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相关术语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57766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相关术语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发动机相关术语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发动机相关术语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发动机相关术语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发动机相关术语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相关术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相关术语(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动机相关术语(1)上止点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处,通常即活塞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处,通常即活塞的最低位置。 (3)活塞行程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 (4)冲程活塞由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 (5)曲轴半径曲轴与连杆大端连接的中心到曲轴旋转中心的距离。 (6)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的容积。 (7)发动机工作容积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也称发动机的排量。 (8)燃烧室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空间叫燃烧室,它的容积称燃烧室容积。 (9)气缸总容积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面整个空间的容积,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

2、10)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发动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是经过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来实现的,每进行一次这样的过程就叫一个工作循环。凡是曲轴旋转两圈,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曲轴旋转一圈,即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两冲程发动机。 1.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 进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移动过程中,气缸内容积逐渐增大,形成真空度,于是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门关闭时结束。 由于进气系统存在进气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力

3、低于大气压力,约为0.075MPa0.09MPa。由于气缸壁、活塞等高温件及上一循环留下的高温残余废气的加热,气体温度升高到 370K440K。 (2) 压缩行程。进气行程结束时,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气缸内容积逐渐减小。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可燃混合气被压缩,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结束。压缩过程中,气体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并使混合气进一步均匀混合,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约为 0.6MPa1.2MPa,温度约为 600K800K。 (3) 作功行程。在压缩行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并迅速燃烧,使气体的温度、压力迅速升高,从而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

4、使曲轴旋转作功,至活塞到达下止点时作功结束。作功开始时气缸内气体压力、温度急剧上升,瞬间压力可达 3MPa5MPa,瞬时温度可达2200K2800K。 (4) 排气行程。在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曲轴通过连杆推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废气在自身剩余压力和在活塞推动下,被排出气缸,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门关闭,排气结束。因排气系统存在排气阻力,排气冲程终了时,气缸内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力,约为0.105MPa0.115MPa,温度约为 900K1200K。 2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由于使用燃料的性质不同,四冲程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着火方式与汽油机有很大区别。下面主

5、要叙述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循环的不同之处。 (1) 进气行程。进气行程中进入气缸的不是可燃混合气,而是纯空气。 (2) 压缩行程。压缩行程中将进入气缸的纯空气压缩,由于柴油的压缩比大,约为 1522,压缩终了的温度和压力都比汽油机高,压力可达 3MPa5MPa,温度可达 800K1000K。 (3)作功行程。在压缩行程终了时,喷油泵将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呈雾状喷入气缸内的高温高压空气中,被迅速汽化并与空气形成混合气。由于气缸内的温度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约 500K 左右),柴油混合气便立即自行着火燃烧,且此后一段时间内边喷油边燃烧,气缸内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下行作功。作功行程中,瞬时压力可达

6、 5MPa10MPa,瞬时温度可达 1800K2200K。 (4)排气行程。此行程与汽油机基本相同。 由上述四行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可知,两种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基本内容相似。四个行程中只有作功行程产生动力,其他三个行程是为作功行程做准备工作的辅助行程,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发动机起动时的第一个循环,必须有外力将曲轴转动,以完成进气和压缩行程。当作功行程开始后,作功能量便通过曲轴储存在飞轮内,以维持以后的循环得以继续进行。 3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也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但它是在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内完成的。 (1)第一行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当活塞上

7、行至关闭换气孔和排气孔时,已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被压缩,活塞继续上移至上止点时,压缩结束。与此同时,活塞上行时,其下方曲轴箱内形成一定真空度。当活塞上行至进气孔开启时,新鲜的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至此,第一行程结束。 (2)第二行程。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燃烧形成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作功。当活塞下行到关闭进气孔后,曲轴箱内的混合气被预压缩;活塞继续下行至排气孔开启时,燃烧后废气靠自身压力经排气孔排出;紧接着,换气孔开启,曲轴箱内经预压的混合气进入气缸,并排除气缸内残余废气。这一过程称换气过程,它将一直延续到下一行程活塞再上行关闭换气孔和排气孔为止。

8、活塞下行到下止点时,第二行程结束。 由上两个行程可知:第一行程时,活塞上方进行换气、压缩,活塞下方进行进气;第二行程时,活塞上方进行作功、换气,活塞下方预压混合气。换气过程跨越二个行程。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发动机是一部由许多结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其结构型式多种多样,但由于基本工作原理相同,所以其基本结构也就大同小异,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图如下所示。 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汽油机通常由曲柄连杆、配气两大机构和燃料供给、润滑、冷却、点火、起动五大系统组成。柴油机通常由两大机构

