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母亲乳糜尿病的过程及感想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590229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愈母亲乳糜尿病的过程及感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治愈母亲乳糜尿病的过程及感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治愈母亲乳糜尿病的过程及感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治愈母亲乳糜尿病的过程及感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治愈母亲乳糜尿病的过程及感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愈母亲乳糜尿病的过程及感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愈母亲乳糜尿病的过程及感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治愈母亲乳糜尿病的过程及感想1、 情况介绍本人是江西某高校教师,2011 年 10 月 8 日上午,我接到我小弟弟从老家打来的电话,说母亲病得很重,病症是小便呈乳白色且带血,无力,不想吃饭。望火速回老家。我当时正在洪城灯具广场购买新房用的灯具,接到电话后我立即回家,在附近超市买了两箱“谷粒谷力” (一种玉米、红豆、绿豆等浓浆饮料),带了五千元钱,开车火速赶回老家。平时从南昌开车回老家大概需要两个半小时,这次回老家只花了一个半小时,可见我心里有多着急。我回到老家后,看见 81 岁的年迈母亲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奄奄一息,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我小弟弟告诉我,他已经带母亲到县人民医院看过医生,由于医院

2、没有乙醚,无法检测是否得了乳糜尿病,医生没有开任何药。他只好回家请村里医生来看病,村里医生给我母亲打了三天的消炎针(静脉注射) ,按尿道感染来治。三天后母亲病症没有任何好转。看到母亲身体越来越虚弱,他从县城买来了两支白蛋白(花了 700 元) ,给母亲注射一支后,发现病情更严重,只好打电话叫我回来。我和我哥哥及两个弟弟商量后,决定马上带母亲去县人民医院看病,但母亲坚决不同意。我四兄弟只好围坐在母亲床前做母亲的思想工作,最后母亲答应第二天早上去县中医院看病。考虑到母亲不想吃东西,我喂母亲喝了一瓶我从南昌带来的玉米浓浆饮料(250ml) 。第二天早上,我和我嫂子带母亲去县中医院看医生,医生开了检验

3、单,做了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心电图、彩超(肝肾部位)等检查,除发现尿中蛋白 3 个+和血尿外其余均正常。医生按尿路感染开出了克林霉素磷酸酯、左氧氟沙星、凝血酶等注射药,剂量为 3 天。三天后,母亲尿中血含量大幅减少,但乳白色依旧且身体越来越虚弱。我再次开车回老家,带母亲去县人民医院看病。我通过同学关系找到了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初步判断为乳糜尿病,开出了尿检乳糜尿病检验单。检验科说没有乙醚,无法检测。后通过找院长,检验科才找出了半瓶乙醚,做了乳糜尿病检测。检测报告确诊为乳糜尿病。主任说目前西医只能做肾脏手术,而且要先做一个肾,若不行一年后再做另一个肾,即使做了两个肾,成功率也只有 6

4、0%左右。考虑到母亲 81 岁高龄,我没有答应做手术。主任说他也没有办法,没有开药。我失望地带母亲回到老家。我回到南昌后,开始去南昌最有名的几所西医院和中医院的泌尿外科挂号咨询。通过咨询知道了一些乳糜尿病的知识,但多数专家表示要么做手术要么按尿路感染治疗。与此同时,我通过网络咨询、求助及搜索,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他们提供了很多建议和方法,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我把这些信息归纳总结,开始了我万般无奈地医学实验,目的是想快速地把母亲的病治好。2、 乳糜尿病因2、1 发病原因乳糜尿的病因有两大类:非寄生虫性,如结核、恶性肿瘤等广泛侵犯腹膜后淋巴管、淋巴结,造成破坏或阻塞,较为罕见。寄生虫性,绝大多

5、数由于丝虫病所致。现今认为乳糜尿系班氏丝虫常见并发症,可发生于急性期及慢性期;国内资料证明马来丝虫病亦可有乳糜尿与鞘膜积液、精索炎等阴囊内并发症,但为数极少。2、2 发病机制班氏丝虫由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传播;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是中华按蚊和雷氏按蚊等。蚊虫叮咬患者或带虫者后,将人体血液中的微丝蚴吸入胃内。微丝蚴在蚊虫体内脱去外鞘,经腊肠期及两次脱皮,发育为有感染性的幼虫。当蚊虫咬伤健康人体时,感染性幼虫即从皮肤伤口进入皮下组织及淋巴管,并移行至大淋巴管、淋巴干,生长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人体内成熟、交配后产生微丝蚴并进入血液循环中,再由蚊虫叮咬后,在蚊虫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并由蚊虫传播至他人。关于

