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婚礼策划培训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595493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婚礼策划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深圳婚礼策划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深圳婚礼策划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深圳婚礼策划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深圳婚礼策划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婚礼策划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婚礼策划培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深圳婚礼策划培训中国婚庆发展之道主要讲授字1994年至20*,近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所经历的路程。皆在让学员了解中国婚庆业是美好甜蜜的事业,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热爱婚庆事业的婚庆人为实现其理想之道奉献自己的光与热。第一节中国的传统婚俗与文化文化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其主要含义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意思,这里的欢呼是封建统治者实施统治的方式。现代文化的概念于19世纪的欧洲,它的内涵相当丰富,已过著名的文化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为文化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他说:“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控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

2、才能很习惯的复合体。”后世的学者根据文化的特质,又将文化细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四个层面。婚俗无疑是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婚俗发展的轨迹,“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镜像”。作为中国的婚庆人,我们应该了解婚俗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从文化学角度看我国传统婚俗的形成。我国是个礼仪之邦,人们对婚姻的礼仪尤为重视。早在3千年前的周代,我国就有了“六礼”的婚俗。据礼记昏义记载“六礼”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6个环节。纳彩是婚聘程序的第一步,由男方家庭请人向女方家庭正式提出婚姻请求,相当于今日的“提亲”。提亲的人在登门拜访时要带一些礼物。古人早期是“以雁为贽

3、”“贽”是初次见面时的进见礼。为什么一定要用活的大雁来作见面礼呢?首先,第 2 页因为大雁是候鸟,往来有时,从不失信,用它来暗示婚嫁要适时,要守信不渝。同时,大雁在迁移飞行中,行止有序,也象征着嫁娶中的长幼有序,不想跨越。当女方接受了男方的礼物之后,开始进入下一个程序问名。问名是男方再一次请媒人问女方的姓名以及出生年月日,这是为合婚做准备。男方的姓名在纳彩之时已经通知了女方,此时只问女方的名。古代男女之间“搜受不亲”,问名是一件很正规的事情。礼记上说“男女非有行媒不相问名”。当媒人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带回后,男方请人合婚。合婚是按照旧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二人的婚事是否合乎天意,也就是后世

4、所有的“批八字”。这一步没有问题就可以进入纳吉阶段。男方将占卜所得的结果通过媒人告诉女方称之为纳吉,意思是此婚可定。这时媒人除了要带简单的订婚礼之外,还有带上男方的订婚贴,女方同意之后将“报婚书”交于媒人,这就是所谓“换帖”,后世成为“文订”。双方讲过这一轮交换文书,从理论上就算正式订亲了。纳征也叫纳币,“征”本是成的意思,这一步非常重要,只要这一关过去,婚事就算成了。春秋时称之为“纳币”。意思是纳聘的财币,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下聘礼”。纳征所用的物品随着时代不同、条件好坏有许多变化,但是,它在婚嫁过程中始终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请期就是选择结婚的日期。本来结婚的日子是由男方来确定的,为了显示对女

5、家的尊重,男方在选择了几日之后要烦请媒人去女方征求意见,女家同意之后,婚期就算正式定下来了。六礼的最后一步是亲迎,新郎带上礼物与迎亲的队伍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这是古今婚俗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一身。“六礼”中前五礼都可以说是婚前准备,亲迎礼才是实质上的婚礼。新娘在迎亲的队伍与送亲的人群簇拥下来到男家,经过一系列繁缛的婚礼仪式第 3 页,拜堂成亲开始新的生活。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谓“风俗”是指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节影响经年累月祭奠形成的习俗。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各地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婚姻习俗,但是,在封建社会中,我国各地的婚俗基本上都是在礼记“六礼”的框架之中演变而来。3.我国传

6、统婚俗与文化。婚俗本身代表一种文化,不同民族的婚俗表示不同民族共同遵守的观念与准则。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这些观念与准则的理解可能出现某些变化。古今中国男女共同信守的观念和准则就是,成婚要经过婚姻仪式。汉代学者郑玄在解释“婚姻”一词时说:“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唐代孔颍达进一步解释:“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和好之际,谓之婚姻,其事一,故云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也”。又说:“娶妻之理以昏为期,因名焉”礼记婚义疏。正因为婚姻是就嫁娶仪式而言的,所以,古代就非常重视这种仪式,没举行仪式就不承认合法婚姻。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礼数,男方死了,按礼俗女方必须“从一而终”。

