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指南(试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588415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指南(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指南(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指南(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指南(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指南(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指南(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指南(试行)(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总 则1.0.1 为规范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保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或治理效果,特制定本技术指南。1.0.2 本技术指南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 规及行业技术标准编制。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除执行本技术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0.3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利用保证金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参照本技术指南执行。1.0.4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另有 规定时,本技 术指南相应调整。1.0.5本技术指南规定了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项目的工程设计和质量检验标准。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应根据项目的具体工况条件进行选择,并在施工组织设计或

2、施工方案中明确规定。2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规范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指南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规范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指南,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规范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指南。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 50143-200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 0238-2004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19-2006 滑坡

3、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TD/T 1012-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SL/ 204-199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 范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UDC-TD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GB/T 15776-1995 造林技术规程GB/T 18337.3-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5773-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 50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CJJ 10-86 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 验收规范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 准GB 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DZ/T 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33 术语和定义3.0.1 矿山地质环境矿山地质环境指采矿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客观地质体。3.0.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指受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

5、质环境变异或破坏的事件。主要包括矿山区的地面塌陷、地裂 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3.0.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各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适当技术措施和工程手段,因地制宜地进行治理,使其达到安全、可再利用状态的治理活动或过程。44 基本规定4.1 一般要求4.1.1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是为了消除或减轻因矿业活动导致的滑坡、崩塌、危岩体、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恢复因采矿造成的植被破坏,综合整治矿业活动过程中因挖损、破坏的土地和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场及其压占的土地。4.1.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设计方案应有治理工程设计内容,进行工程设计前应搜

6、集治理区详细的地质勘查资料。4.1.3 治理工程结束后,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4.2 工程设计4.2.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涉及防灾减灾、工程建 设 、矿山地质、农田水利、园林绿化和环境保护等专业领域,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工程专业特点执行相关的国家规范和行业技术标准。4.2.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工程措施的社会服务功能或使用功能、工程投资的经济性和环境保护水准,对不同的工程措施进行综合选择、配置和优化组合。4.2.3 矿山地 质环境治理工程措施可划分 为削坡工程、护坡工程、支挡工程、场地平整工程、排水工程和集蓄水工程等六大类(

7、如表 4.2.4 所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应根据具体治理项目进行工程措施的配置和组合。表 4.2.4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工程措施一览表序号 工程名称 结构材料 适用范围1 削坡工程 不稳定边坡、危岩体砌体护坡 砖、石、预制件 易受水流侵蚀的缓坡格构护坡 砖、石、预制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易受水流侵蚀的边坡石笼护坡 石笼、块石 易受山洪侵蚀的边坡喷锚护坡 锚杆、喷射混凝土 裂隙和节理发育的边坡注浆护坡 水泥、砂浆 崩塌堆积体和松动岩体2 护坡工程植被护坡 挂网绿化、植生袋、喷混植生 利于植物生长的土质边坡重力挡墙 砖、石、混凝土 不稳定边坡、小型滑坡加筋挡墙 土、石、合成材料 沟谷和边坡

8、脚支挡、地裂缝防治抗滑桩 钢筋混凝土 非塑流滑坡3 支挡工程预应力锚索 锚杆、锚索 滑坡、不稳定边坡、危岩体4 场地平整工程 露天采坑、坑凹地形和固体废弃矿渣堆5 排水工程 排水沟、地下涵洞(管) 砖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疏导、排泄和利用6 集蓄水工程 集水池(井)、 砖石、混凝土、钢筋 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收集、储存5蓄水池(井) 混凝土 和利用4.3 质量检验4.3.1 治理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检查验收,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资料应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4.3.2 施工单位应在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自检和验收,重要的中间工程和隐蔽工程检查

9、验收应由项目承担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加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4.3.3 治理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质量检查验收应符合国家或有关行业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4.3.4 治理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定。65削坡工程5.1 一般规定5.1.1 削坡工程适用于不稳定岩质或土质边坡的治理。5.1.2 削坡工程内容一般包括清除边坡危岩、降低边坡坡度以及设置边坡平台等。5.1.3 削坡工程设计必须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5.2 工程设计5.2.1 削坡工程设计应明确削坡范围、工程量、稳定坡度和平台宽度等。5.2.2 边坡高度大于 8m 时应设置多级平台,平台宽

10、度 2.05.0m 。5.2.3 削坡方案可选用爆破、人工或机械作业方式。设计方案应根据地质条件和作业环境,明确具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5.3 质量检验5.3.1 削坡工程范围或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长度和宽度检查点均为每 20m 取 1点,每边不应少于 1 点。5.3.2 平台高程和宽度检查点均为每 10m 各取 1 点,每级平台不应少于 1 点。5.3.3 坡面坡度和平整度检查点为每 100400取 1 点,但不应少于 3 点。5.3.4 削坡工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3.4 的规定。表 5.3.4 削坡工程允许偏差项目表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1 平面位置 50mm 经纬仪

