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若干实际问题的探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58125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若干实际问题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若干实际问题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若干实际问题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若干实际问题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若干实际问题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若干实际问题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若干实际问题的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 / 6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过程若干实际问题的探讨冯一颂【摘要】以集成商承包系统工程的形式,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几个影响进度、质量的核心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完善系统的可维护性的探索。本文以提出问题,解析问题的方式进行阐述,实用性强,对提高目前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具有一定借鉴作用。【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工程管理 施工 居民集抄【作者介绍】冯一颂 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集抄工程负责人 浙江 宁波 3151911 引言坚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核心平台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是实现电能信息“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的基础平台。目前该系统开始全面启动,在建设过程肯定

2、会出现很多问题,如何更有效的建设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笔者通过自身成功的项目实施管理经验,对该系统的建设过程有若干问题进行探讨。2 系统建设过程的若干实际问题的思考2.1 如何更好分工合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由业主单位、集成商、工程承包商、表计供应商组成,如何分工合作,目前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实战管理理论体系支撑,施工管理规范也不完善。2.2 如何完成下行通道互通性差情况下的系统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一个核心就是下行通道,目前通道技术标准不能规范统一,只解决互换性;而一个地区经常会采用多种通道方案,存在建设方案与设备供货过程容易出现不兼容问题。2.3 实施过程有哪些关键因素?安装、施工规范不完善,

3、档案信息建设不完善,如:高压线路管理和小区的低压侧线路信息记录不完整,如台变的 GIS 号归属问题混乱、小区支线电路走线管理不规范等。2.4 如何解决上行通道共享的双台变切换方案?居民小区存在主副双台,按负荷量大小来切换启动副台变,这种现象很普通,台变安装有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集中器的安装,与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公用一个上行通道(如: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 / 6GPRS) ,而该技术性的问题在现有的用电采集系统技术基础上如何去实现。2.5 如何解决系统后期维护量大问题?问题发现和故障排除的即时性,是考验业主单位的服务响应能力,也是提高社会效应的一个关键因素,那就需要一个健全的信息档案管理平台来

4、支撑,目前在信息档案建设方面没有一个标准,五花八门,参差不齐,使得信息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带来很大的麻烦。3 系统建设过程的若干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分析针对上述 5 个实际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3.1 交钥匙工程是较为合适的一种分工合作模式采用交钥匙工程模式,用电采集系统建设与表计供应相互独立,系统建设工程由业主单位委托集成厂商,由集成厂商通过商业模式进行施工转包,集成厂商以工程监理或委托第三方监理;业主单位就可以精力集中转向管理服务和监督,加强对集成厂商、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资质评估,这样有利促进市场竞争和细分,壮大了高质量施工建设队伍,反过来又可以更好的支撑系统的建设。该方案在广东运用较为成功。

5、3.2 系统方案统筹规范设计制定建设原则,通过对实施片区现场勘查,针对小区的分布特点和环境恶劣情况结合建设原则确定下行通道和小区建设方案,统计小区采集设备数量和表计设备的数量和型号。需要注意的是下行通道的规格和版本号要明确,更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会审,评估系统承建方(集成商)与表计提供商对该方案的设备支持能力,如果出现一方不能支持,容易影响项目进度。3.3 工程实施规范 3.3.1 管线的施工质量是保证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管线包括线缆走线、线槽、管线的要求、接线方式、工艺要求、布线原则等,施工之前对专业施工图纸进行会审,根据对现场情况和进度来制定接线方式和顺序。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

6、:1)485 线的要求:选用单芯 485 专用导线,冷压端子作为保护套;而现场应用采用多芯导线较为普遍,但与实际现场效果比较,选用单芯导线效果更佳,其理由:485 接线靠螺栓压紧,采用多芯导线容易接线松动,冷压端子对多芯导线也难以压紧,接触不实,容易造成工程质量问题。2)485 线的接线方式:跟方案有关:采集器+ 表计方案,手拉手方式;另一种是采集器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3 / 6+集线器+ 表计方案,并联方式;3)485 布线的工艺要求:线在穿出表箱时,套上黄拉管保护 485 线,专用工具剥线,师线不得损伤,箱体外应加装 PVC 套管。4)采集器的电源需从表箱的空开的出线接入,不可从表计上