7、即便是强调法制社会的今天,人们对取得结婚证书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对成婚之礼的重视,在他们的行踪认为前者只是手续,后者才是实质。可见,成亲之礼在我们的意识里是何等重要。在我们说的“六礼”之中,前五只是婚姻的准备,最后的亲迎才是正事的成亲之礼。汉代之前,普通人的婚礼比较简单,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并且战乱频仍,社会财富相对匮乏;另一方面,受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的影响节后更多的在于礼数是否合乎道德,而并不在于婚礼是否隆重。当时的婚礼既没有欢庆的酒宴,也没有吹奏的音乐。据礼记曾子问记载:“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第 4 页礼记效特牲也说:“婚礼不贺”。可以说,

8、当时的婚礼就其总体基调来说是庄严、肃穆的。从汉代开始,社会相对稳定,生产力水平发展较快,社会物质财富相对丰富,在人们的观念上,婚礼也变成可喜可贺之事。于是,一家结婚众人来贺,这才有了婚礼上的酒筵礼乐之礼。在班固汉书宣帝记中,宣帝曾经下诏书说:“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徐州汉墓博物馆藏有一件汉代砖雕,刻的是汉代娶亲图,在迎亲的队伍中,已经见到乐队的身影,汉代之后,纳彩与问名合二为一,纳征与请期也合二为一,嫁娶前的“聘礼”越来越重,亲迎之后的婚礼也越来越繁复,后世人们既喜又怕的“听房”“闹房”的婚俗也起于汉代。婚俗代表一种文化,在婚俗中,可以投射出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各个

9、方面的影像。在婚礼上,最隆重的礼节就是拜堂。古代拜堂主要是拜天地,拜祖先,希望天地神灵与列祖列宗承认他们的婚姻,保护他们平安。这项习俗实质是祭祀上天,祭祀古人宗教仪式在婚礼中的表现。拜堂之礼几经演变,最初是只拜天地,祖先,后来加入拜高堂,夫妻对拜,甚至延及拜来宾,有的地方还拜镜台。最早拜堂是在成亲之后三日,后来,变为入洞房之前最重要的礼仪。今天保留的拜堂仍为“三拜九叩”之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叩首礼也被鞠躬礼代替。最重要的是,原先的宗教含义已经不复存在,“拜天地”不过是人们对“天作之合,婚姻美满”的一种感激与期盼。婚姻有时的确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对于这种偶然性,人们感到很奇怪,很

10、难说清,于是也都将之归于“天意”。人们常说“千里姻缘一线牵”,那么牵这条线的是什么人在民间有“月下老人”的传说。唐代李开复在续幽怪录订婚店中叙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韦固的人,路过宋城,看到第 5 页一个老翁在月光下倚着一个口袋翻书。特很好奇,凑上前去,问老人看什么。老人回答他:“我在看婚书”。韦固又问:袋子里的红线是干什么用的?”老人告诉他:“这是用来栓夫妻脚的。男女一生下来,不管是仇敌之家,贵贱悬殊,还是天南地北,千山万水,只要红线一栓,一定会成为夫妻”。“韦固表示怀疑,便说道:那你看看我的妻子在那里?”于是,老人领他来到街上,指着一个老太太还礼的孩子说:“那个孩子就是你的媳妇”。韦固一看老

11、太太丑陋无比,行为古怪卑锁,还瞎了一只眼,韦固便要杀她,老人制止说:万万不可,别看她样子难看,可他有做官的儿子,将来一定高贵”。老人走后,韦固还是叫仆人去刺杀这一老一小,结果没有刺中,只用刀刺伤了小女孩的眉间。14年后,韦固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做了官,因为政绩突出,受到刺史的赏识,同时,刺史将自己容貌出众的女儿许配给韦固。这个漂亮的女子非常古怪,眉间总帖这花,即便是在沐浴时也不揭下来。韦固好奇地问她原因,她回答:小时候被人刺伤,眉间留下一道疤痕。原来她就是当年老太太抱着的小女孩。韦固听了惊叹不已,“看来真是命啊!”于是,两人更加恩爱,感情更好。这就是民间婚礼上栓红线的由来。现在,许多地方将红线

