 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 电气安全知识一、用电安全基本知识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

2、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电击、电伤。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了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电伤指电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即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三种。电击和电伤往往同时发生,而绝大部分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由于电击造成的。电击多发生在低压系统。2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1)电流的强度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大。按照人体对电流的生理反应强弱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可将电流大致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三个级别。感知电流是指能引起人体感觉但无有害生理反应的最小电流。通过实验表明,工频的平

3、均摆脱电流,成年男性约为1.1mA,成年女性为 0.7mA;对于直流电约为 5mA。2摆脱电流是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而无病理性危害的最大电流。对于摆脱电流,人体可以忍受而一般不会造成危险的,但时间过长也会造成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工频的平均摆脱电流,成年男性约为 16mA 以下,成年女性约为 10mA 以下;直流电约为 50mA。致命电流是指能引起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直流电流 80mA、工频电流 50mA 即能致人死亡。(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触电致死的生理现象是心室颤动,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此外,随着通电时间延长,电流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将使人体出

4、汗和组织电解,从而降低人体电阻,使流过人体的电流逐渐增大,加重触电伤害。(3)电流流经人体的路径电流取任何路径通过人体都可致人死亡,而电流通过心脏、中枢神经(脑部和脊髓) 、呼吸系统则是最危险的。从左手经前胸到脚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这时心脏、肺部、脊髓等重要器官都处于该路径内,很容易引起触电者因心室颤动和中枢神经失调而死亡。从右手到脚的危险性相对小,但触电者会因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或二次伤害。(4)电流的频率人体对不同频率的生理敏感性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种类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也就有区别。工频(30 100Hz)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高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远低于工频交流电流。3(5)

5、电压的高低触电伤亡的直接原因是电流在人体内引起生理病变,而电流的大小与作用于人体的电压高低有关。这不仅因为就一定的人体电阻而言,电压越高,电流越大;还因为人体电阻将随着作用于人体的电压升高而呈非线性急剧下降,致使通过人体的电流显著增大,使得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更加严重。因此,电压越高,危险性越大。(6)人体电阻及身体健康状况人体电阻的大小是影响触电后果的重要物理因素。当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一定时,人体电阻越小,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触电者也就越危险。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正常与否对触电后果有一定的影响,如患病、体弱或醉酒的人,因触电伤害的程度要比正常人严重。二、人体触电类型人体触电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

6、可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两种类型。1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直接触及或过分靠近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单相触电、两相触电、电弧伤害都属于直接接触触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两相触电比单相触电严重程度更高。2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故障情况4下变为带电的外露导体所引起的触电。跨步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触电、感应电压触电、剩余电荷触电、静电触电都属于间接接触触电。此外,还有静电感应、雷击等触电方式。三、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对系统或设备本身及工作环境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是防止人身触电行之有效的方法。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主要有防止接触带电部件(如绝缘、屏护和安全间距)

7、 、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伤人措施(如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采用安全电压和安装漏电保护器等。1绝缘防护导电体和绝缘体是任何电气设备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部分。使用绝缘材料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设备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这就是绝缘防护。完善的绝缘可保证人身与设备的安全;绝缘不良,会导致设备漏电、短路,从而引发设备损坏及人身触电事故。所以,绝缘防护是防止触电最基本的安全保护措施。2屏护与间距(1)屏护屏护是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以防止触及带电导体,防止电弧烧伤,防止短路,以及便于安全操作。高压设备往往很难做到全部绝缘,所以无论高压设备是否有绝缘,均需加装屏护装置。屏护

8、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并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5离。根据相关规定,栅栏与低压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8m,栏条间距应小于 0.2m;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设备不应小于 0.15m,10kV 设备不应小于 0.35m,35kV 设备不应小于 0.6m。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阻燃性能,并安装牢固。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或接零。屏护装置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如“止步,高压危险!”、 “当心触电!”等警告牌。(2)间距间距是将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之外。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树木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大

9、小取决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等因素。架空线路的间距还需考虑气温、风力、覆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高压作业中,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表1-1中的安全距离。表 1-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10 及以下 0.70 220 3.0020、35 1.00 500 5.00110 1.50 500 6.80户外车辆和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表1-2中的安全距离。表 1-2 车辆(包括装载物)外廓至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6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10 0.95 22

10、0 2.5520 1.05 500 4.5535 1.15 500 5.60110 1.65在高压作业中,工作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应于表1-3中的安全距离。表 1-3 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10 及以下 0.35 220 3.0020、35 0.60 500 5.00110 1.50 500 6.80在架空电力线路进行起重工作时,起重机具与线路的距离不应小于表1-4中的安全距离。表 1-4 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电 压 ( kV) 18),严禁工作人员入内。充氮变压器注油排

11、氮时,任何人54不得在排气孔处停留。(2)大型油浸变压器、电抗器在油务处理过程中,外壳及各侧绕组必须可靠接地。(3)变压器、电抗器吊罩检查时,应移开外罩并放置干净垫木上,再开始芯部检查工作。吊罩时四周均应设专人监护,严禁外罩碰及芯部任何部位。变压器、电抗器吊芯或吊罩时必须起落平稳。进行变压器、电抗器内部检查时,通风和照明必须良好,并设专人监护;施工人员使用专用防护用品,带入的工具必须拴绳、登记、清点,严防工具及杂物遗留在器身内。2断路器、隔离开关及组合电器安装(1)在下列情况下不得搬运开关设备:1)隔离开关、闸刀型开关的刀闸处在活动位置;2)断路器、气动低压断路器、传动装置以及有退回弹簧或自动

12、释放的开关,在合闸位置和未锁好。(2)在调整、检修断路器设备及传动装置时,必须有防止断路器意外脱扣伤人的可靠措施,施工人员必须避开断路器可动部分的动作空间。(3)对于液压、气动及弹簧操作机构,严禁在有压力或弹簧储能的状态下进行拆装或检修工作。(4)放松或拉紧断路器的返回弹簧及自动释放机构弹簧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得快速释放。(5)凡可慢分慢合的断路器,初次动作时不得快分快合。施工人员应与被试断路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或设置防护隔离设施。55(6)在调整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安装引线时,严禁攀登套管绝缘子。(7)隔离开关采用三相组合吊装时,应检查确认框架强度符合起吊要求,否则应进行加固。(8)断路器、

13、隔离开关安装时,在隔离刀刃及动触头横梁范围内不得有人工作。必要时应在开关可靠闭锁后方可进行工作。(9)六氟化硫组合电器安装过程中的临时支撑应牢固。(10)对六氟化硫断路器、组合电器进行充气时,其容器及管道必须干燥,施工人员必须戴手套和口罩,并站在上风口。(11)取出六氟化硫断路器、组合电器中的吸附物时,施工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12)设备内的六氟化硫气体不得向大气排放,应采取净化装置回收,经处理检测合格后方准再使用。回收时施工人员应站在上风侧。设备抽真空后,用高纯度氮气冲洗3次压力为9.8104Pa(1个大气压)。将清出的吸附剂、金属粉末等废物放入2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12后深埋。(13)从六氟化硫气瓶引出气体时,应使用减压阀降压。当瓶内压力降至9.810 4Pa(1个大气压)时,即停止引出气体,并关紧气瓶阀门,戴上瓶帽。(14)六氟化硫户内配电装置发生大量泄漏等紧急情况时,人员应迅速撤出现场,开启所有排风机进行排风。56(15)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的规定:1)在室内,设备充装六氟化硫气体时,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应不大于 80%,同时应该开启通风系统,并避免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到工作区,工作区空气中六氟化硫气体含量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