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复习思考题目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58006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0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规划复习思考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居住区规划复习思考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居住区规划复习思考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居住区规划复习思考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居住区规划复习思考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规划复习思考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规划复习思考题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复习思考题目1.居住区由哪些用地组成?各项用地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含路面、小广场、停车场、回车场),绿地( 指公园、小游园、运动场等集中绿地)。 此外,工业、非配套公建等其他用地不属居住区用地用地面积之中。 2.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人口一般为多少?居住区:35 万人、小区: 500015000 人、组团:10003000 人3.居住区规划结构有几种基本方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一般有三种 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由几个小区组成居住区。 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

2、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不仅能保证居民生活的方便、安全和区内的安静,而且还有利于城市道路的分工和交通的组织,并减少城市道路密度。 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根据我国各地的调查,通常民,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 1000015000 人,用地为 1530hm2。 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即由若干个组团形成居住区。 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住宅组团相当于一个居民小组的规模,一般为 3

3、00800 户,10003000 人。住宅组团内一般应设有居民小组办公室、卫生站、青少年和1-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或代销店) 、托儿所、儿童或成年人活动休息场地、小块公共绿地、停车场库等,这些项目和内容基本为本组团居民服务。 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即居住区由若干个组团形成的若干个小区组成。 当然,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组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方式也会相应地变化。常见的是居住区规模从小到大,内容由简到繁,质量由低级到高级。4.住宅组合有几种基本方式?其优缺点是什么?

4、(1)第一级(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民服务的结构。规划布置,一般宜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区中心,居住区中心主要由文化商业服务设施组成。(2)第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一般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中心,生活服务设施一般可布置在小区的中心地段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中小学的布置一般应设在居住区或小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不宜在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或铁路干线附近布置,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与其他一些不怕吵

5、闹的公共服务设施相邻布置。(3)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这些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有些可设在住宅底层,也可将他们独立设置。最1-主要是幼托的布置,应该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上,幼托建筑层数以一二层为宜,独立设置。5、居住区、小区、组团应配备哪些公共服务设施?其合理服务半径是多少?(1)第一级(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民服务的结构。规划布置,一般宜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区中心,居住区中心主要由文化商业服务设施组成。(2)第

6、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一般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中心,生活服务设施一般可布置在小区的中心地段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中小学的布置一般应设在居住区或小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不宜在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或铁路干线附近布置,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与其他一些不怕吵闹的公共服务设施相邻布置。(3)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这些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有些可设在住宅底层,也可将他们独立设置。最主要是幼托的布置,应该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上,幼托建筑层数以一二层为宜

7、,独立设置。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居住区级 800 1000m居住小区级 400 500m居住组团级 150 200m6、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置要求和方式有哪些?(1)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1-向。(2)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保持居住区的安宁。(3)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7、小学、幼托的规划要求是什么?8、日照间距的概念及计算方法。9、居住区道路如何分级?各级道路的宽度有何规定?(1)居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 20-30 米,车行道一般为 9 米,如

8、果考虑通行公交时应增加至 10-14 米,人行道宽度一般在 2-4 米左右。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多采用一块板的形式。 (2)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 10-14 米(根据敷设管线的要求,采暖地区建筑控制线不宜小于 14m,非采暖地区建筑控制线不宜小于 10m) ,车行道一般为7-9 米,人行道宽度在 1.5-2.5 米左右。(3)居住组团级道路起着联系居住小区范围内各个住宅群落的作用,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 5-7 米,大部分情况下居住组团级道路不需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4)宅间小路是指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元与单元、连接住宅单元与居住组团级道路或其它等级道路的作用。

9、平时主要是自行车和人行交通,但要满足垃圾清运、救护、消防、搬运等需求。路面宽度大于1-等于 2.5m。 (一般 2.5-3m)10、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一般规定(1)对于居住小区或较大规模的住宅区,一般至少需要两个对外联系的道路入口;(2)当住宅区向城市交通干道开出入口时,其出入口间距长不应小于 150米;(3)当住宅区的主要道路(高于居住小区级的道路或红线宽度大于 10 米的道路)与城市道路相交时,其交角不宜小于 75 度;(4)住宅区内应设为残疾人通行服务的无障碍信道,通行轮椅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2.5 米,纵坡不应大于 2.5%; 1-(5)尽端或道路长度不宜超过 120

