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湘江源问题的十大思考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57822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湘江源问题的十大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对湘江源问题的十大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对湘江源问题的十大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对湘江源问题的十大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对湘江源问题的十大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湘江源问题的十大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湘江源问题的十大思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湘江源问题的十大思考文/秦堤【目录】引言上篇:湘江源问题现状一、“湘江源头在蓝山”?二、湘江源出处的重要文献记载(一)古籍对湘江出处的记载1、古籍对湘江出自湖南境内的唯一记载2、古籍对湘江出自广西兴安县海洋山的诸多记载(二)现当代辞类工具书和零陵地方志对湘江出处的解释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命名成为湘江源有力佐证四、确定大河源头的几个标准与“海潇”二水各自优势下篇:对湘江源问题的十大思考一、湘江源头应依据历史习惯及其传统定论蕴含的人文历史价值确定二、湘江源传统定论是中国人文历史发展规律的综合体现三、维护“湘江源头在兴安”有利于长江以南水系的整体科学布局和管理四、维持湘江源传统定论符合湘桂协同

2、发展战略要求五、改变湘江源传统定论的诸多负面影响六、“湘江源头在兴安”早已成为湖南人民根深蒂固的“民俗习惯”七、湘江不姓“湘”或“桂”,湘江源问题不能有本位主义八、“普查认定”不等于“江源认定”,湘江源问题不能搞人为炒作九、湘江源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呼吁”终止“纠源”十、湖南及其蓝山县在“纠源”,广西及其兴安县该怎么办?【正文】引 言自今年 5 月 20 日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公布、5 月 21 日(打个“?”号,因为笔者没有看到报纸原件)湖南日报发表湘江源头,为何误传千年以来,迄今已整整十天。期间网上网下大小媒体以“铺天盖地”的方式发出的几乎是同一个声音:湘江源头在蓝山。应该说,湖南省第一

3、次水利普查的结果是令人信服的,其某水与某某河相比长度要长、流量要大、流域面积要广、涉及人口要多等,如果经审核无误,也理应得到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水利部的权威认定。但是笔者认为,仅仅认定这些不等于认定了“湘江源头在蓝山”,因为湘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条比较特殊的河流,“湘江源”三个字的人文历史价值远远要比其“自然价值”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对湘江源的认知和认可本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存在任何争议,但是随着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的公布,湘江源的“问题”就出来了: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两大方面综合考虑,究竟应当维持湘江源的传统定论,还是需要“纠源”?即便潇水的“长度、流域面

4、积、流量、涉及人口均大于海洋河”,国家认定机构有必要完全撇开中国长期以来的人文历史不论、一定要将两千多年来“湘江源头在兴安”的传统定论改过来吗?难道就无需考虑“改源”而带来的一系列历史问题、地理问题、科学著述问题和社会问题?还有,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水利部是否真的认定了“湘江源头在蓝山”?还是仅仅认定了水利普查相关业务数据、所谓“湘江源头在蓝山”被认定纯属媒体“误读”?带着这些问号,笔者试着综述一些主要的史实和事实,并发表自己对湘江源问题的管见,旨在抛砖引玉,错漏之处还请学者专家们不吝利斧正之。上篇:湘江源问题现状一、“湘江源头在蓝山”?一石激起千层浪。2013 年 5 月 21 日,湖南日报突

5、然发表一篇题为湘江源头,为何误传千年的文章,第二天包括人民网在内的众多重要网络媒体都作了转载或“改编”,之后大小论坛马上同时有许多人发出同一个声音:“湘江源头在蓝山”。湘江源头,为何误传千年一改“湘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海洋山”的两千年传统定论,煞有介事“纠源”称“5 月 20 日发布的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表明,湘江源头在湖南省蓝山县紫良瑶族乡。具体发源地在位于该乡的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狗岭。这一成果已得到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水利部的权威认定。”关于湖南“纠源”的基本过程,文章说:“为找湘江源头在蓝山的证据,蓝山县委、县政府组织多个部门的同志进行专题调研,先后前往紫良瑶族乡潇水源头、市水文局、老