7、并联取得。5)集中器前端要加装四极低压开关,便于将来的维修和轮换。3.3.2 箱体保护方式,采集器箱体和集中器箱体要与台区接地方式一致采用接地或接零,应仔细检查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3.3.3 如果终端采用公共无线网络,对现场配电房里的通信效果测试,根据信号强度和通信质量,确定解决方法:一、设备移位;二、加长增益天线;三、增加公网无线的覆盖。3.3.4 档案建设是施工过程非常耗时又繁琐而且是进度影响最大的环节,施工之前对线路和台区进行勘察,对高压端线路、台变、采集设备、计量设备进行统筹规范规则编号,形成树状结构管理;按片区进行施工,制定规范统一的信息记录表格,包括轮换信息的对应关系、各层设备

8、的归属关系、对应线路支线编号,对应的台区等。3.4 建立上行通道共享道的双台变切换方案小区存在主副台变,比较普遍,特别是密集型小区,小区基本有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和集中器共存;他们共享一个通道,之间通过级联,设计有两种方案,如下是两种方案的比较:方式一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4 / 6台 区 1 集 中 器集 中 器 和 配 变 终 端 接 线 意 图台 区 1 配 变 终 端变 台 1变 台 2母 联 柜台 区 2 配 变 终 端电流线电流线电压线主 断 路 器主 断 路 器电压线电压线级联和抄读级联和抄读区 域 1 负 荷 区 域 2 负 荷电压线1)总闸 1 合上,总闸 2 断开,切换开关合

9、上时,即使高压开关 2 没有断开,变压器任然有电的情况下,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接的是 2 号变压器的电流,1 号变压器的电压,不会冲突。由于 2 号变压没有负载工作,所以 2 号配变监测计量终端也不用进行计量工作,只是通了电压,做级联上传作用。2)总闸 1 合上,总闸 2 合上,切换开关断开时,1 号集中器正常工作和 1 号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正常工作,2 号集中器和 2 号集中正常工作。这种情况下,2 号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通的是 2 号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变压器带负载,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正常计量。存在的弊端:集中器本身算线损存在差异。 方式二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5 / 6台 区 1 集 中 器集 中

10、 器 和 配 变 终 端 接 线 意 图台 区 1 配 变 终 端变 台 1变 台 2台 区 2 集 中 器母 联 柜台 区 2 配 变 终 端电压线电流线电压线电流线主 断 路 器 主 断 路 器电压线电压线级联和抄读级联和抄读区 域 1 负 荷 区 域 2 负 荷两种方案比较,方式二更加有优势。方式二无论开关怎么切换,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和集中器始终有电;而且在方式一的基础上解决了集中器单独线损计算差异的问题。两种方案都存在同个台区下信道干扰,需要考虑集中器的工作时段划分,合理避让。3.5 系统信息化档案建设,高效维护线路、台变、系统的编号规则统一规范,施工过程中记录台变的线路归属、集中器的台

11、变归属、采集器的集中器归属、表计的采集器归属以及地理位置信息,方案属性,信道的版本号。同时记录各设备的设备号、厂家代号、厂家联系方式,设备的软硬件版本号,形成一个树状的信息档案记录,完成自顶而下和自底而上的可追溯关系;记录现场每个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小区走线图和线路编号、设备和中继设备分布图。建设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一个地理信息管理、信息共享、快速检索和问题解决策略、分析及反馈;信息共享可以与厂家进行无缝对接,形成局方、厂家、维护单位一体化进程。在此基础上制定三方维护联动机制,这样真正解决现场故障处理响应的及时性,提高社会效应。技术业务流程如下: 采 集 系 统 系 统编 码 归 属 分

12、析系 统 方 案小 区 的 地 理位 置 分 析 设 备 分 布图小 区 走 线图 和 线 路编 号 故 障经 验库故 障 地 点 现 场 处 理定 位 故 障 策 略 分 析 厂家支持故 障 确 定故 障 数 据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 / 64 总结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规范建设的核心是前期的统筹规划设计,系统的建设可以促进按线路建设与以片区建设形成的整体,从而推动整体配网和用电侧管理的全面对接,置底而上,推动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也许也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核心价值之一。在施工之前由供电局牵头,集成厂商、施工单位辅助,现场勘察,做好详细统筹规划设计,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工程达到高效、高质量、高可靠、维护便利性的系统平台。参考文献1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 信息化工程监理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汇编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2金红峰.浅谈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的一点心得J 艺术科技,2007,(3):30-323施清.浅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的常见和监理措施 J 建设监理,2007,(5)4林基.浅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与管理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6)5于辉.对弱电系统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科技论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