6、发病机制,以前曾提出分泌学说,认为尿中脂肪滴系由肾脏的特殊分泌所致。后来证明此种脂肪滴,即为淋巴液中乳糜微粒,从而否定了分泌学说。乳糜尿系由于丝虫寄生于人体腹膜后淋巴系统内,引起机械性和炎症性损伤,造成淋巴管及其瓣膜的破坏,淋巴管广泛曲张、瓣膜相对闭锁不全,淋巴液引流迟滞、反流坠积,经肾乳头附近的破裂口流出与尿液混合,是淋巴液流体动力学的改变的结果。3、乳糜尿检查3.1、尿液检查 尿液在玻璃容器内静置后可分 3 层:上层为白色脂质,中层为乳糜块,底层为红、白细胞。尿蛋白阳性,尿乳糜试验阳性(尿标本中加入乙醚后混浊消失,离心后上有脂肪环)。尿中微丝蚴检查可阳性。3.2、血液检查 夜间抽血可查到微

7、丝蚴。急性期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亦显著增多。3.3、膀胱镜检查 嘱病人检查前 23h 进高脂性食物,如油煎荷包蛋、重油炒饭等,并加强活动。待看到尿液呈乳白色时立即进行检查,以观察乳糜自何侧输尿管口喷出。另外,还可行逆行输尿管插管收集肾盂尿作镜检及乳糜试验。逆行肾盂造影时可见明显的肾盂淋巴反流。3.4、淋巴造影 可显示淋巴系与泌尿道间病理性交通的部位、数目和程度。通常采用经足背淋巴管造影。正常淋巴造影时,肾区无造影剂显示,乳糜尿病人患侧可显示肾蒂淋巴管迂曲扩张,可见肾盂肾盏轮廓;腹膜后淋巴管粗细不均,甚至呈竹节状;淋巴结可有充盈缺损。4、专家或网络推荐的治疗方法4.1、保守疗法 因乳糜

8、尿发作有较高的自然缓解率,部分患者无须特殊处理也能自行停止。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忌食脂肪油类食物和剧烈活动,多饮水;还可服用中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酸酯合成品如中链油(MCT)代替普通食用油脂,MCT 成人用量为:45g,3 次/d,1 个月为 1 疗程,可连服 23 疗程。4.2、针对病原的治疗 对外周血或尿中查到微丝蚴者,首先应施行杀虫疗法,特效药物为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一般采用中程疗法;血阳性者可连服 3 个疗程,大部分病人转为阴性。4.3、中医中药疗法 中国古代许多医书中就有乳糜尿的详细记载,并称其为“膏淋”。中医按照其病因,进行正本清源的辨证论治。可概括为下列数种:(1)属“湿热下注

9、,则为浊症,湿胜于热则为白”者,应清热利湿,如“分清五淋丸”。(2)系“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者,可用“补中益气汤”。(3)如为“肾虚”,应补肾固本。(4)认为“先有气聚成瘕,日久血瘀成瘢”者,应用“三甲莪术散”。(5)其他单方验方有:鲜荠菜汤,每天 250g 煮水饮用;白颖苔草,每天3060g 煮水饮用;尚有石莲子汤、苦参汤、芹菜根、玉米须等,皆可以单味药煮水,多次分服,方便有效。中医中药疗法主要应用在病史较短、病情较轻患者,或配合其他治疗方法。4.4、肾盂灌注疗法 应用 0.1%0.5%硝酸银或 12.5%碘化钠液 10ml 缓慢灌注肾盂,用刺激性药液促使乳糜瘘口闭合,每 23 天至 1

10、周灌注 1 次,方法较简便,但在一定时间后易于复发;另在局麻下灌注时如压力太大,患者可能出现术侧腰部剧痛、甚至休克。肾盂灌注疗法存在危险性,鲁功成等曾在兔肾盂灌注实验中发现灌注液(过氧化氢、亚甲蓝)过多、灌注较快而进入静脉,甚至右心。4.5、体外冲击波治疗 有人在利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肾结石患者时,偶然发现该患者近 20 年的乳糜尿竟痊愈了。受此启发,他们对 113 例乳糜尿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随访 5 年至 9 年 5 个月,107 例治愈(94.7%)。其机制未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6、手术治疗 早期采用肾切除术、肾被膜剥脱术、胸导管-半奇静脉吻合术等,因手术设计缺乏理论依据或不合理,

11、且破坏大,疗效差,目前均已废弃。同时须注意,评价某种术式的效果,应考虑到乳糜尿间歇发作和较高自然缓解率的特点,如无长期随访,很难判断某术式确切疗效。(1)肾蒂淋巴管结扎(或剥脱)术:1952 年 Katamine 首次报道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此后国内外大宗病例的治疗实践证明,该术式手术近期、远期疗效均较佳。其手术设计原理是依据乳糜尿系淋巴液经破裂的肾盏穹隆部淋巴管进入肾盂这一机制,阻断了淋巴液的肾内逆流,但它不会引起腹膜后淋巴系统内压上升而导致对侧肾发生淋巴肾内逆流,或使对侧肾淋巴逆流加重。但该术式存在理论上问题是:阻断肾周淋巴通路后,淋巴管可以通过侧支循环的建立再通,影响远期疗效。手