12、变成红绸或红布由夫妻各执一端,象征天作之合,同心相连,永结同心的感情。与表达这种情感相近的在婚礼上还有合卺之礼。合卺是指新婚夫妇在卧室共饮合欢酒,后世通称“交杯酒”。古时的交杯酒,是用匏瓜【葫芦的一种】一砍为二,用线栓起来,每人一半用它装酒,同时喝下,喝过之后将手中的匏瓜一仰一合地方到床下,称“合卺”,宋时改称“交杯酒”。主要象征意义有两种:一种匏瓜苦得不能食用,用它饮酒预示着夫妇二人将要同甘共苦;二是匏瓜可以做乐器,标第 6 页志着夫妻和为一体,琴瑟和谐。在我们的传统婚礼中,有许多习俗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产生的。例如。铺房与坐床,在传统婚礼中,婚礼的前一天,常常会请一些儿女双全的“全福人”

13、帮助收拾新房中的卧具,称之为铺房。主要还会找一个小男孩坐在新房的床上,称之为“童子坐床”。在许多地方的婚俗中,新娘出嫁时脚不能沾地,否则要冲犯鬼神。新娘下地后,由伴娘挽扶在红毯上缓步而行,直到嘉礼完成,被送入洞房。这种习俗叫“转毯”,有些地方不用毯用,称之为“转”穷人家用空口袋,来回传递,称之为“传代”。此外,各地婚俗中,新房里常常要放些红枣,花生,栗子,石榴,其用意在于“早立子,”要向石榴一样多籽子。这些习俗,都是要表示传宗接代的意思。另一个习俗是贴“囍”字,中国人结婚的时候要贴大红“囍”字,门上贴墙上贴,窗上贴,甚至在房间的器皿上也要贴。即便是物质非常匮乏,:“革命”口号连天响的“文革”时

14、期,这一习俗仍然被保留。古人认为人生有西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们把“洞房花烛夜与“金榜题名时”并列起来,金榜提名是大登科,预示着改变生活轨迹,从此踏上仕途;洞房花烛是“小登科”,也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结婚的家庭要摆喜酒,邀请亲朋好友在一起欢聚,畅饮。酒宴过后,余兴未尽,年轻人要接着去闹洞房。闹洞房的习俗也由来已久,其中的妙处全在一个“闹”字,这里的“闹”是热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热闹”与“兴旺”是连在一起的,“兴旺”又与“发达”紧密相联,于是,越闹越兴旺,越闹越发达,就成为中国人闹新房习俗的心理基础。在婚礼上,无论怎么“闹,”主人不需恼,客人都可获得“

15、我是为你助兴”的一种安慰。汉代仅仅是“听房”,后来很快由听到闹第 7 页,很多人把在新房中戏弄新娘作为一种乐趣。在历史上,因为“闹房”引起的诉讼不在少数,有的朝代甚至要求颁布法律禁止闹洞房。可是闹洞房一俗却延续千年不止。闹房之俗虽各有异,但它在婚礼中所占的地位则不亚于吃喜糖,喝喜酒。对于这习俗的深层原因鲍宗豪先生在婚俗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有过分析,他说:纵观闹房之俗,驱使人们闹房的心理动机应该有二:奇异,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冲动。其二是受兴旺发家心理的驱动,可谓是大多数闹新房之家苦于众亲戚闹,而又乐于让他们闹的心理。因为喜事都是热热闹闹的,热闹才有喜气洋洋的气氛;闹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热气腾腾,兴旺发

16、达的象征;只有闹喜气才能广扬,财路才能打开。当然,闹洞房一定注意要把握好“度”,千万不可把“热闹”变成“胡闹”。否则,不仅不能为喜事天喜庆,还要凭添许多麻烦,搞一个主客俱恼,不欢而散。4现代婚俗的演变。20世纪初,一方面,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用枪炮打开中国门,西方的文化观念开始越来越多地渗入中国。别一方面,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年的封建统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起反封建的大旗,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开始清算封建文化的罪行。旧的婚姻习俗,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男女平等,自由恋爱,从根本上动摇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观念。婚俗形式也从过去的重“礼”轻“情”,向重“情”轻“礼”过度。于是,文明结婚的习俗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以及沿海地区,新式的文明婚礼已经成为时尚。据浙江定海县志风俗志记载:“流行一种新婚礼节,即所谓文化结婚。土族多为效仿。”镇海县志风俗志也记载:“自欧风东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