10、 米,在尽端处应设 1212 米的回车场;(见下图)(6)地面坡度大于 8%时,应辅以踏步解决竖向通行,并应在踏步旁设自行车推行车道;(7)应满足住宅区道路纵坡控制指标;(8)各类住宅区靠路距建筑边缘的最小距离要求;(见上图)(9)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 160 米时应设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 4 米的消防车行道,建筑物长度超过 80 米时应在建筑物低层设人行行道,以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 1-道路尽端 回车场形式居住区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 120m,回车场的面积不小于 12m 12m 1-2.消防规定(1)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高层

11、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 160m 或总长度超过 220m 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 80m。(2)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 24m 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3)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 (4)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 4.00m 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5)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 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 18m18m。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

12、防车辆的压力。 (6)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0m。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11.小区道路布置形式有几种?居住区路网的布置形式贯通式、环通式和尽端式三种形式。1-12.小区规划设计中节约用地的方法有哪些?1、住宅建筑类型的选择, 住宅建筑造型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住宅建筑造型可以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方便生活,美化城市景观,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因而必须予以重视。合理地选择住宅的类型一般应考虑:(1) 住宅标准。住宅的面积指标和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

13、市场经济形势下百姓住宅建设的新需求,住宅建筑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标准,以一般面积标准为主,并应利于住宅商品化。 (2) 住宅层数。住宅建筑层数的确定,要综合考虑用地的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的供应、市政工程设施、居民生活水平、居住方便的程度等因素。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住宅造价经济,而多层住宅又比高层住宅经济,但低层住宅占地面积大,较适宜规模较小的城市或用于较高标准住宅小区建设。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但 6 层以上,这一效果将明显下降。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提高层数能节约用地,从节约用地的观点来看,高层住宅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途径之一。目前许多大

14、城市都采用建高层住宅以节约城市用地的方式,但高层住宅并非层数越高越好,层数越高一般造价越大,这主要由于结构形式的改变,增加了电梯、供水加压设备、防水设施、建材费用和施工成本等原因,但造价并不随层数增加而均匀上升,而是跳跃1-性的,因此对于高层住宅中较经济的层数是一个需要很好研究的问题。总之住宅层数的选择应根据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来考虑。此外,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 6 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当住宅分层入口时,可按进入住宅后的单程上或下的层数计算。3满足户室比的要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应满足不同人口组成的家庭对住宅的需要,也就是要满足户室比的要求。户室比

15、的确定,在新建住宅小区主要应参照当地的人口结构,在改建区要考虑改建区拆迁户人口的组成。总之,确定户室比前要做好市场需求方面的调查研究,以使小区住宅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不同人口组成的家庭的需要。4,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自然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居民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因而住宅的类型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住宅造型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住宅小区所在城市的特点及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5结合地形利于节约用地。一般说来,住宅进深加大,外墙相应缩短,对于采暖地区外墙需要加厚的情况下经济效果更好。住宅进深在 11 米以下时,每增加 1 米,每

16、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 平方米左右,但在 11 米以上时,效果相应减少。住宅长度在 3060 米时,每增加 10 米,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 7001000 平方米左右,在 60 米以上时效果不显著。此外,住宅类型选择要善于结合地形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比如对坡地的处理可以结合地形对建筑进行错层、跌落、掉层、分层入口、错造等局部处理。 2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形式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三种: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此外还有混合式。(1) 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方式。这种布置方式可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布置1-道路、管网、方便工业化施工。但如果处理不好形成的空间往往会有单调、呆板的感觉,并且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如果能在住宅排列组合中,注意避免“兵营式”的布置,多考虑住宅群体空间的变化,如采用山墙错落、单元错落拼接以及用矮墙分隔等手法仍可达到良好的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