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下《国旗是怎样升上去》滑轮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590503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科学五下《国旗是怎样升上去》滑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科学五下《国旗是怎样升上去》滑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科学五下《国旗是怎样升上去》滑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科学五下《国旗是怎样升上去》滑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五下《国旗是怎样升上去》滑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五下《国旗是怎样升上去》滑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 苏教版科学五下 第一单元 第五课【因材施教】【体现个性】教学 设计国旗怎样升上去实验: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主备人: 覃 宏 年 级: 五 年 级 (下)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铜仁市南长城小学问题式教学法教案年级 五年级 学科 科学五(下) 课时 1 课时课题 定滑轮、动滑轮 授课时间40 分钟分组实验 主备人 覃 宏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2.能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 并通过数据分析, 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2、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的构造,知道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之分。2.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

2、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自主发现的乐趣。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重难点 1、重点:知道定滑轮,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突破方法:利用实验对比发现)2、难点: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课 前准 备 小滑轮、铁架台、测力计、细绳.实验记录表.PPT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用心感受。 1.上课学生起立后,播放庄严神圣的天安门升国旗视频。(观看升旗时,随着音乐一起唱国歌,同时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板书:5.国旗怎样升上去2. 提问(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同学们:“刚刚的升旗仪式中,你看清了国旗是怎样升上去

3、的吗?” (引导关键:旗杆顶上的滑轮) 。(利用三维动画效果模拟升旗时滑轮工作状态,使学生看清楚,看懂) 。二、了解滑轮的组成(结合课题,利用升国旗的材料)1.出示滑轮图,学生观察交流后汇总滑轮:(通过滑轮的 形状 功能 特点 )滑轮是圆形的,中间有一个轴,可以转动,轮的边沿有一条凹槽,可以把绳子卡在凹槽内进行活动。2.绳子:利用绳子可以把国旗拉倒顶端,可以传导力。3.国旗:重物,可以用其它物品代替(本次实验中用“钩码” )代替国旗。4.旗杆:实验中我们用铁架台代替。三、学生分组动手组装。教学意图观看视频导入,观察发现。学生交流动手实践教学过程定滑轮:1. 利用刚刚介绍的材料,让学生分组交流并

4、动手组装出一个定滑轮。 (PPT 出示定滑轮绳子连接滑轮处特写,作为帮助) 。2.操作中,让每一名队员去拉一拉定滑轮的绳子,感受一下定滑轮工作时的原理。3.操作后,采取小组汇报的方式让学生说出定滑轮的特点。 (教师汇总归纳)板书:定滑轮 固定不动 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1.利用相同的材料,让学生分组交流并动手组装出一个动滑轮。 (PPT 出示动滑轮绳子连接滑轮处特写,作为帮助) 。2. .操作中,让每一名队员也去拉一拉动滑轮的绳子,感受一下动滑轮工作时的原理。3.操作后,采取小组汇报的方式让学生说出动滑轮的特点。(教师汇总归纳并比较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区别) 。板书:动滑轮 上下移动 不能改变用力

5、的方向事实求证:(提问引出) 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只能看见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上下移动,同学们在刚刚的亲手操作中,觉的两种滑轮对力的大小有什么改变吗?(学生交流各抒己见,教师逐个反问式解答)使用(测力计)收集数据。同学们只能感觉到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手中的细绳传递的力有区别,但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对力的准确判断,但是科学是一个严肃的,注重事实的研究,所以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收集“证据” ,找出事实。(强调测力计使用的时候指针要对到零 力的单位 N 牛)验证操作(测量并填写实验记录表)1. 定滑轮首先用测力计测钩码的重量(记录数值) ,再测量出使用定滑轮的重量(记录数值) ,通过

6、数值对比得出结论:定滑轮不省力。板书(补充到定滑轮板书处后): 定滑轮 补:不省力2. 动滑轮首先用测力计测钩码和一个滑轮的重量(记录数值) ,再测量出使用动滑轮的重量(记录数值) ,通过数值对比得出结论:动画轮省一半的力。使用测力计测量用数据推事实 总结归纳知识延伸轻松看图 归纳总结知识延伸板书(补充到动滑轮板书后): 动滑轮 补:省一半的力教师汇总:“同学们恭喜大家通过动手测量,得出了结论,找到了事实。这件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理有据,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先由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汇总: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但不能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但能省一半的力。(不考虑摩擦力)五知识延伸(想一想)同学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能否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组合起来,使它们既省力又能改变用方向呢? 教师: 能,这个装置叫做“滑轮组”展示滑轮组结构(出示 PPT 图片 ) 。先让学生发言自己在生活中发现有哪些地方利用了滑轮组.再用 PPT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滑轮组图片.板书板书: 5.国旗怎样升旗的定滑轮: 固定不动 能改变力的方向 但不能省力动滑轮: 上下移动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但能省一半的力 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