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修正-注册电气师公式计算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58005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续修正-注册电气师公式计算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继续修正-注册电气师公式计算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继续修正-注册电气师公式计算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继续修正-注册电气师公式计算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继续修正-注册电气师公式计算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续修正-注册电气师公式计算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续修正-注册电气师公式计算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一 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公式一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max,p ccTKK: 导 、 地 线 的 拉 断 力 ; : 导 、 地 线 的 设 计 安 全 系 数 。1)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25.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2) 导、地线在稀有风速或稀有覆冰气象条件时,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其导、地线拉断力的 70%。悬挂点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导、地线拉断力的77%。 (按上述公式,取 2.5 或 2.25 时只有 40%或 44%,在这种稀有条件下,相当于条件放宽了

2、)公式二 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1TRK, : 绝 缘 子 的 额 定 机 械 破 坏 负 荷 ( kN) ;: 分 别 取 绝 缘 子 承 受 的 最 大 使 用 荷 载 、 断 线 荷 载 、 断 联 荷 载 、 验 算 荷 载 或 常 年 荷 载 ( kN) 。1) 常年荷载指年平均气温条件下绝缘子所受的荷载。验算荷载是验算条件下绝缘子所受荷载。断线的气象条件是无风、有冰、5,断联络的气象条件是无风、无冰、5。设计悬垂串时导、地线张力可按本规范第 10.1 节的规定取值。2) 安全系数应符合表 6.0.1 规定(P15) 。双联及多联绝缘子串应验算断一联后的机械强度,其荷载应按断联情

3、况考虑(K=1.5) 。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最大使用荷载不应小于 2.5。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 1.5。公式三 绝缘子串片数选择:操作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最小片数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750单片绝缘子的高度(mm ) 146 146 146 155 170绝缘子片数 7 13 17 25 321) 耐张绝缘子串的片数,在上表基础上,110-330kV 加 1 片,500kV 加 2 片,750kV 不增加。2) 全高超过 40m 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 10m,应比本规范表增加 1 片相当于高度 146mm 的绝缘子,全高超过 100m 的杆

4、塔,片数应根据运行经验结合计算确定。750kV 超过 40m,应根据实际情况验算。3) 采用爬电比距法时,绝缘子片数计算:010/14520kV1.39IeUnmKL, : 海 拔 时 每 联 绝 缘 子 所 需 片 数 ;: 爬 电 比 距 ( ckV) ,3以 上 为 ., 及 以 下 为 ;变 电 所 爬 电 比 距 , 对 级 污 秽 区 取 同 级 线 路 的 倍 。U:系统标称电压(kV) ;L01:单片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cm) ;Ke: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XP-70、XP-160 型绝缘子为 1。注:轻、中污秽区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不宜小于盘型绝缘子;在重污秽区,其爬电距

5、离不应小于盘型绝缘子最小值的 3/4 且不应小于 2.8cm/kV;用于 220kV以上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两段都应加均压环,其有效绝缘长度需满足雷电过电压的要求。4) 高海拔地区悬垂绝缘子串的片数,宜按下式计算:10.25(-0)/=mHnem 1:特征指数,取值见附录 C。耐张绝缘子片数:,H:海拔高度,km。 (导体选择)+0.(-1)HN公式四 空气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85=maKem:海拔修正因子,工频、雷电电压 m=1;操作过电压见 P20 图 7.0.12。公式五 杆塔上两根地线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地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 5 倍。在一般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0.12+SL

6、S:导线与地线间距离 (m);L:档距(m) 。注:气象条件:15,无风、无冰。注:对于大档距导线,在档距 (v:波的传播相速,取tlv225m/us; :波头长度)时, 。t20.1SI公式六 导线的线间距离:1) 对 1000m 以下档距,水平线间距离:=+0.651cikUDLfki:悬垂绝缘子串系数,I-I 串:0.4;I-V 串:0.4; V-V 串:0。Lk: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 ;U:系统标称电压( kV) ;fc:导线最大弧垂(m) 。2) 导线垂直排列时的垂直线间距离:宜采用上式结果的 75%。同时最小垂直线间距离宜符合下表:标称电压( kV) 110 220 330 50

7、0 750垂直线间距离(m) 35 5.5 7.5 10.0 12.53) 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22z=(4/)xpDDp: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m) ;Dz: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m) 。4) 双回路或多回路杆塔不同回路的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或垂直距离,应按上式增加 0.5m。公式七1) 导、地线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和基准风压标准值:2=sinxozscpWdLBggWo=V2/1600:风压不均匀系数;c:风荷载调整系数,见 P32,表 10.1.18-1;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见 P33,表 10.1.22;sc:导线或地线的体型系数,线径小于 17mm 或覆冰时取 1.2;大于或等

8、于 17mm,取 1.1。d:导线或地线的外径或覆冰时的计算外径;分裂导线取所有子导线外径和。Lp:杆塔的水平档距;B:覆冰时风荷载增大系数,5mm 冰区取 1.1,10mm 冰区取 1.2;:风向与导线或地线方向的夹角() ;Wo:基准风压标准值( kN/m2) ;V:基准高度为 10m 的风速(m/s) 。2) 杆塔风荷载的标准值: =szssoAWBgs:构件的体型系数;As:构件承受风压的投影面积;z:杆塔的风载荷调整系数。当杆塔高度不超过 60m,按表 10.1.20;超过时增加。设计基础时,应取 1。3) 绝缘子串风荷载的标准值: 11=ozAWBgA1:绝缘子串承受风压面积计算值