6、埠头水文站、广西兴安白石乡等实地调查。永州市水文局工程师崔忠凌多次深入到湘江源头跋山涉水搞测量。根据实地了解、咨询、查阅资料等掌握的情况,已能充分证明潇水与发自兴安白石乡的海洋河相比,其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涉及人口均大于海洋河,完全有理由证明湘江的真正源头就是潇水源头。”并说早在“2010 年初,蓝山县成立了湘江源头在蓝山申报指挥部。湘江源头在蓝山,这不是我们和别人争什么,而是尊重事实,我们要把这个流传千年的错误纠正过来!5 月 21 日,蓝山县县长冯德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还称:“湖南省有识之士早就呼吁,为湘江源头正名。”2011 年,“时任省社科院院长朱有志等人写过拨开千年历史的迷

7、雾:湘江姓湘不姓桂 为湘江源头正名的建议。”“湖南期间,时任省政协委员、蓝山县科技局局长李松旺提交了一份关于请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为“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正名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事实上早在 2006 年,中国地名杂志在其第 11 期就发表了陈义勇、邓辉所撰湘江的真正源头在哪里一文,该文附上湘江上游及灵渠位置图、湘江各支流长度比较图和潇湘汇合前两支流水文数据表,认为“根据两条支流的长度、流量、流域面积对比,潇水的源头,位于永州市蓝山县紫良乡野猪山南麓的大桥河,才是湘江的真正源头。”文章最后写道:“自汉代以来,潇水一直都不曾拿到湘江源头的头衔。究其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制约,是影响人们正确认识客

8、观现实的主要原因。汉书地理志首先提出了海洋河是湘江源头的观点,其后,这个错误观点,由于水经注的湘、漓同源说而得到加强。湘、漓同源,实际上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结果,而正是由于这项改造自然的活动,使得湘江发源海洋山的错误说法得到了强化,两千年来,流传广布,深入人心。正是由于错误的主观偏向,导致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里的湘江的真正源头视而不见,甚至对正确的认识也采取了排斥的态度。”“从分析这段湘江源头的认识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透视出这样一个因为人类活动而引起地理景观变化,并进而影响人们正确认识地理景观的有趣文化地理现象。从历史上人们对湘江源头的认识问题上,可以看到传统思维定势对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影响是

9、多么的巨大!”如果没有类似著述更早出现,笔者认为这篇文章该是当代湘江“纠源事件”的“祖师爷”,它也是在对比两条河流的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之后而得出结论。当然,湖南也有有识之士很正视湘江源问题。比如在几个月前的 2012 年10 月,湖南日报发表了蒋作斌先生的文章湘江略考,作者在谈到“湘江溯源”时就很客观地作了如下阐述:“潇水为源说。这一观点仍属学术争论层面,但潇水是湘江的重要水源地,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笔者认为,将潇水理解为“湘江的重要水源地”才是准确而切合实际的。二、湘江源出处的重要文献记载。湘江古称湘水,是中国南部的重要河流,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对湘江发源何处,一些古籍和现当代权威辞

10、类工具书和湖南零陵地方志均有明确记载。(一)古籍对湘江出处的记载。1、古籍对湘江出自湖南境内的唯一记载。有文字考证唯一记载湘江出自现今湖南境内的是先秦古籍山海经。山海经海内东经载:“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源,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清代顾祖禹独撰的巨型历史地理著作读史方舆纪要(本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称“九疑山,在永州府道州宁远县南六十里”,相当于今天湖南省宁远县的南部山区。那么,山海经记载的湘江出处应该就是九疑山东南山麓一隅(文中“陬”作“隅”解,角落之意