9、和四大系统组成(无点火系)。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由气缸体、气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等组成。这是发动机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是由进气门、排气门、气门弹簧、挺杆、凸轮轴和正时齿轮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新鲜气体及时充入气缸,并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及时排出气缸。 3燃料供给系 由于使用的燃料不同,可分为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燃料供给系又分化油器式和燃油直接喷射式两种,通常所用的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由燃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和排气消声器等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已配好的可燃混

10、合气,并控制进入气缸内可燃混合气数量,以调节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废气排出气缸。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箱、输油泵、喷油泵、柴油滤清器、进排气管和排气消声器等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纯空气并在规定时刻向缸内喷入定量柴油,以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废气排出气缸。 4冷却系 机动车一般采用水冷却式。水冷式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和水套(在机体内)等组成,其作用是利用冷却水的循环将高温零件的热量通过散热器散发到大气中,从而维持发动机电动正常工作温度。 5润滑系 润滑系由机油泵、滤清器、油道、油底壳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润滑油分送至各个相对运动零件的摩擦面,以减小摩擦

11、力,减缓机件磨损,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 6点火系 汽油机点火系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内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7起动系 起动系由起动机和起动继电器等组成,用以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状态。 活塞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气缸中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和连杆传给曲轴。此外,活塞还与气缸盖、气缸壁共同组成燃烧室, 由于活塞顶部直接与高温燃气接触,承受很高的热负荷;活塞还承受周期性变化的的气体压力和惯性力的作用, 因此要求活塞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质量尽可能小,导热性能要好,要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温度变化时,尺寸及形状的变化要小。 汽车

12、发动机目前广泛采用的活塞材料是铝合金,有的柴油机上也采用合金铸铁或耐热钢制造活塞。 活塞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顶部、头部和裙部三个部分。 1.活塞顶部。活塞顶部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用来承受气体压力。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活塞顶部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常见的有平顶活塞、凸顶活塞、凹顶活塞及成型顶活塞。 (2)活塞头部。活塞头部是活塞环槽以上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受气体压力,并传给连杆;与活塞环一起实现对气缸的密封;将活塞顶所吸收的热量通过活塞环传给气缸壁。 活塞头部切有若干道用以安装活塞环的环槽。汽油机活塞一般有 34 道环槽,上面 23 道用以安装气环,下面一道用以安装油环。在油环槽底面上钻有若干径向

13、小孔,以使被油环从气缸壁上刮下来的多余机油经过这些小孔流回油底壳。经常出现拉缸就是这里出了问题 ,原因可能是空气滤清器出现问题或者空气中尘土太多,从而尘土进入汽缸,造成拉缸,也可能是机油压力太低等原因。(3)活塞裙部。活塞环槽以下的部分称为活塞裙部。其作用是引导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并承受侧压力。发动机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机器。现代汽车用发动机多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简称活塞式内燃机。它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使其热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 第一章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我国于 1982 年制定了新的国家标准 GB725 一 82。

14、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1.内燃机产品名称均按所采用的燃料命名,如汽油机、柴油机等。2.内燃机型号以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拼音字母组成。 3.内燃机型号由下列四部分组成: 首部 中部 后部 尾部字母表示 数字或字母表示 字母表示 企业自定 | | | | | | | | | | 换代符号 | | | 缸径符号(mm) | | 区分符号系列符号 | | 冲程符号 | 用途特征符号 | | (E 为二冲程、 | (Q 车用、T 拖拉机用、| | 四冲程不标) | M 摩托车用、G 工程机械)| | | 气缸排列型式符号 结构特征符号 | (无符号为直列式 ) (水冷无符号、 F 风冷、Z 增压) 缸数符号

15、 例 1:汽油机 EQ6100Q-1第二汽车制造厂、六缸、四冲程、缸径 100mm、水冷式、车用、第一种变型 例 2:柴油机 12135Z十二缸、型、四冲程、缸径 135mm、增压。 二、基本术语 如图所示,活塞置于气缸中,活塞可在气缸内作往复直线运动,活塞通过连杆和曲轴相连,曲轴可绕其轴线旋转。 1.上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通常指活塞上行到最高位置。 2.下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通常指活塞下行到最低位置。 3.活塞行程(S):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mm)。 4.曲柄半径(R):与连杆下端(即连杆大头)相连的曲柄销中心到曲轴回转中心的距离(mm)。 曲轴每转一转,活塞移动两个行程。 5.气缸工作容积( h):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容积(L)。 h =D 2/(4106)S (L) 式中:D气缸直径(mm)。 6.发动机排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