9、。公式八 承载力极限等公式,从略。公式九 基础底面压应力:1)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fa/ rfP: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应力设计值;fa: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f:0.75。2) 偏心荷载作用时:Pmax 1.2fa/ rfPmax: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应力设计值。条文说明公式十 导线允许载流量=(+-)/stRFIWWR:单位长度辐射散热功率;WF:单位长度对流散热功率; WS:日照吸热功率;Rt:允许温度时的交流电阻。标准二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公式十一 支持式管型母线在无冰无风状态下的挠度不宜大于(0.51.0)D(D 为导体直径) ;悬吊式管型母线的挠度可放宽。公式十二 屋内导体

10、载流量的环境温度修正系数:-=catnKtc:导体最高允许温(70,日照影响时 80。 ) ,ta:实际环境温度,tn:基准环境温度。标准三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公式十三 海拔超过 100m 地区电器外绝缘试验电压应乘以系数:, H:安装点的海拔高度, m。1=.-0K公式十四 环境温度高于 40设备外绝缘试验电压应乘以系数:T:环境温度,。1.3(-4)t公式十五 导体经济电流密度,见附录 E,类似电缆。公式十六 导体电晕临界电压:见 P4,,7.1.7,式子较复杂。公式十七 裸导体的热稳定:见 P5,类似电缆,C 值见表 7.1.8。公式十八 电流互感器动稳定校验:1) 校验冲击电流

11、倍数应小于制造部门给出的允许动稳定倍数: 12chdniKIKd:动稳定倍数,由制造部门给出;ich:冲击电流瞬时值;I1n:电流互感器一次额定电流。2) 外部动稳定校验,从略。公式十九 屋外管形导体的微风振动:=jsDvfAvjs:计算风速,m/s ;f :导体各阶固有频率;D:铝管外径,m;A :频率系数,圆管可取 0.214。当计算风速小于 6m/s 时,可采取以下措施消除微风振动:.。公式二十 开关柜内,环境温度高于 40时,母线的允许电流:40=tIt公式二十一 消弧线圈接地时,中性点位移电压:02-=bdCLUvIUbd:消弧线圈投入前电网或发电机回路中性点不对称电压,可取 0.8

12、%相电压;d:阻尼率,对 60-110kV 架空线路取 3%,35kV 及以下架空线路取 5%,电缆线路取(24 )%;v:脱谐度,Ic:电网或发电机回路的电容电流, IL:消弧线圈电感电流。公式二十二 电阻选择1) 经高阻直接接地电阻额定电压: 1.053NRU电阻值: ,Ic:系统单相对地短路时电容电流, A。=.NcI电阻消耗功率: 3RRPI2) 经单相配电变压器接地电阻额定电压:不小于变压器二次侧电压,一般 110 或 220V。电阻值: , :降压变压器一、二次之间变比。2=1.3NcUIn电阻消耗功率:2=3NRUPn3) 经低阻接地:与 1)类似, ,Id :选定的单相接地电流

13、。3dI公式二十三 接地变压器选择,从略。公式二十四 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P55,条文说明)1) 单从补偿相间电容角度出发: 201=-3LX:并联电抗器的正序电抗值。:线路的相间容抗值。122) 考虑抑制工频传递谐振过电压: 2001-=+-3LLX:并联电抗器的零序电抗值。对单相电抗器, ;对三相三柱0=LX式电抗器, 。0/2L公式二十五 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工频过电压的计算(P56,条文说明,表 15) 。公式二十六 短路电流实用计算基准容量可取 Sj=100MVA 或 Sj=1000MVA,基准电压可取 Uj=1.05UN。计算电抗: ,*=NjsjSX1) 无限大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

14、当 Xjs3 时,不考虑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此时:=jztsIIXts 周期分量 =周期分量起始值= 时间无穷大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2) 有限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查运算曲线,P33-35。强励顶值倍数大于 2.0 倍时,可用下式校正:, :励磁顶值校正系数,见表 F.2.5。*max*=(-1.8)ztLLztIUKIL3) 三相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0-2=aafzttTTjztfiIeTa:衰减时间常数, ,见表 F.3.3。=XR4) 三相短路电流冲击电流和全电流,Kch :冲击系数,见表 F.4.1。=-2chchiKI全电流: 21(-)chchI5) 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先求

15、正序,从略。6) 短路电流热效应计算,从略。7) 并联电容器组的短路电流计算,从略。标准四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公式二十七 电缆经济电流截面计算式(附录 B)1) 经济电流密度计算式:2020=1(-)10mAJFB2) 电缆经济电流截面计算式:mI/jaxSJ公式二十八 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的校正系数(附录 D)1) 不同环境温度时,见表 D.0.1 和下式:(与公式十二类似)21-=mK2) 不同土壤热阻系数时的校正系数,见表 D.0.3。3) 土中直埋多根并行敷设电缆载流量校正系数,见表 D.0.4。4) 空气中单层多根并行敷设,见表 D.0.5。5) 电缆桥架上无间距配置多层并列电缆,见

16、表 D.0.6。6) 1-6kV 户外无遮阳时,见表 D.0.7。公式二十九 按短路热稳定条件计算允许最小截面(附录 E)1) 固体绝缘电缆:210QSCC:见 P63。Q:1. 对火电厂 3-10kV 厂用电动机馈电回路,当机组容量为 100MW 及以下时: ,I:系统电源供给短路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2()bItT2. 对对火电厂 3-10kV 厂用电动机馈电回路,当机组容量大于 100MW 时,Q 值见 P63 表中。3. 除上述情况: 2QItg2) 自容式充油电缆,从略,见 P65。公式三十 交流系统单芯电缆金属层正常感应电势:=ssoELgL:金属层上任一部位与其直接接地处的距离(km) ;Eso:单位长度的正常感应电势(V/km) 。见 P66,表 F.0.2。最大值应满足:1) 未采取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