12、术方法:游离肾蒂淋巴管、脂肪、结缔组织,切除 23cm,两断端分别结扎。手术难度和损伤均较大,术中可能损伤肾蒂血管或引起肾动脉痉挛,导致肾缺血、出血,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若能正确施行,则疗效较佳。一组 231 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其中 30 例同时做了腰干淋巴管-精索内(卵巢)静脉吻合术,近期痊愈 98.5%,远期痊愈 94.25%,分流与否,其近期、远期效果相同。在术后淋巴造影证明,手术已阻断了淋巴液向肾内逆流的通路,同时由于减轻了乳糜液的横向流注,其近侧端淋巴管曲张与胸导管的引流都有所改善。由于乳糜尿双侧较多见,因此术后复发可能是有多种原因,如淋巴造影证实为术侧复发,系因淋巴管结扎不彻底或

13、淋巴管侧支循环建立,阻塞处再通;如为对侧复发,可能是乳糜尿为双侧发病或术前定位有误。(2)淤积淋巴液分流术:自 1962 年 Cockett 施行腹膜后曲张的淋巴管与精索内静脉或卵巢静脉吻合术以后,国内专家对淋巴与静脉吻合方面,作了大量的临床科研与实践。其手术设计原理是:乳糜尿系腹膜后淋巴管无张力性扩张、淋巴循环动力学改变的结果,将淤滞淋巴液自广泛无张力性扩张且内压升高的淋巴管,直接注入压力较低的静脉中。决定手术的关键是淋巴管与欲吻合的静脉间的压力差。该方法近期疗效好,但远期疗效一般,主要原因是:淋巴液流量小、流速慢、黏稠度高,淋巴管相对细小,吻合口引流不畅或阻塞。腰干淋巴管-精索内(卵巢)静

14、脉吻合术:吻合方式有端端(腰干淋巴管下端对静脉近心端)或端侧(淋巴管侧壁对静脉近心断端)或套接吻合术(淋巴管团簇侧壁剪一洞口,与静脉截断面套接吻合)。一组 30 例手术长期随访病例中,单纯行吻合术 16 例,痊愈 15 例。但此种手术切口与暴露都较困难,损伤也较重。精索淋巴管-精索静脉吻合术:该术式经腹股沟切口,将精索淋巴管与精索静脉端端吻合,至少吻合 23 支。一组 56 例男性患者,30 例行单侧、26 例行双侧吻合,54 例得到 6 个月至 4 年 3 个月随访,乳糜尿消失 50 例(92.6%)。一般选择病程长、病情重的男性患者,因这种病例精索淋巴管扩张明显,手术效果较好。盆腔内扩张淋

15、巴管-腹壁下静脉吻合术:该术式采用下腹正中切口,将髂血管附近扩张的淋巴管 12 根与腹壁下静脉端端吻合。在淋巴造影中,约有10%的乳糜尿患者有盆腔淋巴管扩张,采用该术式有其理论依据;但此类病例较少,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以上 3 种淋巴液分流术都需要在显微镜下操作,术者操作技术的娴熟程度、术中欲吻合淋巴管和静脉的正确选择,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治疗效果。腹股沟浅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该术式于 1980 年由鲁功成等设计并应用于临床。其设计原理是:淋巴系和心血管系都由中胚层间叶分化而来;大部分淋巴管中的淋巴液在回到静脉前,至少要经过一个淋巴结;结内的淋巴窦可视为淋巴管腔在结内扩大而成的结构,其切面

16、可与静脉吻合,同样起到分流淋巴液的作用;腹股沟浅淋巴结沿大隐静脉排列,便于手术操作。手术要点:采用腹股沟直切口,选择靠近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的质韧淋巴结,仅分离淋巴结靠近静脉一极并剪去,在无张力情况下将淋巴窦与邻近大隐静脉或其分支做端侧吻合,不结扎、切断静脉;两侧共吻合 34 个淋巴结。作者 5 年内应用此方法治疗了32 例乳糜尿患者,30 例得到 5 个月至 4 年 7 个月的随访,术后 1 年尿乳糜试验阴性 82.61%,术后 3 年以上尿乳糜试验阴性 75%;对 1 例手术成功患者(术后半年)行淋巴造影、电视动态观察:见造影剂经吻合的淋巴结、呈串珠样进入大隐静脉;而 1 例 2 年后复发者,造影提示吻合口阻塞。4.7、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戴宝珠治疗方法:(1)湿热下注型:尿频、尿痛,尿色呈米汤样并常伴有凝固块状物。排尿困难,需用力才能解出或见血尿。神疲乏力,腰酸疼痛,少腹不适,纳谷不香。苔腻或淡黄,脉象细小弦。治法:清利湿热,仿蓖薢分清饮;八珍散。常用药物:粉蓖薢、石菖蒲、台乌药、益智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