11、)。上述九疑山,诸多文献证实均为现在的湖南境内九嶷山。2、古籍对湘江出自广西兴安县海洋山的诸多记载。最早提出湘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海洋山的是汉书地理志:“零陵阳海山,湘水所出。”后汉书郡国志则提出湘江发源于阳朔山:“零陵阳朔山,湘水出”。我国古代较为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以“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的著述肯定了汉书地理志湘江发源海洋山的说法,并进一步提出湘漓二水同源:“阳海山,即阳朔山也,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始安,兴安旧称,当时属零陵所辖;阳海山,宋以后称海阳山,近代称海洋山或海洋河;漓水,即漓江。旧唐书地理志说的不是很具体:“湘

12、水南自零陵界来”,但也等于肯定了湘江发源自兴安。明广西通考山川志载:“海阳山在(兴安)县南九十里灵川界上,湘漓二水所出也”。清湘水考也说:“湘水,源自广西桂林府兴安县海阳山。”此外,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方舆胜览,明代的读史方舆纪要和清代的大清一统志等古代地理典籍,对湘江源头均采用了与水经注一致的著述。字典类古籍最早记载湘江出处的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湘水。出零陵县阳海山。北入江。县字今补。凡郡县同名,则言县以该之也。零陵郡零陵,二志同。前志零陵下曰。阳海山,湘水所出。北至酃入江。过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过郡二者,零陵长沙也

13、。又有离水。东南至广信入郁。下衍林字非行九百八十里。水经曰。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东北流过下隽县西。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郦曰。阳海山即阳朔山。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之南部也。湘漓同源。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今广西桂林府兴安县南九十里。俗谓之海阳山,即阳海山也。湘水出焉。北流经全州入湖南畍。经东安县,零陵县,祁阳县,常宁县,衡阳县,衡山县,湘潭县,善化县。至乔口。资水来会。又经湘阴县。至磊石山分为二派。又合入洞庭湖曰湘口。汉志云至酃入江。未详。按离水字本不从水旁。后人益之耳。许书所无。从水。相声。息良切。十部。按诗召南于以湘之。假借为鬺字。”清康熙字典则引用了说文解字的说法:“水出零陵阳海山

14、,北入江。”(二)现当代辞类工具书和零陵地方志对湘江出处的解释。各种各样现当代权威工具书都肯定地说湘江发源于广西境内海洋山附近的海洋河。略举几例:辞源的“湘水”辞条:“湖南省最大河流,与漓水同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海洋山。”辞海的“湘江”辞条:“湘江,湖南省最大河流,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西麓,同桂江上源间有灵渠相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的“湘江”辞条:“湘江发源于广西灵川县海洋山的龙门界,名为海洋河,全长 856km。”而地方志零陵地区志的解释是:“湘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海洋山西麓,流至广西全州县汇入灌阳河及万乡河,由广西全州县庙头乡流人东安县渌埠头入境。”三、重大历史事件的

15、发生和命名成为湘江源有力佐证。千百年来,关于湘江源的科学著作和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都发生在现今湖南永州到广西兴安这一段湘江水路,包括汉代马援平交趾、太平军与湘军在湘江的蓑衣渡之战、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等。有关这些历史事件的著述和官方定名,也都从一个侧面对湘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海洋山这一定论作了充分佐证。说到这一点,不能不提离现在最近的湘江战役。1934 年 11 月 27 日至 12月 1 日,中央红军苦战五昼夜,从广西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之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突破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战役非常惨烈,中央红

16、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八万多人锐减至三万余人。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央和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文件、文献和领导讲话,都已称之为湘江战役;为纪念湘江战役牺牲烈士而在兴安县城南一公里处的狮子山修建的纪念碑园被命名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1996 年 6 月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及解放军总政治部共同确定碑园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 年 6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将其列为首批“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成为全国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地。再将时间往前推移,1852 年在湘江上游发生了清廷战胜太平天国、苟延残喘的关键一战 蓑衣渡之战。蓑衣渡是湘江上的一个渡口,位处全州县城东北,距县城约五公里。过蓑衣渡五十里,即可经黄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