11、或全站仪测量,每 20m 检查 1 点2 平台高程和宽度 20mm 水准仪和钢尺测量,每 10m 检查 1 点3 坡度 0.5% 铅垂线或坡度尺检查,每 100400检查 1 点4 坡面平整度 50m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每 100400检查 1 点76护坡工程6.1 一般规定6.1.1 护坡工程是指对易受侵蚀和风化的边坡坡面采取的防护措施。6.1.2 护坡工程内容一般包括坡脚、坡肩和坡面的防护以及排水系统设置。6.1.3 护坡工程类型有砌体 护坡、格构 护坡、石笼护 坡、防护网护坡、锚喷护坡、注浆护坡和植被护坡等。6.2 工程设计6.2.1 坡面防护措施应根据边坡岩土体的性质、工况条件和与

12、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原则进行选择。1 砌体护坡:适用于坡比为 1.02.01.03.0 之间的土质边坡。砌体选材根据工程使用性质选择坚硬石材和成品构件(砖体或混凝土预制件),也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干砌或浆砌,铺砌厚度 0.150.45m。浆砌石护坡应设置反滤层、泄水孔和伸缩缝,泄水孔横向垂直间距不大于 2m、纵向间距不大于 5m,纵向伸 缩缝间距不大于 15m。2 格构护坡:适用于坡比为 1.01.51.03.0 之间土质和风化岩质边坡。格构骨架选材一般为石材和成品构件(砖体或预制件),格构内一般采用植物防护等其他辅助措施。对 于坡度较缓的边坡一般采用块石、卵石或 砖 体格构骨架,截面尺寸 为0.4

13、5m0.45m;对于较陡的 边坡宜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格构骨架,截面尺寸为0.3m0.3m。格构型式有矩形、菱形、人字型或拱形,格构间距不大于 5m。钢筋混凝土格构设计应采用简支梁法进行弯矩计算。纵向钢筋宜采用直径 14mm以上的热轧钢筋,箍筋宜采用直径 8mm 以上的钢筋,若配筋率过小可按少筋梁结构处理。格构梁混凝土强度等级 宜大于 C25。砌石格构嵌置深度应大于截面高度的 2/3,伸缩缝间 距小于 20m。砌筑石料最小尺寸大于 150mm、强度等级 大于 MU30,砌筑砂 浆强 度等级大于 M7.5。3 石笼护坡:适用于易遭受洪水侵 蚀的沟谷边坡。 石笼网有宾格网、重型六角网等类型。石

14、笼网使用镀锌铁丝线 、外层包裹 PVC 防护 材料,石笼网规格一般为2m1m0.5m(长 宽 高)。石 笼网箱内填筑质地坚硬、抗风化性强的石材。4 喷锚护 坡:适用于易风化的岩质边坡。锚喷护坡主要由锚杆、钢筋网、细石混凝土和排水孔组成。锚杆锚固深度不小于 0.5m,间距不大于 2.0m,采用 M10 水泥砂浆固定。钢筋网由8直径 6mm 圆钢双向绑扎制成,间距 200mm。细石混凝土厚度 100mm,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锚杆与钢筋网采用点 焊连接。排水孔按矩形布置,间距 2.0m,孔径 0.1m。5 注浆护坡:适用于碎石堆积边坡或岩石松动边坡的防护。注浆护坡材料为水泥砂浆或水泥浆,水泥砂浆

15、强 度等级不低于 M10,水泥浆的水灰比为 0.81.5。注浆工程的设计参数如注浆压力、加固体强度和范围等应根据岩土体条件和防护要求通过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6 植被 护坡:适用于 对环 境和景观有特殊要求的边坡防护。植被护坡的类型主要有直接绿化、挂网绿化、 喷混植生和植生袋等。直接绿化是在边坡上植草种树,采用生物措施对坡面进行多层次的立体防护。挂网绿化、 喷混植生和植生袋是在岩土体坡面上通 过锚杆固定塑料网(或 镀锌网)和植生袋,并在塑料网(或镀锌网)和植生袋内填充土壤、基材和植物种子进行绿化的一种综合措施。6.2.2 无论何种边坡防护均应按不利工况条件进行边坡稳定和变形验算,必要时结合支挡措施增强边坡稳定性。6.2.3 坡肩和坡脚须采取防护措施。坡肩防 护宽度 应大于 0.3m,并与坡面防护措施相衔接。坡脚防护措施应与坡脚排水沟或压脚墙综合设计。6.2.4 坡脚和坡面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与坡脚的距离不小于 0.5m。坡肩应设置截水沟,截水沟与坡肩的距离不小于 1.5m。排(截)水沟断面尺寸根据 汇水面积计算确定,纵向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应小于 2。6.2.5 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设计应符合国家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6.2.6 喷锚护坡工程中如遇受力锚杆时,其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规范。6.2.7 植被选择应坚持生物多样性和乔灌藤草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