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590643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讲解_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知识讲解_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知识讲解_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知识讲解_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知识讲解_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讲解_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讲解_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5.我国的宗教政策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_、_、_、_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_、_、_。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_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_和_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_是民

2、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适合我国国情的_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_实行区域自治,设立_机关,行使_的制度。2.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_、_、_ (旗)三级。3.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_和_。4._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5.民族区域自治是以_、_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_与民族_的有机结合。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其自身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_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_的权利。有利于发展_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三)我国的

3、宗教政策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_政策。国家保护_的宗教活动,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是我国尊重和保护_的重要体现。2._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宗教界的_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_。 3.我国宗教坚持_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_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4.积极引导宗教与_相适应。这既是_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_的要求。5.贯彻宗教信仰自由,_人们信仰宗教,

4、应以_对待宗教。弘扬_,进行科学_和_的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主义风尚。 答案:(一)1.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 2.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3. 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二)1. 基本聚居的地方 自治 自治权2.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3.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4.自治权 5.领土完整 国家统一 集中统一领导 区域自治6. 国家统一 当家作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三) 1.基本 正常 人权2. 依法 合法权益 渗透3. 独立自主自办 干预 平等友好4.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宗教自身5. 不是鼓励 科学的态度 科学精神 世界观 无神论【要点

5、精析】要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型的民族关系(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历史遗留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典型例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0 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世居广西的 12 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大家庭。可见在我国A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B民族差异已经消除C伴随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问题已经消除D各民族逐渐走向大同解析:由于我国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差异,从

6、而导致民族差异与民族问题仍旧存在,故排除 B、C。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并不是要消除民族个性,故排除 D。答案:A要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注意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内容1.民族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履行义务。【误区警示】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民族平等的目标已经实现;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2.民族团结(1)含义:各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7、2)重要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怎么做: 坚持民族团结,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3.民族共同繁荣(1)是什么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2)为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加快当地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怎样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关键) 国家的政策

8、支持;(财政支撑、税收优惠等) 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援;(人、财、物;先富帮后富)【注】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时、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方面的繁荣,也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繁荣。(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1)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3)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典型例题】1.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是贯彻我国

9、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表现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 B. C. D. 解析: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有利于加快民族教育事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充分实现,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是通过宪法和法律予以保障的,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明显错误。答案为 B。答案:B2.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 2.85 亿元,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上述事实体现了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国家投入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

10、则 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A B C D解析:本题以政府投入专项资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为背景,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从题干的规定性来看,要明确“上述事实”的指代内容,即抓住关键词“兴边富民” 、 “发展” 、 “保护和发展” 、 “政府投入” 、 “社会生产总值增长” ,再就是“体现了”规定了题干和题肢的关系,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D。与题意不符。表述错误, “根本动力”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答案:D要点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

11、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3.自治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4.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5.核心内容:自治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1)(必要性)符合我国国情由历史情况所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由现实情况所决定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关系。 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2)民族区域自

12、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注】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而不是所有的国家机关。自治权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并不是完全的自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是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不能把“各少数民族”理解为“各民族”;也不能把“聚居”理解为“居住”,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实行自治,而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

13、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自治地方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它是与乡镇同一级别的地方行政单位。不能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点评: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不能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认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充分

14、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不能认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有立法权。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性条例等自治性法规,没有立法权。【典型例题】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自治机关可以A. 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B. 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C. 同外国签订双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D. 自行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定解析:立法自治权并不是独立的立法权,自治地方的人大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报经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备案,因此排除 A 选择 B。C 项说的是外事权,自治机关是没有的。D 说法错误,自治机关不可私自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定。答案:B2.我国已建立 5 个民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凡是在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我国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机关主要是指自治区的人大、党委和政府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区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A B C D解析:我国只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排除。自治机关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